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的原文摘录

  • 现在我要跳过一段时间,直接讨论我在日内瓦的岁月。我那时候是个郁郁寡欢的年轻人。我觉得年轻人好像特别喜欢这种强说愁的感觉;他们几乎是竭尽所能地让自己愁眉不展,而且他们通常也都能够得逞。然后我就发现了一位作家,毫无疑问的,这位作家是个非常快乐的人。我应该是到了九一六年的时候オ读到沃尔特・惠特曼的诗,然后觉得我那时的郁郁寡欢是很可耻的。我觉得很可耻,因为我还会刻意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让自己更闷闷不乐。我后来反复阅读沃尔特・惠特曼的诗集好几次,也读过他的传记,我在想,或许当沃尔特・惠特曼自己读到他的《草叶集》的时候可能也会这样自言自语:“喔!真希望我是沃尔特·惠特曼,自成一个宇宙,这个曼哈顿的好男儿!”毋庸置疑,他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毫无疑问,他从自己身上发展出“沃尔特・惠特曼”的风格——这是一种奇妙之至的投射。P135 (查看原文)
    旅舍路 2020-11-14 22:29:14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记得诺斯替教徒说过,唯一能够免于犯罪的方法就是去犯罪,因为从此以后你就会改过向善了。在文学的领域里,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在我写完了十五册让人受不了的书之后,发现这些书里头还有四五页的篇幅是可以接受的话,我还是会很高兴的。而我不但要付出多年的努力,更要经历磨练与犯错的过程。我想我是不至于犯完所有可能会犯的过错吧——因为错误是数也数不尽的——不过我犯过的错误还真不少。 例如说,跟很多年轻作家一样,我也曾以为自由诗体( free verse)会比格律工整的诗要来得好写。不过我现在可以相当肯定地说,自由诗体要比格律工整的古诗远远来得难写。P141 (查看原文)
    旅舍路 2020-11-14 22:29:14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我是把自己当成一位作家的。而身为一位作家对我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个身份对我而言很简单,就是要忠于我的想象。我在写东西的时候,不愿只是忠于外表的真相(这样的事实不过是一连串境遇事件的组合而已),而是应该忠于一些更为深层的东西。我会写一些故事,而我会写下这些东西的原因是我相信这些事情——这不是相不相信历史事件真伪的层次而已,而是像有人相信一个梦想或是理念那样的层次。p146 (查看原文)
    旅舍路 2020-11-14 22:29:14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如果要我对作家提出建言的话(不过我不认为他们会需要我的建议,因为每个人都要去发掘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只会这么说:我会要求他们尽可能地不要矫饰自己的作品。我不认为矫揉造作的修补会对文章带来什么好处。时间一到,我们就会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一一那时你会听到你真实的声音,还有你自的旋律。同时我也不认为小幅度的校订修正会有什么用。P149 (查看原文)
    旅舍路 2020-11-14 22:29:14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我在写东西的时候,会尽可能地不去了解这些东西。我不认为智慧才情跟作家的作品有什么关联。我认为当代文学的罪过就是自我意识太重了。比方说,我觉得法国文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之ー(我不认为有人可以怀疑这种说法),不过却也觉得,法国作家的自我意识普遍都太过鮮明了。P151 (查看原文)
    旅舍路 2020-11-14 22:29:14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我再也不相信表现这一套说法了:我只相信暗示。毕竟,文字为何物呢?文字是共同记忆的符号。如果我用了一个字,那么你应该会对这个字代表的意思有点体验。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这个字对你而言就没有意义了。我认为当作家的只能暗示,要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如果读者反应够快的话,他们会对我们仅仅点出带过感到满意的。P150 (查看原文)
    旅舍路 2020-11-14 22:29:14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在我人睡之前有里路要”、是物理层次上的感受一一这边的里程是空间上的里,在新英格兰的一段路程,而这里的睡眠说的也真的就是,这句语第二次出现的时一在我人之前还里路要赶”一我们会感觉到这边的里程已经不只是空同上的里程,而且还是指时间上的里程,而这边的“睡眠也就有了“死亡”或是“长眠”的意味了。要是诗人果真唠唠叨叨地说了这么多的话,诗的效果一定会大大地减。因为,就我所知,暗示比任何一句平铺直叙的话都还要来得有效力。或许人们心中总是有点不爱听人训话的倾吧!记得爱默生就讲过:争论无法说服任何人。其原因就在于你一开始就摆明着要争论的态势了。然后我们又常会再三检视、再三估量,我们会把事情从头到尾都看过,然后才快定要怎样来争论。 有些事如果只是一语带过的话或者更棒的是一一用暗示的方法,我们的想象空间就比较能够接受了。 (查看原文)
