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汉室倾颓,战乱纷飞;群雄逐鹿,天下三分。
所谓“三国”,其实是汉晋之间的一段历史小插曲,由于《三国演义》的妙笔生花而家喻户晓。可惜小说所讲述的历史,是既被“整容”更被“变性”的。还其本来面目,正是《三国纪》的任务。
那么,这段历史的本性如何?它背后的深刻意义和支配力量是什么?为什么大一统的中华帝国史,会有三个汉民族政权的“第三者插足”曹操、孙权、刘备和诸葛亮身上,分别体现出怎样的风采和精神?
在本书中,并没有什么忠义与奸邪的斗争,只有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的创作者
· · · · · ·
-
易中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易中天,当今中国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明星学者、公共知识分子。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总序、1-8卷)。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袁绍揭幕
大开杀戒
揭幕人
引狼入室
从门阀到军阀
曹操出手
第二章 魏武挥鞭
迎奉天子
曹袁之别
降张绣
放刘备
官渡之战
第三章 孙刘联盟
荆州告急
诸葛亮出山
鲁肃设谋
孙权拍板
赤壁之战
第四章 三分天下
称王不称帝
刘备入蜀
讨荆州
走麦城
夷陵之战
第五章 武侯治蜀
刘备托孤
诸葛亮执政
蜀汉之亡
东吴之路
殊途同归
第六章 桃园惊梦
千年一梦
再说孙权
再说刘备
再说诸葛亮
再说曹操
后记 何时忘却三国
· · · · · · (收起)
大开杀戒
揭幕人
引狼入室
从门阀到军阀
曹操出手
第二章 魏武挥鞭
迎奉天子
曹袁之别
降张绣
放刘备
官渡之战
第三章 孙刘联盟
荆州告急
诸葛亮出山
鲁肃设谋
孙权拍板
赤壁之战
第四章 三分天下
称王不称帝
刘备入蜀
讨荆州
走麦城
夷陵之战
第五章 武侯治蜀
刘备托孤
诸葛亮执政
蜀汉之亡
东吴之路
殊途同归
第六章 桃园惊梦
千年一梦
再说孙权
再说刘备
再说诸葛亮
再说曹操
后记 何时忘却三国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易中天中华史(共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第一帝国》《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易中天中华史》
等
。
喜欢读"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的人也喜欢 · · · · · ·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刘焕读《易中天中华史》——我们是否真的该遗忘三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开始阅读《易中天中华史》,已经写到了第19本,宋朝部分。煌煌巨著,除去前几本的世界文明论比较枯燥和离题外,到了秦汉部分终于开始精彩起来。 《易中天中华史》第7本《秦并天下》讨论了秦朝迅速兴起又衰败的道理,根本原因在于权力和武力不一样,而秦始皇,却把非典型暴... (展开)
是什么让《三国演义》压倒了正史,成为更广为人知的“历史”?
从前有个年轻人,一直想着能靠写书来赚钱出名光宗耀祖。只可惜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并不是那么的和平安定。战乱的伤痛还没有平息,经济恢复的异常缓慢,再加上当时市民阶层的人数壮大和素质滞留,他的小说受众都没有闲钱去看他的书。如果他不能写出一本符合当时...
(展开)
> 更多书评 5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8.1分 172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的评论:
feed: rss 2.0
11 有用 红。 2014-10-31 14:52:56
以为是满汉全席,结果是青菜豆腐,说好听点就是开门见山,难听就是裤子脱了给我看这个?山是见到了,却没法攀登。
4 有用 昵称 2015-10-08 11:01:58
15书86。老易一本正经三国纪,没有老不正经品三国有意思。三国在历史上的位次,远不及文学上的位次。老百姓喜欢的历史,是可读好玩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有么?谁知?
15 有用 白马啸西风 2015-11-14 11:25:54
因为他对这段历史的熟悉 所以也写的分外透彻
2 有用 姜小白 2015-03-10 09:22:03
“袁绍才不闹了”——这一句足以,不是逗,而是亲近,从第一卷追到现在,十多卷了吧,“或许吧或许吧”这类言语叙述,易中天先生不是评价,没想下一个绝对的定义或者盖棺定论,只是叙述,是站在很多人的肩膀上叙述,但是他太会讲故事了。《三国纪》,法家vs儒家,士族vs寒族,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讲》可作拓展。
0 有用 科学的京兆眉妩 2016-02-01 14:47:51
既然自己都认为三国在中国史上并不重要,就没必要写这么多。 作者还是为了迎合读者而妥协了。 #无良索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