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斯坦利·格林斯潘(Stanley I. Greenspan)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及实践,以“通过儿童与生俱来的兴趣来教授基本能力”的理念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发展、个体差异和人际关系(developmental,individual-difference,relationship-based)的模式,简称DIR模式,也经常被称为“地板时光”,本书详细介绍DIR方法的内涵,描述何为DIR/地板时光方法、如何进入孩子的世界并把他们带入一个充满关联、交流和思考的共享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此类儿童的发展前景。本书适用于有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父母、照顾者和相关的专业人员。
作者简介 · · · · · ·
斯坦利•格林斯潘博士(StanleyI.Greenspan,M.D.)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及儿科临床教授。他是发展和学习障碍跨学科委员会主席,创建了“0到3岁:美国婴幼儿及家庭中心”组织,也是华盛顿精神分析协会的儿童心理分析指导专家,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前任负责人,国家心理健康协会婴幼儿临床发展项目主管。格林斯潘博士曾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编撰出版至少38部专著,被译成至少12种语言。这些专著包括:《特殊需要儿童智力和情绪发展指南》、《第一个想法》、《积极心理的发展》、《充满挑战的孩子》、《婴儿及儿童早期》、《以发展为基础的心理疗法》、《儿童不可剥夺的需要》。
塞蕾娜•维尔德博士(Serana Wieder, Ph.D.)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主要致力于婴幼儿的诊断及治疗工作。担任《发展和学习障碍》期刊的副主编、华盛顿精神医学院婴儿心理卫生项...
斯坦利•格林斯潘博士(StanleyI.Greenspan,M.D.)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及儿科临床教授。他是发展和学习障碍跨学科委员会主席,创建了“0到3岁:美国婴幼儿及家庭中心”组织,也是华盛顿精神分析协会的儿童心理分析指导专家,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前任负责人,国家心理健康协会婴幼儿临床发展项目主管。格林斯潘博士曾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编撰出版至少38部专著,被译成至少12种语言。这些专著包括:《特殊需要儿童智力和情绪发展指南》、《第一个想法》、《积极心理的发展》、《充满挑战的孩子》、《婴儿及儿童早期》、《以发展为基础的心理疗法》、《儿童不可剥夺的需要》。
塞蕾娜•维尔德博士(Serana Wieder, Ph.D.)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主要致力于婴幼儿的诊断及治疗工作。担任《发展和学习障碍》期刊的副主编、华盛顿精神医学院婴儿心理卫生项目的咨询专家。也是“0到3岁”组织的咨询专家和项目负责人。她发表了多部专著,并组织了三十多场关于发展问题诊断和治疗的国际和国内研讨会。
目录 · · · · · ·
——猜想、事实、早期症状和新的构架
第一章 重新定义孤独症和应对方式
第二章 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有关的猜想及错误诊断
第三章 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及后续症状
第四章 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制订新目标
· · · · · · (更多)
——猜想、事实、早期症状和新的构架
第一章 重新定义孤独症和应对方式
第二章 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有关的猜想及错误诊断
第三章 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及后续症状
第四章 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制订新目标
第二部 家庭优先
——如何用DIR模式提高儿童与人相处、沟通和思考能力
第五章 从“家庭优先”开始
第六章 促进注意力和参与能力
第七章 促进双向沟通和社交问题解决
第八章 象征符号、想法和语言
第九章 逻辑思考和真实世界
第十章 更高层次抽象及反省式思考
第十一章 独特的生理状态(上)
第十二章 独特的生理状态(下)
第三部 地板时光
