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的书评 (20)

万默 2016-11-07 16:19:02

诸子百家,相爱相杀。

易老师提出了6个问题 1.这世界有救吗? 2.那个社会好? 3.君权、民权、人权哪一个重要? 4.活着为了什么? 5.怎样生存? 6.什么制度好?人性是怎样的? 第一个问题:这世界有救吗? 答案有 孔子 仁爱礼乐来治(克己复礼) 亲亲(亲爱亲人)尊尊(尊敬尊者) 墨子 仁爱有亲疏爱...  (展开)
姜小白 2014-08-04 09:01:00

没有结论的争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孔子到韩非,先秦诸子的竞相争鸣,奏响了我们民族思想文化史上的华彩乐章,也留下了一大堆至今仍然让人困惑不解和争论不休的问题。 但议题虽多,总的来说却只有两个。 哪两个? 一是如何治国,二是如何做人。 做人的哲学即生存之道。生存之道的争论,源于两个方面的不同,一...  (展开)
sepstar 2013-12-22 21:56:07

内容不新鲜

如果看过了《我山之石》,这本书就不用看了。而且相对来说,这本书的容量更小些。关于诸子百家是个大的话题,可能由于整体丛书的目的,不是展开很多。不多对于易中天老师的这种通史的体例来说是可以的。 整个丛书一直在看,看得很快,作为基础读物来说,有可取的地方。不过,最...  (展开)
大荒 2016-07-22 13:20:15

专家和外行都可以看看。

我看这本书是当入门书籍看的。我一想到要了解诸子百家,有那么多书要看,而且是文言文,我就头大。于是,想选个简本的读,有易中天讲,我就很放心。我倾向于易中天,愿意信他话。 本来应该是本干巴巴的知识普及读物。但我读出人味来了。尤其在最开始的一段。如下: “...  (展开)
枉顾 2021-06-01 12:42:50

诸子的万象和诸子的局限

小时候沉迷易中天的百家讲坛,这本书买来当做放松休闲读物。易中天老师确实善于据古引今,用现代思维来幽默的易懂的解读历史,最后一章从诸子百家谈“制度与人性”尤其精彩,“我们为什么要有法?我们为什么要有德。我们要什么样的法?我们要什么样的德?无德之德,必是伪善;...  (展开)
孤竹 2016-06-24 17:03:06

易中天中华史1-6

作者尝试建立一套自己的体系,这是最难得可贵的。特别是《祖先》和《国家》,令人耳目一新。 诸子百家争论的人性,今天依然没有解决。人这种高级动物,不像一般动物,后天的影响太多。 对人性的判断应当分为几个层次: 一是生理需求层面:食色性也 二是经济层面:利己主义 三...  (展开)
目标170 2021-04-05 20:57:46

百家争鸣,法家胜出

内容简介: 道家讲天道,墨家讲帝道,儒家讲王道,法家讲霸道。讲天道,就是要回到太古;讲帝道,就是要回到尧舜;讲王道,就是要回到商周。这些都是倒退。只有讲霸道,才能走向秦汉。于是法家胜出。 书中段落1: 这么多伟大的思想家集中出现,是一个奇迹,而且这奇迹是全球性...  (展开)
饼饼 2020-05-23 17:35:11

思想碰撞的时代

从这本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书的内容是讲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的。本书从生活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制度等方面对比不同的思想。这样可以很清楚看到不同思想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从道家讲求无为而无所不为,孔子以德治天下的仁,孟子的君王之道—义,墨子的仁爱非攻...  (展开)
阿瞒 2020-03-23 16:42:14

该与不该

百家争鸣是好还是坏,这要看后世的社会和政治环境。 若是现在来说,是好的。毕竟你有想法,是可以发声的。即使是面对一个迂腐笨拙的君王,搞得自己不开心,披头盖脸地骂也是无关紧要的。比如孟子。因为那个时候,有点意识的人还是对知识分子有所尊重的,可况君王正需要你的才能...  (展开)
lockeytien 2019-09-02 04:24:09

原文引用不到位,扣一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是《易中天中华史》其中的一本,叫做《百家争鸣》。 首先在封面介绍易中天的时候,写道:1947年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县局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 本书将先秦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梳理得非常透彻通俗,但本人感觉不足的一点是,对原文的...  (展开)
balck2m0ve 2018-12-02 17:01:31

诸子百家,离我们有多近?

