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治宪法体制的建立及其特点
第一节 明治政府的政治建设探索及明治宪法体制的建立
第二节 明治宪法体制的特点与宪法外势力的存在
小结
第二章 元老、以内大臣为首的宫中势力
第一节 元老
第二节 以内大臣为首的宫中势力
小结
第三章 明治宪法体制下的内阁及内阁首相奏荐机制
第一节 元老协商确定继任内阁首相人选时期
第二节 以内大臣为首的宫中集团的参与
第三节 内大臣与重臣召开重臣会议协商时期
小结
第四章 早期内阁与元老势力的形成——-
第一节 早期内阁与伊藤博文、黑田清隆两元老的出现
第二节 元老集团的扩大和力量积蓄
第三节 元老内部的分化
小结
第五章 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在元老中占主导地位与“桂园时代”
第一节 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与日英同盟
第二节 元老与日俄战争
第三节 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与第一次西园寺公望内阁
第四节 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与“桂园模式”
小结
第六章 山县有朋在元老中占主导地位时期的元老与内阁
第一节 “增师”问题与第二次西园寺公望内阁的垮台
第二节 大正政变前后的元老与内阁
第三节 山县有朋与大隈重信内阁、寺内正毅内阁
第四节 山县有朋与原敬内阁
小结
第七章 最后的元老西园寺公望与内阁
第一节 增补元老及扩大垂询范围问题
第二节 西园寺公望与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间内阁
第三节 西园寺公望与所谓“宪政之常道”期的政党内阁
第四节 西园寺公望与军部势力的崛起
小结
第八章 以内大臣为首的宫中势力与内阁
第一节 明治元老势力鼎盛时期宫中势力影响力的弱化
第二节 大正时期元老兼任内大臣与宫中影响力的增强
第三节 平田东助任内大臣时的宫中与内阁
第四节 牧野伸显任内大臣时的宫中和内阁
第五节 从斋藤实到木户幸一——从集团辅弼到内大臣单独辅弼
小结
终章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收起)
1 有用 隐清 2022-04-12 03:18:33
元老重臣和内大臣为首的宫中势力都是天皇与内阁之间的中间连接环节。明治中期到昭和前期,从元老政治到政党政治,最终演变到军人政治的这段时期,元老和宫中势力直接控制或极大影响内阁,是日本政坛的要角。此书是中文日本史的一本学术高水平之作
1 有用 一桥阿尼玛 2021-06-09 19:57:19
没找到博论,应该和单位有关,不知道本书的注释是不是有大幅度删减。文书传记等的使用不是太多,原敬日记的使用频率很高。时间跨度大,人物涉及多,有些复杂事件有自己的看法,就难度而言,本书作为国产政治史,还是扎实的。关于陆军,比如说两个师团的增设问题,作者关于桂的态度,上原在事件中的位置,论述稍显不足。陆军内部的有些人事关系也似乎认识不足,比如石本和木越,本身就分别是寺内和桂的嫡系,而且桂在自愿退出现役拒... 没找到博论,应该和单位有关,不知道本书的注释是不是有大幅度删减。文书传记等的使用不是太多,原敬日记的使用频率很高。时间跨度大,人物涉及多,有些复杂事件有自己的看法,就难度而言,本书作为国产政治史,还是扎实的。关于陆军,比如说两个师团的增设问题,作者关于桂的态度,上原在事件中的位置,论述稍显不足。陆军内部的有些人事关系也似乎认识不足,比如石本和木越,本身就分别是寺内和桂的嫡系,而且桂在自愿退出现役拒绝元帅以前,其在陆军内部和贵族院的发言权就已经落后于寺内。关于桂的新党构想和执政方针,论述似乎同样不足,山本的所谓能力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延续了桂。山县在事件中的态度也并非一贯。势力间的对立是一种视角,过于突出政党对军部则有机械简化之弊,桂园中崩解于第二桂的相互自我抑制应更有解释力,包括宪政常道时期。 (展开)
0 有用 打蜡群岛 2023-07-18 13:47:07 上海
对于日本近代重要宪法外势力元老对内阁政治的影响的极佳梳理,展现了战前日本法治外衣下的人治因素
0 有用 咸鱼翻身把歌唱 2023-09-02 12:49:52 山东
我感觉是十分优秀的,对于国内来说是难得的一本
2 有用 晴信 2022-12-12 21:43:05 江苏
先读了伊藤之雄的《元老》,所以再读这本就没什么阻力感了。伊藤之雄认为元老有8名,桂太郎不算,而作者认为有9位,似乎9位说算是主流?最后一章关于宫中势力更迭的内容,作者虽然自谦说难称是研究,但内容还是很值得参考。总体而言叙事是比较完整的,对国内学术界有所补充,但和日本既有研究相比开拓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