第十三章 家庭取向的地板时光
第十四章 地板时光
第十五章 无时不在、无处不见的地板时光
第十六章 地板时光最困难的部分
第十七章 帮助较大儿童、青少年及成人(上)
第十八章 帮助较大儿童、青少年及成人(下)
第四部 评估和干预
——DIR模式
第十九章 评估
第二十章 建立综合性干预方案
第二十一章 提升思考、沟通和学业能力的教学方法
第五部 克服难以应对的症状
第二十二章 背诵式语言和仿说
第二十三章 自我刺激、渴望感觉刺激、过于活跃及逃避行为
第二十四章 自理和应对新挑战
第二十五章 行为问题
第二十六章 应对各种情绪感受
第二十七章 情绪失控和退化
第二十八章 培养社交技巧
附录 1 DIR 模式成效研究
附录 2 孤独症如何发展:DIR 理论
附录 3 与人相处和沟通的神经发育障碍
· · · · · · (收起)
"地板时光"试读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孤独症及孤独症谱系障碍有三个核心或基本问题。以下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孩子是否出现这三个核心问题: 1.儿童是否在与别人建立亲密感及友情方面存在困难?儿童是否会主动寻找让他感到舒适、自在的大人,比如,母亲或主要照顾者?如果他能这样做,那么当他跟这些人在一起时,是否表现出喜欢这种亲密的关系? 2.儿童是否用手势和情绪表达方式与别人沟通?她是否会使用微笑、皱眉、点头及其他互动手势与别人进行一段持续的、双向情绪信息沟通? 3.当儿童开始使用词语时,他能有意义地使用它们吗?这些词语或象征符号的使用是否被赋予了情感或愿望,比如,“妈咪,我爱你”或“我要喝果汁”,而不是“这是一张桌子”或“这是一张椅子”? ……儿童在这三个核心过程(或能力)方面的表现与其实际年的差距,就代表(至少在初期阶段)孤独症障碍对这名儿童的影响程度。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重新定义孤独症和应对方式 -
……特定经验不仅能影响儿童的交往、沟通和思考能力,还能影响他们的脑部结构 如果儿童的能力没有什么进步,常常是因为他在家里、学校或者在治疗师那里,没有接受最佳的治疗干预方案。如果儿童能够获得适当的帮助,他的学习曲线自然就会改善。学习曲线的斜度可能每年都不同,关键是持续、稳定的进步。因此,与其依据些固定的诊断标准来预测儿童的进步,不如制订一些最佳的方案,然后观察儿童的学习过程并分他进步的喜悦。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重新定义孤独症和应对方式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地板时光"的人也喜欢 · · · · · ·
地板时光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地板时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 条 )

本书重点梳理(按目录,更新完第一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书最大的问题是作者太喜欢绕来绕去了,讲A的时候谈BC,讲B的时候谈AC,讲C的时候谈AB,而且每次提法还不一样,只顾自己哔哔哔完全不考虑读者感受。因为孩子现在采用的地板时光模式,所以我只能又回到这里。按照目录整理一下核心内容和观点,希望对大家读这书有帮助。 第一部 ... (展开)> 更多书评 1篇
-
PlasticTree (Just keep swimming)
孤独症谱系障碍 核心问题: ① 建立亲密感及友情困难 (例不会主动去寻找亲近的大人或者无法表现他喜欢这种亲密关系) ② 无法用手势和表情去进行持续的双向情感沟通(例回应笑容、淘气模仿等) ③ 难以有情绪意义地使用语言 (例妈妈我爱你) 次要症状 (非自闭症独有) ①话语和动作的重复性 ②自我刺激 ③兴趣狭窄 ④游戏 ⑤抽象思维 ⑥创造力 ⑦动作计划&顺序排列 ⑧参与能力 *以上非自闭症独有,也可能出现在①感觉信息加...2020-03-08 14:47 2人喜欢
孤独症谱系障碍 核心问题: ① 建立亲密感及友情困难 (例不会主动去寻找亲近的大人或者无法表现他喜欢这种亲密关系) ② 无法用手势和表情去进行持续的双向情感沟通(例回应笑容、淘气模仿等) ③ 难以有情绪意义地使用语言 (例妈妈我爱你)
次要症状 (非自闭症独有) ①话语和动作的重复性 ②自我刺激 ③兴趣狭窄 ④游戏 ⑤抽象思维 ⑥创造力 ⑦动作计划&顺序排列 ⑧参与能力 *以上非自闭症独有,也可能出现在①感觉信息加工问题 ②过度情绪负荷 ③动作规划障碍 ④学习障碍 语言障碍 等孩子身上
#判断孤独症谱系障碍 不是全有或全无,而是动态的过程 在1——10范围移动
DIR模式 (developmental,individual-difference,relationship-based) ①动态地看待孩子 ②关注个体差异 ③基于孩子的兴趣和情绪促进自发性互动
*采取DIR模式应基于以下问题: 孩子有哪些问题行为?与人相处、思考、沟通的基本能力如何?加工信息能力如何?有哪些因素(包括生物医学)因素影响了这些能力?过去曾尝试过用哪些方法帮助他?哪些有效、哪些无效?家人运用有效方法的能力如何?
