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644年4月25日清晨,崇祯缢死煤山,李自成占领紫禁城。6月7日,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入北京6月19日,朱由崧在南京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弘光。南北两京遂展开了最终对垒。本书将仅存一年的南明弘光朝作为对象,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人事诸方面展开深入论述,作者秉承“史传叙事其表,思悟认知其里”的宗旨,用富于感染力的文字,描述史事时大开大阖,奇崛跌宕,令人荡气回肠;又以有力的思想认识方式,清晰地梳理出历史表象后面的深刻内涵。
黑洞的创作者
· · · · · ·
-
李洁非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洁非 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新华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供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从事当代文学批评,后转向专项研究,兼事小说、随笔和史传写作。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作为后世观察者,我们感觉到种吞没,一种虚空,一种无解之死在我们眼前,明末展示出来的黑暗,远远超越了黑夜的层次;它是黑洞 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从中逃逸。关于明朝的灭亡,至少笔者无法看成外族入侵的结果。它消失于自体内部一种浑沌、无形却能吞噬一切的力量,一种“物质塌陷”。历史上,当黑暗积累得太久就能够生成这样的自我毀灭的能量,而外部的推动,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根稻草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虏寇·坐毙 -
扬州之屠,主要是洗劫,在这自古繁华之地一逞兽性,恣意淫抢。嘉定之屠,更多出于报复、泄愤,以惩其士民之不降不顺,非杀尽而后快:“肆其杀掠,家至户到,虽小街僻巷,无不穷搜,甚至乱苇丛棘中,必用枪乱搅,知无人,然后已。”尸体遍野的同时,还有个怪现象,每具尸体“皆伤痕遍体”。何以如此?“此屡斫使然,非一人所致也。"原来,人虽已被杀死,却还会有兵卒随时在已经“寂然不动”的尸体上再砍几刀。这显然超越了杀戮本身,成为非理性的宣泄。满城之中,“刀声砉砉然,达于远迩。乞命之声,嘈杂如市。”“断肢者,血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狼藉路旁,弥望皆是。”最后,河道里尸首水泄不通,船篙竟无可下之处,白花花的人体脂肪浮满河面……这样的屠城(之前城外乡间的杀戮不计在内),七月初四、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一共进行了三次,史称“嘉定三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民心·头发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黑洞"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黑洞"的人也喜欢 · · · · · ·
黑洞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感谢作者秉笔,“黑”字妙绝。
《黑洞:弘光纪事》是一本历史小说,由李洁非撰写。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ISBN号为9787020093502。它主要关注的是1644年明朝灭亡后,南明弘光朝的历史。——以上这段文字是百度文库助手在2024年给我的。 是的,如果说明亡于1644。那么1644年发生了什么事呢? 【16...
(展开)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更像是普及之作。 | 来自石屋stonehouse | 2017-10-10 14:03:10 | |
这本书更像是普及之作。 | 来自石屋stonehouse | 2017-10-10 14:03:0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香港開明書店 (2021)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5)暂无评分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暂无评分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3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TOP100 (451½°F™)
- 37°暖书单(二) (37°暖)
- 60位教授学者所选128本“年度史书” (恪彥)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罗辑思维推荐书目 (大藏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黑洞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蝌蚪往人 2018-06-06 13:05:09
看过一篇文章,一个德国人对《嘉年华》的评价很低,因为他根本没法理解这个故事,他不理解怎么电影表现的世界能这么邪恶。但是中国人懂。这本书大概也是这样的,只有这种书,以及这种事,才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中国人”的部分。
7 有用 范雎 2015-01-05 23:01:52
1、本书的结构、史料铺陈的节奏都颇见匠心,文笔也好;2、讲明之必亡,甲申年明、闯、清三者的关系解说得非常之妙;3、书中所谓明末思想能发展出现代代议制度等可能,实在无法苟同;4、对于复社诸生与阮之争,书中拉偏架,情绪颇重;5、作者对中古历史似乎不熟,有一些常识性错误
21 有用 danyboy 2014-10-05 12:36:10
这本比第一册《龙床》写的好,仍然是大量吸取了学术成果的叙事性作品,但在保持严谨水准的基础上,更富“文学性”,特别是写弘光朝的“冷淡”,分析明末南北方人不同的做派原因等比较有趣。缺点仍然是文人谈史,不专业,好议论,多联想,喜影射。
11 有用 Phenixus 2017-05-26 23:59:29
作者于明清史事浸淫颇深,知人论世时出新意,然于泰西思想源流不甚了然,未解西人君宪共和本末,故惑于明季一二新思,以为非满人入主,士君子主政,将有民主出焉,自由兴焉,亦不知己身在梦中耳。
10 有用 Fal Conde 2016-09-25 16:37:47
认为S能够自发衍生出资本主义减一猩,认为东林党是正人君子减一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