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丁世中的翻译真是好,好到让人有时候怀疑他有没有发挥过度。。。
天才总是早熟:激情与爱。
加缪分别在1937年、1938年、1954年完成了《反与正》《婚礼集》《夏》,这三部散文集编撰成为一个合辑,整体感觉还是很贴合的。与《西西弗的神话》、《评论文集》不同,这里的加缪更感性,充满了对生命的眷恋和热爱。
对我来说,贫困从来不是一种不幸:光明在那里散播着瑰宝。连我的反叛也被照耀得光辉灿烂。 我想我可以理直气壮地指出,这反叛几乎始终是为了大家而进行的,是为了使大家的生活能够升向光明。不能断言,我的心灵生来就适于产生这样一类的爱。 不过环境帮助了我。为了纠正天生的无动于衷,我置身于贫困与阳光之间。由于贫困,我才不会相信,阳光下和历史中一切都是美好的;阳光让我明白,历史并不等于一切。改造生活,这是对的,但并不是要改造那个我奉若神明的世界。或许我正是这样走进了如今的事业,天真无邪地踩上一条钢丝,在上面举步维艰地行进,也并不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齐奥朗说:我生命里所有重要的作家,我都反复阅读。加缪无疑就是属于这一种。《反与正》是加缪创作取之不断的源泉所在,正如他所说,我是以《反与正》开辟这条路的,而我后来所做的一切均可窥见它的踪迹。
应该警告读者,本书语言过于美好。
游记随笔,经常游着游着就存在主义一通了。个人觉得《反与正》对寻常人物描写的深情解读,要好于《婚礼集》总借景抒情地尝试消解关于抽象永恒的话语权,《夏》则更多是以散文形式进一步阐述“现世”“肉体”“享乐”“反抗”这几个关键词诗意的合法性了;不过最后以海上日记结尾挺好的。和萨特不同,加缪并不主张在消解绝对真理之后去介入世界改变权力谬误,他似乎更希望人们的视线从抽象永恒等概念转移到彼此身上,在人自身的挣扎里寻找公义。对阿尔及尔的感情,也使他的政治理念完全基于乡愁般的人情味,超越了时代认识的局限。不过此版翻译比较一般,个别地方读着别扭
苦难与阳光,世界的反面与正面,爱与绝望,希望与荒谬,这些贯穿加缪作品的主题在其早期的散文集《反与正》中就定下了基调。几篇文章是他在1935至1936年完成的。从中能看到加缪的感受力很敏感,甚至很纤细,这体现在他于他人身上及自己旅途中的窘迫境地等平常生活中的敏锐感受力,他对生活的认识引发了他对生命生存的哲思,如:人终究要死,生活的重复,人的孤独。正是这些哲思让加缪看到了荒谬。而写于1939年的散文集《婚礼集》,则一改《反与正》抑郁的笔调,变得明亮起来。看加缪的生平介绍,得知这一期间,物质生活的窘迫得到改善,精神或许因此得到放松吧,这期间的加缪,积极投入到具体的旅行中,他不再体味孤独,也不再思考生存哲理,仅仅是观赏大自然,在景物中感受生活。
阿尔及尔的夏天海滩和风仍然使我流下热泪
读到落泪,大概是被那种孤独刺痛,刺得很痛。今天问一个朋友,算得我认识人之中最博学的一位。我说你读那么多书寂寞么?他说不寂寞,只是孤独。我和他的孤独是不同的。他的孤独是带着悲情和绝望的,而我,是真的在适应突如其来的孤独。我会不会有天学会自言自语?
加缪早期的作品,没有加缪自认为的那么成熟,但是笨拙里确实藏着更多真正的爱…这里面有加缪对生命苦难的困惑和怜悯,以及对生活的勇气与热爱。想起叔本华一句话,真正的乐观主义都是极致的悲观主义。当认清生活的真相,给生命带来安慰的或许就是那一缕和煦的风,透过树枝缝隙流动的午后阳光…
“虽然我走过了许多路,却没有前进多少。常常自以为前进,实际上却后退了。但是归根结底,我的错误、我的无知和我的忠诚,都让我重新踏上这条旧路。”
加缪大暖男!太喜欢丁世中的翻译辣!
