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的原文摘录

  • 我记得荷马不晓得在什么地方曾经说过“钢铁般沉睡的死亡”(iron sleep of death)。他在这个句子里给了我们两个相反的观念:死亡即是永眠,不过这样的长眠是由一种坚硬、冷酷、残忍的金属——钢铁所构成的。这是一种打不破也碎不了的长眠。当然,海涅也曾说过:“死亡犹如夜幕初垂。”(Der Tod daβ ist die frühe Nacht.)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3-05-11 12:57:07
    —— 引自章节:27_ 第二讲 隐喻
  • 就我所知,暗示比任何一句平铺直叙的话都还要来得有效力。或许人们心中总是有点不爱听人训话的倾向吧!记得爱默生就讲过:争论无法说服任何人。其原因就在于你一开始就摆明着要争论的态势了。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3-05-11 12:57:07
    —— 引自章节:27_ 第二讲 隐喻
  • 我的重点不在于这些隐喻类型为数不多,重要的是,光是这几个隐喻模式几乎就已经足够演变出无穷无尽的变化了。有些读者的心中只关心诗而不在乎诗学理论,他们可能会读到“我希望幻化为夜晚”这样的诗,比如说他可能还会接着读到“由眼睛组成的怪兽”或者是“天上的星空往下注视”等诗句,却可能从来都没想过这几句诗其实都可以追溯到同样的一个模式。如果大胆一点地假设,我当然也可以说,比喻的模式实际上只有十几个而已,而所有的比喻也只不过是任意变换的文字游戏(不过我并不会如此胆大妄为;我的思考其实是相当谨慎的,我一直都在摸索自己的路)。这一点也可以强化我刚刚说过的论点,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在“十方世界”当中,也只找得到十几个根本的原则而已。当然了,你永远都可以找到其他更为惊人的组合变化,不过这样的惊奇通常也都不会延续太久。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3-05-11 12:57:07
    —— 引自章节:27_ 第二讲 隐喻
  • 有的时候我会尝试一些大胆的比喻,不过也总会想到,如果我说这些东西是我写的,大概就没有人能够接受了(我也只不过是一个当代的作家而已)。所以我只好说这些比喻都是一些早已作古的波斯或挪威作家写的。我的朋友都跟我说我运用的比喻相当不错;当然啦,我从来都没有跟他们说过这些比喻其实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因为我真的很喜欢使用比喻。毕竟,波斯作家或挪威作家或许也都发明了这些比喻,或许还是更好的比喻呢!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3-05-11 12:57:57
    —— 引自章节:75_ 第四讲 文字—音韵与翻译
  • 如果我们真有历史观的话,我们或许也应该知道,总有一天,人们不会像我们现在这样对历史还这么敏感。总有一天,人们不会在乎历史事件,也不会在乎美的历史背景;他们关心的应该是美的事物本身。或许,他们根本就不应该关心诗人的名讳或是他们的生平事迹。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3-05-11 12:57:57
    —— 引自章节:75_ 第四讲 文字—音韵与翻译
  • 沃尔特·佩特说过,所有的艺术都渴望达到音乐的境界。很明显,这种说法的原因是在音乐中,形式(form)与内容(substance)是无法断然一分为二的(我这么说当然也是因为我只是个凡夫俗子)。旋律,或者任何一段音乐,是一种声音与停顿的组合形式,是在一段时间内展开的演奏,而我也不认为这种形式可以拆开来。旋律单单是形式罢了,然而情感却可以在旋律中油然跃升,也可以在旋律中被唤起。奥地利的批评家汉斯力克也这么说过,音乐是我们能够使用的语言,是我们能够了解的语言,不过却是我们无法翻译的语言。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3-05-11 12:58:34
    —— 引自章节:101_ 第五讲 诗与思潮
  • 我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找到喜悦——像游泳、写作、看日出日落,或者像谈恋爱,等等。不过我的生命重心是文字的存在,在于把文字编织成诗歌的可能性。当然啦,我一开始也只是一个读者。不过我觉得身为读者的喜悦是超乎作者之上的,因为读者不需要体验种种烦恼焦虑:读者只要感受喜悦就好了。当你只是读者的时候,这种喜悦是可以很容易就感受得到的。因此,在谈论我的文学创作之前,我想先谈谈几本对我很重要的书。我知道我列举的这份名单一定遗漏了很多,所有的名单难免都会有遗珠之憾。事实上,列举名单的风险就是遗漏的部分往往会凸显出来,而且别人也会觉得你很不灵光。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3-05-11 13:01:10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我认为,能在诗歌当中有所感触也就够了。如果这种感触冲着你而来,这样的感觉也就够了。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3-05-11 13:01:10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天上高挂的发亮的时钟, 告诉我们时间虽不正确也没错。 我与深夜邂逅。 And futher still at an unearthly height One luminary clock against the sky Proclaimed the time was neither wrong nor right. I have been one acquainted with the night.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3-05-11 13:01:10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不过我现在做出了结论(而这种结论听起来可能会有点感伤),我再也不相信表现这一套说法了:我只相信暗示。毕竟,文字为何物呢?文字是共同记忆的符号。如果我用了一个字,那么你应该会对这个字代表的意思有点体验。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这个字对你而言就没有意义了。我认为当作家的只能暗示,要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如果读者反应够快的话,他们会对我们仅仅点出带过感到满意的。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3-05-11 13:01:10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我认为当代文学的罪过就是自我意识太重了。比方说,我觉得法国文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之一(我不认为有人可以怀疑这种说法),不过却也觉得,法国作家的自我意识普遍都太过鲜明了。法国作家通常都会先界定自我,然后才会开始了解到他想要写些什么。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3-05-11 13:01:10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我觉得我们总是要试着去相信一些事情,即使这些事情后来让你很失望也无所谓。 (查看原文)
    La voie 2023-05-11 13:01:10
    —— 引自章节:127_ 第六讲 诗人的信条
  • 这首诗最后两行的每一个字都一模一样,整整重复了两次,不过我们对这两句话的体验却完全不一样。 “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这仅是物理层次上的感受一这边的里程是空间上的里程,是在新英格兰的一段路程,而这里的睡眠说的也真的就是睡眠。这句话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在我入睡之前还有几里路要赶”——我们会感觉到这边的里程已经不只是空间上的里程,而且还是指时间上的里程,而这边的“睡眠”也就有了“死亡”或是“长眠”的意味了。 (查看原文)
    fugu 2023-06-21 22:36:16
    —— 引自章节:27_ 第二讲 隐喻
  • 大部分小说的精髓都在于人物的毁灭,在于角色的堕落。 (查看原文)
    一力 2023-12-09 18:27:32
    —— 引自章节:57_ 第三讲 说故事
  • 我记得爱默生曾经在某个地方谈过,图书馆是一个魔法洞窟,里面住满了死人。当你展开这些书页时,这些死人就能获得重生,就能够再度得到生命。 (查看原文)
    心地 2023-12-26 22:39:54
    —— 引自章节:1_ 第一讲 诗之谜
<前页 1 2 ... 4 5 6 7 8 9 10 11 1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