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作者以厚重别致之笔墨叙写读史心得,聚焦人生的真谛,打捞历史的碎片,并以独到的打侧翼的方法来落实追寻的过程。他对史事的参证,角度新颖,讲究幅度与层次,以期更深度地把握历史真相,体现一种枝繁叶茂的宏观、微观随机融汇的史观。他敏感地去发现,或者一叶知秋,即小见大;或者运筹帷幄,纵观全貌。时而长风振林,时而微雨湿花。
初读之下,读者或许会被这本书的精彩掌故,古雅文字所吸引,书中充满令人兴味盎然的野史逸闻。伍立杨旁涉中外古今,随意点染,显示了令人赞叹的博学,而他平易古朴的文字也隐约透露出一位“古文家”的家底,在这个时代能见到这样醇厚的文字,颇让人惊异。 但是,如果你慢慢读下去,就会收起这份闲适的欣赏态度,不禁肃衣敛容,随着他的文字心潮涌动,不由时而血脉贲张,时而扼腕感叹。 小掌故背后有着大历史! 在阅读中,我们会不由生出深深敬意,对历史,更对于一个个在文字中站...
(展开全部)
初读之下,读者或许会被这本书的精彩掌故,古雅文字所吸引,书中充满令人兴味盎然的野史逸闻。伍立杨旁涉中外古今,随意点染,显示了令人赞叹的博学,而他平易古朴的文字也隐约透露出一位“古文家”的家底,在这个时代能见到这样醇厚的文字,颇让人惊异。 但是,如果你慢慢读下去,就会收起这份闲适的欣赏态度,不禁肃衣敛容,随着他的文字心潮涌动,不由时而血脉贲张,时而扼腕感叹。 小掌故背后有着大历史! 在阅读中,我们会不由生出深深敬意,对历史,更对于一个个在文字中站立起来的人物,他们既有传统的担当,又具有真正的现代精神,二者的融合造就了民族的脊梁。
2009.09.17
写清末民初的刺客一节令人颇有感慨,那一代的人真是有血性啊,作者的文字半文半白,刻意追求自己的风格,但有时读来感觉有些老气横生之感。
对作者不是很了解,作为一本随笔类书籍,思想比较零碎,很多文章感觉没写透,不是很好。
果然是侧翼,发人所不觉
某段偏激的历史,引得某个偏激的人物,偏激的写下了关于某段偏激的历史文章
> 更多书评 1篇
> 1人在读
> 29人读过
> 20人想读
订阅关于读史的侧翼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woodman 2009-05-01 22:50:39
2009.09.17
0 有用 季米 2016-10-20 09:08:22
写清末民初的刺客一节令人颇有感慨,那一代的人真是有血性啊,作者的文字半文半白,刻意追求自己的风格,但有时读来感觉有些老气横生之感。
0 有用 none 2009-01-02 18:55:22
对作者不是很了解,作为一本随笔类书籍,思想比较零碎,很多文章感觉没写透,不是很好。
0 有用 sp42 2011-04-23 23:23:37
果然是侧翼,发人所不觉
1 有用 远目抱树君 2010-08-25 15:32:18
某段偏激的历史,引得某个偏激的人物,偏激的写下了关于某段偏激的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