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的4星书评 (189)

Robert 2010-09-08 23:17:3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会不会太晚

今年我二十五岁,才第一次拜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佳作,从最初一提陀氏这个名字都诚惶诚恐到看序篇时因人名太长几次想放弃(中间抽空看完了《山楂树之恋》、《大师与玛格丽特》)再到深陷其中想一探究竟的欲罢不能,连上下班途中的公车上都不肯放弃那段阅读时光,倒也是一番享...  (展开)
阿不壳 2006-05-26 22:37:3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老陀和老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老陀使尽全身力气想从地下室里走出来,他像溺水一样渴盼着一只手从上面伸下来;而老卡则全身心地想要钻进地洞里去,虽然他们很可能出于同一种考虑,因为相近的绝望。卡夫卡这样行不行呢?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钻进去与钻出来,哪个更有希望,哪种会被听到……...  (展开)
阿不壳 2008-06-21 18:00:1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在学童中间

在学童中间。 念大学时知道这是叶芝的诗。那会儿我认识一个诗人,曾经当过中学老师,曾经满怀激情在“学童”们中间,也满怀激情回忆那一切,最后激动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读《卡》都想起这句诗,从一开始就期待着结尾,阿辽沙在“学童”中间说的一番动人的话,在那里划上...  (展开)
圆圆 2021-01-09 20:41:1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人物关系简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阿历克赛(阿辽沙):地主费多尔的第三个儿子,母亲及将军夫人去世后,被叶菲姆养育成人,成为修士 德米特里(米卡):费尔多与第一位夫人的长子,爱着格鲁申卡,为了格鲁申卡与父亲争风吃醋,未婚妻是卡捷琳娜,被怀疑弑父 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上校女儿,德米特里未婚妻...  (展开)
icefish 2011-03-21 15:48:14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你有什么权力审判别人?

写下几个关键词,以后思考充分了,也有时间再细写 俄罗斯的东正教义 一篇影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100362/ 爱就完全了律法——俄罗斯电影《12怒汉》 “我把12世纪的教会法思想家格兰西的话,当作对这部电影的回答。格兰西是“罗马法复兴”时代的先驱。基...  (展开)
J.T. 2016-04-27 17:00:35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寻找心灵依托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上大学的时候,我还年轻。那个时候,我突然丧失了对吃吃玩玩考个好成绩的乐趣,感到活得很没意思。现在回想起来,并不全是作为一个内向的人的我有着内省倾向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从无忧无虑的童年长大而成对世界承担责任和判断的成人的一种思想转变,以及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中,...  (展开)
cub18 2007-06-28 00:20:44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谋杀犯与哲学家

最近三天一直在读《卡拉马佐夫兄弟》,可想精神上经受着多大的折磨。^_^只能说草草读完了第一遍。不想谈太多,因为这仅仅是开始。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为了打开一扇门,太多大家借它阐释自我的思想,不拿下这块敲门砖在许多领域我无法前行。 《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那种前所未...  (展开)
水寞花仙 2013-05-17 12:09:3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我读《卡拉马佐夫兄弟》

  2013年5月6日开始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我的习惯不是一本读完了再读下一本,而是同时阅读两三本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否和我月亮双子星座有关系,喜欢三心二意),我当时还在读一部巨型科幻剧《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第三部,还有一本村上春树传记《洗耳倾听》...  (展开)
乐乐子晏 2013-03-23 17:55:17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版

宗教与人性的哲学小说

刚刚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字,现在脸颊还带着潮热和绯红,心脏也还没来得及舒展。如果说其他的小说是靠情节取胜,那么这本书就赢在它独特的心理分析、宗教观念和人性的精密解剖上。卡拉马佐夫代表了一种极端的思想和状态,或许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卡拉马佐夫的特质,只是不那么...  (展开)
青禾 2023-01-28 18:58:08

