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书评 (7)

邱小石 2008-03-20 20:50:47

孤单的人才需要专访,孤独的人不需要

——看《南方周末》吕楠专访“我孤独,但不孤单”有感 第一段采访最好,标题是“虚幻支撑了好艺术家的工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诗人和艺术家当作耍杂耍的踢出理想国,因为他认为这些人永远不能达到真实的理念高度。吕楠的观点是,正因为达不到,艺术家才会拼命的去达到...  (展开)
Levi 2011-02-09 13:02:33

史诗一样的作品

刚收到书的时候,印刷的纸张看上去有点磕碜,略有一些失望。当捧着册子认真的看起来以后,其他的东西都被抛在脑后了。吕楠的深刻让你看照片的时候肃然起敬,甚至有一种感动得想哭的感觉。他那朴实无华的拍摄风格也深深影响了我。感谢吕楠,一个杰出的标杆竖在那里可以让我们少...  (展开)
nine 2008-05-12 22:27:53

书的纸张选择不是很合适

书的纸张选择不是很合适,毛面的艺术纸对于黑白作品的层次细节和暗部的深度还原不理想。可惜了吕楠的作品。  (展开)
山子野 2009-03-02 20:14:38

栗宪庭---序

庄严的日常“经典”——吕楠的《四季》让我肃然起敬   栗宪庭    吕楠前后共花了15年时间,独自一人,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足迹遍及十几个省市,拍摄了《被人遗忘的人》、《在路上》、《四季》三个部分的系列作品,以完整而宏大史诗般的规模,仿佛象征了人类今天...  (展开)
oini 2022-04-29 23:59:01

节律、亲缘与勤耕的胎生子

劳动的谋生意义在散文诗的语言中退场,显出它本身的庄严力量与肃穆气度来。看到拾穗者一幅即刻想起米勒的画,现实主义在此对话。但吕楠没有设置一个面目模糊的指挥官,也不传递压迫结构的暗号,他无意揭示阶级关系,而只是展示作为劳动者的人与劳动、与人的关系。近来自己扫街...  (展开)
彭莫山一束光 2021-12-24 23:04:20

建立“我与你”的关系

看见并尊重 这是离开北京前,一位朋友送我的摄影集,一直被我小心翼翼地珍藏着。我时不时会就拿出来翻一翻,每次都被当中的日常诗意所感动。 这是当代著名摄影师吕楠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西藏的40个村庄拍摄反映当地农民生活的作品,书名叫做《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 》(1996...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E 2010-09-18 12:47:45

真实

看了看前几位的书评都写得很专业,我不是搞摄影的,所以这篇说是书评也好,倒不如说是一个外行的粗鄙见解 第一次知道吕楠是通过某本杂志上一张缅北监狱的照片,我不否认我当时有了猎奇心理,对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群体任何人相信都会像我一样的有这种心理的 所以这本《四季》是...  (展开)

订阅四季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