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的创作者
· · · · · ·
-
丸山真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丸山真男(1914-1996)日本著名的政治思想史学者。1950年至1971年任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并获得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分别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和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4年成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其重要著作有:《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日本的思想》《战中与战后之间》《从后卫的位置出发》《读(文明论概略)》《忠诚与叛逆——转型期日本的精神状态》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福泽领会到国权进步发展的最深奥源泉在于:一方面是以人权(或“私权”)的确立为基础的人民多元的自发活动,另一方面是以政权(或“公权”)的确立为基础的一元指导性,这两者在分工的原则上并不相侵,在保持抗衡中共存。在此必须注意两点。第一,这个基本构想是预先舍去了统治形态问题的。也就是说,先不考虑是谁掌握政权,先不考虑是君主,还是寡头贵族,还是国民代表议会左右政权,而设定其为妥当。第二,福泽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把国权和政权混同或同一化。福泽所说的国权,常常是指政权和人权能源的总和,而且几乎是在谈对外关系时使用。后面我们将要谈到,福泽的逻辑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之间发生分裂,而且始终优先后者,这也许正是他整个体系的致命弱点。但即使在福泽的国权论达到最高潮时,他关于政治权力的对内限定原则仍丝毫没有动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2页 -
在日本,当人们说起思想史,或思想史热潮时,往往把“思想史”与“思想论”混同一气。也许因为如此,历史学家常说,思想史是什么都可以随便思考的学问,他们误认为把历史作为材料,随意地叙述自己的想法就是思想史。产生这种看法很自然,但这是对思想史的一个根本的误会。实际上,思想史也是由历史的考证严密地确定的。在剖酌资料和操作资料方面,它与一般历史学具有共同特点。例如,德川时代出现过一部《德川成宪百条》。据说这是德川家康作的,实际上是伪书,今天一般被认为是德川中期之物。因此,《德川成宪百条》在“事实史”的叙述上,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史料价值的,因为是后世造的伪书。 然而,在思想史上,即使是伪书,但因其能反映当时的思想状况,通过其能了解德川社会,至少能了解成熟阶段德川社会的价值体系。伪书的出现本身具有思想的意义。因此思想史把象征性之物也作为一种证据来对待,而且重视把象征性之物的实在意义作为对象来研究。这样,在判断资料价值之点上,思想史不一定与事实史相同,但它也是受历史的考证制约的。在这方面,它与脱离历史的文脉,用历史的素材来展开自己思想的做法有明显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看,笔者认为,思想史研究者或思想史家的工作。正好介于把过夫的思想当作素材来发挥自己主张的“思想论”与一般的历史叙述之间。 与音乐演奏一样,思想史家的工作不是思想的单纯创造,而是双重创造。就是说,假借东西古今的思想家来展开自己的思想的做法不能算思想史,但仅仅把思想排列在历史的顺序中的做法也不能算思想史。与一般的历史学或政治史、经济史的研究一样,确定某事实或命题的操作也是思想史学家必须的作业。不用说,即使在一般历史学中,完全排除历史叙述者来自主体的构成的因素的“实证”主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由人来叙述的历史与由事件构成的客观历史本来就不可能相同,它多多少少包含有撰写人主体的结构。在思想史中,这种主体的结构具有决定性的重大意义。比如不可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的人也喜欢 · · · · · ·
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丸山政治学之前的丸山政治学
在很多了解丸山真男的人看来,他的福泽谕吉论可谓是“借福泽来叙述自己”。然而如果考虑到丸山真男是将福泽谕吉作为一个自觉的主体展开思想史论述,或许便可以了解他的用心。恰恰是借助这种看似夫子自道的方式,丸山同时回答了思想史的写法与近代的语境下主体如何认识自身两个...
(展开)

【转】丸山真男:《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中译本序言
在我的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中,有不少关于福泽谕吉以及关于同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的作品。这些作品能通过区建英女士的翻译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我感到很荣幸。区女士不辞劳苦从事此翻译的意图和目的已在“译者序”中表达得很清楚,作为原作者我不再有任何补充。这个翻译与其...
