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芬兰车站的书评 (16)

米卡 2013-12-18 17:22:37

转:推荐序/江弱水 一个观念的旅行故事

推荐序/江弱水 一个观念的旅行故事 一 埃德蒙•威尔逊是二十世纪美国的头号文人。他于1972年去世,结束了半个世纪在美国文坛一言九鼎的生涯。但八九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很少有人提及这个名字,那时候大家都热衷于各种西方的流行理论,像威尔逊这种文化学者与实践批...  (展开)
米卡 2014-01-20 12:47:35

人类向上的永恒冲动 ——《到芬兰车站》编辑手记

人类向上的永恒冲动 ——《到芬兰车站》编辑手记 (魏 东 编辑) 跟《被禁锢的头脑》(1951)类似,威尔逊的《到芬兰车站》(1940)早就应该进入大陆读者的视野了。它本身并不神秘,也无毒素,但这一耽搁,倒是惹出了无数的好奇和加倍的想象。如今,新版在即,读者诸君当可...  (展开)
Cooltree 2014-08-09 03:23:10

埃德蒙·威尔逊:从芬兰车站回望历史

作为二十世纪最为知名的美国文人偶像,埃德蒙·威尔逊的形象游离在文学批评家,新闻从业者,历史学家,以及公共知识分子之间。在有生之年,威尔逊出版了大量作品,涵盖从小说,诗歌,剧本,文学评论,历史研究,文化批评,游记和日记在内的各种文体数百万字,著作数十本,堪称...  (展开)
. 2014-09-04 17:22:24

短评

这本书不是一本严谨的思想史,倘若肯抛开对于种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却不失为一本颇有趣味的历史读物。从米什莱和窗外的法国革命一直讲到列宁与他的列车,威尔逊算是为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开了一扇看得见别样风景的窗。从这里看过去,是左翼思想家和行动者轮番上场,又一一谢幕...  (展开)
一粒铜豌豆 2021-09-24 14:07:54

《到芬兰车站》与当代欧美资产阶级“左翼”的历史认识

《到芬兰车站》与当代欧美资产阶级“左翼”的历史认识 大体上,用赞扬的或至少是看似赞扬的笔调书写一场“革命”的文本,可以分成两类:一是“进步”的或左倾的新闻报道的写作:如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日》、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和中国人更熟悉的《西行漫记》,不掩饰...  (展开)
用心棒 2016-08-11 18:01:47

一些情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马克思,撒旦的形象,魔王的形象。他的诗人气质。早年写情诗。《资本论》出于“艺术性的考量”不得不延后完成。和人决斗,在眼睛上留下一记刀疤。 马克思一辈子为肝病困扰,他的父亲就是因为肝癌死去。他最崇拜的英雄是普罗米修斯(他最常读的书是埃斯库罗斯写的《普罗米修斯...  (展开)
经观书评 2014-03-30 15:26:41

成就一段历史

云也退/文 “我无意推断”,“我不愿评断”,1971年,埃德蒙·威尔逊在人生抵达终点站前,及时地为新版《到芬兰车站》写下了一段弁语,也是他最后一次点评苏联的共产主义实践——另一种意义上的盖棺之论。其中,他连连说不,不评判苏联独裁政权是否空前绝后,也不断定斯大林...  (展开)
苏横 2015-11-30 22:39:14

马克思主义的纪传体史书

威尔逊以一种纪传体的方式,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乃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在他看来,无论是何种主义,其都面临着一种两难选择:写作还是行动。 虽然,马克思被认为是坚持着将哲学的研究引向实践的重要人物,但是,在威尔逊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日常情境的马克思显然更倾...  (展开)
王新东 2019-11-19 17:59:15

前进的动力不会消失

作者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应该可以看成是一些革命家自认为在努力建造一个更好的世界的忠实记录。“从圣西门、傅立叶 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作者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社会主义的历史起源。 马克思列宁有理由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反对资本主义,因为他们的那个时代资本主义...  (展开)
龙辰 2016-04-19 12:04:32

到芬兰车站

《到芬兰车站》,埃德蒙·威尔逊著,刘森尧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1版。本书主题其实是“十月革命前的社会主义运动”。作者据称为美最后一个文学通才,相较于宏大的主题,讲述得也算浅显易懂,以人物入手,以美国人视角,可提供不同角度看待社会主义与圣傅欧...  (展开)
容威妈妈 2024-02-06 08:38:40

到芬兰车站: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那些你一定要知道的趣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到芬兰车站》是一本我很早存在书架上的书,但是一直没有将它读完。 我曾经弃读一次,因为无论是从书名还是到内容,我完全不知所云。 这是一本催眠的好书,但是却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埃德蒙∙威尔逊,一位在20世纪的美国享誉全美的作家、批评家和...  (展开)
江流 2018-08-23 23:00:08

从米什莱到列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儒勒 米什莱 儒勒 米什莱真正推崇的并非骑士制度和基督教几百年来所培养出来的道德情操,而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英雄主义、宗教和政治上的新教徒、人类了解自己处境以及理性控制其发展的努力。 米什莱在记载史实之时,常常会停下来描述一番当时历史背景的一般生活状况:习惯风俗...  (展开)
道仙童 2014-07-19 13:45:31

意识形态旅行

随着作者威尔逊先生笔调,与列宁同志一起抵达芬兰车站结束。从过去历史起点,到进行时态马、恩同志创造历史,到列宁同志历史的行动,作者大开大和的意识形态写法,一场观念性打捞场面。推荐序中江弱水动用了12页篇幅文字起到推波助澜的气氛。  (展开)
厨房 2014-05-04 11:30:52

记者写的历史研究

只适合做对现代共产主义观念史和革命史有兴趣的人的入门书,书里多的是故事,少的是智性论述,看了不会让人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深刻改变20世纪人类社会格局的理论有什么深刻的认知,只是记得一堆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轶事,但威尔逊竭力想把自己的书打造成严肃的观念史...  (展开)
海绵 2017-10-16 11:12:25

无产阶级永远需要救赎

威尔逊不愧是上世纪美国文坛通才大家,知识面广,史材丰富,文笔流畅优美,一本400多页的厚砖头,啃起来一点不费劲,砸吧嘴还意犹未尽。 这是一本共产主义思想发展和革命英雄人物传记,笔下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能看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同时发现人性的弱点在他们身上...  (展开)

订阅到芬兰车站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