社交基础 ①共同注意:例展示玩具 ②心理理论:例理解他人感受 ③解读复杂情绪或信号并作出推理(创造新的想法)
ASD存在“感觉-情感-动作”的联结问题 因此,常表现为行为上的漫无目的,难以一来一往地沟通,不是没有情感,是不懂用适当的动作联系其情感 (譬如普通孩子看到妈妈来会转头看向妈妈,回应妈妈的笑容。)。
问题行为干预 不能只抑制不良行为模式,要设法促进正常技能的发展,将问题行为转换为自发互动。 (譬如 儿童反复摸某物→ 交替式游戏:摸一次,大人就盖住一次。)
# 家庭优先
① 观察孩子喜欢听、看、触摸、闻什么,让孩子保持愉悦和关注大人。 ② 吸引孩子关注大人的互动游戏 ③ 将孩子即使无意义的动作都赋予意义 (如:他拍手,你就模仿/ 怪叫一声 ; 从而建立双向沟通游戏 ) ④ 设置小障碍以促进互动动机 ⑤ 鼓励多种想法和逻辑思考 (多问、多让孩子陈述原因、描述心情、主导游戏 )
第六章 加强参与 #参与是习得的基础
一 跟随孩子的引导! 即使是不好的行为,也从中推测孩子在当中得到什么乐趣,并找别的形式取代。
二 记录孩子的感觉模式 听 喜欢高频/低频 ? 吵/ 安静 ?
视 喜欢生动 / 单一平缓的动作?丰富/ 整齐的环境?
动作计划技能 ①单一步骤 (来回推车) ②复杂行动模式(把车放入车库,然后爬坡) ③ 掌握解决日常行为问题的行为模式
本体觉 喜欢旋转?跳跃?悬在半空?
———— 促进沟通————
一. 玩笑式干扰 1.以缓慢的速度介入,以避免暴露,给孩子作出反应的时间 2.孩子生气也没关系,发出抗议也是沟通的方式
二. 设置需要帮忙的情景
三. 设置情景让儿童表达,无论是融入还是拒绝
四. 不断维持孩子对你的注意力
五. 为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赋予意义 (孩子拍一下地板,大人就嗷一下)
六.升高台子 ,以维持关注。
七.适时留白,鼓励孩子主动沟通,主导游戏。
———— 第八章 想法 ——————
#产生想法: 即看到一个东西,不仅只有影像本身,还会依据互动经验联想其意义和情绪。
方法 多玩假想游戏 : ①扮演两种声音 ②不喜欢玩具,大人可把自己演成孩子喜欢的角色 ③大人的演绎尽可能有"开头-发展-结尾” , 以输入顺序排列和动作规划能力。
———————— 第十章 更高层次抽象及反省式思考 ——————
逻辑思考的层次 ① 多因素思考 ② 比较程度思考: 好多少? 好在哪? ③ 内在标准思考:反省自己 ,自我评价。
关注孩子的抽象性思考: 多询问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例:你猜这个男孩做了什么?别人会有什么反应?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培养写文章: 从有强烈感受的事件入手 (例:为什么你应该有更多的时间玩?)
———————— 第十一章 独特的生理状况 ——————
受遗传和产前产后因素的影响,对感觉刺激作出反应、组织动作、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会各有差异。
「视觉-空间信息加工」:理解看到的画面 「动作计划和排序能力」:执行反应的能力 指如何把想法实践 或 如何回应听到的看到的内容 (如听到声音,控制自己望向声源。)
* 建议: 有听觉信息加工问题的孩子作听力检差,以确定听到不同的声音频率。
* ASD通常无法聚焦或追视在眼前晃动的东西,只能依靠周边视力。从而引致难以有目光接触、或者有球丢过来就闭上眼睛、 玩刀剑游戏时只会躲……
*抛接球游戏帮助儿童用类似的能力计算出安全过马路的速度和距离。
———————— 小策略 ——————
* 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去描述孩子的动作 。 (节奏和声音都配合着孩子做的事情,产生联结感。)
* 具象化练习 通过想象缺席的家人也可应对分离焦虑; 想象故事情节也可帮助理解故事。
* 故意做错小日常 ,以鼓励孩子主动表述。
* 日常小事不要包办,让孩子回应接下来该怎么样,为什么这样做? 感受?
