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约翰·阿克顿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侯健 / 范亚峰
出版年: 2014-6
页数: 342
定价: CNY 5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经典
ISBN: 9787544747905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侯健 / 范亚峰
出版年: 2014-6
页数: 342
定价: CNY 5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经典
ISBN: 9787544747905
自由与权力的创作者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给欲治史者的忠告:勿要造访炼狱山,即奥斯丁所说的生产泻盐的镁矿石山;或者忽视细微、隐蔽之处。 在道德科学中,偏见即不诚实。 史学家必须与这些诱惑作斗争:他的特殊生活方式的诱惑,来自他的国家、阶级、教派、学派、党派、权威人物、亲朋好友的诱惑这些影响因素中最可尊敬者乃是最危险者。 没能根除它们的历史学家,恰如按一己好恶投票之陪审员。 在评判人物和事件上,伦理标准先于宗教、政治或民族。 历史伦理学不能囿于派别门户。 作出判断时,不要依照宗教、哲学、政治体系的正统标准,而要依照事物是否促进良知的正直、诚实和权威。 把良知置于学说和成功之上。 历史学既不给不幸提供补偿,也不给错误施加惩罚。 道德法典的主体部分亘古不变,久为人知。甚至现在,它在欧洲尚未被普遍接受。今昔道德原则并无很大差别。但是对良知的认识和分析不过才有一千七百年历史,而对诚实的认识和分析不早于我们这个时代——阻碍东西方圣典的时代。 在基督教世界,时间和空间不是借口——假如使徒的圣典足以拯救世界。 非凡的头脑深思熟虑,完备而缜密,不可以俗套释之。 根据词义(Ex vi termini),好人物和大人物超脱环境的影响。 但是善德通常与权威结盟,为环境所支持,极少反映孤独心智的力量和智慧。 罪恶横行之普遍,无意识谬误的影响之微小,胜过史家所言。善与恶比邻而居。不要在一个人的身上寻求人为的单一性。 历史传授着一种并非私人经历和家庭传记的心理学。 公共道德的原则同私人生活的道德原则一样明确,但是它们并不同一。 高尚事业所给予某人的免责少于邪恶事业所给予他的罪责。 最后的裁决取决于最恶的行为。 检验品格,看他的行为不如看他的真情实感。人很少比其言语更优秀。 信函比史...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9页 -
自由作为道德问题的紧迫性远远大于其作为政治问题的紧迫性。 在自由问题上,有这么一种保守的情形:认为自由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品而不是一种必需品。贫因和无知的人们无法享受它。首先应当给予他们的不是自由而应当是其他东西。应当利用你手中的权力去增进他们的福利,并且牺牲自由以换取安全、安分守己和繁荣。上述观点在普通人的人生观与幸福观中占有很大市场。从根本上说,普通人的幸福是依赖于外在表象的东西,而不是内在真实的东西。因此,那就坚定地给予他们这些虚幻的东西吧,并给予他们来自上面的指导和监护。 对于上述情形,除了能从宗教上找到理由进行反驳外,在别的领域找不到理由来回击上述论点。如果幸福是群体生活的目标的话,那么,自由便是多余的了。因为自由并不一定使人幸福。自由是存在于幸福之外的其他世界的东西,它是一种义务的范畴,而非权利的范畴。它要求为了实现一种超现世生活的目标而付出痛苦、牺性。如果没有这样的目标,那么,也就没有任何其他目标值得付出牺性的代价。 自由是义务的存在状态,是良知的守护者。自由与良知相伴而生,相伴而长。 自由之核心的和最高的目标就是良知的统治。宗教只是在17世纪产生过这种良知的统治力量——就像它曾在19世纪30年代拯救过奴隶制一样。 自由与道德:总有一些人千方百计地割裂二者的关系,企图把自由奠基于权利和快乐的领域而不是奠基于义务的领域。始终如一地坚持二者的一致性吧!自由是良知的统治得以成长的条件。自由就是让良知来指导我们的行为,自由就是良知的主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7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汉译经典(共134册),
这套丛书还有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新爱洛伊丝》《精神分析新论》《精神科学引论》《哲学书简》
等
。
喜欢读"自由与权力"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私有财产、公共行政与法治 7.4
-
- 论政府 7.7
-
- 权力与风格 8.8
-
- 权力与特权 8.8
-
- 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 7.1
-
- 社会权力的来源(第四卷) 9.1
-
- 发明人类 9.3
