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945年1月,乘胜追击的苏联红军终于到达纳粹德国的边境,随后,对德军纵深达100公里的梯次防御进行多地段突破……在围攻柏林的战斗中,被纳粹德同先前犯下的残暴罪行所激怒的俄国人,显露出人性中的阴暗面,开始了大肆破坏,使数十万的平民死亡,数百万恐慌的平民逃离家园去往两部。
借助最新解密的前苏联档案,以及来自德国、美国、英同和法围等圉家的历史资料,安东尼·比弗生动叙述了在第三帝国最后崩溃的日子里,众多平民和士兵特别是女性所经受的梦魇般的厄运。
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掩饰下,这是一段浸透了自傲、愚昧、狂热、复仇、野蛮和兽欲的令人心碎的历史,亦是一段面对人类苦难和人性丑陋表现出了惊人的坚忍、求生意志和自我牺牲的历史……
本书是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安东尼·比弗的战争史诗剧。全书借助最新解密的前苏联档案,以及来自德国、美国、英同和法围等圉家的历史资料,以生动...
1945年1月,乘胜追击的苏联红军终于到达纳粹德国的边境,随后,对德军纵深达100公里的梯次防御进行多地段突破……在围攻柏林的战斗中,被纳粹德同先前犯下的残暴罪行所激怒的俄国人,显露出人性中的阴暗面,开始了大肆破坏,使数十万的平民死亡,数百万恐慌的平民逃离家园去往两部。
借助最新解密的前苏联档案,以及来自德国、美国、英同和法围等圉家的历史资料,安东尼·比弗生动叙述了在第三帝国最后崩溃的日子里,众多平民和士兵特别是女性所经受的梦魇般的厄运。
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掩饰下,这是一段浸透了自傲、愚昧、狂热、复仇、野蛮和兽欲的令人心碎的历史,亦是一段面对人类苦难和人性丑陋表现出了惊人的坚忍、求生意志和自我牺牲的历史……
本书是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安东尼·比弗的战争史诗剧。全书借助最新解密的前苏联档案,以及来自德国、美国、英同和法围等圉家的历史资料,以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在第三帝国最后崩溃的日子里,众多平民和士兵特别是女性所经受的梦魇般的厄运。
序言
第一章 新年中的柏林
第二章 维斯瓦河的“纸板屋”
第三章 烈火、钢剑与“崇高的复仇”
第四章 伟大的冬季进攻
第五章 向奥得河进军
第六章 东部和西部
第七章 后方大清理
第八章 波美拉尼亚和奥得河的桥头堡
第九章 目标柏林
第十章 政治集团和总参谋部
第十一章 致命一击的准备
第十二章 等待总攻
第十三章 易北河上的美国人
第十四章 总攻前夕
第十五章 朱可夫在屈斯特伦登陆场的小山头
第十六章 泽洛高地和施普雷施河
第十七章 元首的最后一个生日
第十八章 金鸡飞走了
第十九章 被轰炸的城市
第二十章 虚幻的希望
第二十一章 市区之战
第二十二章 森林之战
第二十三章 意志的背叛
第二十四章 自我毁灭
第二十五章 帝国总理府和国会大厦
第二十六章 战争结束
第二十七章 悲哉,战败者
第二十八章 骑白马的男人
术语诠释
攻克柏林的创作者
· · · · · ·
-
安东尼·比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安东尼·比弗,英国历史学家、历史题材畅销书作者。在温切斯特和桑德赫斯特接受了军事教育,并曾作为一名后备军官,随军在德国和英国服役。结束军旅生涯后,他先写小说,后改写战争纪实,大概他发现,现实生活特别是战争时期生活的戏剧性总是超出人的想象力。比弗的绝大部分著作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其中: 《西班牙内战》和《克里特:战斗和抵抗》获得伦西曼奖; 《保卫斯大林格勒》以其真实的细节和曲折的叙事,获得约翰逊散文文学奖、沃尔夫森历史史实故事奖和霍桑顿文学奖,已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 《攻克柏林》获得第一届今日朗文历史理事奖。同样已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 比弗曾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被肯特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他还是伦敦大学贝克特学院历史学、古典文学和考古学的访问学者。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新年中的柏林
第二章 维斯瓦河的“纸板屋”
第三章 烈火、钢剑与“崇高的复仇”
第四章 伟大的冬季进攻
第五章 向奥得河进军
第六章 东部和西部
第七章 后方大清理
