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蜂的书评 (24)

微不足道 2013-03-28 14:54:59 皇冠2013版

大哉问的提出——东野圭吾作品水准的分水岭

近来,东野圭吾作品在大陆及台湾已经出尽了七、八成。由于台湾当初是先从那些很有话题性、作者笔锋成熟期的作品开始推出的,因此刚开始阅读东野圭吾时,差不多便读到了作品最好的那些作品。 随着东野圭吾热从06年底日剧《白夜行》播映后持续升温以来,很早开始阅读台版的推理迷...  (展开)
呆呆 2015-07-26 12:59:12

大B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为身边有些朋友很喜欢东野圭吾先生的作品,也一直耳濡目染的了解了一些他的作品,例如白夜行,嫌疑犯x的献身等等,听着听着也就萌生了也买一本他的书来看一看,拜读一下。当时是怎么就买了这本 天空之蜂的呢?早已忘却,泼出去的水至少还有印记,只是记忆跟着印记一样...  (展开)
JIDUDU 2014-06-07 11:31:07 皇冠2013版

渐入佳境的故事

一开始很不吸引人,前四分之一看看停停,直升机改造、核电站原理,离我很远又难懂,而且,大段大段充斥专业名词的解说让人不由产生“毕竟是早期作品没什么小说味儿呀”的评价。由于对核电站安全性的分析不断推进,渐渐取而代之的是“这完全是科普作品”的钦佩感。在大量依赖核...  (展开)
初音求道大帝 2021-04-29 17:51:01

拖沓是拖沓,但这本书已经算东野圭吾作品里中略偏上的水准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结合现在日本排核废水的事件,这本书显得意外讽刺。可以算是东野圭吾较为深入现实意义的作品之一了。 书看完的昨天正好把电影看完了,相比较电影而言,书是想老老实实地探讨核电问题的,没有电影里那些为搏观众眼球而设置的夸张情节。什么是夸张情节?比如主角儿子被困在飞机上...  (展开)
逗逼の消防员 2015-05-30 08:57:38

社会派,厚重

《天空之蜂》东野圭吾 【学术意义】 A 东野圭吾的探索 从南海引入东野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看出,最早的就是东野的《X》和《白夜行》《恶意》这些巅峰作,随着热度燃起,才把他早期好多尝试和探索的作品一点点引进。当然,好多并没有可读性,是属于那种卖给“铁粉”用以收集纪...  (展开)
GLARE 2020-07-20 15:13:45

阅读体验为0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小说前期节奏拖沓冗长,虽然登场人物众多,想要创造出一种群像剧的感觉,但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是非常糟糕的,反而加剧了节奏的拖沓。第二,整部作品并没有太多高潮,或者说高潮部分并不突出。如果说救孩子是第一个高潮的话,而小说叙事已经进入了中期,也就是说,整个前期没有一...  (展开)
大鱼海棠 2018-03-13 22:24:35

说说书之外的东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看《天空之蜂》之前,我曾无意间看了一眼它的评分,很低,才6.几。我想,莫非这是东野的随笔作?我抱着疑惑的心思打开了扉页,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东野对这本书的构思及取材花去了多少多少时间。我更加疑惑了,若是这样,那么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会有那么低的评论。抱着试试看的心...  (展开)
XiN 2013-07-09 09:45:58 皇冠2013版

专业性字句颇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东野圭吾说这本《天空之蜂》是他呕心沥血之作,为了完成这部小说,他曾实地调查、钻研直升机、了解核电站的运作等搜集素材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不发现在《蜂》里头——基本上从开篇到结尾,都充满了专业性名词。虽然专业性强是很好,读者在读到小说的同时更可以增长其他知识...  (展开)
Gustav 2017-05-21 23:07:19

很多事情不由你决定但并不是与你无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东野圭吾较为早期的作品,也是耗费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 场面上,《天空之蜂》是东野少有的拥有宏大场面地作品,涉及全日本民众,少有地讨论了“核”这一社会问题。 如同东野之后的许多作品一样,很早就披露了犯人身份和犯人的情况(和一般隐瞒犯案手法不同的是,这次是逐渐揭...  (展开)
double 2021-08-26 19:55:16

《天空之蜂》:孩子挨了蜇,方知蜂的可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花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候,终于将这本书读完,其实可能时间更长一个月,很多时候我一度想放弃,但东野圭吾的推理又让我欲罢不能,不得不说是一个漫长这么人的过程。 关于《天空之蜂》为什么看了这么久,大抵还是有些原因的。 1⃣️ 此前我对社会类、专业类书籍并不是感兴趣...  (展开)
(๑´ㅂ`๑) 2020-05-26 08:56:42

