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的原文摘录

  • 生命就是由诗篇组成的......诗随时都可能扑向我们 (查看原文)
    林雨希 2015-10-10 20:37:10
    —— 引自第3页
  • 图书馆是一个魔法洞窟,里面住满了死人。当你展开这些书页的时,这些死人就能获得重生,就能够再度得到生命。 把一本书交到无知的人手中,跟把剑交到小孩子的手中是一样的危险。 无论如何,我们都毋需太过担心经典作品的命运,因为美是永远与我们同在的。 (查看原文)
    林泉高致 2016-01-07 22:55:14
    —— 引自第3页
  • 之后我觉得我像是在监视天空 (查看原文)
    那小狐 2017-03-17 16:58:17
    —— 引自第5页
  • 时间是什么呢?如果别人没有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知道答案的,不过如果有人问我时间是什么的话,这时我就不知道了 P24 我希望化为夜晚,这样我才能用数千只眼睛看着你入睡 P31 我不会活到老得看不见壮阔夜色升空, 天边有一片比世界还大的云 还有一个由眼睛组成的怪兽 。p32 我梦到了我的人生,抑或这就已经是真实的人生了吧? p38 (查看原文)
    零度綿綿雲 2018-02-10 23:07:06
    —— 引自第14页
  • 一首诗是不是出自名家之手,这个问题只对文学史家显得重要。为了方便讨论的缘故,让我们假设我已经写下一行相当美的诗;让我们就以此为前提来讨论吧。一旦我写下这一行诗,这一行诗对我来说就一点也不重要了,因为,正如我所说过的,这一行诗是经由圣灵传到我身上的,从我的潜意识自我中浮现,或许是来自其他的作家也不一定。我常常会觉得,我只不过是在引用一些我很久以前读过的东西,写下这些东西不过是重新发掘。也许诗人都藉藉无名的话,这样子还会好一点。 (查看原文)
    灵魂独行 2016-03-22 09:53:28
    —— 引自第20页
  • 生命如流水,自由奔放 (查看原文)
    那小狐 2017-03-18 06:18:45
    —— 引自第35页
  • 如果我们都能了解所有的隐喻都是建立在两个不同事物的连结之上,如此一来,只要我们有时间的话,我们几乎就可以创造出许许多多数也数不尽的隐喻 我们如果查阅一本好的词源词典的话……,查阅任何一个词,都一定会找到一个在某个地方就已经卡死的隐喻 事实上,如果我们深入地抽象思考的话,还必须得抛弃文字也都是<原文开始>隐喻的观念。比如说我们就得忘记“考虑”(consider)这个词有天文学方面的暗示——“考虑”原本的意思是“与星星同在”或是绘制占星图。 (查看原文)
    小溪兮兮 8赞 2016-02-07 02:08:17
    —— 引自第56页
  • ……所以我们可能会先这么想:究竟为什么全世界的诗人,还有历代以来的诗人,都只会运用这些雷同并且制式的隐喻呢?不是还有许多可能的排列组合可以 我的重点不在于这些隐喻类型为数不多,重要的是,光是这几个隐喻模式几乎就已经足够演变出无穷无尽的变化了。有些读者的心中只关心诗而不在乎诗学理论……可能从来都没想过这几句诗都可以追溯到同样的一个模式。……我当然也可以说,比喻的模式实际上只有十几个而已,而所有的比喻只不过是任意变换的文字游戏(不过我并不会如此胆大妄为;我的思考其实是相当谨慎的,我一直都在摸索自己的路) (查看原文)
    小溪兮兮 8赞 2016-02-07 02:08:17
    —— 引自第56页
  • 庄子梦到了他幻化成蝴蝶,不过他醒过来之后,反而搞不清楚是他做了一个自己变成蝴蝶的梦,还是他梦到自己是一只幻化成人的蝴蝶。……他几乎是怀着不可思议的兴奋选择了正确的动物作为隐喻。如果他换成这样说:“庄子梦虎,梦中他成了一头老虎。”这样的比喻就没有什么寓意可言了。蝴蝶有种优雅、稍纵即逝的特质。 (查看原文)
    小溪兮兮 8赞 2016-02-07 02:08:17
    —— 引自第56页
  • 我记得荷马不晓得在什么地方曾经说过“钢铁般沉睡的死亡“(iron sleep of death)……当然,海涅也曾说过:“死亡犹如夜幕初垂。” ……罗伯特 弗罗斯特这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诗: 这里的树林是如此可爱、深邃又深远, 不过我还有未了的承诺要实现, 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 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 (查看原文)
    小溪兮兮 8赞 2016-02-07 02:08:17
    —— 引自第56页
  • 我不会活到老得看不见壮阔夜色升空, 天边有一片比世界还大的云 还有一个由眼睛组成的怪兽。 (查看原文)
    小溪兮兮 8赞 2016-02-07 02:08:17
    —— 引自第56页
  • ”我希望化为夜晚,这样才能用数千只眼睛看着你入睡。“……”天上的星星正往下看“ (查看原文)
    小溪兮兮 8赞 2016-02-07 02:08:17
    —— 引自第56页
  • 我想你们大概可以在安德鲁 朗格所写的丁尼生传记中找到这段典故。这行诗是这么说得:“时光在深夜中流逝。(time flow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有一本小说叫《流水年华》……时光与流水,两者都是会流逝的。接下来我要举的是一位希腊哲学家的名言:“没有人能够把脚放进同样的水中两次。” (查看原文)
    小溪兮兮 8赞 2016-02-07 02:08:17
    —— 引自第56页
