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记录的是一位资深律师与一名法学教授就刑事辩护问题进行的对话,针对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刑辩之路,梳理刑事辩护中国模式下的独特经验。对话的目的主要是对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整理。以期尽量展示中国刑事辩护的一般经验,并使这些经验上升为概念和理论。这些经验对于律师业内同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一般读者了解刑事律师的辩护经历也是重要的资料,其中的理论观点对于法学教授深入研究中国刑事辩护制度,推动中国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将富有启发意义。
本书出版后在刑事诉讼实务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鉴于新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两高三部委又新近制定颁布了大量实施细则。我们邀请了两位作者就实施细则再进行一次新的补充谈话,增补到书稿中去并更换了封面设计和装帧形式。
作者简介 · · · · · ·
田文昌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位刑辩律师,陈瑞华是中国最著名的一位刑诉法学者。这两位在各自领域具有鲜明号召力的人物,围绕刑事辩护这一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展开深入而具体的对话,系统梳理中国刑辩30年来的经验与得失,全面展现中国刑辩道路的独特历程,涉及刑辩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国式刑事辩护的独特模式、律师辩护实践中的独特经验、被告人人权保护的独特历程与曲折进步以及最新的刑诉法修订为刑事辩护带来的新空间与新挑战,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中国刑事辩护进行了全面总结。
目录 · · · · · ·
话
一
中国刑辩三十年的发展脉络
辩护的概念与要素
法庭辩护与审判前辩护的并存
实体辩护与程序辩护的分离
实体辩护的分化
罪轻辩护与量刑辩护的关系
对
话
二
证据辩护
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法定化?
证据信息真实性的推定规则
证明责任的分配
证明标准
对
话
三
程序辩护
程序性辩护的困境
程序性辩护的技巧
对
话
四
无罪辩护
实体上的无罪辩护
证据上的无罪辩护
程序辩护向无罪辩护的转化
对
话
五
量刑辩护
量刑辩护的技巧
消极的辩护与积极的辩护
罪轻辩护
对
话
六
辩护思路的形成
开庭前辩护思路的形成
开庭前与被告人的沟通与协商
一审中辩护思路的调整
辩护思路的再次调整
对
话
七
庭审前的辩护准备
会见的注意事项
阅卷权问题
阅卷的技巧
调查取证的困境与技巧
对
话
八
第一审程序中的辩护(上)
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的关系
对控方言词证据的质证
对控方鉴定结论的质证
对控方实物证据的质证
法庭举证技巧
对
话
九
第一审程序中的辩护(中)
辩方证据的合法性问题
律师与委托人的关系
对
话
十
第一审程序中的辩护(下)
法庭辩论技巧
法庭辩论的语言艺术
法庭应变
法庭辩论的风格
指导性案例的运用
第二轮辩论的技巧
对
话
十
一
二审和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
二审程序中的辩护
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
对
话
十
二
律师职业风险防范
律师职业风险的表现
《刑法》第306条问题
职业风险的防范
对
话
十
三
刑事诉讼法修改为刑事辩护带来的新空间与新挑战
侦查阶段律师辩护人地位的确立
律师辩护范围的扩大
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权的保障
律师阅卷权的保障
法律援助范围的扩大
证人、鉴定人出庭与律师辩护
二审审判开庭审理范围的扩大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程序辩护
对
话
十
四
从刑事诉讼法新司法解释看刑事辩护
被告人阅卷权问题
辩护人提交委托手续问题
律师阅卷权问题
律师调查权问题
质证程序问题
非法证据排除中的录音录像问题
庭前会议
被告人委托律师的次数与人数限制问题
结语
附
录
刑事辩护律师执业技能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田文昌)我们的很多司法人员一直都奉行着传统的证据观念——”虽然程序违法,只要所获得的证据是真实的,仍然可以采纳。“ (陈瑞华)所以,律师们要做的就不仅是证明程序违法,而且还要证明由于程序违法导致证据内容本身也可能是虚假的,或者证明由于程序的违法,导致证据不可靠,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辩护的成功,辩护意见才有可能被法庭采纳。换句话说,纯粹意义上的程序辩护很难独立存在,而必须向其他实体辩护形态进行有效转化,这是在中国的司法环境中程序辩护的特殊经验,与其他国家很不相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6页 -
