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的书评 (104)

和D同橙 2009-09-02 15:16:3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伪满洲国的那些事儿

1932年--1945年,中国东北,那里的纪年方式混乱不堪,西元、民国、昭和、大同、康德;那里有很多人群共生“共荣”,本地人、逃荒去的、开垦去的、侵略去的、做梦去的;那里信奉各种各样的神明,土的、洋的、老天爷、菩萨、基督、圣母、天照大神。那里是中华民族的噩梦,是大和...  (展开)
Stephen 2010-08-21 23:12:50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大家写的真好

首先说下这部书的装帧。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果然是简约而高雅,内敛的气质与这部书的气质很般配。 这本书我还在读,目前读完了上半部。 N条线索,错综交叉却又不凌乱。文字也很优美。 对主人公的内心把握的很好。 不愧是大家写的好作品,我相信这部巨作必将成为中国文学的一座...  (展开)
理一分殊 2020-09-04 10:02:20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王彬彬:论迟子建长篇小说《伪满洲国》

来源: 《当代文坛》 2019年03期 摘 要:迟子建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以伪满时期东北的民间社会为主要表现对象,写出了伪满时期民间生活的继续,也写出了这时期民间生活的变化。小说让我们感到,日常生活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两样,但恐惧已在生活中弥漫。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国家...  (展开)
威尼斯男人 2023-12-27 12:20:5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版

为东北立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东北,一片富饶的黑土地。“九一八”事变后,成为日占区,后来日本人扶植前清皇帝溥仪,成了伪满洲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也在生与死、爱与恨的交织中,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特别厚重,套用一句话就是“不仅以史诗般的笔触全景式地...  (展开)
朴素 2011-07-28 17:20:04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迟子建的小说气味

迟子建的小说气味          在当今颇具实力的作家中,迟子建的小说别具一格。创作题材之新颖朴素、主题表现之深刻博大,每每激活现代人那颗日渐疲惫和麻木的心灵,而在叙事上的着意经营,更使得她的小说亲切而耐读,仿佛北方的盐,咸而温暖。譬如她的代表作...  (展开)
赖炜先生 2013-04-13 13:23:57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清明上河图》式的作品

这本小说的大背景是1932-1945年东北三省给日本占领后,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在这一个政权下各色人物生存的故事。 这本书人物很多,上至皇帝下至乞丐,都有着细致的叙述。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很佩服作者的写作功力,能把每个人都刻画的如此生动细腻。在那个时...  (展开)
小飞 2019-01-21 22:31:40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伪满洲国

结束了,总感觉意犹未尽。故事的结局,两枚铜镜终于合二为一,而杨昭与杨路却永远不在了……65万字的《伪满洲国》,从1932年起,至1945年日本投降止,从1932年起,至1945年日本投降止,迟子建用小人物的视角描写了那样的伪满洲国,带给人们满满的都是伤害。中国人,日本人,苏...  (展开)
小飒 2021-04-28 22:03:24 译林出版社2018版

读后感、

我觉得吧,《伪满洲国》是一部优缺点都很明显的小说。 缺点,一是人物结构散了。九百多页上下两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冰天雪地里的苦劳大众。以往这种类型的作品总是波澜壮阔的史诗般,大时代变迁下的小人物命运,一个家族或者两三个主要人物的沉沉浮浮,可是迟子建并没有特...  (展开)
篱角黄昏 2012-02-10 18:32:57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荒城之月

如果说冰心散文让人嗅到一丝花香,朱自清笔下拂不去一缕月色,张爱玲的冷峻是一眼彻骨寒潭,龙应台文章有大江大海的情怀,那么,迟子建心中有的,或许是苍浑明丽的万里平原,《伪满洲国》则是这片平原上最为惨痛的记忆,与之后史无前例的内战,与长春那一场无法言说的饥荒,与...  (展开)
甜甜私房猫 2011-12-03 22:46:09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小人物,大历史

“我喜欢雪,不管我晚年时身在何方,都会温暖而疼痛地遥忆着故乡。愿我岁暮时的白发和那一摞写作的纸片能化成一袋雪花,飘向这里。”——迟子建 当代作家中,应该不会有人的故乡比迟子建的更能够先声夺人了。漠河,北极村,冰雪和明月,白夜与极光,那里的人们有在皑皑...  (展开)
万事屋猫提督 2022-06-29 23:27:05 译林出版社2018版