  • 不过,我想我们现在或许可以谈谈那些跳脱老模式的比喻了……我就要谈谈波斯人对月亮的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是我从布朗所撰写的波斯文学史读来的……他把月亮称呼为“时光的镜子”……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我猜把月亮当成是一面镜子大概会是一个理所当然的想法吧——不过从诗人的角度看来,月亮跟镜子却八竿子也打不着。……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比喻——首先,镜子的意象带给我们月亮光亮却又脆弱的感觉;其次,我们在想到时间的时候也会突然忆及,现在所欣赏的这轮月亮是相当古老的,充满了诗意与童话典故,而且几乎跟时间一样的古老。 吉卜林一本名为《四海之涯》(from sea to sea)的不太为人所知的书中所引用过的:“一座如玫瑰红艳的城市,已经有时间一半久远。”如果诗人所写的是……“跟时间一样久远”,这种话他大概说了也是白说。不过“有时间一半久远”就给我们如同魔幻般那样的准确度了——这句话跟一句奇怪却又常见的英文拥有同样魔术般的准确,“我要永远爱你,而且还多一天”(forever and a day) (查看原文)
    小溪兮兮 8赞 2016-02-07 02:08:17
    —— 引自第56页
  • 第一个结论就是,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上百种的比喻,而且一定也可以再找出另外上千种的比喻,但这些比喻其实都可以回溯到几个最简单的形态。不过我们一点也毋须为此感到苦恼,因为每一个比喻都事不一样的:每次有人引用这些模式的时候,变化都不一样。 第二个结论则是,有些比喻无法追溯回我们既定的模式——比如说“男人间的阵式”或是“巨鲸之路”这样的比喻。 如果我们愿意的话,我们也可在主要的比喻模式上写出新的变化。……我们或许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进而发明出不属于既定模式,或是还不属于既定模式的比喻呢! (查看原文)
    小溪兮兮 8赞 2016-02-07 02:08:17
    —— 引自第56页
  • 即使大家心中总是感到一股挫败的尊严,不过几个世纪以来,仍然殷切期望快乐凯旋的结局。例如,一旦有人写到金羊毛的故事(这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故事之一),读者与听众会打从一开始就觉得,羊毛最后一定可以找得到的。 (查看原文)
    考特库 2016-01-19 20:18:57
    —— 引自第65页
  • 我们读到弗兰茨·卡夫卡的《城堡》的时候,也都知道这个人最后还是进不了这座城堡。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真的完全相信快乐与成功的结局。或许这就是我们时代的悲哀吧!我想卡夫卡在想到要毁掉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吧:他其实是想要写下一本既快乐又能振奋人心的书,不过他就是觉得办不到。当然啦,就算他真的写了这样的一本书,大家也不会觉得他讲的说实话。这不是事实的真相,而是他梦境的真相。 (查看原文)
    考特库 2016-01-19 20:22:16
    —— 引自第66页
  • 语言是历经时间的考验,经过一段相当冗长的时间酝酿的,是农夫、渔民、猎人、骑士等人所演进出来的。语言不是从图书馆里头产生的;而是从乡野故里、汪洋大海、涓涓河流、漫漫长夜,从黎明破晓中演进出来的: (查看原文)
    林泉高致 2016-01-09 00:10:58
    —— 引自第106页
  • 现在一谈到诗人这个字眼,我们只会想到吟诵诗词的文人,只会想到一些文绉绉的诗词……不过,古人在谈论到诗人的时候——诗人那时有“创造者”(maker)的意思——他们可不只是把诗人当成咬文嚼字的文人骚客,也把他们当成了说故事的人(the teller of a tale)。 (查看原文)
    小溪兮兮 2016-02-09 01:38:54
    —— 引自第126页
  • 沃尔特 佩特说过,所有的艺术都渴望达到音乐的境界。很明显,这种说法的原因是在音乐中,形式(form)与内容(substance)是无法断然一分为二的……旋律单单是形式罢了,然而情感却可以在旋律中油然跃升,也可以在旋律中被唤起……音乐是我们能够使用的语言,是我们能够了解的语言,不过却是我们无法翻译的语言。 不过在文学的领域里,特别是在诗的范畴,这种情况就正好相反了……我想甚至还可以把叶芝的《莉妲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这首十四行诗的形式、架构还有剧情讲出来。所以我们也很容易陷入把诗歌当成是混种艺术的思维中,把诗歌当成一种大杂烩。 罗伯特 路易斯 斯蒂文森也提过诗歌作品的这种双重特性。他说过,就某方面说来,诗歌反而比较接近凡夫俗子及市井小民。他说,因为诗歌的题材就是文字,而这些文字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对话题材。文字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用得到,文字也是诗人创作的素材,就像声音是音乐家创作的素材一样。 如果我们接受斯蒂文森的说辞,就产生了一种诗学理论——这种理论就是,文学作品所使用文字的意涵将会超越原先预期的使用目的。斯蒂文森说,文字的功用就是针对日常生活的送往迎来而来的,只不过诗人多少让这些文字成了魔术。我认为我是同意斯蒂文森的说法的。不过,我也觉得他可能是错的。 (查看原文)
    小溪兮兮 2016-02-09 01:38:54
    —— 引自第126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