最近玩了一个社交APP,里面是通过回答别人问题的方式来和人打招呼,如果那个人听了你的回答愿意加你才能进一步聊天。所以相比其他社交软件单纯的看脸,听声,或者个人简介图片之类的社交方式,这个APP无疑添加了一种新的方式:提问和解答。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这种方式存...  (展开)
Lynn 2017-12-29 10:06:41

小贺读书时间--百家争鸣

光春秋战国老易就写了三本,可见这个时期有多“丰富”。《青春志》讲文化,《从春秋到战国》叙述史实,《百家争鸣》论东方哲学。至此先秦历史的盲就扫完了。而我东方哲学最具影响力的逃不出儒、墨、道、法,跑不掉孔、墨、老、孟、庄、荀、韩非各子们。几乎同时代,希腊也开始...  (展开)
落叶🍂 2017-12-04 14:37:55

中华史《百家争鸣》有感

看完了有点迷茫的感觉!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子登上了历史舞台,但争鸣的有些话题一直影响到今天,可能是永恒的话题。先秦百家诸子议论的话题是:如何治国?如何做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生存之道?人性是善还是恶? 本书把诸子百家的观点加以归纳,书中段落衔接很不错,呈现出...  (展开)
闲池 2017-11-19 23:39:31

大牛为如何管理国家操碎了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那时,所有大牛为如何管理国家操碎了心,真是群星璀璨,精彩纷呈! 孔:克己复礼为仁,统治者仁政,百姓注重礼乐,互相给面子。 孟:做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主张民权,君权天授,实为民授,你不仁别怪我不义。 老子:主张无为,弱者生存,以无为求有为,无为才...  (展开)
新词 2017-09-04 13:17:04

诸子百家

看完好多天了,这个是真心没什么感想。儒家仁爱,墨家兼爱,道家无爱到最后的法家韩非子的冷酷。感觉这个时期的历史适合一种思想一种思想慢慢研磨,这样的一个类似于汇总的书籍实在没什么很强烈的思维碰撞。何况还看完很多天了。 感觉有必要研磨一下那个时期纵横家的思维。前有...  (展开)
饮鸩止渴 2017-07-24 00:30:30

20170723 油滑与深刻的失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出意外的,基本上大部分书评都跟我想的不大一样。《易中天中华史》紫皮儿系列一共有5本,我对它的评价大概是逐级下降,一直到第五本是三星——意思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的主要思考在于我为什么会把它评的那么低。 因为它不严肃。 当然了以上并不是模仿易大师(打成“易大师...  (展开)
S. 2017-02-11 16:02:35

诸子的时代

春秋战国,也是诸子的时代。 这一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迸发期,东方的孔子及争鸣的诸子,西方由泰勒斯以及其后来者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开始的希腊先哲,以及中间的犹太先知、释迦摩尼。世界的中轴线上涌现出人类的精神文明,从而形成不同的文明圈,时至今日,人们也未...  (展开)
wade 2014-05-09 21:55:15

就当做是让我了解历史

本人对以前的中国历史是比较模糊的,更别说是三皇五帝,舜尧。现在随着读书习惯的养成和平时看书报杂志的印象逐渐对这些有趣的历史开始感兴趣了哈,作者简单,明了而且有趣的讲述使我能够对儒,道,法,墨家各自的主张,各家学说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感觉文字也不是呆板生硬的...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凯尔特人的帽子 2021-07-10 08:22:17

庄子思想入门阅读

百家争鸣的时代就好像出现了一群天才,把人类的数学从加法推进到乘法,提出了原则不一的让国家、人民富足的方法。本来的加法领域,只有周公一家的家天下,要求人们克己复礼,以出身评判一个人。 礼崩乐坏后,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一系列人物。 老子教...  (展开)

订阅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