* 孩子自己准备日常的东西 (准备去游泳啦, 自己收拾,可要求每一样带的东西描述理由。)
*学习协商以达到交换 过程中练习:尊重别人不愿意交换的立场,以及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别人要什么 ;或者协商下一次得到这一东西的时间。
*善用声音、音调的变换 “我来~~~了” / “我~要~抓~住~你~”
* 地板时光时间: 每天八次,每次20分钟。
* 帮助儿童动作计划和排序 设定障碍游戏,儿童必须越过各种障碍以后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 加强空间信息加工能力: 寻物游戏 —— 从在孩子注视下藏物 过渡到 不观看单纯地寻找
* 充实语言&语法的前提 : 孩子能自在地和你一个又一个活动地互动,进行10分钟以上有意义的沟通循环。
*双向沟通: 你对着他连着挠痒痒十次,然后他笑十次,这不是双向沟通。 双向沟通是你要求孩子指出他要的东西,然后你递给他,再请他还给你,这才是双向沟通。
*连续的双向沟通循环: 每一个新的循环应该在某程度上区别于上一个循环 : 儿童笑了,你跟着笑;你吐舌头,他做鬼脸;你做表情,他发声音。
*多询问有关预测未来的问题 学会预测对发展社会和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至关重要 (比如 你想现在吃饼干 明天再吃冰淇淋,还是现在吃冰淇淋,明天再吃饼干 ; 你现在想吃一块饼干,还是等一等可以拿刀两块 ? )
另关于自我刺激、情绪、假想游戏的章节也值得看看。
回应 2020-03-08 14:47 -
PlasticTree (Just keep swimming)
阶段一 (前几个月) 正常:关注外界 举措:让孩子与外界的体验是舒适愉悦的,从而加强对外界的关注。 阶段二 (2-5月) 正常:了解人与物件的区别,对人感兴趣 举措:让孩子愉悦,使孩子“有愿望”与人互动 阶段三 (6个月后) 正常:双向的情绪示意和沟通 (例用哭喊叫表达需求,回应微笑) 分辨“我”和“非我”的区别 举措:鼓励用情绪和适当行为表达需求。 阶段四 (9-18个月) 正常: ① 共享式的社会性问题解决 (即会用...2020-03-08 15:52 1人喜欢
阶段一 (前几个月)
正常:关注外界 举措:让孩子与外界的体验是舒适愉悦的,从而加强对外界的关注。
阶段二 (2-5月)
正常:了解人与物件的区别,对人感兴趣 举措:让孩子愉悦,使孩子“有愿望”与人互动
阶段三 (6个月后)
正常:双向的情绪示意和沟通 (例用哭喊叫表达需求,回应微笑) 分辨“我”和“非我”的区别 举措:鼓励用情绪和适当行为表达需求。
阶段四 (9-18个月)
正常: ① 共享式的社会性问题解决 (即会用沟通循环达到目的:拉着妈妈的手让她开门,然后指着玩具表示想玩。) ② 学会用情绪示意或协商去调节情绪和行为 (如等饭等生气了,会发出声音表示不满;而在妈妈作出回应后能理解,从而在相互回应中调节情绪。) *而ASD儿童则不知道如何表达情绪。 ③ 建立早期的自我感 能从自我情绪 和 他人反馈 中明确因果,从而习得分辨他人情绪 以及 理解外部世界的模式。
阶段五 一岁半
能运用语言沟通,以及象征性思考(假想游戏)
阶段六 2岁半-5岁
富有因果逻辑 ,并同理他人想法。
—————————————————以上为六个基本发展阶段—————————————————
以下为反省式思考的三项高级能力
阶段七 多因素思考
①会想多种原因:或许他只是累了,而不是生气。 ②三角思考:我喜欢sam,不喜欢tim ;妈妈生气了,那我找爸爸玩。
阶段八 比较程度思考: 好多少? 好在哪?