-
- 民主向何处去? 8.6
-
- 民众政府 8.8
-
- 人文启蒙的知识传播原理 7.6
自由与权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书摘两篇:哪里有人民的良知,哪里就有自由+伟大人物几乎总是一些坏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哪里有人民的良知,哪里就有自由 ——弱势群体的安全状态是自由的试金石 阿克顿/文 诚实的民族才能得到自由 ●自由属于那些充满生机活力的民族,而不是那些尚未成熟或正在走向衰败的民族。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以什么标准来判定上述两种情形呢?以该民族在社会生活中所表... (展开)
【转】冯克利:阿克顿—— 一个史家的信仰与智慧
在今日中国,拜官员腐败与政府反腐败之赐,没听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句话的人,也许已经不多;知道此言是出自阿克顿(1834—1902)之口的,大概也不乏其人。但是了解阿克顿其人其事的,却依然极不多见。1887年,他在给《英国历史评论》主编克莱顿的一封...
(展开)

阿克顿的名言翻译错了
阿克顿的名言: Power tends to corrupt, absolute power corrupt absolutely ,本中译本译成“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句名言的意思每一个人一听就会明白,因为每一个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都有自己深切的感受。 但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这个中译是完全错误的...
(展开)

阿克顿:《剑桥近现代史》首任主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阿克顿:《剑桥近现代史》首任主编 ——认识每一个值得认识的人,读过一切值得一读的东西 格特鲁德•希梅尔法伯/文 当阿克顿勋爵于1902年辞世时,他的名字并不为一般公众所熟知。也许有人知道,他是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士之一、剑桥大学史学教授、大部头《剑桥近现代史》...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要出国了,个人藏书好价转让 | 来自雅斯纳亚 | 1 回应 | 2023-12-12 22:23:06 |
宁做卑微共和国的公民,也不愿做强大独裁国的臣民 | 来自智术师 | 1 回应 | 2021-10-21 10:03:38 |
阿克顿的名句 | 来自智术师 | 2021-04-05 21:16:50 | |
卢梭:“没有自由,祖国又从何说起。” | 来自智术师 | 2021-04-05 20:05:3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译林出版社 (2011)8.2分 97人读过
-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2010)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01)8.5分 229人读过
-
桂冠 (2004)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2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自由与权力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Uncle Jason 2024-01-16 11:19:12 广东
看了海耶克就必须要看他一再推荐的阿克顿勋爵,虽然不少章节晦涩,但是因为多出自他的演讲,又显得比较好懂。从历次宗教改革中,追求宗教的自由,再到人的自由,其历程不是我们可以模仿的。
1 有用 ADGT·Infinity 2022-09-04 16:49:22 云南
不太习惯这般话语风格
22 有用 燃情岁月勇敢心 2022-12-17 15:35:30 安徽
很快就看不到了
0 有用 西瓜吹雪 2021-10-06 19:56:08
怎么说呢 读了很久很久的一本书,看不下去就换其他书看。最后死活看不下去了……第一部分晦涩不知所云 第二部分武断且缺乏说理?就是第二部分很多话都需要详细论证?可能是作者跟我隔了太久的原因? 只有作者的名句还刻在我心“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伟大人物几乎总是一些坏人,甚至当他们施加普通影响而不是行使权威时也是如此。“自由乃至高无上之法律,它只受更大自由的限制”
6 有用 Patrick 2019-08-07 08:42:14
这本书都快绝版了,出版社就不能多印几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