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第二版)的4星书评 (234)

2012-09-02 18:30:46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浪潮已起,但远未及巅。

可能是因为涉猎的范围太广,或者最初只是以博客文章的形式出现,本书在很多方面都有不严谨的地方,不过并不妨碍读者了解这段激动人心的历史。 像这样一本书,停留在电子形态是最合适的。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书里的很多内容已经变化了: 1. Apple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  (展开)
matata18 2014-01-04 09:48:15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分章节笔记

1.AT&T AT&T有100多年的历史,1995年是其由盛转衰的分界点,作者认为导火索之一是设备制造部门与电信服务部门的分拆,由于这种短视的行为能够带来股价的提振和职业经理人的利益最大化,加之股市的火热情绪,这项分拆得以顺利完成。设备制造部门独立出去之后就是朗讯,而电信服...  (展开)
豆八 2013-12-24 17:47:22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资本是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浪潮之巅》是跨千年的世界科技巨头发展历程的回顾,主要介绍以硅谷为中心的科技先锋企业的兴衰成败,不可避免的加入了一下作者自己的看法。与其说是公司基因能够决定公司的前途,对资本的欲望操纵了一切。在风投资本热钱的浪潮下,新兴科技公司被抛到一个又一个浪尖,然后又...  (展开)
爱学习的彪子 2013-11-09 22:50:39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版

你的我的

在工业史上,一种新技术代替旧的技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最幸运之事就是发现和顺应这个潮流。——吴军 还未被懂事们赶出自己亲手创建的苹果时的乔布斯,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但人们能容忍的原因是,他往往是对的。乔布斯的对,表现在其先知般的商业远见上。 ...  (展开)
国老 2013-06-08 21:40:45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历史味的科普读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带有历史味的科普读物,不必追求数据精确性,能让人记住这些曾经位于浪潮之巅的公司就足了,内容大气,范围宽广,从管理、技术、IT产品、互联网发展史甚至投资都有涉及,读完这本书,足够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喜欢,继续看ing。  (展开)
Postcode 2013-08-18 22:29:36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版

好与坏还是读过之后再评判--读完《浪潮之巅》上册有感

从书评上看到了这本书,第一版的看了一半,正好领导送了第二版的书,顺势完成了上册的阅读。感受还是蛮深的,而且读完了一些的书评之后感受更深。 虽然这本书还是有不少瑕疵的,因为作者毕竟不能跳出圈外来撰写这本书,当时应该还是谷歌的员工吧,所有有些内容还是知道一些内...  (展开)
半年客厅 2013-05-31 10:22:17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大浪淘沙,以史为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吴军的浪潮之巅几乎概述了硅谷卓越电子科技公司的发展历史,从AT&T的帝国余晖到微软的帝国崛起,从蓝色巨人IBM的几度转型到苹果公司的中兴之路,从信息产业的规律到投资银行的翻云覆雨,一部有关电子信息产业的历...  (展开)
波妞 2012-09-05 14:27:49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只是一本科普书罢了

看这本书主要是看到豆瓣上评分很高,在一些书上有过推荐。就拿来测试刚入手的kindle了。 说实话,有些失望。作者毕竟只是工程师,虽然在行业中浸淫多年,但视野还是蛮有局限的。书中好多东西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在行业中多年来“听说的”,就是缺乏专业的剖...  (展开)
Tim 2011-09-01 02:37:03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基因论

很好的产业介绍书,其中的公司基因思想很有意思,现在经常会以这种思路来思考,比如以当前公司基因做一件事情是否适合。 大佬们可以当作励志书,普通群众当作IT史料来看就好了。 最后一章“下一个Google”也会引发很多联想,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展开)
Daniel 2013-12-16 10:00:30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浪潮之巅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 IT行业的几个定律 1.摩尔定律(Gordon Moore) “每18个月,IT产品性能翻一番or相同性能的IT产品价钱降一半” 必须快速开发产品(要有钱啊);新应用的大量涌现;现在的研发必须针对多年后的市场。 2.安迪-比尔定律 “比尔盖茨要拿走安迪格鲁夫所给的!即软件把硬件提...  (展开)
itsir 2011-09-11 10:55:48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刚下订单,期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刚刚在卓越下的订单,期待 有一天偶尔在地铁看见一个人在看这本书,瞄了两眼,感觉不错,在豆瓣看到大家的评论,就迫不及待的入手了, 估计马上就到手了哦 喜欢IT商业故事和运营管理知识的人最不应该错过。竟然集结出版了,大家快杀过去吧  (展开)
子安 2019-09-11 09:20:17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浪潮之巅