不仅能考虑多种原因和因素,还能比较其相对重要性,并具有妥协让步的能力。 *举措: 在具有比较性质的问题上多问孩子意见:想吃多少面包?为什么不吃饼干?多想? 生气的时候问:有多生气?一点点?很多?多到爆?可以伸出手臂比划情绪的感受范围。
让孩子多参与挑选,两个公仔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阶段九 内在标准思考
反省自己,自我评价
回应 2020-03-08 15:52 -
公子青 (浮云遮望眼)
孩子处在情绪失控期时,我们主要的处理原则是“专心帮助孩子冷静下来”,看似很简单,却常常难以遵守。这时候并不适合对孩子讲道理,告诉他因为吃太多糖或抢了妹妹的玩具,他必须为这个状况负责。这也不是对他大吼大叫的时候……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你只需要假定孩子无法听到你在说什么(因为这常常就是实际状况),无法理解你的话,而且也无法感觉到自己失控了。每个人情绪失控时,感觉都很糟糕。在孩子情绪失控时,我们千万不...2020-08-26 10:14
孩子处在情绪失控期时,我们主要的处理原则是“专心帮助孩子冷静下来”,看似很简单,却常常难以遵守。这时候并不适合对孩子讲道理,告诉他因为吃太多糖或抢了妹妹的玩具,他必须为这个状况负责。这也不是对他大吼大叫的时候……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你只需要假定孩子无法听到你在说什么(因为这常常就是实际状况),无法理解你的话,而且也无法感觉到自己失控了。每个人情绪失控时,感觉都很糟糕。在孩子情绪失控时,我们千万不要处罚她或设定限制,这么做只会火上浇油。这并不是说在她咬了弟弟或打了你之后仍然可以安然无事。我们是指必须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后再给予处罚或设定限制…… 还有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忽视孩子的情绪失控问题。有些人认为这个做法可以避免强化孩子的情绪失控行为,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化且糟糕的策略。对许多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让他们参与更多的关系。要巩固孩子的信任感和亲密感,最好的方法是让他认识到你一直都在他身边,只要他感到过度负荷,你随时都会帮助他。所以在孩子情绪失控时,你不应该转过身,背对着他。与“向孩子保证,你永远爱他,他可以依赖你”这个目标相比,“浇熄孩子的怒火”这个目标就小多了。 引自 第二十七章 情绪失控和退化 唯一绝对禁止的处罚方法是孤立孩子!
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幻想或愿望,而不用急着说“不行”,除非有即时性的危险。 引自 第二十七章 情绪失控和退化 回应 2020-08-26 10:14 -
公子青 (浮云遮望眼)
“问题”即“机会”! 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些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会控制心情和攻击行为,把自调整成一个温和的、能关怀别人的个体?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避免只强调改变这些行为。孩子的问题常迫使父母只想制订一个完整的方案来约束冲动攻击、喜怒无常或闹别扭的行为。但如果我们只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却不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行为的基础,结果一定无法令人满意。虽然我们能减少这些不好的行为,但就像冲破堤坝的洪水,孩子还会出现...2020-08-24 19:33
“问题”即“机会”!
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些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会控制心情和攻击行为,把自调整成一个温和的、能关怀别人的个体?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避免只强调改变这些行为。孩子的问题常迫使父母只想制订一个完整的方案来约束冲动攻击、喜怒无常或闹别扭的行为。但如果我们只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却不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行为的基础,结果一定无法令人满意。虽然我们能减少这些不好的行为,但就像冲破堤坝的洪水,孩子还会出现别的不好行为。 引自 第二十五章 行为问题 也就是说,不能只是表达“不可用”,还行通过互动逐渐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即——
我们的方法强调通过设定限制和后果以及给予奖赏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注重通过安抚性、调节性的互动方式培养情绪示意的基本能力。 引自 第二十五章 行为问题 至于危险行为——
儿童出现危险行为(与不服从行为对照),应该根据其发展水平(而不是他的实际年龄),给予坚定但温和的限制…… 教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习认识‘限制’,关键是必须用对他们有意义的方式来教。 引自 第二十五章 行为问题 回应 2020-08-24 19:33
-
公子青 (浮云遮望眼)
孩子处在情绪失控期时,我们主要的处理原则是“专心帮助孩子冷静下来”,看似很简单,却常常难以遵守。这时候并不适合对孩子讲道理,告诉他因为吃太多糖或抢了妹妹的玩具,他必须为这个状况负责。这也不是对他大吼大叫的时候……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你只需要假定孩子无法听到你在说什么(因为这常常就是实际状况),无法理解你的话,而且也无法感觉到自己失控了。每个人情绪失控时,感觉都很糟糕。在孩子情绪失控时,我们千万不...2020-08-26 10:14
孩子处在情绪失控期时,我们主要的处理原则是“专心帮助孩子冷静下来”,看似很简单,却常常难以遵守。这时候并不适合对孩子讲道理,告诉他因为吃太多糖或抢了妹妹的玩具,他必须为这个状况负责。这也不是对他大吼大叫的时候……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你只需要假定孩子无法听到你在说什么(因为这常常就是实际状况),无法理解你的话,而且也无法感觉到自己失控了。每个人情绪失控时,感觉都很糟糕。在孩子情绪失控时,我们千万不要处罚她或设定限制,这么做只会火上浇油。这并不是说在她咬了弟弟或打了你之后仍然可以安然无事。我们是指必须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后再给予处罚或设定限制…… 还有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忽视孩子的情绪失控问题。有些人认为这个做法可以避免强化孩子的情绪失控行为,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化且糟糕的策略。对许多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让他们参与更多的关系。要巩固孩子的信任感和亲密感,最好的方法是让他认识到你一直都在他身边,只要他感到过度负荷,你随时都会帮助他。所以在孩子情绪失控时,你不应该转过身,背对着他。与“向孩子保证,你永远爱他,他可以依赖你”这个目标相比,“浇熄孩子的怒火”这个目标就小多了。 引自 第二十七章 情绪失控和退化 唯一绝对禁止的处罚方法是孤立孩子!
