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法则的书评 (12)

BeyongF 2009-04-06 19:55:09

10条法则

帕金森法则一共有10条: 1.人员的数量与工作量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选择通过延长工作所必须的时间来应付工作。 2.会议法则:一旦出现了需要投票决定的事件,决定权往往会掌握在中间派手里。 3.琐事法则:在会议当中,每个议程所需要的讨论时间,通常跟...  (展开)
湛庐文化 2007-11-29 17:05:34

职场潜规则

人事:老帅一个太少,增加副帅为妙。上级压下级,级级加码;下层蒙上层,层层掺水 会议:开啥会不清楚,开会坐哪最清楚;讨论大事互相观望,讨论小事僵持不下 效率:工作是文来会去;解决问题是推来推去;下级只好是听来听去,等来等去 人才:人才的选拔在交易里,面试笔试在人...  (展开)
pusalao 2008-01-09 22:02:29

又是一个圈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57年,诺思科特•帕金森(C. Northcote Parkinson),一个幽默高傲的英国历史学博士,在马来西亚一个海滨度假时,悟出了一个法则,后来他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发表在伦敦的《经济学家》期刊上,一举成名。据说毛泽东曾将此书作为案头读物极力推崇。 “潜规则”并非新词,通常...  (展开)
NOWAKO 2009-08-09 23:41:18

。。。。

说不上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因为这本书写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于潜规则这三个字,是拿来忽悠别人的。 帕金森法则:雇员的数量和实际工作量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 会议法则:一旦出现需要通过投票来决定的事情,则真正掌握最终决定权的人是中间派。 琐事法则:讨论议程...  (展开)
麻辣书评 2019-01-30 11:15:37

大企业病、拖延癌,其实你得了帕金森!

说起帕金森,你会想到啥? 花甲之年,拄个拐杖颤颤巍巍?走起路来浑身发抖? 没错,这是帕金森病,多发病于老年人。 但是帕金森病还普遍存在于各大机关、企业等组织内部,你知道吗? 帕金森定律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彼得原理、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源于英...  (展开)
hitcms 2015-03-10 16:53:25

读后感

这本书看完之后,没有特别震撼的感觉,也许是我期待了太久,期望太高的缘故。我通过这本书的只言片语介绍,觉得这本书不错,就买了,但是到手却很晚,可以说吊足了我的胃口。 我自己又像放电影一样,将整本书又放映了两遍,依然没有特别触动的情节。虽然里面有很多心得,像鸡...  (展开)
Larry2012 2012-06-22 11:01:03

核心词还是利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导致官场中这些奇怪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个人利益。由于组织的制度不能较好的统一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于是就有了这些现象。帕金森法则这本书揭示出的这些法则,以及原因是必须要知道的。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展开)
罗毅 2010-11-24 15:46:52

re:帕金森法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个理论很风行嘛,但居然第一次听说。书没有搞到,姑且思考下,一个金字塔的组织里,冗员现象很普遍。彼得定律解释了不胜任的领导的存在。而任用大于一个更加不胜任的下属,往往是有条件的吧。  (展开)
nana 2010-02-28 14:57:29

奇怪的帕金森

其实帕金森法则不是什么神乎其神的东西,只是让人们说得很夸张,其中有一些也已经不太适用,无非就是在大数定律的基础上整理的而已,嘴让我难以理解的就是人才选择法则……  (展开)
翁小样 2009-06-30 14:27:51

到处都是潜规则

五十多年前的一半书,作者还是个外国人。卖点是什么职场潜规则,还有毛泽东生前多么喜欢该书……不得不佩服书商会炒作,会把握市场的脉动。个人觉得看这种书,还不如看正流行的职场小说咧。 9.6.30下写于甘韦肆  (展开)
智慧火 2008-09-22 12:50:38

很特别的一本书

有问题的公司没落的3个阶段,很精彩。不幸的是,我所在的公司就有此嫌疑。 鸡尾酒会,我这个土鳖是没参加过的,不过作者总结的东西还真是有几分智慧,呵呵。希望早日能喝到鸡尾酒,用上帕金森法则。  (展开)
patrick_yao 2009-03-13 08:50:23

一般

有点类似魔鬼系列的图书,通过幽默的调侃达到观点的表诉。 书名有点误导,如果读者想通过这本书了解职场潜规则,那就可能会失望的。  (展开)

订阅帕金森法则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