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eymour A. Papert
出版社: Basic Books
副标题: Children, Computers, and Powerful Ideas
出版年: 1993-8-4
页数: 252
定价: USD 19.5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465046744
出版社: Basic Books
副标题: Children, Computers, and Powerful Ideas
出版年: 1993-8-4
页数: 252
定价: USD 19.5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465046744
内容简介 · · · · · ·
A history of freedom in Western culture traces the evolution of this cherished idea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modern day. Reprint. National Book Award winner. NYT.
作者简介 · · · · · ·
Seymour Papert (1928-2016) was a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and education at MIT, where he co-founded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edia Laboratories. He was the co-inventor of the LOGO programming language. He is the author of numerous books, including Perceptrons, The Connected Family, and The Children's Machine.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慢慢地,我开始领会到学习的真谛:一件事情,如果你能把它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思维方式中,那它就会变得异常简单;如果不能,那它就比登天还难。 在这里我提出的是一个和皮亚杰的理论有共通之处的想法:对学习的理解必须是缘起性的。这就是说,它必须追溯到知识的缘起。一个人可以学到的东西,他学习的方法,取决于他现有的思维模型。那他又是怎么获取这些思维模型的呢?如此说来,所谓“学习的法则”,就是新的知识结构如何从现有的知识结构中生长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逻辑性和情感联系。 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应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并把它对认知能力的侧重扩展为包含对情感的关注。本书提出的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新思路,专门针对如何创造让思维模型生根发芽的土壤。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 童年的齿轮 -
但是实用性只是学校数学的历史渊源之一。其他的原因则是指导数学学习的原则( mathetic)问题。在我看来,学校数学之所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在前计算机时代只有这些オ是老师能教、学生能学的东西。什么样的数学能够进入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取决于在学校课堂这个环境里,利用纸笔这种原始的技术能完成怎样的教学任务。比方说,孩子们可以用笔在纸上画图,所以孩子们要大量画图。同样的考虑决定了我们教授怎样的几何。比方说,在学校数学里,“解析几何”就是用曲线来表达方式的代名词。这么一来,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会模粉地记y=x2就是一个抛物线方程。尽管大多数家长都不知这个知识能在什么地方派上用场,但要是自己的孩子连这个都不知道,那可是大大的不妙。在他们的脑海里,这一切背后都有一个深刻的、客观的理由一尽管他们不知道,但那些更懂这些东西的人一定知道。可吸的是,他们对数学的恐惧让他们不想自己去深入了解这个理由,而一些自命为数学专家的人则得以跳出来对这个问题指手画脚。有谁会想到,之所以要教学生画抛物线,其实是因为在铅笔这种原始技术条件下,抛物线比较好画?在计算机盛行的时代,这种情况将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计算机能轻易绘制的图形绝不是纸笔能够比拟的。 另外一个学习原则方面的因素是学校数学中评分机制的引入。活生生的语言不需要一个老师来为你说的每句话打分,但死的语言则不然,它需要老师不断的“反馈”。比方说,学校数学的一个活动是“做加法”。这个荒唐的重复性小练习只有一个优点:容易打分。就是这个优点,让做加法在学校数学的核心设计里占据了一席之地。简而言之,我坚持认为,学校数学的构建,深深受制于“死”的数学知识,。在原始、被动的技术条件(棍子、沙盘、黑板、粉笔、 纸、铅笔)下可以教授的东西。其结果就是一系列智力上不成系统的课题,违背了最基本的数学原理,让某些材料学起来易如反掌,而另外一些则难于登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2章 数学恐惧症:对学习的恐惧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Mindstorms"的人也喜欢 · · · · · ·
Mindstorms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什么叫神一样的存在?佩珀特就是。
四十年后,我们可以见证他对计算机的预言,最让我惊奇的是这句话,“也许到了某一天,货架和罐头也能说话。”我的天,这难道不就是如今俯拾皆是的二维码、条形码吗? 这本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作者所倡导的关于学习关于思考的理念仍然没有完全实现,但是他所抨击的那些保守势力,...
(展开)

读书笔记(持续更新中)
P17 对学习的理解必须是缘起性的。这就是说,它必须追溯到知识的缘起。一个人可以学到的东西,他学习的方法,取决于他现有的思维模型。那他又是怎么获取这些思维模型的呢?如此说来,所谓“学习的法则”,就是新的知识结构如何从现有的知识结构中生长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
(展开)

是不是远离计算机,你就会热爱学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几个月前,我在喜马拉雅艺术中心看到少儿编程的培训课程时,大为吃惊。为此我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那初为人母的姐姐:“现在的教育真变态,连早教都设有计算机编程了,你可不要让小果果(姐姐的宝宝)过早去接触这些哦!” 前天晚上,小果果的奶奶有些忧愁,问之原因才知原来她已... (展开)
30年前的观点,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慢慢地,我开始领会到学习的真谛:一件事情,如果你能把它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思维方式中,那它就会变得异常简单;如果不能,那它就比登天还难。 这是一本写于30年前的书,但至今读起来依然有很多十分超前的思想,该书的主题是关于教育,继承皮亚杰式学习的观点,在计算机技术到来... (展开)>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新星出版社 (2019)8.7分 503人读过
-
台科大出版社 (2020)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Basic Books (202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Basic Books (1982)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ITP书单 (Dhyan Zari)
- 新媒体艺术史纲参考文献 (frogsangtian)
- Alan Kay's Reading List (momo)
- Mind-expanding Books in Quora (豆豆闹)
- 一个PM的自我修养 (拉h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7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Mindstorms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vandu 2018-02-19 22:47:16
logo真的可以吗,关于一些那时候教育的问题写得可以。就喜欢看外国人喷外国体制......
0 有用 Conan Xin 2017-05-21 00:00:43
略读了一遍,有些细节没有读到,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作者能比同时期的其他人看的更远,没有太读到计算机如何能够帮助小朋友学习(数学)的。
0 有用 Felix.TSU 2018-06-06 12:02:38
这本书回答了几个问题:1. 为什么二十年前我被拉去少年宫上小海龟;2. 电脑对我个人学习的影响;3. 自发式的学习环境会是怎样的;4. 电脑介入后,学习发生了什么变化
0 有用 悟道 2019-10-02 19:22:44
真正懂教育的大师。
0 有用 明安 2019-04-16 08:43:39
毫不过时,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