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的书评 (10)

水秀乡 2014-10-21 17:22:31

说你是“发旋”,承认不?

讨论中国人的民族性的声音多少年来不绝于耳,咱不说远的,就说说近一些的。无论是鲁迅、胡适、林语堂,还是柏杨、龙应台、三毛,当然,这都是明着说的。放在作品里说的就更多,金庸老先生从古代说,莫言从乡村说,钱钟书从知识分子身上说等等等等,但是,关起门来咱自家人...  (展开)
刘乐心 2014-10-20 14:33:53

绕不开的“劣根性”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都必须要和别人扯几句“中国人的劣根性”,这似乎成为划分自己与那些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光着膀子走在大街上的低素质人群的重要标准。 前两天先生发我一个笑话。 『昨天我去买票,一个小伙子直接插队站在我前面。我问他:“你这个人怎么不排队啊?”他...  (展开)
小林子 2014-11-04 14:56:49

中国会再有范儿吗?

“美国罗斯福总统最喜欢的枕边书。”,本书的封面上这样写着,然后当我把全书翻完,这句话反倒成为一种讽刺。 读过一部分《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以记录历史事件为主,但也多次提到中国人的虚伪, 这种虚伪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为人处事之道,也体现在当时的高层政治斗争,彼...  (展开)
末未 2014-10-13 10:00:07

昨日与今日

有一天我们几个同事中午出去吃饭,因为有山东籍的,所以大家很自然地说起烟台的苹果。徐志摩不是说过嘛,什么东西都不行,只有烟台的苹果还不错。我突然想起手里的一本稿子,就说:“烟台的水果之所以这么出名,外国的传教士功不可没!”——“哎呀,原来是这样子的!”...  (展开)
刘馨 2020-02-14 11:04:36

自省

一百多年前,中国来了一堆外国人,他们的身份是商人和传教士,且都是学历很高很有思想的各种专家。他们在中国发挥自己擅长调查研究、追求真理的特性,对我们的历史、地理、资源、国民性等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他们的目的应该不是单纯的想帮助苦难的中国人致富,更想获取一些利...  (展开)
简~单~ 2017-11-05 22:19:25

书名很应时

外国人写的书,总是充满例子,读来流畅易懂。这些例子就在身边,它可能发生在他、你、我的身上,很能感同身受,并且因为太习惯常常被我们忽略了。等被人如此准确的指出,只觉后背一凉,似被人看穿的无地自容,以及无处躲藏的不安全感。 开始没明白,明明2014年出的第一版,可是...  (展开)
西东 2016-04-05 14:13:29

建议看全本

这本只有17章,全本的一个译本为《中国人的文明与陋习》共27章,更为全面: 1死要面子 2无处不在的节俭 3勤劳又刻苦 4东方人的礼貌 5消磨时间 6模糊不清 7诚实与误解 8言不由衷 9柔韧有余 10智而不慧 11无动于衷 12傲慢与偏见 13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14墨守成规 15作茧自缚 16顽...  (展开)
Misszhou 2014-10-10 10:32:12

精辟生动

书里有一段讲中国人节俭,说会在墙上挖一个洞,洞里放上蜡烛,这样两个房间就都有光了,哈哈哈。 人们送礼时会送锦缎,上面用线缝上祝福的字,这样过后主人就能把线拆下来,锦缎用作别的——好玩,精辟……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妖精 2014-10-21 13:38:51

中国范儿,到底是个什么范儿

但凡读过梁实秋先生关于批判国民性的文章的人,都不难从梁先生那淡定的笔调中读出那么一股子发自内心的不淡定。不论何时何地,我们总能感受到梁先生的文章里提到的“中国人似乎就没有讲公德的天赋”的具体事例。比如前几天笔者就亲见一名路人将垃圾丢在环卫工人刚刚打扫干净的...  (展开)

订阅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