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The French Powder Mystery
译者: 叶秀敏
出版年: 2013-8
页数: 318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午夜文库·大师系列:埃勒里·奎因作品
ISBN: 9787513313285
内容简介 · · · · · ·
弗伦奇百货公司的展销柜里出现一具女尸,身份正是公司的老板娘,是两颗子弹夺去了她的性命。死者唇上只涂了一半唇膏,她的女儿也下落不明。埃勒里·奎因在死者的皮包中找到一管唇膏,里面装的竟然是高纯度的海洛因。谁是凶手?在凶杀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巨大的阴谋?
“国名系列”巅峰杰作
层层递进的严谨剧情,尽显逻辑推理的纯正魅力
全新修订,最准确权威的译文和插图,带给你最好的埃勒里·奎因。
作者简介 · · · · · ·
埃勒里•奎因的十二大丰功伟绩
★埃勒里•奎因的所有作品都是线索明晰、公平至上的黄金时代推理作品,“挑战读者”的设置更是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经典桥段。
★埃勒里•奎因开创了合作撰写推理小说的成功先例。
★埃勒里•奎因创作的“国名系列”是推理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
★埃勒里•奎因以“巴纳比•罗斯”之名出版的“悲剧系列”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系列推理小说。
★埃勒里•奎因在一九四二年创作的《灾难之城》标志着其创作风格成功转型。侦探奎因由毛头小子成长为成熟男人;作家奎因的作品也从单纯的解谜游戏升华为深刻的哲学探讨。
★埃勒里•奎因于一九四一年创办了《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对普及推理文化、提高推理文学的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埃勒里•奎因利用杂志平台,大力培养新人。当今美国推理界所有的大师级人物几乎全部出自埃勒里•奎因门下。
★埃勒里•奎因热衷于推理文学的理论...
埃勒里•奎因的十二大丰功伟绩
★埃勒里•奎因的所有作品都是线索明晰、公平至上的黄金时代推理作品,“挑战读者”的设置更是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经典桥段。
★埃勒里•奎因开创了合作撰写推理小说的成功先例。
★埃勒里•奎因创作的“国名系列”是推理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
★埃勒里•奎因以“巴纳比•罗斯”之名出版的“悲剧系列”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系列推理小说。
★埃勒里•奎因在一九四二年创作的《灾难之城》标志着其创作风格成功转型。侦探奎因由毛头小子成长为成熟男人;作家奎因的作品也从单纯的解谜游戏升华为深刻的哲学探讨。
★埃勒里•奎因于一九四一年创办了《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对普及推理文化、提高推理文学的地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埃勒里•奎因利用杂志平台,大力培养新人。当今美国推理界所有的大师级人物几乎全部出自埃勒里•奎因门下。
★埃勒里•奎因热衷于推理文学的理论研究。他编辑出版的小说集和评论集都成为推理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埃勒里•奎因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召集卡尔等推理大师交流创作心得,相互激发灵感。不计其数的经典推理小说都是从研讨小组的咖啡桌上讨论出来的。
★埃勒里•奎因先后将推理小说搬上广播、电视、影院……建立了庞大的“奎因推理链条”。推理的火种被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埃勒里•奎因作品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两亿册,三度荣获欧美推理领域最高荣誉埃德加•爱伦•坡奖。
★无须一一列述,因为他的名字是“埃勒里·奎因”。
目录 · · · · · ·
序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客厅里的皇后们
第二章 寓所里的国王们
第三章 玉碎香残
第四章 人仰马翻
第五章 警探们
第六章 证词
第七章 尸体
第八章 看门人
第九章 看门的人们
第十章 玛丽昂
第十一章 悬念
第十二章 走出橱窗
第二部分
第十三章 寓所内:卧室
第十四章 寓所内:盥洗室
第十五章 寓所内:牌室
第十六章 寓所内:重返卧室
第十七章 寓所内:书房
第十八章 杂迹纷呈
第十九章 观点与报告
第三部分
第二十章 香烟
第二十一章 钥匙风波
第二十二章 被调换的书
第二十三章 求证
第二十四章 奎因父子推测案情
第四部分
第二十五章 埃勒里的藏书
第二十六章 伯尼斯的踪迹
第二十七章 第六本书
第二十八章 释疑
第二十九章 突袭
第三十章 悲歌
第三十一章 不在场证明:玛丽昂以及佐恩夫妇
第三十二章 不在场证明:马奇班克斯
第三十三章 不在场证明:卡莫迪
第三十四章 不在场证明:特拉斯克
第三十五章 不在场证明:加里
第三十六章 “时辰已至……”
☆ 挑战读者
终曲
第三十七章 准备就绪