年轻的笔触和情感如同大海上的似锦繁星和燃燃烈阳。绿光里温柔的夏夜。因痛苦而热爱。 生命之光,精神导师。
在这长空和仰面相望者之间,没有余地置放神话、文学、伦理学或宗教,但却有乱石、有肉体、有星辰以及摸得着的真理。
读了一半,还给图书馆了
值得再读几遍,很喜欢谈死亡的那段观点,另外还有一句话“希望即等于忍受,而生活就是不要忍受” #2013读书记录#
我是我所眺望到一切的君王
翻译好棒~~~
22岁的加缪,深刻的天才观察家,满怀对生活的一腔热爱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都是对美好事物的静谧热爱和世俗世界的冷静思考,被他称之为终其一生的艺术源泉。偏爱婚礼集。
> 反与正·婚礼集·夏
150 有用 看不见的城市 2015-07-13 21:45:56
丁世中的翻译真是好,好到让人有时候怀疑他有没有发挥过度。。。
48 有用 把噗 2015-09-09 20:55:27
天才总是早熟:激情与爱。
39 有用 阿梦 2014-10-17 17:41:16
加缪分别在1937年、1938年、1954年完成了《反与正》《婚礼集》《夏》,这三部散文集编撰成为一个合辑,整体感觉还是很贴合的。与《西西弗的神话》、《评论文集》不同,这里的加缪更感性,充满了对生命的眷恋和热爱。
31 有用 虫虫 2020-03-03 19:05:38
对我来说,贫困从来不是一种不幸:光明在那里散播着瑰宝。连我的反叛也被照耀得光辉灿烂。 我想我可以理直气壮地指出,这反叛几乎始终是为了大家而进行的,是为了使大家的生活能够升向光明。不能断言,我的心灵生来就适于产生这样一类的爱。 不过环境帮助了我。为了纠正天生的无动于衷,我置身于贫困与阳光之间。由于贫困,我才不会相信,阳光下和历史中一切都是美好的;阳光让我明白,历史并不等于一切。改造生活,这是对的,但并不是要改造那个我奉若神明的世界。或许我正是这样走进了如今的事业,天真无邪地踩上一条钢丝,在上面举步维艰地行进,也并不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23 有用 仙客一番榨 2015-05-23 15:31:31
齐奥朗说:我生命里所有重要的作家,我都反复阅读。加缪无疑就是属于这一种。《反与正》是加缪创作取之不断的源泉所在,正如他所说,我是以《反与正》开辟这条路的,而我后来所做的一切均可窥见它的踪迹。
31 有用 oyster² 2019-03-31 08:42:34
应该警告读者,本书语言过于美好。
12 有用 kylegun 2013-11-04 14:10:12
游记随笔,经常游着游着就存在主义一通了。个人觉得《反与正》对寻常人物描写的深情解读,要好于《婚礼集》总借景抒情地尝试消解关于抽象永恒的话语权,《夏》则更多是以散文形式进一步阐述“现世”“肉体”“享乐”“反抗”这几个关键词诗意的合法性了;不过最后以海上日记结尾挺好的。和萨特不同,加缪并不主张在消解绝对真理之后去介入世界改变权力谬误,他似乎更希望人们的视线从抽象永恒等概念转移到彼此身上,在人自身的挣扎里寻找公义。对阿尔及尔的感情,也使他的政治理念完全基于乡愁般的人情味,超越了时代认识的局限。不过此版翻译比较一般,个别地方读着别扭
18 有用 孟冬 2016-10-30 13:02:54
苦难与阳光,世界的反面与正面,爱与绝望,希望与荒谬,这些贯穿加缪作品的主题在其早期的散文集《反与正》中就定下了基调。几篇文章是他在1935至1936年完成的。从中能看到加缪的感受力很敏感,甚至很纤细,这体现在他于他人身上及自己旅途中的窘迫境地等平常生活中的敏锐感受力,他对生活的认识引发了他对生命生存的哲思,如:人终究要死,生活的重复,人的孤独。正是这些哲思让加缪看到了荒谬。而写于1939年的散文集《婚礼集》,则一改《反与正》抑郁的笔调,变得明亮起来。看加缪的生平介绍,得知这一期间,物质生活的窘迫得到改善,精神或许因此得到放松吧,这期间的加缪,积极投入到具体的旅行中,他不再体味孤独,也不再思考生存哲理,仅仅是观赏大自然,在景物中感受生活。
18 有用 宇宙之王 2018-12-22 12:26:09
阿尔及尔的夏天海滩和风仍然使我流下热泪
8 有用 朱凌Lynn 2018-12-18 23:24:22
读到落泪,大概是被那种孤独刺痛,刺得很痛。今天问一个朋友,算得我认识人之中最博学的一位。我说你读那么多书寂寞么?他说不寂寞,只是孤独。我和他的孤独是不同的。他的孤独是带着悲情和绝望的,而我,是真的在适应突如其来的孤独。我会不会有天学会自言自语?
13 有用 J. 2017-09-30 11:52:23
加缪早期的作品,没有加缪自认为的那么成熟,但是笨拙里确实藏着更多真正的爱…这里面有加缪对生命苦难的困惑和怜悯,以及对生活的勇气与热爱。想起叔本华一句话,真正的乐观主义都是极致的悲观主义。当认清生活的真相,给生命带来安慰的或许就是那一缕和煦的风,透过树枝缝隙流动的午后阳光…
10 有用 滨口龙姐 2019-09-05 12:55:23
“虽然我走过了许多路,却没有前进多少。常常自以为前进,实际上却后退了。但是归根结底,我的错误、我的无知和我的忠诚,都让我重新踏上这条旧路。”
5 有用 Visin 2015-05-19 11:05:19
加缪大暖男!太喜欢丁世中的翻译辣!
5 有用 连雀的阴影 2015-07-21 16:41:16
年轻的笔触和情感如同大海上的似锦繁星和燃燃烈阳。绿光里温柔的夏夜。因痛苦而热爱。 生命之光,精神导师。
4 有用 藤上春树 2020-02-28 00:54:04
在这长空和仰面相望者之间,没有余地置放神话、文学、伦理学或宗教,但却有乱石、有肉体、有星辰以及摸得着的真理。
4 有用 臧安 2015-06-15 16:01:53
读了一半,还给图书馆了
4 有用 Zhuo 2013-11-02 17:16:35
值得再读几遍,很喜欢谈死亡的那段观点,另外还有一句话“希望即等于忍受,而生活就是不要忍受” #2013读书记录#
5 有用 小里里里 2017-07-28 11:17:03
我是我所眺望到一切的君王
3 有用 醉陶 2014-11-17 22:22:17
翻译好棒~~~
2 有用 H!karu 2016-12-23 00:02:42
22岁的加缪,深刻的天才观察家,满怀对生活的一腔热爱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都是对美好事物的静谧热爱和世俗世界的冷静思考,被他称之为终其一生的艺术源泉。偏爱婚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