第八章 波美拉尼亚和奥得河的桥头堡
第九章 目标柏林
第十章 政治集团和总参谋部
第十一章 致命一击的准备
第十二章 等待总攻
第十三章 易北河上的美国人
第十四章 总攻前夕
第十五章 朱可夫在屈斯特伦登陆场的小山头
第十六章 泽洛高地和施普雷施河
第十七章 元首的最后一个生日
第十八章 金鸡飞走了
第十九章 被轰炸的城市
第二十章 虚幻的希望
第二十一章 市区之战
第二十二章 森林之战
第二十三章 意志的背叛
第二十四章 自我毁灭
第二十五章 帝国总理府和国会大厦
第二十六章 战争结束
第二十七章 悲哉,战败者
第二十八章 骑白马的男人
术语诠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斯大林还决定对他的高级将领进行改组,如果这造成他们的嫉妒和不安,他也不会感到不快。最大的调整是更换了进攻德国的核心部队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总司令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罗科索夫斯基个子很高,外表英俊、举止优雅,他与绝大多数又矮又胖的苏联军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其他一些方面他同样与众不同。他出生于康斯坦丁·罗夫斯基家族,有一半的波兰血统,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曾是波兰骑兵队的军官,这使他在斯大林眼中十分危险。斯大林对于这个国家的仇恨早在1920年波苏战争时就已经开始了,因为他曾由于红军在攻打华沙的溃败而受到责怪。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 -
“国家的背叛者”这个词所包括的范围并不仅限于那些为德国人卖命的战俘们,它还包括了那些在1941年被俘的红军士兵,一些人只是由于伤势过重而无法坚持到最后一刻。索尔仁尼琴用种典型的弗洛伊徳式的方法分析了“国家背叛者”和“背叛国家者”之间的不同:“他们不是背叛她的人,而是她的背叛者。并不是他们,这些不幸的人们,背叛了他们的祖国,而是他们精明的祖国背叛了他们。”苏联在1941年通过无能和准备不足这两种方式背叛了他们,然后又拒绝承认他们在德国的战俘营中受到的折磨。最后,当他们激动地认为通过自己在战争最后一周的英勇表现可以“弥补过失”的时候,他们又被再次逮捕。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国家的背叛者 /121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攻克柏林"的人也喜欢 · · · · · ·
攻克柏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 更多书评 1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海南出版社 (2015)8.3分 73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Ltd (2003)暂无评分 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00-2009:盘点十年100部英国畅销书 (无机客)
- 战争 (1997xhp)
- 德意志备忘录 (都归尘土)
- 外国获奖作品【非虚构类】 (1997xhp)
- 坑原著的中文书 (1997xhp)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攻克柏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谢里登大道 2010-06-11 00:00:15
终结疯狂的疯狂
0 有用 狐狸发呆 2009-08-11 14:51:10
作者对共产主义有很大仇恨呐
1 有用 Trarbach 2014-04-20 21:06:42
在一种痉挛的战栗里翻完了。每一次直面这段历史都那样艰难。
2 有用 Die Katze 2012-11-18 18:55:23
翻译错误太多了,同一页里的同一个词尽然可以有两三个译名,有些短语还有明显的机翻痕迹。 德国人战败的痛苦要追溯到一战和战后,那时人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出现了混淆,世界对抗德国的思想成为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在接受审问时,纳粹德国国防军的高级军官表现出了一种受伤的无辜,
1 有用 杨重 2015-02-06 17:11:07
其实书可以是四星。但是翻译、校队的水平可以减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