第三十八章 尘埃落定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法国粉末之谜"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法国粉末之谜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法国粉末之谜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纪念我看的第十部奎因作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法国香粉之谜,奎因标志性的逻辑推演在我脑中不断地盘旋。这是我看的第十部奎因的小说,奎因所标榜的公平和逻辑是我最欣赏这位名家的地方。看奎因第一时期的作品(尤其是国名系列),感觉就像是在经历一套完整的警方破案流程。从最初的凶案发现,再到警察介入封锁现场,对... (展开)> 更多书评 25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阔落加冰 (怀里有月亮,兜里有便士)
按照埃勒里的推理,凶手将尸体从六楼抱至一楼橱窗藏匿起来,并且只走了这唯一一趟。这一路上,他要如何做到一滴血都不漏出来呢?深夜里的百货大楼一片漆黑,想查看血迹是否留下并且不被人注意,这也太难了点。一个细致得连书挡上的指纹都要用指纹粉祛除的人,一定也会格外留心是否有血迹留在转移途中,如果在回到寓所途中,拿手电细细检查,这被发现的风险和下来第二次基本相同了。这个部分没写好。 玛丽昂的丝巾为何出现在被害...2019-07-20 11:16
-
阔落加冰 (怀里有月亮,兜里有便士)
按照埃勒里的推理,凶手将尸体从六楼抱至一楼橱窗藏匿起来,并且只走了这唯一一趟。这一路上,他要如何做到一滴血都不漏出来呢?深夜里的百货大楼一片漆黑,想查看血迹是否留下并且不被人注意,这也太难了点。一个细致得连书挡上的指纹都要用指纹粉祛除的人,一定也会格外留心是否有血迹留在转移途中,如果在回到寓所途中,拿手电细细检查,这被发现的风险和下来第二次基本相同了。这个部分没写好。 玛丽昂的丝巾为何出现在被害...2019-07-20 11:16
-
阔落加冰 (怀里有月亮,兜里有便士)
按照埃勒里的推理,凶手将尸体从六楼抱至一楼橱窗藏匿起来,并且只走了这唯一一趟。这一路上,他要如何做到一滴血都不漏出来呢?深夜里的百货大楼一片漆黑,想查看血迹是否留下并且不被人注意,这也太难了点。一个细致得连书挡上的指纹都要用指纹粉祛除的人,一定也会格外留心是否有血迹留在转移途中,如果在回到寓所途中,拿手电细细检查,这被发现的风险和下来第二次基本相同了。这个部分没写好。 玛丽昂的丝巾为何出现在被害...2019-07-20 11:16
论坛 · · · · · ·
一个关于书的疑问? | 来自张不懂 | 3 回应 | 2020-12-14 |
关于秘书的胡子 | 来自Kleineweisse | 2015-10-06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新星出版社 (2008)7.9分 2409人读过
-
暂时无货, 16天前曾上架
-
臉譜 (2004)8.4分 166人读过
-
脸谱出版 (1997/11)7.2分 1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法国粉末之谜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已注销] 2017-09-23
第二次阅读,奎因讲故事的能力还是太差了。不然这本书豆瓣评分该高个一分吧
0 有用 Lycidas 2014-12-27
推理部分比罗马帽子精彩,但还是一贯的选了一个很离奇的人当凶手,连带整个情节都略显牵强。不过我很喜欢这部的描写,尤其是人物,寥寥几笔神采就出来了。
0 有用 [已注销] 2014-05-03
三星半,国名系列最中规中矩的作品之一
1 有用 双 2016-09-23
纯粹的谋杀现场细节分析,推理很强大,但看完会很累,因此奎因的作品虽好却不适合连续阅读。揭露凶手后戛然而止,果然是古典本格的巨头,丝毫容不得出现非推理元素。
0 有用 莫桑比克鲁滨逊 2015-08-25
诡计有些意思,可一经翻译就失色很多,有些诡计是有文化语言差异,略冗长,非把凶手留到最后一个字,
0 有用 阳光不锈stef 2021-03-06
太罗嗦了,有的包袱埋了没有解,有的包袱埋重了
1 有用 清雅戒奢 2021-02-24
一直很难喜欢奎因,所谓“逻辑流”,即使有再理性的分析,许多细节还是可以琢磨出理外之理,如果不能用“逻辑”说服所有读者,那推理真的很难说是成功的。讲讲《粉末》本身吧,中间大段大段的取证与分析是真看得想吐,最后分析出来吧,也没什么惊艳感,最多算中规中矩。 作中有个疑点似乎一直没解释,不计较;有个证据的分析太“理所当然”,作者你开心就好;到最后凶手竟然被吓死,我勒个去,作者你是敢写,凶手心理素质这么差还... 一直很难喜欢奎因,所谓“逻辑流”,即使有再理性的分析,许多细节还是可以琢磨出理外之理,如果不能用“逻辑”说服所有读者,那推理真的很难说是成功的。讲讲《粉末》本身吧,中间大段大段的取证与分析是真看得想吐,最后分析出来吧,也没什么惊艳感,最多算中规中矩。 作中有个疑点似乎一直没解释,不计较;有个证据的分析太“理所当然”,作者你开心就好;到最后凶手竟然被吓死,我勒个去,作者你是敢写,凶手心理素质这么差还能完成如此完美的犯罪?这本身符合逻辑吗?看这本书,我表示也就只能一笑了之,深入追究,那就不是“逻辑流”了,而是“逻辑不通”。 详可见吾之书评: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553554 。 (展开)
0 有用 puratina 2021-02-24
真的很喜欢这种很场面人的主角(? 把嫌疑人全招起来抽丝剥茧对簿公堂真的好帅啊———
0 有用 BerylZ1008 2021-02-20
拖拖拉拉硬是把真凶身份安排在整本书最后揭晓 登场人物多而且真凶的存在感极低
0 有用 来两块蜂蜜蛋糕 2021-02-14
这么干脆利落地收尾是我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