(展开)

《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读书札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作者序 p2 我的研究方法的特征,不在于分析福泽(或与他同时代的思想家)所起的政治作用本身,或分析福泽对那个时代的具体个别时事问题所做的个别回答和结论本身,而在于重视贯穿于福泽大量的言论活动深处的他的认识和判断问题的方法,从其中提取出这个意义上的福泽的哲学,... (展开)
丸山真男:《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原序 “我的研究方法的特征,不在于分析福泽(或与他同时代的思想家)所起的政治作用本身,或分析福泽对那个时代的具体个别时事问题所做的个别回答和结论本身,而在于重视贯穿于福泽大量的言论活动深处的他的认识和判断问题的方法,从其中踢出去这个意义上的福泽的哲学,并...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8.6分 334人读过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东亚文化 (王荣欣)
-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延伸閱讀(上) (恪彥)
- 鲁迅研究在日本(暨:日本的中国研究以及对中国有影响的日本研究) (花衣云影)
- 竹内好 (上古的埙)
-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 (Arch拱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8-07-29 22:20:27
“华夷内外”之别的观念由来于儒教思想,但有意识地与儒教思想尖锐对立的复古神道,以及神国皇国观念,在对外问题上同样持有“华夷”观念。连最成功地排除了儒教思维方法的本居宣长,在对外问题上也只是反对儒学者对古代中国的盲目崇拜,而主张“日本乃中华”。他只不过是把华夷关系颠倒了而已。山鹿素行和山崎暗斋与之亦无多大差距。如果说他们与儒学者有差异,那么,只能说儒学者摆脱不了对尧舜文武周公之国的“中华”称呼,难以... “华夷内外”之别的观念由来于儒教思想,但有意识地与儒教思想尖锐对立的复古神道,以及神国皇国观念,在对外问题上同样持有“华夷”观念。连最成功地排除了儒教思维方法的本居宣长,在对外问题上也只是反对儒学者对古代中国的盲目崇拜,而主张“日本乃中华”。他只不过是把华夷关系颠倒了而已。山鹿素行和山崎暗斋与之亦无多大差距。如果说他们与儒学者有差异,那么,只能说儒学者摆脱不了对尧舜文武周公之国的“中华”称呼,难以与“日本乃中华”之说调和,而自始便无视儒教经典的国学者不存在这种制约而已,而且,国学特有的思维结构虽不同于儒教,但在阻碍接受国家平等原理上起了相当的作用。因此,当日本被编入国际社会的时候,以“中心放射型”公式来把握国际关系的思维方法成了强大的障碍,这是儒学教养与国学教养中共通的问题。 (展开)
0 有用 商狗 2016-07-26 12:45:48
丸山真男關於福澤諭吉的一本論文集。這本書是由譯者區建英女士編選丸山散見於期刊、專著、叢書導讀等以福澤諭吉思想為主題的文字,整理成集,專門在中國出版。丸山詮釋的福澤,是一名相對主義者:以主體獨立為原則,強調「狀況性思考」(situational thinking),堅持價值判斷的多元性;又以多元價值觀去反對一元論/絕對主義的意識形態,在對多元價值的肯定中維護主體獨立的地位。丸山的詮釋理據充分,邏輯清... 丸山真男關於福澤諭吉的一本論文集。這本書是由譯者區建英女士編選丸山散見於期刊、專著、叢書導讀等以福澤諭吉思想為主題的文字,整理成集,專門在中國出版。丸山詮釋的福澤,是一名相對主義者:以主體獨立為原則,強調「狀況性思考」(situational thinking),堅持價值判斷的多元性;又以多元價值觀去反對一元論/絕對主義的意識形態,在對多元價值的肯定中維護主體獨立的地位。丸山的詮釋理據充分,邏輯清晰,有說服力。假期在醞釀陳獨秀《敬告青年》的讀書報告,不經意間聯想到福澤與陳的相像。讀罷丸山先生的論文集,對新文化運動知識份子之「救亡」與福澤之「獨立」的差異有些許體會:大概有絕對/相對、一元/多元之別? (展开)
0 有用 鬼灯十四郎 2013-11-09 04:33:59
這本書批判的聲音也挺多,但不管怎樣丸山的研究還是繞不開去的。
3 有用 席缪 2016-04-09 11:53:00
已经看不太懂葛兆光的脉络了,原本以为是有独门绝技,现在看来,真是,有点心疼。
0 有用 1éa 2019-11-22 20:06:52
干货多废话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