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幻想或愿望,而不用急着说“不行”,除非有即时性的危险。 引自 第二十七章 情绪失控和退化 回应 2020-08-26 10:14 -
公子青 (浮云遮望眼)
“问题”即“机会”! 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些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会控制心情和攻击行为,把自调整成一个温和的、能关怀别人的个体?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避免只强调改变这些行为。孩子的问题常迫使父母只想制订一个完整的方案来约束冲动攻击、喜怒无常或闹别扭的行为。但如果我们只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却不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行为的基础,结果一定无法令人满意。虽然我们能减少这些不好的行为,但就像冲破堤坝的洪水,孩子还会出现...2020-08-24 19:33
“问题”即“机会”!
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些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会控制心情和攻击行为,把自调整成一个温和的、能关怀别人的个体?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避免只强调改变这些行为。孩子的问题常迫使父母只想制订一个完整的方案来约束冲动攻击、喜怒无常或闹别扭的行为。但如果我们只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却不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行为的基础,结果一定无法令人满意。虽然我们能减少这些不好的行为,但就像冲破堤坝的洪水,孩子还会出现别的不好行为。 引自 第二十五章 行为问题 也就是说,不能只是表达“不可用”,还行通过互动逐渐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即——
我们的方法强调通过设定限制和后果以及给予奖赏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注重通过安抚性、调节性的互动方式培养情绪示意的基本能力。 引自 第二十五章 行为问题 至于危险行为——
儿童出现危险行为(与不服从行为对照),应该根据其发展水平(而不是他的实际年龄),给予坚定但温和的限制…… 教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习认识‘限制’,关键是必须用对他们有意义的方式来教。 引自 第二十五章 行为问题 回应 2020-08-24 19:33 -
公子青 (浮云遮望眼)
当努力让孩子学习新技能时,无论是尝试新食物、训练如、穿脱衣服,还是做其他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牢记一件重要的事一一一定要避免引起权力斗争。孩子是她自身体的主人,如果她的身体能够投入,那么她就一定是赢家。你不能强迫她做任何你想要求她做的事。所以,如果你碰到挫折,要先冷静,从一数到十,深呼吸放松下来。然后回到最基本的原则先从孩子喜欢的事开始,帮助孩子养成冷静、合作、愿意解决问题的态度,然后再慢慢引入...2020-08-23 19:16
-
公子青 (浮云遮望眼)
根据干预的经验和其他理论,针对自我刺激或刻板行为的解决之道有二:加入它和替代它——要么让活动变得有意义,要么帮儿童找到更有意义的事情做。 通常如果我们跟儿童有不错的互动时,他们的自我刺激行为应该就会减少。独处、感觉刺激过度负荷、外在环境对他的要求过多或缺乏目标以及不投入时,自我刺激行为就会增加…… 在观察时我们要推论这些行为对儿童有什么意义,她是因为外界没有任何刺激,而想通过感觉信息来填补身体的...2020-08-23 18:53
根据干预的经验和其他理论,针对自我刺激或刻板行为的解决之道有二:加入它和替代它——要么让活动变得有意义,要么帮儿童找到更有意义的事情做。
通常如果我们跟儿童有不错的互动时,他们的自我刺激行为应该就会减少。独处、感觉刺激过度负荷、外在环境对他的要求过多或缺乏目标以及不投入时,自我刺激行为就会增加…… 在观察时我们要推论这些行为对儿童有什么意义,她是因为外界没有任何刺激,而想通过感觉信息来填补身体的需求,还是感到过度负荷或有压力时,用来调节自己的一种方式?如果你不能马上找到答案,不要放弃,要有耐心,继续观察一阵。 引自 第二十三章 自我刺激、渴望感觉刺激、过于活跃及逃避行为 回应 2020-08-23 18:53
-
公子青 (浮云遮望眼)
孩子处在情绪失控期时,我们主要的处理原则是“专心帮助孩子冷静下来”,看似很简单,却常常难以遵守。这时候并不适合对孩子讲道理,告诉他因为吃太多糖或抢了妹妹的玩具,他必须为这个状况负责。这也不是对他大吼大叫的时候……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你只需要假定孩子无法听到你在说什么(因为这常常就是实际状况),无法理解你的话,而且也无法感觉到自己失控了。每个人情绪失控时,感觉都很糟糕。在孩子情绪失控时,我们千万不...2020-08-26 10:14
