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design by 黃瑪琍 (the Wor(l)d)
- 陈映真及其他 (Simonoth)
- 9分以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我真便宜)
- 左翼文学文化研究 (Anthony)
- 世界的青春期:主干与枝节 (乌托邦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橙紅的早星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索幻 2022-01-15 21:07:32
数年之后希望还持存着心中那颗橙星。
0 有用 郭坏 2013-06-23 21:22:17
好像還是《求索》比較好看
0 有用 林中离别最好 2020-05-20 16:21:31
重读一遍。有好有坏,好的是赵刚对于陈映真60年代中后期稍带偏批判意识的小说的文本分析得以让我感觉:“好像这个说的有道理的。”坏的是对早期小说的分析过于主观,赵刚一直是以自己的阅读感觉进行文本解读,无可厚非。但细节也有抓的牢的,也有抓不住的。注重大历史的同时,也看看小人物的背景吧。
1 有用 运茶船 2024-04-09 01:17:26 浙江
莫非每年四月我都能经历可能是一年中最高峰的阅读体验?读赵刚对《一绿色之候鸟》的篇解的震动堪比当初在《左眼台湾》读到对《我的弟弟康雄》篇解的震动。而本书更绝的在后半本的「衍义」部分,三篇都极好,个人最喜《东北纪行》,而《两岸与第三世界》则给我很大启发。同时我也产生一个疑问:在赵刚对白永瑞对陈映真的批判的反批判视角下,一个可谓超克一切的史观,在搭建一个理想化区域对话的无菌室后,如何不闪躲地站在台湾立场... 莫非每年四月我都能经历可能是一年中最高峰的阅读体验?读赵刚对《一绿色之候鸟》的篇解的震动堪比当初在《左眼台湾》读到对《我的弟弟康雄》篇解的震动。而本书更绝的在后半本的「衍义」部分,三篇都极好,个人最喜《东北纪行》,而《两岸与第三世界》则给我很大启发。同时我也产生一个疑问:在赵刚对白永瑞对陈映真的批判的反批判视角下,一个可谓超克一切的史观,在搭建一个理想化区域对话的无菌室后,如何不闪躲地站在台湾立场切实地回答政治行路的方法论问题?赵刚眼里尉天聪对陈的批判显然也是不超克的,但如果「超克」走不出书斋,那么我肯定还是站在尉天聪一边。 (展开)
0 有用 Lena 2023-12-24 14:48:55 福建
确实很精彩。社会学家能把篇解做成这样(让人在篇解上无路可走的地步…),而且读起来并不会觉得和文学研究很“隔”。只是感觉对陈映真的小说缺一点点还原思想谱系的感觉,后来的全貌有时或许成为了先验的前史?有个别细节的解读可能略“过”了一点点。最后的衍义形式也非常好,成为完整本书的重要部分。以“空间”串联起自己的记忆、陈映真、小说人物,实际上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研究陈,又为什么会选择某些理解方式,逐渐超越“本... 确实很精彩。社会学家能把篇解做成这样(让人在篇解上无路可走的地步…),而且读起来并不会觉得和文学研究很“隔”。只是感觉对陈映真的小说缺一点点还原思想谱系的感觉,后来的全貌有时或许成为了先验的前史?有个别细节的解读可能略“过”了一点点。最后的衍义形式也非常好,成为完整本书的重要部分。以“空间”串联起自己的记忆、陈映真、小说人物,实际上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研究陈,又为什么会选择某些理解方式,逐渐超越“本体”,到批评白永瑞那篇提出了更多的现实问题和新观点、视野了(虽然以现在的能力,这篇很多内容我还无法理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