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神的封闭的书评 (58)

开篇第一句就译错了,这种译本读了也白读,还是直接上英文吧
原文:There is one thing a professor can be absolutely certain of: almost every students entering the university believes, or says he believes, that truth is relative. If this belief is put to the test, one can count on the students' reaction: they will be ...
(展开)

美国的无聊——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读后感
来源: 张益清的日志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这个great books education的鼓吹者,早已过世的Allan Bloom,写出了我从小到大,从中国到美国不断经历和重演的一个困惑,那就是古典文学、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缺席。这种缺席并不是表象上的。在美国,莎士比亚仍然是中学...
(展开)

读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
艾伦•布卢姆是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列奥•施特劳斯学派“第二代掌门人” ,《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布卢姆教授在这本书中通过分析论述想告诉我们这样的信息:源自德国而流行于当时美国的历史主义、相对主义、科学主义,正在使美国陷于虚...
(展开)

从人类学的角度回应《美国精神的封闭》
人类学的相对主义基本立场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在诞生伊始,人类学的基石恰恰是与相对主义相反的普遍主义。作为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共同的孩子,人类学对世界各地人群和文化进行研究的基本框架就是单线进化论。在这个框架中,首先全人类的基本心智是相同的,...
(展开)

布鲁姆背后的弗洛伊德与尼采
一、布鲁姆背后的弗洛伊德 布鲁姆在本书第一卷对弗洛伊德主义大加痛斥,多次说到弗洛伊德的理论和实践影响让青年人在性行为上随随便便,耗尽了本可以转而用来增加知识储备进而完善自己的能量。 然而在阅读多处关于教育的阐发时,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布鲁姆的背后藏着一...
(展开)

冯克利:以古典情怀针砭现代性的困局——评布鲁姆《美国精神的没落》
按我的经验,若是一个政治哲学教授能大谈尼采、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甚至福楼拜,不管他说的是否在理,一定比那些只会跟着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或洛克学舌的先生更受追捧。原因自不待言,他能戳到人的灵魂,而在霍布斯或洛克等人看来,现代政治是不应摆弄灵魂的,这是个很麻烦的东...
(展开)

《美国精神的封闭》第一卷读书笔记
虽然布卢姆书中的观点非常偏向左派,但他却并不笼统地把六十年代的这批学生视为“垮掉的一代。” 布卢姆首先把大学生视作一张白板——这是相对于欧洲学生来说的,即他们没有受到带有本国特色的文化经典的熏陶。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学生是令人可喜的。因为不带有成见的心灵更...
(展开)

“Openness” &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by Roger Kimball This is no ordinary matter we are discussing, Glaucon, but the right conduct of life. —Socrates, in Plato’s Republic When we talk about Allan Bloom’s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it is useful to begin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