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容格的代表作。作者以一位心理学大师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向我们展示另一种美妙的世界观。他把多年做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分析研究所获得的有关灵魂的知识,整合成为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和应用的大量信息。他为精神的性质和功能,提供了现代人正在苦苦寻找的线索。他处理心理问题的方式既有趣又深刻,会促使今天许多更乐于信任医生而不是牧师的人帮助自己再次发现生活的意义。
寻找灵魂的现代人的创作者 · · · · · ·
-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G.Jung,1875—1961)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20世纪心理学大师。他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职,还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
荣格毕生致力于人类灵魂及其奥秘的探索,对研究人类的无意识心理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了“情结”的概念、内倾和外倾两种心理类型的理论,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
代表作有《潜意识心理学》《心理类型》《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也许有种心理症的原因乃是在过分控制秘密的情况下产生的,另外一种则是过分压制情绪而造成的。无论如何,或有歇斯底里心理症的人,虽然从不克制其情绪,一定是心中有秘密的人,另一方面,患有强迫心理症的人,一定是无法消化自己之情绪者。 无论是保守秘密或是压制情绪都是心灵的错误行为,在此情况下,本性才会使疾病降临到我们身上——换言之,即当我们偷偷摸摸干这些勾当时才会发生。可是如果和他人共同做这些事,却可以满足本性,甚至还会被视为是美德呢!唯有只有自己的克制工作才是不利于健康的。这样一来似乎是说,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知道他人的弱点、缺点、笨拙处、错处——当然这些都是我们保密以用来保护自己的东西。就本性而言,人如果把缺陷掩藏住便是犯了罪——这就等于令人有种必须完全依靠弱点才活下去的感觉。好像每个人都觉得,凡是人如果不设法停止或放弃防御自己——保护自己,代之以承认自己也会有错误,承认他也一样是一个常人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受到良心之严厉谴责。一朝他这样做了,在他和生活经验之间才不会觉得永远有一道鸿沟存于其间,他才会有他也是众人之一份子的感受。于此,我们发现,真正的、不落俗套的自白之重要性何在——其重要性早发现于古人之入会式及神秘祭典习俗中,这一点和希腊的圣餐礼中所说的一句话相符合:“放弃你所有的,你才可得到一切的东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3页 -
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他在苦心研读了许多医学文献后写出了一份对自己精神病的非常详尽的分析。他把他的成果整理成准确工整、适于发表的论文形式带给我,要求我读这篇稿子,并告诉他为什么他的病仍然没有治愈。因为根据他所理解的科学结论,他早就应该被治愈了。读了他的论文以后,我不得不告诉他,如果问题只涉及到对精神病因果关系的洞察的话,他确实应该被治愈了。既然他还没有,我估计这就应该归因于他的生活态度不知哪里犯有根本性的错误——尽管我得承认他的症状并没有暴露出这一点来。在阅读他的生活自述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经常在圣莫里兹或尼斯过冬。于是我问他谁给他这些度假的钱,结果他说出,是一个很爱他的穷教师自己节衣缩食来供他游访这些娱乐胜地。他的良心亏欠正是他的精神病的原因,由此不难看出为什么科学的理解于他丝毫无补。他根本的错误在于他的道德态度之中。他发现我对待这一问题的方法有着惊人的非科学性,因为道德与科学是毫不相干的、他以为他只要祈灵于科学的思想,就可以驱赶走连他自己都不能容忍的这种不道德。他甚至不承认内心存在着任何冲突,因为他的情人是自愿给他钱的。 ……道德态度是生活中的一个真实因素,如果心理学家不想犯最严重的错误,他就不能不考虑这一点。心理学家还必须记住,一些并不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宗教信念对于许多人来说也是生活的必需。……病人是贫是富,有没有家庭和社会地位,都丝毫不关紧要,因为外部的环境已远不会给他的生活以什么意义了。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他对我们所谓的精神生活的那种需要是毫无理智的,这种精神生活他从大学、图书馆,甚至教堂里都不可能得到。他不能接受这些机构所能提供给他的东西,因为这东西只能触及他的头脑,而不能激动他的心灵。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对精神因素的正确认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病人的无意识此刻会制造出一些无疑具有宗教内容的梦来满足他的需要。不承认这些内容的精神来源就意味着治疗的错误与失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寻找灵魂的现代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未发现的自我 8.7
-
-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8.8
-
- 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 8.2
-
- 潜意识与心灵成长 8.4
-
- 性与梦——无意识精神分析原理 7.9
-
- 现象学和拉康论精神分裂症 8.0
-
- 二百万岁的自性 7.7
-
- 精神分析的新方向 8.5
-
- 少女杜拉的故事 7.6
寻找灵魂的现代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0 条 )

