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术与禅心的书评 (30)

石头 2008-06-25 17:11:53

无所谓技术

相信一定有和我一样喜欢摄影的朋友遇到过我一样的问题。在喜欢摄影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必须在技术和设备上提高,于是花了很多心思在技术上的讨论和选购设备上。每个人都情况不一样,这个过程有短也有长,有时候可能难以自拔。好处大家都明白,坏处是失去了刚爱上拍照时自由的...  (展开)
清欢 2014-02-12 15:12:10

知行合一与大隐于市

在闲暇时候做一些机械重复的工作,有时候会想起这本书。 箭术不是箭术,是心术,王阳明指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即为如此。如果心无旁骛,做到专注的境界,许多活动就变成心灵的修炼,从而自然可以达到目标。 对于卖油翁来说,无他唯手熟尔,对于箭术来说,最后也要...  (展开)
图迷小熊 2013-01-11 11:08:27

技-艺-道

(这是2013年读的第一本书,打算从今年开始认真在豆瓣上记录读过的书。这也是第一次在豆瓣上写读书评论,以前总以为评论非得写得多么专业,结果总是不敢甚至没想过评论一本书。还是放轻松,就当是写给自己看的读后感吧。看过一本书后,不回味、不反思、不总结,用不了多久那本...  (展开)
blueshadow 2008-08-12 15:21:08

奥林匹克与禅

看奥运会的射箭比赛,又想起这本小书。 运动会上箭的射出锁定于赢的目标,偏离便是输,于是有人狂喜,有人黯然;而所谓“箭术”中的箭,却代表了领悟生命的手段,跨越了那道河的弓箭手就无所谓输赢。将自己忘记,将目标忘记,如竹叶弹雪般自然…… 同样的箭——用在不同场合...  (展开)
许亿 2019-05-24 15:58:29

日本的禅学为什么讲究实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禅在我们这里很多是空谈,在日本人那里更像是行为训练,训练你如何强化直觉。 有一个人找到一个剑道大师学习剑术,大师没有教他招式,而是就让这个人去做些日常家务,比如劈柴挑水煮饭。在这个徒弟做家务的时候,师傅会不时的拿起棍子去打他,让这个人充满了不安全感,要时刻防...  (展开)
力总 2008-08-04 16:01:39

胜负是不存在的

奥根·赫立格尔最大的突破,在于他最终超越了欧洲人固有的西方逻辑思维体系,通过在日本对『弓道』的多年修行、渐渐地参悟到『禅』这一东方古朴哲学的至高境界。 诚然,作者不一定达到了禅学的最高境界,但他的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在修行之时舍弃掉全部的自我,抛弃固有的观念...  (展开)
Yogi 2012-07-23 23:10:28

柔之道

这次是我第一次在豆瓣写书评,诚惶诚恐,所有的勇气都是来自于《箭术与禅心》。许多的书中都指出“道”也好,“禅”也好,都不是努力学习就能得到,而是要“悟”,但怎么悟,则玄而又玄了。在这本书的序里,铃木大拙提到:“禅与其他所有宗教、哲学、神秘法门的教诲最大的不同...  (展开)
天天 2012-04-29 09:15:18

一切皆以成为无艺之艺(笔记+书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序:无艺之艺 事实上,所有属于日本以及远东国家的艺术中,最显著的一个特性是,那些艺术并不具有实用或者纯粹欣赏娱乐的目的,而是用来锻炼心智; 心智首先必须熟悉无念 如果一个人真心希望成为某项艺术的大师,单纯靠技术性的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要使之技巧升华,使那项艺术成为...  (展开)
贺嘉老师 2011-07-03 11:08:03

西方哲学教授的东方修行

奥根·赫立格尔来自以理性思维著称的德国,自己又是哲学教授.受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邀约来到日本讲学,因为向往于对于神秘学的深入理解和他所追求的出离境界.他选择了学习一门和禅有关的艺道(弓道),一直坚持了六年之久也获得了五段的资格认证,一方面因为禅在更多时刻里是不可言道...  (展开)
makoto 2022-04-23 07:53:02

翻译对比

德语标题:Zen in der Kunst des Bogenschießens 英文标题: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 大陆简体多个译本:箭术与禅心 顧法嚴译本:射艺中的禅 序言第一段 R.F.C. Hull 英译本: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s we notice in the practice of archery, and in fact ...  (展开)
杨大点 2020-11-07 02:17:39

