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文法》的作者为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梁先生对于作文之法则规矩的讲论,语言畅达,并富有说服力,全面阐述了各类文体所应遵循的规则,以及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最后一章关于怎样教授作文的讲解尤为恳切。其中对于作文之道的精彩论述时时闪现,在今天看来仍熠熠生辉。
作文法的创作者
· · · · · ·
-
梁启超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其中包括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等。
目录 · · · · · ·
序言一
序言二
一 提纲
二 记述之文
三 记静态之文
观点一鸟瞰
观点二类括
观点三步移(移步换形)
观点四凸聚
观点五脔尝
四 记动态之文
五 记事文
第一理法
第二理法
第三理法
第四理法
六 论辩之文
说喻之文
倡导之文
考证之文
批评之文
对辩之文
自立
应敌
急切
明晰(条理清楚)
注重
对机
七 教授法
附录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序
一、导言(上)
二、导言(下)
三、奔进的表情法
四、回荡的表情法(上)
五、回荡的表情法(下)
六、附论新同化之西北民族的表情法
七、蕴藉的表情法
八、附论女性文学与女性情感
· · · · · · (收起)
序言二
一 提纲
二 记述之文
三 记静态之文
观点一鸟瞰
观点二类括
观点三步移(移步换形)
观点四凸聚
观点五脔尝
四 记动态之文
五 记事文
第一理法
第二理法
第三理法
第四理法
六 论辩之文
说喻之文
倡导之文
考证之文
批评之文
对辩之文
自立
应敌
急切
明晰(条理清楚)
注重
对机
七 教授法
附录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序
一、导言(上)
二、导言(下)
三、奔进的表情法
四、回荡的表情法(上)
五、回荡的表情法(下)
六、附论新同化之西北民族的表情法
七、蕴藉的表情法
八、附论女性文学与女性情感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梁启超)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事顿足,有事狂笑,有时叹息。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绢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开口大笑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6页 -
辩论是根据自己的主张,就对方的意见加以剖析、讨论,并使对方信从的一种行为。这与一般议论文的自己设立疑难自己给予解答有点儿相同;不过,自己设立疑难,不出自己的思想范围,人家来相辩论,那就方面更广,或许出乎意外也未可知。在实际生活上,我们常常碰到需要辩论的时机;即使不为着读文和作文,也该对于辩论这事情留心才是。 一般人辩论,往往忘记了辩论的本旨,单靠一腔意气,专想折服对方。辩论的本旨原来在求一个是非;甲要同乙辩论,并不因为对方是乙的缘故,却因为乙的意见,在甲认为不甚妥当的缘故。这样说来,辩论不该离开对方的意见而别生枝节是显然可知的。但是,人心常不能平静无所偏倚,或为着私人的利害,或为着识力的短浅,虽不能捉住对方意见的缺漏,也觉得非同他辩论一番不可。这就不得不蔓延到歪斜的方向去。如与人辩论哲学上的问题,却列举对方作官时的劣迹,大骂一顿;与人辩论知行难易的学说,却说对方在小学里就是劣等生,在中学、大学里又留过多少回的班:这样的事情是我们时常见到的。如果辩论的目的在乎快意,那自然无妨如此。如果不在快意而在求一个是非,那末,这样地干简直是南辕北辙。即使对方的意见确然不对,你并不从正面把它辩正,又怎么会产生出对的意见来?对方对于你的胡闹的辩论,绝对不肯心折是当然的;旁人听了这样的辩论或者看了这样的辩论文字,也会觉得徒乱人意,毫无实际。所以,论到效果可说等于零。我们倘若同人家辩论,最须切戒的就是不要犯了这样的恶习。我们要认清辩论的本旨在求一个是非,除了根据自己的主张,就对方的意见剖析、讨论之外,不应发表多余的意思,吐露不必要的话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先生教你写文章(共20册),
这套丛书还有
《读写门径》《论说文作法讲义》《作文研究》《写作指引》《怎样教作文》
等
。
喜欢读"作文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作文法"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文献综述写作 8.8
-
- 聪明的阅读者 8.5
-
- 学习的本质 7.9
-
- 我怎样读书 7.9
-
- 学术写作如何讲好故事 7.5
-
- 做研究是有趣的 8.9
-
- 写作这回事 8.7
-
-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7.5
-
- 研究的方法 8.2
-
- On Writing Well 9.1
作文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 更多书评 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商务印书馆 (2018)8.5分 24人读过
-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8.8分 95人读过
-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7)8.3分 36人读过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2)8.8分 1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学课 (Isabel)
- 自在文章·创意写作·参考书目 (白鱼文化)
- 记一波硕论参考中文书籍 (曖〇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作文法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左思 2015-01-01 22:48:13
2015年1月1日读毕,梁启超思想之超前,文笔之优美,都是有来源的:其一,梁对中国古文之认识非常之深;其二,梁对中国古诗之意境把握之透。梁举北齐名将斛律光(不识字),皇帝让在殿上的各人做诗,他做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成为千古绝唱。
0 有用 陰陽魚 2024-05-04 13:29:42 山西
內容佳惜乎篇幅小,只能點到即止。今天傳播或教授文藝者,多不講規矩、技藝,而只談主觀、感覺,則從餐飲到書畫到樂音再到文本的所有平民的、精英的美學,同時在散佚,只留下讓大多數消費者直覺上舒適的那些不成器的東西。這恰如世人只說詩經文筆好而不知云何賦比興、云何思無邪,則俗如花兒,雅如京昆,都會失其魂魄。本書強調並勾勒了如何學習漢文的數千年來的骨架,值得每一個中小學語文老師閱讀。『大匠能予人以規矩,不能使人... 內容佳惜乎篇幅小,只能點到即止。今天傳播或教授文藝者,多不講規矩、技藝,而只談主觀、感覺,則從餐飲到書畫到樂音再到文本的所有平民的、精英的美學,同時在散佚,只留下讓大多數消費者直覺上舒適的那些不成器的東西。這恰如世人只說詩經文筆好而不知云何賦比興、云何思無邪,則俗如花兒,雅如京昆,都會失其魂魄。本書強調並勾勒了如何學習漢文的數千年來的骨架,值得每一個中小學語文老師閱讀。『大匠能予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世間懂規矩而不能巧者有之,萬萬沒有離規矩而能巧者。縱有太白、長吉之奇才,所作依然滿是六朝樂府、昭明文選的痕跡。用魯迅的話說,即使天才,也不可能生來的第一聲啼叫,便是一首好詩。 (展开)
0 有用 随想陆 2019-01-12 19:10:19
需反复研读
0 有用 黑崎怜 2023-03-14 11:43:01 湖北
感觉有人比我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