孩子处在情绪失控期时,我们主要的处理原则是“专心帮助孩子冷静下来”,看似很简单,却常常难以遵守。这时候并不适合对孩子讲道理,告诉他因为吃太多糖或抢了妹妹的玩具,他必须为这个状况负责。这也不是对他大吼大叫的时候……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你只需要假定孩子无法听到你在说什么(因为这常常就是实际状况),无法理解你的话,而且也无法感觉到自己失控了。每个人情绪失控时,感觉都很糟糕。在孩子情绪失控时,我们千万不要处罚她或设定限制,这么做只会火上浇油。这并不是说在她咬了弟弟或打了你之后仍然可以安然无事。我们是指必须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后再给予处罚或设定限制…… 还有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忽视孩子的情绪失控问题。有些人认为这个做法可以避免强化孩子的情绪失控行为,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化且糟糕的策略。对许多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让他们参与更多的关系。要巩固孩子的信任感和亲密感,最好的方法是让他认识到你一直都在他身边,只要他感到过度负荷,你随时都会帮助他。所以在孩子情绪失控时,你不应该转过身,背对着他。与“向孩子保证,你永远爱他,他可以依赖你”这个目标相比,“浇熄孩子的怒火”这个目标就小多了。 引自 第二十七章 情绪失控和退化 唯一绝对禁止的处罚方法是孤立孩子!
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幻想或愿望,而不用急着说“不行”,除非有即时性的危险。 引自 第二十七章 情绪失控和退化 回应 2020-08-26 10:14 -
公子青 (浮云遮望眼)
“问题”即“机会”! 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些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会控制心情和攻击行为,把自调整成一个温和的、能关怀别人的个体?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避免只强调改变这些行为。孩子的问题常迫使父母只想制订一个完整的方案来约束冲动攻击、喜怒无常或闹别扭的行为。但如果我们只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却不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行为的基础,结果一定无法令人满意。虽然我们能减少这些不好的行为,但就像冲破堤坝的洪水,孩子还会出现...2020-08-24 19:33
“问题”即“机会”!
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些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会控制心情和攻击行为,把自调整成一个温和的、能关怀别人的个体?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必须避免只强调改变这些行为。孩子的问题常迫使父母只想制订一个完整的方案来约束冲动攻击、喜怒无常或闹别扭的行为。但如果我们只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却不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行为的基础,结果一定无法令人满意。虽然我们能减少这些不好的行为,但就像冲破堤坝的洪水,孩子还会出现别的不好行为。 引自 第二十五章 行为问题 也就是说,不能只是表达“不可用”,还行通过互动逐渐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即——
我们的方法强调通过设定限制和后果以及给予奖赏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注重通过安抚性、调节性的互动方式培养情绪示意的基本能力。 引自 第二十五章 行为问题 至于危险行为——
儿童出现危险行为(与不服从行为对照),应该根据其发展水平(而不是他的实际年龄),给予坚定但温和的限制…… 教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学习认识‘限制’,关键是必须用对他们有意义的方式来教。 引自 第二十五章 行为问题 回应 2020-08-24 19:33 -
公子青 (浮云遮望眼)
