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2的书评 (30)

养牛专业户 2015-02-13 10:45:13

渺如尘埃美若梦

相信看这本书《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的人都是冲着两个原因去的,一是为了红楼梦,一是为了蒋勋老师。至于究竟哪一个因素占的比重比较多,那就因人而异了。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其魅力是毋庸讳言的,且不说到底有多少人看过红楼梦,就是乡村里不识字的老奶...  (展开)
红皇后 2014-12-09 00:04:46

微尘沙数,都有各自的因果

人们常说,每个人在读书的过程中都看到自己,在书里都是读出自己的影子。我想在这套蒋勋先生的微尘众中,我们也读出了他的慈悲与悲悯。如果没有他的讲解,我们一定解读不出作者在其中蕴含了这么深的感情与如此细微的笔墨去写就一个个普通甚至无足轻重的人物。 承接上一本书,这...  (展开)
水秀乡 2014-12-08 19:11:25

用现代翻转《红楼》

读到蒋勋的第三本品读《红楼梦》的书——《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②》方才越来越明白了蒋先生的立场和视角,他讲藕官的私密的同性情谊,他用存在主义哲学的思考研判宝玉对死亡的看法。还有,用刘姥姥这个众人眼中的俗物诠释所谓的“不垢不净”——“刘姥姥像是一种颠覆,用...  (展开)
平安喜乐 2014-12-17 12:00:14

像蒋老师那样细致的读书

我们看好看的小说,精彩的电影,生动的舞台剧,通常第一个留意的也是最后记住的一般只有女主角和男主角。而这本书是另一个视角,打开另一种思维,所有的人物都有血有肉哪怕毫无念白和描写,他们却的确是存在的。离开那些活生生的配角,主角的光辉也并会如此彰显。而在今天,蒋...  (展开)
蓝宁读书 2014-12-16 21:52:14

微尘众里的小和大

关于《红楼梦》,已经有太多人研究,太多种说法,连流派都多得让人咂舌。我常常想,只是一本书而已,竟然能让这么多人研究这么多年,而依然觉得意犹未尽,仿佛一座宝库,从一问世就开始被挖掘,一直被挖到现在,依然有争议,有话题,还真是不朽的名作。 但说到底,除去那些严...  (展开)
奥德赛的暗流 2014-12-12 11:44:23

给我来个餐刀

N年前我的一位语文老师就在课堂上讲过,读书要多靠自己阅读理解,少看别人的分析,少吃别人嚼烂的馍馍——话虽如此,这世界上嚼不碎难消化的大部头实在太多了,虽然说这么些年读下来,我的消化系统功能也算有些提升,但要光靠自己一个人就把它们分解吸收干净,臣妾实在做不到...  (展开)
过水忘川 2014-12-28 15:41:56

若无尘众之微,何见观园之大

看蒋勋说红楼梦,才能深刻体会读多少遍红楼都不会厌倦的感觉。其实蒋勋对红楼梦的看法从来都不客观,他不考据,也不赞同很多红学家的观点,但就是他这样一遍遍讲述着这些青春的故事,反倒令人觉出红楼的美来。这也是符合蒋勋的美学观点的,红楼里的一个梦,各人的一场生命的体...  (展开)
简三三 2014-12-06 15:44:07

红楼小人物,何尝不是我们的众生百态?

每个人心中都有部《红楼梦》,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我一直喜欢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看完先生的这本《微红尘》,也喜欢小人物里的鸳鸯和平儿这两个角色,两个人皆是对事情了如指掌,却又不张扬,内敛低调,看似没有光芒,却是众人不可或缺的角色,做事做人的最高境界大抵如此。 ...  (展开)
大城市的小闲人 2014-12-14 17:15:43

每一粒“微尘”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红楼梦》全书出现了400多个人物,除了贾史王薛里这些主角,曹雪芹对很多小人物上的刻画更加精细活泼,而蒋勋老师的《微尘众》,更是回到文本本身,似讲述故人琐事般将这些芸芸微尘深刻解读,于细节处见人性点滴,更加丰满立体,充满人文主义精神。 在《微尘众》里,没有解密...  (展开)
小林子 2014-12-12 13:27:37

是尘埃还是星辰

这是今年读到的第四本蒋老师的书,每本都与《红楼梦》有关。从第一本开始,蒋勋读《红楼梦》的视角基本已经确定,那就是探寻文学之美,探寻青春之美。只不过这一次,他带我们走进《红楼梦》更微观的世界,窥探其中的细枝末节,用更多的笔墨解构《红楼梦》中的小人物。 平儿的...  (展开)
芝麻小元宵 2014-12-25 22:36:32