合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箭术与禅心》 这本是《心流》下面评论提到的,一位德国学者赴日本学习箭道的笔记,很短的小书。看完感觉《日日是好日》挺像的。都是从一项传统艺术为切入口,讲禅宗的大道。每次看禅宗都觉得很玄,不过没有关系,既然它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体验,需要的应该只是专注于当下...  (展开)
熊守一 2015-07-21 08:58:12

技艺与禅心

发现这本书真是个小惊喜。我从小体质差,大学以来又缺乏锻炼,近期想报个课程来督促自己运动。于是由动漫想到了剑道,去查找剑道的相关资料时,意外发现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德国一位名叫赫立格尔的哲学教授写的,他在1924年至1929年间远赴日本东京大学交流任教,在此期间,为了...  (展开)
陶潜 2020-05-30 14:32:26

临在,专注此时此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60分钟读完,推荐。 与《日日是好日》有异曲同工之处,强调当下的真心和专注,许多人在学习的道路上奔向了术,极少数人通过不断的超越自己找到了道。学习的时候如果一直把精力放在技术和知识上,就失去了当下的真心,妨碍了自由的心灵运作。 作者描写了通过学箭悟禅道路上的求...  (展开)
缘修 2019-06-12 12:00:42

简洁而不简单

一、书评 东方哲学思想素来以非连贯、简短、暗示、注重体验等特点著称,其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也是晦涩的。 本书从西方人和曾经的门外汉视角去观察日本的禅宗。以明了详实的叙事出发,如管中窥豹,虽然表达出的含义肯定是片面的、非深刻的,但绝对给门外汉一个很便捷的途径去了...  (展开)
面面 2019-04-01 15:18:09

禅式学习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弓道跟《日日是好日里》的茶道教学方式是一致的 -- 没有教材,没有道理,完全遵照师傅的指示去动手。但茶道是否学习得好似乎还只能靠旁观者的主观感受,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弓道是可以用客观的依据 -- 射中靶心做为验证的,这也是这本书更让人觉得信服和凌厉的原因。作者亲测...  (展开)
鎌倉の庭 2024-05-19 22:31:09

《箭術與禪心》的日文版的第一版的讀後總結

作者奥根·赫立格尔(1884-1955),德國哲學家。 阿波研造(1880-1939),弓道大師。1910年30歲,在仙台開設弓道道場,同時兼任市內各高中和大學的弓道老師。 小町谷操三(1893-1979)。1910年,小町谷(17歲)在高中的弓道部開始師從阿波研造(30歲)學習弓道。當時阿波研造的...  (展开)
Melody麦麦 2023-09-12 15:23:10

处在困境当中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态度,在无法解决的矛盾当中,“悟”出了某种全新的东西,这是当下真心的呈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什么是禅? 处在困境当中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态度,在无法解决的矛盾当中,“悟”出了某种全新的东西,这是当下真心的呈现。 但“悟”是需要有漫长的准备工作的,偶尔有一两次,那还需要继续的努力,让当下的真心呈现越来越频繁,终有一天能够彻底地摆脱瞻前顾后的妄想和根深蒂...  (展开)
洛7 2021-04-01 16:32:23

跨越科学思维与神秘主义的实证

出于对心流的好奇找到了这本推荐书,本想简单看看,结果一口气看完了。 每个人小时候对于未来的预想或许都有一些神秘主义的影子,比如并非无所不能但是了然于胸平淡不惊,作者是哲学博士,对于康德很有研究,他正是出于对神秘主义的追求走上了弓道之路。一路上既不断对老师提出...  (展开)
威廉 2020-05-16 18:16:50

打开学生心灵之眼的一个故事

两年前,我菩提祖师(很多人问我为何称他菩提祖师? 答案在这 )一弟子给我讲了她编的一个故事,大意是: 有个家伙上山拜师学艺。过了几年,有一天,师父说,你已经毕业了,下山去吧。徒弟非常不解,就问师父,您还没开始教我呢,怎么就毕业了? 这故事听完,我拍案叫绝。 世间...  (展开)
边走边想 2020-05-09 14:29:02

东西方思想内里的差异

之所以阅读这本书,是因为一句话“以行动直接切入禅的精神”,这与我之前读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所提出的“沉迷于过程本身,良质自生”有相似的微妙。 很易读易懂的小书,可能对于东方文化熏陶的人来说。东方人估计都很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什么放松身心、克服自我...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0条)

订阅箭术与禅心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