对陀书中剧情和角色的公式化及其创作理念的探讨

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年的经历对他的影响特别深,尤其是差点被枪决和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那段经历,是他一生未能摆脱的梦魇。他的创作都围绕着“道德”这个基调,每本书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点虽然不同,但是塑造的人物和剧情的发展大多都是一个公式。 人物塑造的公式是:男性角色基本都...  (展开)
桃兜兜 2021-01-28 13:58:02

里面的人名多到可怕,怒打总结

就是读着读着....诶这个人是谁来着?很影响阅读体验,于是—— 叶甫盖尼 巴甫洛维奇 是|||公爵的远亲,御前的侍从武官 是一个见到阿格拉雅后就对她迅速产生兴趣的公爵,之后便频繁去叶班钦家里坐,大家都默认了这门亲事的可能性,但是阿格拉雅从未有过正式的表示 老伊沃尔京 瓦...  (展开)
Qie3 2016-01-05 12:15:0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心怀敬畏的生活

读这本书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这这段时间里,断断续续的被各种琐事包围,静下心来反而成了最奢侈的花销。所有的一切都太快了,越来越多的细微情绪被忽略了。 三十岁匆匆而过,本以为很多事情还离自己很远的时候,却一件件接踵而至。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心变了,急功近利、不计后...  (展开)
王云峰 2024-02-26 08:32:49

法庭激辩的现实意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陀翁的论述可谓汗马充栋,牛太慢,汗血宝马拉着车,才配得上陀翁的成就。昆德拉对陀翁推崇备至,加之昆德拉深厚的音乐素养,于陀翁的复调写作多有阐发。 《卡拉玛佐夫兄弟》读了半个来月,算是历时比较长的。昨夜半夜醒来,看看表,才两点多,又熄灯躺下,感觉睡不着,遂开灯...  (展开)
Itaway 2023-08-09 23:15:29

超了字数的短评。

终于到了这个时刻,对于前前后后拖拖拉拉反反复复马马虎虎花了九个月才看完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我该说些什么好呢?首先,恕我直言,笔者没有体会到诸位所说的“震撼”“伟大”的感觉,或许是本人过于肤浅,没看懂这本书的一点,虽然笔者十分喜欢译者的翻译风格,但此书内容...  (展开)
徐友仁 2022-04-03 09:44:36 译林出版社2020版

对地主卡拉马佐夫和他老婆阿黛尔形象解析(征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当我看了《卡拉马佐夫》这部音乐剧后,我首先拿起的就是《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小说。 这部巨著分为上下两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描述它的时候,大意称“如果你不看完就不能理解”“草草翻几页可能会让你困惑厌烦,但是我的写作功底绝对不会让你有批评我的可乘之机。”等。 当...  (展开)
陈树 2021-02-11 10:49:37

用笔墨带着巨兽奔跑

“十九世纪辉煌的俄国文学最引人瞩目的特点是他的深度思考与批判精神。” 本作虽是小说体裁,但蕴含了大量现实元素与时代背景下的学科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表达有着毫不掩饰的冲动,使至角色的交互宛如舞台剧般夸张;狂风骤雨般的台词糅杂着万千命题,依托不同的人物表达方式...  (展开)
人间惆怅客 2021-01-24 15:57:5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卡拉马佐夫兄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在很多情况下,舍身也许是所有的牺牲中最轻而易举的,而从自己风华正茂的生命中拿出五六年来埋头苦学,做点学问,哪怕只是为了十倍地增强自己的力量,以便为他追求的真理服务,为他心向往之并且引为己任的大事业服务,——这样的牺牲对于他们中许多人来说几乎完全做不到,实...  (展开)
Z 2019-08-25 11:53:2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一切皆许可

“极而言之,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俄罗斯。” 由加缪的《反抗者》而对这本书感兴趣。探讨宗教信仰问题的经典作品。 书摘如下: 假如没有上帝,那么一切皆许可。 即使没有上帝,也有必要造一位上帝。 我想,如果世上不存在魔鬼,那么是人创造了魔鬼,是人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出了魔鬼...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后页> (共189条)

订阅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