《天空之蜂》

“孩子挨了蛰,方知蜂的可怕,若懵懂无知,长大后便会成为沉默的群体。” 没有多少人了解核电的构造,也不知道停止所有核电站会对日常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生活中,如若核电站不建在你周围,你也不会去留心这样的事物。如果建在你周围就容易会形成一种害怕的...  (展开)
欧爷115 2017-03-23 08:28:15

反思的两个问题

东野圭吾曾说:“如果有人问迄今为止写过的作品中哪本最花心思,大概我会说是这一本吧。有了灵感之后,取材用了三年,写作又用了一年。我去了许多地方,访问了许多人,其中包括核能发电的相关人士、反对核能发电的人、研究直升飞机的科学家、自卫队、警察等等。取材的难点在于...  (展开)
维生素C 2016-05-06 22:56:43

深思高科技犯罪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读完此书,更多的关注点应该是其内容中涉及的核电问题。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却少有人提到,即在某些领域的顶尖人才,利用其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犯罪,这种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其可怕的,正如书中,利用其知识遥控了直升机,并以此来威胁政府。这种行为带...  (展开)
生存在海拔四米 2015-11-09 13:36:10

简直是核电的纪实书,同时有点小失望。

东野的前期考究工作做得很扎实,不但吧核电很复杂的原理说清楚了,还把日本社会中不同层面不同立场的民众观点阐述的很清楚。 只是东野的优秀作品太多了,解忧杂货店,祈祷落幕时比天空之蜂更有可读性。 还有一个bug,911之后要是出现不明飞行物接近重要设施的话,会有很大的可...  (展开)
笑死,西班牙 2023-04-05 03:47:08

这书评真是看不下去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写在前面: 觉得这本书专业知识太多看不下去的所以很烂,不是书的问题是你的问题。你觉得不好你可以不买,他写的不好可以卖不出去。供需自由。 别说文理科,我是文科生,我看得很开心。 —————————————————————— 最近工作比较忙,断断续续看了好几天。不...  (展开)
大雁 2021-03-31 20:12:00

民族恐惧促成此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知道这是我看过的第几本东野圭吾的书了,熟悉的风格扑面而来。从一个很普通的场面切入,情节汩汩而来,各式人物悉数到场,随着情节深入,主题呼之欲出,戏剧张力得到充分发挥,紧绷,直到最后谜底揭开,发人深省。 这是一本有关“核安全”主题的小说。在东野所有作品里不算很...  (展开)
鸭川一只鹅 2020-11-19 15:45:24

《天空之蜂简评》

比起这本小说本身,其写作背后的故事似乎更有意思。 发表这篇作品时,东野圭吾正处于作家生涯最艰难的时期,作品销量不好且屡次在各种奖项中入围又落选,其本人也不受瞩目。所以潜意识里可能萌生了“沉潜”的想法。这本“核辐射”题材的小说,取材和写作总共用时四年(取材故事...  (展开)
深夜梦想家 2020-04-02 15:40:05

主要角色一览表

明明只是个短小精悍的故事,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在书中安排这么多人物,附带很多跟主线无关的故事。 整理了一份主要角色表,帮助容易搞混名字的读者。 锦重工业: 直升机技术人员一:汤原一彰,妻笃子,子高彦 直升机技术人员二:山下,妻真知子,子惠太 设备开发事业本部核机器...  (展开)
一一 2019-11-24 18:30:17

真看不下去

很粗略的翻了翻,这大概是讲人民反对核反应堆的事,有人以直升机降落到核反应堆上,来威胁要求拆除境内全部的核电站。 故事应该是讲人民觉醒、民族大义的,可惜实在算不上推理小说,硬着头皮都看不下去,还是算了。 他的视角从普通人的情情爱爱,转到了关系民生的大事上,对一...  (展开)
姜寒碧 2017-02-18 22:29:12

天空之蜂——献给技术人员的赞歌

据说是东野君当年的呕心沥血之作,当然并不是因为他的苦劳才打出比豆瓣高的分的。这本看起来像是在看好莱坞大片,东野君最擅长的多角度叙事、对众生相的白描,都挺精彩的。被人诟病的大段大段的对无线电控制和核电站运作原理,在我看来,可能有因为是翻译作品而使其更加无聊的...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4条)

订阅天空之蜂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