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爱与恨之间的书评 (111)

Aeolus 2008-05-16 16:59:17 华艺出版社2007版

「爱恨之前,先了解」

--写在最前-- 由于主修新闻副修日语的关系,因此老师推荐了这本《岩松看日本》。说希望我在热衷于学习日语的情况下,干吗不来先了解一下这个国家呢。于是抱着好奇的心理看了此书,受益颇多。 我想说的是,不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先放下你的那些爱慕或仇恨,请先以一个旁...  (展开)
freeze 2014-07-03 13:58:44

骗子,完全翻版

尼玛,太坑人了 除了续是新的,和几张照片 别的完全是重印 太,商业了吧,你换什么名字 气……! 还嫌我短,往长了写什么 看过《岩松看日本》的这本就免了,不要再花钱 也太商业了吧,这书出的 2007年的故事,就那样吧  (展开)
心情随风 2008-06-12 12:35:37 华艺出版社2007版

读书录之二:《岩松看日本》

中日关系总是剪不断,理还乱,一水相隔的邻邦、渊源深厚的师生、国仇家恨的敌人、举足轻重的大国、合作互赢的朋友,这么多关系和定位交织在一起,注定了这种复杂性。特别是中日邦交三十年来,其间历经波折几度冷暖,谈历史和政治时更多是对抗磨擦,谈文化和经济时更多是交流合...  (展开)
ノ銀塩草~♪ 2010-02-25 23:05:50 华艺出版社2007版

看着看着看着看着看着看着就想……!

这是第一本我看着看着看着看着看着看着就想丢掉的书! 文笔不评价,不过是一访谈节目。 看前言时还在想,终于有人这么理性的、客观的来了解日本了。结果开篇就是对各个历史博物馆的发牢骚? 什么叫“看到靖国神社感到愤怒”,什么叫“看到和平博物馆的时候产生的是尊重”,什...  (展开)
xinyan 2008-04-09 15:08:37 华艺出版社2007版

不如改叫《岩松第一眼看日本》

评价这本书的心情是复杂的。 终于有中国的大众化媒体尝试着了解和介绍日本了,感到高兴。回想起去日本之前,到处寻找介绍日本的图书时的痛苦,最终偶获了一本韩国人写的漫画书,竟然就是我全部的收获了。能有这么一本书,或者说我们终于以一种还算“大国”的比较“平和”心态来...  (展开)
豆你玩 2008-03-23 20:17:53 华艺出版社2007版

日本儿童环保博物馆与动漫

岩松看日本-体验全民环保 http://v.youku.com/v_show/id_cd00XMzg2MDUwMA==.html 其中有一段,关于日本垃圾处理场建的儿童环保博物馆,如果去日本要去看一看. 另外,也有一集谈日本的动漫行业的,但是谈的比较浅.主要是专访了铁臂阿童木和哆啦A梦的工作室. http://v.youku.com/v_...  (展开)
霜淘枫叶 2014-08-21 15:45:03

行走在爱与恨之间

第一次写评论,用手机居然不知道在哪里写。。。写了好多,就剩下一点。。。白岩松,喜欢很久的一个主持人,喜欢他犀利的语言,总能说出我想说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的话。从他出第一本书,痛并快乐着就开始看。我是个看书不多的人,但是他出的书我还都认认真真的看了,第一本是高...  (展开)
偏爱旧时光 2015-06-18 20:49:42

《行走在爱与恨之间》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断断续续的把白岩松的《行走在爱与恨之间》看完了,作为一本电视节目的文字版,图文并茂,读起来不枯燥,文字也浅显易懂,不费神,很适合现在的自己阅读。 在序里,白岩松写了一些关于中国和日本现在的政治局面,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关系,中日双方这几年的关系等等...  (展开)
成去水 2014-03-10 12:20:04 华艺出版社2007版

细节决定品质

看一个民族,先看这个民族的行为模式,日常行为,以及行为习惯。看这个国家,先看看民众的普通生活。即以环保为例,日本普通民众的垃圾分类以达到17种之多,那么垃圾的分类,收集及收集时间,处理方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这种方式已经持续达10多年之久(还是20年,记不清了...  (展开)
姝聿 2013-10-30 11:55:03 华艺出版社2007版