有一句话我很赞同:不懂历史的人不懂现在,也看不到未来,技术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从半导体时代(AT&T公司)到PC时代(微软,英特尔,IBM),从PC时代到互联网时代(Google,Facebook),甚至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本书细数了这三十年来,每一个时代对于每个公司带来的机遇与...  (展开)
独立寒冬 2012-01-12 15:22:10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下一次浪潮在哪里

两天半的时间读完《浪潮之巅》,毕竟是自己关注和熟悉的行业,也是愿意将自己投身于斯的行业,读起来很有一点亲切感。 很佩服吴军博士,能将当年谷歌黑板报上的一篇篇文章写成这样厚的一本计算机行业简史,而且是我读过的国内写得最好的一本。无论是从各个公司的潮起潮落...  (展开)
Gino 2015-09-08 10:01:30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版

凭栏处,看潮起潮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15年7月份加入吴晓波济南书友会,在书友会的推荐阅读下,8月29日我收到《浪潮之巅》实体书,当晚开始此书的阅读。我对商业书籍感兴趣仅仅是今年4月份的事情,《浪潮之巅》可以说是我阅读的第一本商业书籍,此前商业启蒙读物大约是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了。所以对我来讲,这本...  (展开)
knightley 2013-09-08 17:23:15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版

一个计算机科班的学生对浪潮之巅的读后感

首先,我非常感谢这本书。在读此书之前,我只是个会编几行代码的学生而已,我对科技界历史不了解,对许多知名的大公司也只是听说或者用过它们的产品而已,更别说什么风投和投资银行,金融危机等与我的专业风马牛不相及东西了。当然因为知识和见识所限,我更没有考虑过IT...  (展开)
ZWEI★ 2019-06-13 21:54:22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一点记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算是最近看得同类型的书中最喜欢的一本了,作者从金融和技术革新的角度,论述了近一百年来那些登上过浪尖的科技公司,用语简单朴实,逻辑性很强。这本书回答了我最近的很多疑问,比如金融与实业的关系,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博弈等等。感觉作者就像是在教导读者如何去看待这些公司...  (展开)
宋小弟耸耸肩 2017-10-13 17:38:56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版

若干年后,竟想起了写读后感----浪潮之巅

在上班学习闲暇之余花了2个月时间读完的这本书,若不是得益于突然地在家养病,可能书评又得再一拖再拖。2个月前看完吴军博士的一个采访后,果断地买了这本书,刚开始读时恨不得背下每一章的内容,现在读完之后不免有一丝伤感,很多内容不太想得起来,只能说此书信息量太大让我...  (展开)
_巫巫欣 2016-10-19 14:38:02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站在风口处也得有眼光和创新基因

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对于科技、互联网不了解的我,读完真感到“开卷有益”。语言写法上不是生涩的术语,讲到复杂的行业规律和词汇解释,都尝试用类比等方式来使读者清晰明了。 这本书提供了许多科技、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历史和商业史,同时又不止于过...  (展开)
杏奴 2013-08-26 12:28:20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書摘,記錄

  AT&T   在工业史上,一种新技术代替旧的技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最幸运之事就是发现和顺应这个潮流。投资大师巴菲特在谈到上个世纪初他父亲失败的投资时讲,那时有很多汽车公司,大家不知道投哪个好,但是有一点投资者应该看到,马车工业要完蛋了。巴菲特为...  (展开)
风叔 2013-03-08 06:35:55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版

很好的科技行业读物

我应该是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推荐吴军的《浪潮之巅》的,那个人形容这本书是创业者必读之书。我这个人素来对创业并不是很感兴趣,更倾向于把自己置身于水深火热的物欲生活(混吃等死)用消费来挽救万千的公司。另外,现在国内写所谓的经济学或者职场的书太多,其中信口胡诌夹杂私...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1 12 后页> (共234条)

订阅浪潮之巅(第二版)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