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有毒》的原文摘录

  • 对于低自尊者而言,保持和维系这种整体的自我整合感异常困难,这些人在自我观念中的积极资源和独特的积极看法太少,因此能够用来维护整体自我整合感的特殊的自我肯定也太少。面临威协或失败时,他们不能通过提取或回想的积极方面来恢复自我的肯定感,而是借助否认、歪曲、压抑等手段来应对威胁,因此整体的自我会被打垮,让人产生抑郁的绝望反应。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1赞 2016-03-03 15:43:04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对于一个自身不具有积极资源的低自尊者来说,越是回到分析自我,就越无法得到积极的力量,因为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不自信的、缺少正能量的。分析自我只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和无力,只能形成进一步的自卑和自责,错误与失败正好证明了不那么好的、不够优秀的自我,而这正是要解决的问题。 不仅如此,对于一个低自尊者而言,这种自我反省与精神分析可能会成瘾。…更重要的是,这种自我分析造成的自我贬低可能非常符合他们低自尊的自我评价水平,形成了一种自虐式的满足感,通过咀嚼痛苦而形成认知的平衡。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1赞 2016-03-06 01:32:36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然而,面子往往是挣来的,不是通过自我保护得来的,当个人过于纠缠于自己是否丢面子这个问题时,往往事与愿违,这会妨碍他把精力投入到做事情当中去,降低了做事的效率,增加了失败的可能和丢面子的机会。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1赞 2016-03-06 01:42:34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人际依恋与相处可以有效地提升一个人的自我感觉,一个被他人无条件地爱与接受的人,其自尊会稳定地提升,但是相互依恋与信任也面临着拒绝的风险。哲学家早就说过,爱一个人与恨一个人是相关的,爱受挫折后形成的恨是世界上最强烈的情感,亲近的人对你的伤害比陌生人的伤害更大。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1赞 2016-03-27 17:24:57
    —— 引自章节:第八章
  •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低自尊者经常回避与人结成信任、亲密的关系,为什么他们没有特别铁的朋友,为什么他们总是感觉孤独或是经常一个人散步,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不敢把自己的真心交出去,他们的推理可能是:“我是一个无价值的人,如果别人真的完全了解或认识了自己,一定会觉得自己乏味,不值得交往。” 这也可能是由于在他们童年时期,父母没有给他们真诚的、无条件的爱,使他们缺少亲密联结的纽带感,所以对这种人际亲密感到不舒服、不适应,害怕过于亲密。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1赞 2016-04-13 01:59:43
    —— 引自章节:第八章
  •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低自尊者的不安全感导致他们认为,来自他人的社会接纳是有条件的,建立在成功或外表可爱等基础上,这意味着自身任何失败的信号都会引起他人拒绝或批评自己,打击了人类的归属与依恋的需要。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1赞 2016-04-13 01:59:43
    —— 引自章节:第八章
  • 出人头地原本是快乐做事的副产品,如今却变成了追求的唯一目标。 当一个人把成功当作获得自尊的唯一资源时,必然会产生一种相反的力量,即害怕失败。追求成功与害怕失败是高度负相关的,一个人把成功看得重要,就会同样地把失败看得非常严重。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2-18 09:30:01
    —— 引自章节:第一章
  • 本真的自尊不是靠追求它或维护它而得到的,其根本问题在于自我功能的受损而不能生成它,唯一的拯救之路就是修补这个不健全的自我功能。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2-18 10:32:04
    —— 引自章节:第一章
  • 自尊的形成也体现了这种人际关系的特点。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与父母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父母对孩子无条件接受、给孩子充分的人际互动的安全感,孩子就会对他人形成种相对稳定的信任态度,占主导地位的是亲和的动机,个体会有接近人的倾向。我们把这种人格称为健康的自尊,这种人具有亲和力和内聚力,对自己很可爱和能被人接纳非常自信。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父母因为自身性格或其他的原因,与孩子关系疏远,冷漠或严厉地责备孩子,孩子就会形成对他人的怀疑与恐惧,认为他人是不可信任的、不可合作的,是竞争对手、会威胁到自己,而不是可以合作的。这种对他人的恐惧与怀疑会变成一贯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形成低自尊的人格特质。这种人一生中的主导动机是提防别人和自我保护。所以,一个低自尊者常常不能有效地满足自己的人际交往需要,他总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出问题,在人际交往中,他不是过于依赖他人,就是过于怀疑别人,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善意和合作不能充分信任,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2-23 13:00:57
    —— 引自章节:第二章
  • 有研究发现,与安全依恋者不同,回避型依恋者将积极的结果归因为稳定的、普遍的和可控的原因。而将消极的结果归咎为外部的、不稳定的、特殊的、不可控的原因。安全依恋者善于倾听他人的反馈并根据这种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不安全依恋者则讨厌他人的反馈,他们喜欢不了解自己的人,对他人的反馈非常冷漠。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2-23 22:44:56