摘抄一些感兴趣的内容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就是介绍了日本的三个不同意义纪念馆一个是“靖国神社”、一个是“国际和平博物馆”一个是“神风特攻队和平会馆”这三个纪念馆分别有不同的主题,可以窥见日本的民族观。 1869年,明治天皇为了纪念那些帮助他建立明治政府的战死者创立了“东...  (展开)
燕青 2011-01-09 11:45:22 华艺出版社2007版

白岩松看日本

白岩松以一个央视记者的角度来解读日本,稍带些官方色彩,访谈较为正式,主题凝重,靖国神社,和平博物馆,读卖新闻等,与萨苏的解读日本文化视角略有不同。 读罢本书,感受最深的是日本对于中国的研究之深刻。日本已经将中国放在手术台上,用显微镜观察了数十年,而中国对于...  (展开)
Elvis 2009-05-10 12:37:29 华艺出版社2007版

日本人的“地震情节”

岩松的这套“看”系列丛书,以采访经历为基础,不仅是从作为一位敏感的新闻人的独特视角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而且他选取的对象都是与我们存在利益关系或是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台湾等。 或许是这两者的关系,在众多的类似采访评论书籍中,得到了广大...  (展开)
于子宸 2007-11-26 12:34:18 华艺出版社2007版

觉得内容还行,就是作者的文笔不成

理智,是看待和日本关系的一个重要态度。 在感情的漩涡里面旋转很久的人们。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觉得自己好久没有读一些评论的书籍了。 待我成熟一点的时候,会发现他的文字,比较幼稚,或者说是白痴。 还好,理性,做到了。 关于靖国神社的文章,我也很是气愤。日本的一...  (展开)
 蒋小一君 2017-10-18 23:53:18

放下爱恨,才能真正了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觉得行走的爱恨之间这个书名取得非常好,点明了一个职业新闻人应有的是非辩证态度。本书是这07年写的采访游记,然而在17年的今天,白岩松对日本的观点依然很前卫,很独特,很公平,令我心生敬佩,对日本的观点也更加清晰了。现如今的社会,太多人对日本有着历史的偏见,甚...  (展开)
李小白 2017-01-09 00:55:22

岩松看日本之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日本这样一个中国永远不会搬家的邻居,我们对待它,是“在爱恨之间行走”。有恨有爱,没有单纯的爱恨。日本现在(至少是2007年)存在的“靖国史观”、“游就馆”等等否认或不承认、不明确战时罪行的态度,让人诟病(或许了解之后,你会认同我的用词)。我们必须铭记日本这...  (展开)
軒轅鍾書 2011-11-29 19:48:05 华艺出版社2007版

政治体制改革,是为本。

晚于《菊与刀》,另一了解日本的作品。 日本的靖国神社,大家都比较了解。但立命馆大学的国际和平博物馆、鹿儿岛的神风特攻队和平馆又有几人知晓呢? 国际和平博物馆收集和整理了许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犯下的战争罪行。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在国内大肆征兵,许多正在...  (展开)
真昼の月 2010-02-25 21:40:12 华艺出版社2007版

透过日本看自己

这两天利用清闲的上班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对于我这种看书要看老半天的人来说,两天确实算很快了。原因主要有三:一来是这本书确实不厚;二来是白岩松的节目我一直都还比较喜欢;三来就是日本这个国家我一直有浓厚兴趣。 其实这个节目我在电视上曾看过几期。印象深...  (展开)
以我之名 2009-08-25 20:20:44 华艺出版社2007版

一个我了解也不了解的日本

关于日本,我知道什么呢?我知道它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我知道那儿是火山、地震频发的区域;我知道那儿有天皇;我知道靖国神社;我知道倭寇;我知道鬼子;我知道侵华战争;我知道南京大屠杀;我知道右翼势力;我知道它的首都在东京;我知道这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  (展开)
小舞 2008-10-08 11:44:36 华艺出版社2007版

镜像日本

吭哧吭哧,终于K完了《岩松看日本》。 这书算是同名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补充读物,电视节目我也只是断断续续看过一点点,虽然镜头语言的讲述能力更形象更具体,但文字读起来另有一番畅快。 以媒体为载体,以新闻为表现手段,展现出来的人事物总脱不了“镜像”这个说辞——镜中...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11条)

订阅行走在爱与恨之间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