渺小又呜咽的“光明”凯歌

这是一本评论非常两极的长篇巨作,作者迟子建的作品里有我挚爱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和大量优秀中短篇如《一罐猪油》、《花瓣饭》、《世上所有的夜晚》。她在我出生那年开始写作,女性作家的温柔笔触混合着对时代与族群命运更宏大的关怀,在同时代女作家里拥有了独特的创作符号...  (展开)
ly的读享生活 2024-03-28 10:51:29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版

小说是历史的注脚,也是人性的说明书

- 东北一宝,乌拉草。把它反复捶打后放进鞋底,能够保暖防寒、透气防潮,所以,这种草总是被刈割,但它很快又长出来了。 - 《伪满洲国》里的东北人,就是一株株乌拉草,被命运反复捶打,命如草芥,生死须臾,可是,一株草没有了,另外的草仍活着,顽强地生存着,将野草的故事一...  (展开)
石墨杨 2024-02-04 14:18:4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版

《伪满洲国》: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死者的生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石墨杨 这是墨杨读迟子建第一本是《额尔古纳河右岸》,《伪满洲国》是第二本书。 《伪满洲国》是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日本占据中国东北三省,建立了满洲国伪政权那个令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时代,谱写了当时东北地区的人物和生活。 书中所描述的是一群平凡无奇的普通人物,他们有...  (展开)
小矮子 2024-04-03 22:52:10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版

《伪满洲国》:人世间的风霜雪雨

看过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喜欢其中的魔幻,也喜欢其中的苦悲。人生就是无常的,命运仿佛也是安排好的。《伪满洲国》的厚度吓了我一跳,再看背面,七十万字,编年体,上前里纵横,上百位人物,这一本大书到底如何写呢?又写得怎么样呢? 看了一百多页,我已经笃定我喜欢...  (展开)
森林是冷酷仙境 2019-07-28 22:04:56 译林出版社2018版

小人物才是历史的亲历者与书写者

学期末的时候我给自己列了一份单子,里面有这两个月打算看的书、电影和纪录片,书单的第一本就是迟子建老师的《伪满洲国》。作为迟老师迄今为止最长作品,70万字,半个月读完。 这本书的题材就注定了它不是一部轻松的作品,在过程中我也好几次看不下去。 1932年3月1日,日本占...  (展开)
寻你千百度 2019-07-20 19:42:06 译林出版社2018版

我的家在东北

火车从北京站出发,疾驰北上,到了一座车站一般都会停下来,那里就是山海关。每次列车越过山海关,不自觉的告诉自己,回家了。是的,广袤的东北山河与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本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但一代代相传的自明朝耸立至今的古关隘不仅成为了地理上的分界,也成为我心灵寄托的...  (展开)
兮·诺 2019-06-11 10:29:37 译林出版社2018版

未读其文 已见其人

年初,迟子建出现在先锋书店《伪满洲国》小说的座谈现场,一同的还有格非、毕飞宇等。当他们在台上一起谈文学时,自嘲已是退下舞台的老人了。同期的60一代作家经历了历史的开放、外国文学的开放,眼界开阔得多。的确在他们口中的乡村、家国情怀已经包含历史厚重感,至于退至舞...  (展开)
阿盐的书房 2024-01-25 08:21:0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版

伪满洲国

在国外留学的时候遇到过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其中一个让我非常难忘的人是一个满族的女生,而对她难忘的原因是因为愤怒和不解。 在我的观念中,曾经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叫做“伪满洲国”,但是在她的观念里却是认为当时的日本人是真心来帮助他们满族人成立“满洲国”的。对于这一观...  (展开)
吕迪亚 2024-01-18 14:40:35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版

1932年到1945年东北黑土地上的那段难忘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将近七十万字的《伪满洲国》,写下了从1932年到1945年东北这片黑土地及其人民所遭受的凌辱。这段历史对于每个东北人,乃至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段不能忘却得记忆。而对于作者迟子建来说,这本书也有着特别的意义。从1998年开始动笔,到2000年出版,这本书的写作历程与迟子建短...  (展开)
薛宝钗的冷香丸 2023-12-20 20:51:4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版

大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命运浮沉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是一部描绘特定时代历史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日本占据中国东北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政权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命运的变迁。 小说通过讲述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经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性的复杂。...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04条)

订阅伪满洲国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