    HAI 2020-12-26 16:53:05
    —— 引自章节:27_ 第二讲 隐喻
  • 诗并不是外来——诗就埋伏在街角那头,随时都可能扑向我们。 图书馆是一个魔法洞窟,里面住满了死人。当你展开这些书页时,这些死人就能获得重生,就能够再度得到生命。 我认为第一次阅读诗的感觉才是真实的感觉,之后我们就很容易自我沉溺在这样的感觉中,一再让我们的感官感受与印象重现。 我引用了一句圣・奥古斯丁的话:“如果有人问我时间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我对诗也有同样的感觉。 (查看原文)
    西南季风 2021-04-11 18:44:58
    —— 引自章节:1_ 第一讲 诗之谜
  • “肉体上的老朽是智慧。”这句话当然可以用反讽的角度来诠释。叶芝很清楚,我们可能在肉体老化的时候却还没有成就任何智慧。 我经常怀疑,究竟诗的意义是不是附加上去的?我相信,我们是先感受到诗的美感,而后才开始思考诗的意义。 我觉得词典里头一长串的单词以及解释定义,会让我们觉得解释会消【耗掉】文字的意义,觉得任何一个生字、词汇都可以找到相互替换的字。 文字的起源是魔术,而且文字也经由诗歌产生了魔力。 我觉得撰写这些故事的人或许都在吹牛皮,不过他们写的这些冒险故事,就像是镜子一般地反映出这些人的外表与个性。 重要的是相信故事里的人物。 (查看原文)
    西南季风 2021-04-11 19:55:07
    —— 引自章节:101_ 第五讲 诗与思潮
  • 虽然人的生命是由几个时刻与日子组成的,这许多的时刻与日子也许都可以缩减为一天的时光:就是在我们了解自我的时候,在我们面对自我的时候。 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中的音律,还有谈论事情的方式。 (查看原文)
    西南季风 2021-04-11 20:13:04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第一次听到父亲大声朗读这首诗时的印象。事实上,诗与语言都不只是沟通的媒介,也可以是一种激情,一种喜悦——当理解到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不认为我真的了解这几个字,不过却感受到内心起了一些变化。这不是知识上的变化,而是发生在我整个人身上的变化,发生在我这血肉之躯的变化。 (查看原文)
    热可可加盐 2021-04-03 12:01:22
    —— 引自章节:1_ 第一讲 诗之谜
  • 谈到贝克莱主教(请容我提醒各位,他可是预言美国将会壮大的先知),我记得他曾经写过,苹果的味道其实不在苹果本身——苹果本身无法品尝自己的味道——苹果的味道也不在吃的人嘴巴里头。苹果的味道需要两者之间的联系。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一本书、一套书,或许一座图书馆身上。究竟书的本质是什么呢?书本是实体世界当中的一个实体。书是套死板符号的组合。一直要等到正确的人来阅读,书中的文字——或者是文字背后的诗意,因为文字本身也只不过是符号而已——这才会获得新生,而文字就在此刻获得了再生。 (查看原文)
    热可可加盐 2021-04-03 12:01:22
    —— 引自章节:1_ 第一讲 诗之谜
  • 他也曾在一本名为《感伤的月历》的诗集的序言里说过,每一个字都是死去的隐喻。 (查看原文)
    热可可加盐 2021-04-03 12:01:22
    —— 引自章节:27_ 第二讲 隐喻
  • 我所想到的一个最早引用这个隐喻的来源是希腊作品选,我想这个比喻应该是柏拉图所写的。我不懂希腊文,不过这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我希望化为夜晚,这样我才能用数千只眼看着你入睡。”当然,我们在这一句话里感受到了温柔的爱意;感受到希望由许多个角度同时注视挚爱的人的希望。我们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温柔。 (查看原文)
    热可可加盐 2021-04-03 12:01:22
    —— 引自章节:27_ 第二讲 隐喻
  • 比方说,在英文版《圣经》里有“力量之塔”( a tower of strength)这么一句话。这句话大概是路德当初翻译为“en feste Burg”的一句话一一意思是“一座巨大(或坚固)的堡垒( a mighty 〔or a firm〕 stronghold)。接着我们再来看《歌中之歌》这首诗。我在弗雷・路易斯・德・莱昂的书中读过,希伯来文并没有最高级的称谓,所以他们就不能说“最高之歌”( the highest song)或是“最佳之歌”( the best song)了。他们会说“歌中之歌”,就像他们会把国王称为“万王之王”( king of kings),而不会说“帝王”(th emperor )或是“最尊崇的国王”( the highest king);或是说成“夜中之夜”( the night of nights)而不是最神圣的夜晚。如果我们把英文翻译的《歌中之歌》跟路德翻译的德文版本相比,我们会发现路德根本不考虑译文的美感,他只要求德国的读者能够了解文章在讲些什么,所以他把这首诗翻成了《高级抒情诗》(The high lay)。所以我们也知道了这两个逐字翻译的例子能带来多少美感了。 (查看原文)
