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诚如作者第一章所说,“我不打算记述发生在1848年的那场革命之前的事情,也不准备谈论1849年10月30日我辞去外交部长一职之后的事情。我将要叙述的在这段时间发生的时间,在某些方面有重要意义。。。”
托克维尔回忆录的创作者
· · · · · ·
-
托克维尔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依靠人民的激情实现的革命,一般说来是人们渴望的事情,而不是事先计划好的事情。吹嘘事先有密谋,那只是想由此得到好处。革命是由人们精神的一种通病自发地产生的,这种通病突然在谁也不能预料的意外状况下把事态引向危机;至于所谓的这些革命策划者或指导者,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策划,什么也没有指导。他们的唯一功劳,是发现了大部分未知陆地的冒险家的那种功劳。也就是说,风推你前进多少,你才敢于前进多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2页 -
在我们这样文明的世纪,一些心地非常和平的人,正以一种令人吃惊的速度,参与可以说是内战的大联合,而且对暴力的爱好和对人命的轻视好像在这个不幸的时期一下子膨胀起来。当时同我交谈的几个人,都是正统而本分的手工艺工人,他们温和的和有点软弱的品行,跟英雄主义根本无缘,更不用说与残忍不搭边了。但是,他们也很喜欢破坏和屠杀。他们抱怨不用炮弹和挖地道去攻占造反者的街道,并且不想让造反者占领的街区留下一个人。我尽力使这群发疯的绵羊安静下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托克维尔回忆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托克维尔回忆录"的人也喜欢 · · · · · ·
托克维尔回忆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反应托克维尔心路的历史作品
我并不把这本书看做政法类的书,因为我觉得这本书更偏向于历史纪事类。作者主要描写了1848-1851年之间自己所经历的法国历史以及他对当时的政治人物的看法。 个人觉得比较出彩的部分,是作者对1848年法国革命前社会生活的描述,那时候的社会政治生活是沉闷的,大家都感觉到将要...
(展开)

【转】陈家琪|将事件糅进思想——读托克维尔的《回忆录:1848年法国革命》
【作者简介】陈家琪,男,1970年代初,招工时被招进监狱当了7年的狱警。1978年考上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陈修斋与杨祖陶先生,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任教,现任同济大学哲学和社会学系、同济大学德国哲...
(展开)



学习流水账(061001)
《回忆录-1848年法国革命》 托克维尔著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年10月第1版 托克维尔的困惑 “倘若我要在世上留下自己的某些痕迹,这主要得靠我的写作而非我的行动”。 (可以比较一下马基雅维利和托克维尔,当然,还可以参考别的,例如罗伯斯庇尔) p47 后人只关注政府明显的...
(展开)

托克维尔关于1848年法国政坛大事的回忆
这本书是写出了神书《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托克维尔的有关1848年/1849年法国政坛事件的回忆录。 托克维尔在1848年2月革命中是法国国民议会的议员,亲身经历了期间的议会辩论、街头巷战、法王退位、之后的共和政体、自己任法国外交部长及期间的一些外交事件。这...
(展开)
>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商务印书馆 (2010)8.2分 283人读过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7)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8.4分 143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04)8.3分 15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托克维尔回忆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安提戈涅 2018-12-19 21:11:25
读托克维尔的回忆录,不妨整理出两条线索,一条是二月革命中,无数小规模的街头流血、与同僚们关于司法问题的讨论、议会里轮番登台的演说——这一条线索对于不熟悉法国革命史的人来说,其实不用着眼;更重要的一条线,是托克维尔那种老辣独到的观察,对于国民性、国家前途乃至人性的旁观,又恰恰是从革命的缝隙——也就是日常生活里流出来的。印象深刻的是,处于革命时代中的人那种不自觉的状态:谁也无法确保在吃晚饭时是不是就会... 读托克维尔的回忆录,不妨整理出两条线索,一条是二月革命中,无数小规模的街头流血、与同僚们关于司法问题的讨论、议会里轮番登台的演说——这一条线索对于不熟悉法国革命史的人来说,其实不用着眼;更重要的一条线,是托克维尔那种老辣独到的观察,对于国民性、国家前途乃至人性的旁观,又恰恰是从革命的缝隙——也就是日常生活里流出来的。印象深刻的是,处于革命时代中的人那种不自觉的状态:谁也无法确保在吃晚饭时是不是就会爆发革命,我觉得托克维尔恰恰抓住了所有革命与改革的核心:不自知乃至失控的状态,所有清晰蓝图、路线、设计,其实都发生在革命前的设想与革命后的总结中。也喜欢他提到的两个细节,一个是拉马丁上台演讲时沉着的表现,拉马丁一下子从一个遥远的文学人物变得鲜活了,一个是在赴死战斗之前,人们讨论裙子、鸡翅、擦着靴子。 (展开)
0 有用 福州阿甘 2017-01-08 21:56:09
已购
0 有用 M在内卡河 2018-12-23 13:45:03
历史课本上最难记得法国历史就是这一段法国近代史,借助托老就自身职业生涯对七月王朝,二月革命,六月革命的回忆,总算对这段历史有了更为近端的认识。
0 有用 海怡 2016-10-06 15:34:57
囫囵吞枣。
0 有用 Antigonus 2017-08-13 17:21:16
译文一般,印刷错误不少。同样是论述1848革命,作为局内人和贵族派的托克维尔,比马克思更贴近政治的实际运作,当然宏观视野也就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