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提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看得见的手),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等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在分析方法上,侧重于对全社会总供给、总需求、投资和消费等总量的分析。此书对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及各国经济政策有重大影响。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创作者
· · · · · ·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他感觉到传统的经济理论不符合现实,必须加以突破,于是便有了1933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后简称《通论》),《通论》在经济学理论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学的贡献是极大的。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储蓄金额超过目前的维修费用时,这一部分超过的部分既不直接引起现行的投资,也不被用于支付消费。因此,它必须由新的投资所补偿。。。 结果,能够真正形成现行收入的信投资必须减去相应于储备金额超过目前维修费用的数量。 从而,要想达到既定就业量,必须存在着更强烈的对投资的需求。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4页 -
现以一座房屋为例。假设该房屋直到寿命终了以前均能被居住而无需加以修缮。如果每年从房客支付的租金中减去一笔折旧费,而这笔折旧费既没有被房主用于维修,有没有被他当做可以供消费之用的净收入,那么这笔储备金额会在房屋的寿命期间继续压低就业量,移植到该房屋重建时,才突然把以往压低的就业量一次补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0 条 )





> 更多书评 7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8 )
-
商务印书馆 (1999)8.7分 2445人读过
-
Palgrave Macmillan (2007)9.0分 46人读过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7)7.4分 329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05)8.6分 28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郑晴 2008-09-29 18:20:21
翻过一部分,等待增进理解08.09.29 不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