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遗风在醉人的书评 (13)

傅踢踢 2013-09-06 09:41:03

流光容易把人抛

游记之所以好读,很重要的原因是出自异乡人的手笔。因为覆着面纱,离真相更远一些,揭开之后反倒动人。这番道理,毛姆在《面纱》里讲过。张怡微写台湾,多少也表达了这层意思,只是措辞更准确:都是遗风在醉人。 对现下的年轻人来说,台湾是圣地。论景致,都市烦嚣、峡谷迷...  (展开)
微雨阁 2013-08-22 16:08:26

海派作家的“异乡手记”

说起台湾,每个人或者说每代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潜藏心底的台湾印象。70年代的人肯定对罗大佑、邓丽君、齐秦、李宗盛情有独钟,他们代表了旧时光的旖旎与温情,而罗大佑的《鹿港小镇》所唱“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二十年来都不曾褪去...  (展开)
如果声音不记得 2014-10-21 17:13:18

我们想象中和作者真实感受不一样的台湾风情

张怡微在序言中写到“所谓的文艺情怀,其实一半来源于幻觉,隔岸观火,亦搭建起了朦胧的审美距离,使赤裸的伤痕淡化,使遥远的温情弥漫开来。想来舒国治的水城台北的文艺与苏打绿的文艺肯定不是一个文艺,侯孝贤导演的文艺和一页台北的文艺也不是一个文艺。关于台湾的文...  (展开)
主歌才一半 2014-03-07 20:13:41

子宫之城

我爱的人曾经那么说过:“台北是一座子宫之城。” 是的,它是所有文艺青年心里的彼方,是我这个18岁伪文艺女青年最大的梦想。 面对做不完的试卷和已经失败的自招,我的脑子里还是不时地蹦出环岛游、大王椰子树、大安、101、永康街这些词。 我心里...  (展开)
小:-D 2013-09-08 09:41:55

以细腻温情的笔触描绘台湾 以文艺的情怀行走在台湾的路面

都是遗风在醉人(张怡微)三年写作台湾生活之图文,以细腻温情的笔触描绘台湾。以文艺的情怀行走在台湾的路面,感受梦想与现实中这个城市的灵魂,涉及台湾的风情、作家、诗人、电影人,写林汉章、周梦蝶、骆以军、九把刀,曾经的盛景、幻影都宛若轻烟,折射着旧日的旖旎与温情...  (展开)
唧唧歪歪 2016-03-26 10:09:56

都是遗风在醉人

旅行、远方以及书本的意义,大概是因为即便真的拥有精彩激情的现实生活,也会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不断习惯与麻木,只有远方才能刺激我们的想象和渴望。 爱玲奶奶说过,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  (展开)
高阳酒徒 2014-12-18 17:10:54

小情、小景、小人、小事

自从看了《滚滚红尘》以后,就对台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应该是因对老兵有情,故对台湾友意。萌生了去台湾走走看看的想法后,就对台湾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旦我对某物产生兴趣,就会止不住地想要看有关于她的一切书籍。购买此本《都是遗风在醉人》便是如此。作者先后三次在台...  (展开)
凌落 2013-10-06 16:25:52

都是文艺在醉人

在《一个》上看到书的自序,觉得张怡微的文字有种温暖、从容,隐藏小幽默和小智慧。作为在台湾有四张学生证的游学者,她笔下的台湾没有那么着急于美景美食的呈现,而是安静地去寻找那些街头巷尾的民情故事,把台湾作为文艺之乡那些文学、电影、艺术相关的人事用自己的亲身访问...  (展开)
蠢蠢欲蠹·德坤 2020-07-19 00:08:43

镜子虽然歪曲却有用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把台港澳看作祖国大陆的一面镜子的想法,在文化的差异中,我们不断学习反思,追求自身的进步,这或许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一种较为有用的方式。但问题在于,这面镜子往往是歪曲的,比如张怡微在《都是遗风在醉人》这本书的序言中,就开玩笑地说: “在大陆碰...  (展开)
Hazelnut 2019-11-16 08:59:38

回身总是异乡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海那边的那座岛屿,我也是近年来看了些吴念真、侯孝贤的电影后,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多年来印象中那个几乎可与“小清新”画上等号的台湾,并非全貌。当然,吴、侯影像中的台湾,亦非如今的台湾,只是在那些更久远的历史中交代了这座岛屿中的温情与隐忍的由来。张怡微的这...  (展开)
张小丫 2015-12-04 18:51:12

台湾不只是文艺的台湾

台湾,对于我来说,除了小学课本上的阿里山和日月潭,剩下的大部分的印象都是来自综艺节目,从早期吴宗宪的《我猜》到蔡康永的《康熙来了》到屈中恒的《国光帮帮忙》到陶晶莹的《大学生了没》……因而,我所认为的台湾就是一个小岛屿,有现代化的繁华,也有原始的自然风光,生...  (展开)
熊猫日志 2014-06-26 20:06:25

热豆浆和油条

看这本书,让我想起两次去台湾游,都努力的找豆浆油条,找最老的巷子去走。想起从诚品书店打车回酒店,司机先生和我闲聊一段,下车的时候问:愿意嫁到台湾来吗? 我回答:当然愿意! 不过看起来,大抵是不可能了。  (展开)
莫离莫弃 2013-09-10 08:40:47

游记之所以好读

   游记之所以好读,很重要的原因是出自异乡人的手笔。因为覆着面纱,离真相更远一些,揭开之后反倒动人。这番道理,毛姆在《面纱》里讲过。张怡微写台湾,多少也表达了这层意思,只是措辞更准确:都是遗风在醉人。    对现下的年轻人来说,台湾是圣地。论景致,都市烦嚣...  (展开)

订阅都是遗风在醉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