大观园是青春的冢

《红楼梦》总是怎么读都读不尽的意味深长,曲径通幽处又是一片天地,一个只出现了一次的小人物,一个连名字都不曾留下,也不知未来结局为何的无名小卒,一个湮没在大观园繁华盛景下转瞬即逝的小细节,就是这样的细枝末节被曹雪芹精心灌溉着,其中蕴含的真意让人再读时忍不住热...  (展开)
杜子腾-TM 2014-12-14 22:07:40

细处出悲悯,微中见真情

细处出悲悯,微中见真情 ——评《微尘众2》 文|杜子腾 蒋勋读《红楼梦》,总是能从细处着手,掀开曹公费心披上的情感盖头,从而让我们领略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红楼世界。而且蒋勋的洞察力还在于他的巨细无遗:那些在红学家眼中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在他这里偏偏成为了关注的焦点;那...  (展开)
友竹 2014-12-09 14:52:02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姿态

文/友竹 近来读到蒋勋的《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②》,心里特别欢喜。因为从前读过的红楼梦研究文章里,常常充满了对各个人物、各种现象的强烈批判,再不然就是按照某些说不过去的分类法统统给人贴上标签。 这种做法往往让读者来不及思考就顺着评论者的思路把《红楼梦》...  (展开)
曲榭 2014-12-08 14:42:24

吟成豆蔻 睡足荼糜

听一位红迷说过的这样一段话:第一次读红楼关心的是宝黛爱情,后来读是感叹红颜薄命,再后来是人情世故,再后来就关注那些小人物。。。。。我想这应该是很多熟读红楼之人的心路历程。。。。 微尘二告诉你,用主人,奴仆的高下,排列品评《红楼梦》的角色重要性,可能是对红楼极...  (展开)
追求上进的老马 2014-12-25 22:43:47

红楼梦:读出我们自己的人生

这是蒋勋先生《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系列的第二本,在此中他仍然专门着眼于《红楼梦》中那些不足道的小人物,不经眼的小事件,剖析它们背后因缘际会的故事以及悲喜交集的情感,从其中看人所未看,发人所未见,读来别有一番意趣。 蒋勋先生认为,《红楼梦》是作者在回忆着生...  (展开)
Aileen清欢 2014-12-16 15:05:59

那些变幻的短暂的寂寞的

红楼一梦,多少青春女儿,花落水流云散,纵然多情,最后也只剩惘然。对于生命的无常、幸福的短暂与人生的寂寞,曹公多情自不必说,若有人对书中微渺之人事一一检点,不批判,不苛责,只是带着一种温厚的平等心来观照,不也是一桩温柔情事么?蒋勋的这本《微尘众2》便是...  (展开)
王千斤 2014-12-09 14:23:31

蚁族

“蚁族”是一个新的名词,却是一个久远的存在。 无论何时或者何地,只要共产主义尚未实现,那么就永远有这些值得被关注却始终被忽略的人物。 曹雪芹并不如此,这正是他的伟大所在,也正是《红楼梦》的伟大所在。 同《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1》一样,蒋勋仍旧把目光放在了那些...  (展开)
一蓑烟雨伴书香 2014-12-06 17:51:40

红楼青春: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的一抹亮色

终于盼来了《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第二辑。感觉一如第一辑,美轮美奂。 书的版式设计,尤其是诸多彩印插图,营造了一种古朴典雅的优美氛围。每节篇幅极短,语言简练畅达而又富有时代气息,读起来令人欲罢不能,与那些考据红学家的作品直有霄壤之别。浏览之下,欲罢不能,是熬...  (展开)
柳二白 2014-12-30 14:49:29

微小之处更见真情

在读这本书之前,刚好又重读了一遍《红楼梦》,所以,书中介绍的这些小人物历历在目,仿佛昨天才见过一般。《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也会读出不同的贾宝玉、林黛玉。所以,古今中外研究《红楼梦》的人非常多,其中不乏学术名流。他们大多以客观...  (展开)
诸喜 2017-06-25 15:08:33

洁癖在淖泥洗涤之后的出淤泥而不染是重生

一 又到了每年芒种前后初夏梦红楼的季节。 读红楼是我热爱蒋勋的仪式。 蒋勋热爱《红楼梦》,我热爱蒋勋,我偏执的认为通过阅读《红楼梦》,我就可以在呼吸吐纳间与蒋勋的灵魂更靠近一些。 读不懂《红楼梦》的我却读懂了蒋勋的红楼梦。 有的时候是这样的,喜欢对了一个人,...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0条)

订阅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2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