    —— 引自章节:第三章
  • 安全依恋者倾向于维护较高的、稳定的自尊,不会用防御性的诋毁他人的策略来维护自尊。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2-23 22:49:22
    —— 引自章节:第三章
  • 恐惧管理理论认为,人们会维护自己的看法、自尊和知识结构的稳定性,维护自己的价值观,这也是应对死亡焦虑的手段,现在有研究表明,实验性诱导死亡提醒会增强人们对死亡想法的联想,更加积极地维护自己文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加反对异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其他团体怀有更多的敌意,加重了社会团体的认同感和刻板思维,还有更加强烈的自尊追求。 虽然世界观的有效性是对普遍存在的威胁的防御性反应,但实验室研究证明,非安全依恋者的防御反应更加强。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2-23 22:55:26
    —— 引自章节:第三章
  • 权利这个概念在低自尊者那里从没有形成过真正的体验和情绪感受,而只是抽象的术语。他们的根本缺陷是在情绪和感受的水平上(不是在口号上),不能做自己的主人,因为受挫折的环境使其自主性和基本权利被异化了,这种自主性或权利异化和疏远的过程将是本书理解的低自尊人格的主线。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2-23 23:02:55
    —— 引自章节:第三章
  • 许又新教授在临床经验中发现了神经症人格真实体验的丧失,这是指“由于长期或经常性的情绪压抑,致使内心体验不能反映自我需要的真实情况。”神经症人格的人与心理健康者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生活中本真感觉的迟钝,代之以自我异化的麻木和主观想象的强迫。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2-23 23:13:24
    —— 引自章节:第三章
  • 什么是要面子呢?如果我们把要面子理解为努力争得面子,让自己在别人眼中留下好印象,通过成绩让别人喜欢自己,那么要面子是一个积极的概念。 ……要面子是人之常情,表示要提升与突出自我的价值和存在感,只要不伤害他人的利益、不与他人的需要产生冲突,或者有利于人际关系,就是积极的。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3-02 22:35:32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低自尊者的致命问题在于,他们的行为、思维和情绪的核心围绕着如何才能不丢面子,绝对不能让人瞧不起自己,而不太关心如何让别人瞧得起自己,不关心如何通过努力争得面子、通过行动实现面子,而是对他人是否瞧得起自己过分敏感。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3-02 22:35:32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人们本质上不能通过向下比较而获得幸福,要想幸福必须找到自身中的积极资源,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光是向下比是不能真正提升自尊的。 社会比较的问题涉及的仍然是积极的自我资源。拥有充足的积极自我资源的人不必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获得良好感觉,只有低自尊者才会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提升自我。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3-03 17:40:46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个人最好不要从整体上评价自我,包括好的评价。接纳自我的人不会去评价自我,也不会去评价别人和世界。他们以做事情为中心,不以自我为中心,想的全是如何把具体的事情做好,就不会对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进行评价了。我以为,个人只有在适应世界方面出了问题时,才会去评价自我与世界,才会提出这个问题。如果总是在问“人生意义在何方”、“人为什么活着”,这样的人可能已经出现了适应问题。 接纳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言,即“无言以对”。无言说明一个人投入行动了,在默默地做事情,而议论和评价则表明他还在徘徊、犹豫,还在进行思想的争论,人还游离于真实的世界和行动之外,还没有从“知”落实到“行”。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1赞 2016-03-06 04:38:08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尽管我很喜欢那种知道自己在一些重要任务上表现得很有能力和效率的感觉,但是这并不能使我成为个很有能力或是很优秀的人,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会去提高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技巧,而我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我能从中得到快乐并能获得好的结果,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很优秀。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3-12 17:08:48
    —— 引自章节:第五章
  • 整天对自己说“我很棒”为什么无效呢?第一,低自尊者可能并不相信这些话,他们在情感上仍然不接纳自己;第二,语言有联想的作用,越是说“我很棒”越有可能在主观上联想到“我还不够棒”。…当诱导人们说“我很好”的时候,会让人想起“我还不够好”,还有比自己更好的人。埃利斯聪明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会说“我尽量不说自己好”,不评价自己显然是更加明智的。 (查看原文)
    Jim Moriarty 2016-03-12 17:21:26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