卡尔·荣格带你走一趟灵魂之旅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爱因斯坦说:“有时我会迷惑,是我疯了还是其他人疯了?”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即便是构想建立出对人类有重要意义的物理学理论的"世纪伟人"爱因斯坦也曾怀疑自己。即便是被古今文人和百姓当偶像的屈原也曾在孤独和困惑的时候“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展开)
阅读此书之前请先阅读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至少每人两本
个人推荐指数五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荣格在两者的基础之上综合其优点提出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的学说把性作为第一驱动力,揭漏人性的阴暗处,而阿德勒则将这些归结于权利与欲望。这是在阅读本书之前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也就是说在读本书之前,最好...
(展开)

听荣格讲述,人生的各个阶段
我先讲一个冷笑话哦。 有一个小朋友半夜睡不着,大人都睡着了,醒着也是醒着,玩点什么好呢?额,那就唱歌吧。于是,他敞开嗓子开始唱:“小E,乖乖……“恩,这位小朋友就是小E。 听完这个笑话,我就纳闷了。当时侄子小E还不到两周岁多,基本上他用第三人称的“小E”代替了第...
(展开)

榮格的心理學:一條個體的自省自癒之路
這本書收錄了榮格在1930年前後發表的十一篇文章,從所呈現的內容的整體性來看,它像是一部總結性的合集,既是對截止到榮格的精神分析流派發展的總結,也是榮格對心理學這一門科學的方法與價值的概括性論述。其中,在探討到精神病理學的病因取向時,榮格多次回歸到一些形而上學...
(展开)

[2024年第五十三本] 只有完全意识到当下的人,才是这里所说的“现代人”。配得上“现代人”这个称呼的人是孤独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代表作之一,集中探讨了“无意义的灵魂”这一心理学的核心命题。荣格在书中从解析梦到分析人格类型,从探索人生的不同阶段到追寻原始人的心理,从深究无意识到探查心理治疗的奥秘,为我们揭示了无意识对人类精神整全的重要性。他提出,现代人的心理危... (展开)> 更多书评 8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9.1分 343人读过
-
Routledge (2005)9.5分 38人读过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8.2分 336人读过
-
工人出版社 (1987)8.1分 19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以心灵成长为主 (laoshan)
- 荣格崇拜 (M)
- 【心理学1/3】顿悟、人生、哲学 (ZIGZAG)
- 以心理探寻为核心 (laoshan)
- 西风译丛 (RM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寻找灵魂的现代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ilvaro 2011-06-03 02:22:40
應該不是這個譯本
0 有用 猴子 2009-03-23 08:47:58
假以时日需要重读
1 有用 木末 2012-02-19 10:58:19
翻译的不好,读起来不顺畅。硬译
0 有用 MENG 2008-05-04 14:45:40
曾经很心爱
3 有用 谁家那小谁 2015-04-24 19:18:24
翻译很多地方不通顺,中间很多地方我不懂,这个书读完我也没形成系统理论。但是最后一章我读哭了,很好的心理学书,作者是个谦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