(陈瑞华)这个问题我可以稍微引申一下,我觉得这是我们讨论的一个重要亮点。原初意义上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只考虑取证手段的合法性,只考虑由此获得的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的问题,因此,根据这种原初意义上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进行的程序辩护必然是”就程序谈程序“,要求法院宣告诉讼行为违法和无效,并进而宣告由此取得的控方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将其排除于法庭之外。这种程序性制裁的逻辑思路是:手段违法导致由此所得的证据受到了污染,如果采纳了这种受污染的证据,等于在某种意义上认可了这种违法取证的行为,这对违法取证行为构成了一种怂恿、鼓励和默认,会直接损害程序法的有效实施。还有人这样加以论证:如果不排除非法证据,就等于法官、检察官和侦查人员构成了程序违法的共犯和帮凶,司法的公平正义将荡然无存。如果不排除这种司法证据,被告人的权利就无法得到救济。但是,通过田老师刚才举的案例和我对中国刑事辩护的观察发现,在中国,这样一种纯而又纯的司法证据排除规则,乃至一种以程序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的建立,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目前,要想进行成功的程序辩护,就必须与证据辩护进行有效的结合,也就是说,中国辩护律师在涉及非法证据排除的问题上,一方面要证明本案存在非法取证的情形,或通过主动搜集新的证据线索来进行积极辩护,或从控方的案卷笔录和证据材料中找到刑讯逼供的蛛丝马迹进行所谓的消极辩护,但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必须往前再走一步,我们必须论证由这种非法取证行为得到的证据,可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这样就可以把非法证据排除的问题延伸到了关键证据不真实、不可靠的问题上,从而削弱乃至推翻控方证据锁链。所以,程序辩护的独立性,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来,似乎很难得到保障,单纯的程序辩护在中国目前没有实现的空间,但是程序辩护可以转化成司法证明的辩护,促使法院作出无罪宣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上下) 9.4
-
- 刑法的私塾 9.0
-
- 刑事诉讼法 9.2
-
- 证据法学 8.4
-
- 刑法公开课 9.5
-
- 刑事证据法学(第二版) 8.9
-
- 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 9.1
-
- 有效辩护三步法 8.8
-
- 刑辩三人谈 8.5
-
- 中国大律师辩护词代理词精选 8.1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再艰难的环境依然可以有所作为

讲究实在技术,不搞价值宣誓

现实远远不如电视炫酷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9.3分 20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实务 (Echo)
- 刑事法学园 (kevin)
- 2019多打游戏,少读书 (劈头士》睁木)
- 我的书 (大风清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九laywer 2024-03-07 08:47:31 内蒙古
历时14小时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从2022年就开始断断续续的在读,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开始从事律师行业~ 如今全文读下来,虽然说成书距今已有10多年,但是田律师和陈教授的很多观点,很多2012年存在的问题,至今依旧存在。 刑辩律师的很多权益至今依然缺乏保障,改善司法环境的道路还有很长,离不开每一个法律人的努力,保障被告人的人权依旧需要辩护人去全力以赴~ 只有实现程序正义,才能再去谈实体正义的事儿,... 历时14小时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从2022年就开始断断续续的在读,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开始从事律师行业~ 如今全文读下来,虽然说成书距今已有10多年,但是田律师和陈教授的很多观点,很多2012年存在的问题,至今依旧存在。 刑辩律师的很多权益至今依然缺乏保障,改善司法环境的道路还有很长,离不开每一个法律人的努力,保障被告人的人权依旧需要辩护人去全力以赴~ 只有实现程序正义,才能再去谈实体正义的事儿,如果公权力的办案程序都不能保证合法性,法律的尊严又怎能得以保证~ 《刑事诉讼法》的每一次修改,都会离我们想要的司法公正更进一步 要始终记得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有罪原则。 更要记得 对于嫌疑人,疑罪从无原则。 未来可期,一起努力。 (展开)
4 有用 忒亚 2015-01-26 15:42:17
目前为止,谈论刑事辩护实务最好的一本,将很多理论问题清晰化,并结合办理的案例讲解非常清楚。
0 有用 辽西悍匪 2014-03-05 15:38:26
还不错
2 有用 6g 2014-05-11 21:31:59
多希望所有的专业书都写成这样!顶级律师与顶级学者的对话。
0 有用 乱世枭雄 2023-05-10 13:40:10 北京
补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