    热可可加盐 2021-04-03 12:01:22
    —— 引自章节:75_ 第四讲 文字—音韵与翻译
  • 沃尔特·佩特说过,所有的艺术都渴望达到音乐的境界。很明显,这种说法的原因是在音乐中,形式(form)与内容(substance)是无法断然一分为二的(我这么说当然也是因为我只是个凡夫俗子)。旋律,或者任何一段音乐,是一种声音与停顿的组合形式,是在一段时间内展开的演奏,而我也不认为这种形式可以拆开来。旋律单单是形式罢了,然而情感却可以在旋律中油然跃升,也可以在旋律中被唤起。奥地利的批评家汉斯力也这么说过,音乐是我们能够使用的语言,是我们能够了解的语言,不过却是我们无法翻译的语言。 (查看原文)
    热可可加盐 2021-04-03 12:01:22
    —— 引自章节:101_ 第五讲 诗与思潮
  • 例如,在英文(或者说是苏格兰文吧!)里头有像是“奇异”(eerie)以及“恐怖”(uncanny)这样的字眼。这几个词在其他语言中是找不到的。(嗯,好吧,德文里头算是有“恐怖”〔unheimlich〕这个词吧!)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说其他语言的人并不需要这几个词汇——我想一个国家的人民只会发展他们需要的文字吧!这一点是切斯特顿观察到的(我想是在他那本讨论瓦茨的书里头讲到的)。也就是我们可以推论出,语言并不像是词典告诉我们的那样,语言并不是学术界或是哲学家的产物。相反的,语言是历经时间的考验,经过一段相当冗长的时间酝酿的,是农夫、渔民、猎人、骑士等人所演进出来的。语言不是从图书馆里头产生的;而是从乡野故里、汪洋大海、河流,漫漫长夜,从黎明破晓中演进出来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一个语言的真相;那就是,从某方面看来,文字就像是变魔术那样地诞生了(对我来说,我觉得这很明显),或许在过去有段时间里“光线(light)这个词有光线闪烁的意思,而“夜晚”(night)这个词有黑暗的意思。在“夜晚”这个例子里,我们或许可以测这个词最初代表的就是夜晚本身一代表着黑暗、威胁,也代表了闪亮的星星。然后,在经过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夜晚”这个词才衍生出抽象的意思—也就是在乌鸦代表的黄昏,与白鸽代表的破晓,也就是白天,这两者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希伯来人就是这么说的)。 (查看原文)
    热可可加盐 2021-04-03 12:01:22
    —— 引自章节:101_ 第五讲 诗与思潮
  • 我在写作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到读者的(因为读者不过是个想象的角色),我也不会考虑到我自己(或许这是因为我也不过是另一个想象的角色罢了),我想的是我要尽力传达我的心声,而且尽量不要搞砸了。我年轻的时候相信表现(expression)这套。我也读过克罗齐,不过阅读克罗齐的书对我并没有用。我要的是把所有的事情表达出来。比如,如果我需要落日的话,我就要找到一个能够描绘落日的词汇,或者是要找到一个最令人惊叹的比喻。不过我现在做出了结论(而这种结论听起来可能会有点感伤),我再也不相信表现这一套说法了:我只相信暗示。毕竟,文字为何物呢?文字是共同记忆的符号。如果我用了一个字,那么你应该会对这个字代表的意思有点体验。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这个字对你而言就没有意义了。我认为当作家的只能暗示,要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如果读者反应够快的话,他们会对我们仅仅点出带过感到满意的。 (查看原文)
    热可可加盐 2021-04-03 12:01:22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我曾经读过一个故事,美国画家惠斯勒有一次到了巴黎的咖啡馆,那边有人正在讨论遗传、环境、当代政治局势等会影响艺术家之类的论点。惠斯勒这时开口说话了:“艺术就这么发生了。”也就是说,艺术本身有一些神秘的成分。而我就要用一种全新的观点来诠释他的论点。我会这么说:每当我们读诗的时候,艺术就这么发生了。这样的说法或许会一笔抹煞掉大家界定经典作品的条件,像是经典作品一定要历经时间的锤炼,一定要流传久远,而读者也一定永远可以从中找寻到美。不过我希望我在这点真的是搞错了。 (查看原文)
    想养只猫猫虫 2021-07-05 18:39:29
    —— 引自章节:1_ 第一讲 诗之谜
  • 谈到贝克主教(请容我提醒各位,他可是预言美国将会壮大的先知),我记得他曾经写过,苹果的味道其实不在苹果本身一苹果本身无法品尝自己的味道一一苹果的味道也不在吃的人嘴巴里头。苹果的味道需要两者之间的联系。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一本书、一套书,或许一座图书馆身上。究竟书的本质是什么呢?书本是实体世界当中的一个实体。书是套死板符号的组合。一直要等到正确的人来阅读,书中的文字一一或者是文字背后的诗意,因为文字本身也只不过是符号而已这才会获得新生,而文字就在此刻获得了再生。 (查看原文)
    想养只猫猫虫 2021-07-05 18:39:29
    —— 引自章节:1_ 第一讲 诗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