当努力让孩子学习新技能时,无论是尝试新食物、训练如、穿脱衣服,还是做其他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牢记一件重要的事一一一定要避免引起权力斗争。孩子是她自身体的主人,如果她的身体能够投入,那么她就一定是赢家。你不能强迫她做任何你想要求她做的事。所以,如果你碰到挫折,要先冷静,从一数到十,深呼吸放松下来。然后回到最基本的原则先从孩子喜欢的事开始,帮助孩子养成冷静、合作、愿意解决问题的态度,然后再慢慢引入...2020-08-23 19:16
-
公子青 (浮云遮望眼)
根据干预的经验和其他理论,针对自我刺激或刻板行为的解决之道有二:加入它和替代它——要么让活动变得有意义,要么帮儿童找到更有意义的事情做。 通常如果我们跟儿童有不错的互动时,他们的自我刺激行为应该就会减少。独处、感觉刺激过度负荷、外在环境对他的要求过多或缺乏目标以及不投入时,自我刺激行为就会增加…… 在观察时我们要推论这些行为对儿童有什么意义,她是因为外界没有任何刺激,而想通过感觉信息来填补身体的...2020-08-23 18:53
根据干预的经验和其他理论,针对自我刺激或刻板行为的解决之道有二:加入它和替代它——要么让活动变得有意义,要么帮儿童找到更有意义的事情做。
通常如果我们跟儿童有不错的互动时,他们的自我刺激行为应该就会减少。独处、感觉刺激过度负荷、外在环境对他的要求过多或缺乏目标以及不投入时,自我刺激行为就会增加…… 在观察时我们要推论这些行为对儿童有什么意义,她是因为外界没有任何刺激,而想通过感觉信息来填补身体的需求,还是感到过度负荷或有压力时,用来调节自己的一种方式?如果你不能马上找到答案,不要放弃,要有耐心,继续观察一阵。 引自 第二十三章 自我刺激、渴望感觉刺激、过于活跃及逃避行为 回应 2020-08-23 18:53
论坛 · · · · · ·
请问中国大陆有无「DIR 教学模式」的 ICDL官方授权... | 来自槑 | 2019-11-20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4天前曾上架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地板时光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i果冻儿 2017-11-28
最大的收益是非语言教学
0 有用 PlasticTree 2020-03-07
核心理念是以孩子的情绪为基准教学 但干货不多 / 看到后面会觉得就这些理论来来去去重复 / 道理都懂 案例都很美好 实际操作起来真的不容易
1 有用 okida 2020-04-12
虽然地板时光不像ABA那样是经过有效验证的干预方法,但对于小龄孩子的亲子互动应该还是有帮助的。
2 有用 公子青 2020-08-26
提倡与孩子的情绪互动——基于孩子的兴趣,逐级培养基础的社交能力;与此形成对比的就是行为治疗,侧重表面能力的结构化干预。扣掉一颗星是因为部分内容理论性太强!
0 有用 短叹的喵小姐 2018-04-16
漫长的人生中。自闭症孩子该如何做到情感的双向性,独立思考,独立生活
1 有用 narumi_cogito 2021-01-11
这本书真的太难读了,太难了。我确实的记得其核心理念,跟随孩子的带领,再引领孩子进入共享世界,要重视孩子的情绪,还有儿童发展的6个基础阶段+3个高级阶段,此外就别无其他。我不但不知道要如何操作,甚至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再回过头看这本书的目录,仍然一头雾水,无法帮助我回忆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这书最大的问题是作者只是单纯的想要介绍地板时光,完全不考虑看的人是谁。可是因为自闭症只能干预,而ABA的方式费时... 这本书真的太难读了,太难了。我确实的记得其核心理念,跟随孩子的带领,再引领孩子进入共享世界,要重视孩子的情绪,还有儿童发展的6个基础阶段+3个高级阶段,此外就别无其他。我不但不知道要如何操作,甚至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再回过头看这本书的目录,仍然一头雾水,无法帮助我回忆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这书最大的问题是作者只是单纯的想要介绍地板时光,完全不考虑看的人是谁。可是因为自闭症只能干预,而ABA的方式费时、费力、费钱,最重要孩子并没有很开心、泛化也不好,所以我只能又回到这里。我会找时间好好梳理一遍的。 (展开)
2 有用 公子青 2020-08-26
提倡与孩子的情绪互动——基于孩子的兴趣,逐级培养基础的社交能力;与此形成对比的就是行为治疗,侧重表面能力的结构化干预。扣掉一颗星是因为部分内容理论性太强!
1 有用 okida 2020-04-12
虽然地板时光不像ABA那样是经过有效验证的干预方法,但对于小龄孩子的亲子互动应该还是有帮助的。
0 有用 PlasticTree 2020-03-07
核心理念是以孩子的情绪为基准教学 但干货不多 / 看到后面会觉得就这些理论来来去去重复 / 道理都懂 案例都很美好 实际操作起来真的不容易
1 有用 小面包 is me 2020-02-05
非此专业的人员阅读该书纯属无奈,辛亏家中后辈并非该症,但里面的方法确实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小朋友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