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文化史(套装共3册)》是中国文化丛书之一。《中国文化史(套装共3册)》依据历史演进的顺序,讲述中国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的思潮、文化现象与文化制度的发生与发展,内容照顾到点与面,时间与地域,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勾勒出中国文化的全貌,培养读者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观念和认同感。
中国文化史的创作者
· · · · · ·
-
柳诒徵 作者
目录 · · · · · ·
弁言
绪论
第一编 上古文化史
第一章 中国人种之起源
第二章 洪水以前之制作
第三章 家族及私产制度之起源
第四章 政法之萌芽
第五章 文字之兴
第六章 洪水以后之中国
第七章 衣裳之治
第八章 治历授时
第九章 唐虞之让国
第十章 治水之功
第十一章 唐虞之政教
第十二章 夏之文化
第十三章 忠孝之兴
第十四章 洪范与五行
第十五章 汤之革命及伊尹之任
第十六章 殷商之文化
第十七章 传疑之制度
第十八章 周室之勃兴
第十九章 周之礼制
第一节 国土之区画
第二节 官吏之职掌
第三节 乡遂之自治
第四节 授田之制(附兵制)
第五节 市肆门关之政
第六节 王朝之教育
第七节 城郭道路宫室之制
第八节 衣服饮食医药之制
第九节 礼俗
第十节 乐舞
第十一节 王朝与诸侯之关系
第十二节 结论
第二十章 文字与学术
第二十一章 共和与民权
第二十二章 周代之变迁
第二十三章 学术之分裂
第二十四章 老子与管子
第二十五章 孔子
第二十六章 孔门弟子
第二十七章 周末之变迁
第二十八章 诸子之学
第二十九章 秦之统一
第三十章 秦之文化
第三十一章 汉代内外之开辟
第三十二章 两汉之学术及文艺
第三十三章 建筑工艺之进步
第二编 中古文化史
第一章 中国文化中衰及印度文化东来之故
第二章 佛教入中国之初期
第三章 诸族并兴及其同化
第四章 南北之对峙
第五章 清谈与讲学
第六章 选举与世族
第七章 三国以降文物之进步
第八章 元魏之制度
第九章 佛教之盛兴
第十章 佛教之反动
第十一章 隋唐之统一及开拓
第十二章 隋唐之制度
第十三章 隋唐之学术文艺
第十四章 工商进步之特征
第十五章 隋唐之佛教
第十六章 唐宋间社会之变迁
第十七章 雕板印书之盛兴
第十八章 宋儒之学
第十九章 政党政治
第二十章 辽夏金之文化
第二十一章 蒙古之文化
第二十二章 宋元之学校及书院
第二十三章 宋元间之文物
第二十四章 河流漕运及水利
第二十五章 明儒之学
第二十六章 明之文物
第三编 近世文化史
第一章 元明时海上之交通
第二章 西教之东来
第三章 明季之腐败及满清之勃兴
第四章 西方学术之输入
第五章 清代之开拓
第六章 满清之制度
第七章 清初诸儒之思想
第八章 康乾诸帝之于文化
第九章 学校教育
第十章 考证学派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与鸦片之祸
第十二章 内治之腐败及白莲发捻之乱
第十三章 外患与变法
第十四章 译书与游学
第十五章 机械之兴
第十六章 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
第十七章 法制之变迁
第十八章 经济之变迁
第十九章 最近之文化
· · · · · · (收起)
绪论
第一编 上古文化史
第一章 中国人种之起源
第二章 洪水以前之制作
第三章 家族及私产制度之起源
第四章 政法之萌芽
第五章 文字之兴
第六章 洪水以后之中国
第七章 衣裳之治
第八章 治历授时
第九章 唐虞之让国
第十章 治水之功
第十一章 唐虞之政教
第十二章 夏之文化
第十三章 忠孝之兴
第十四章 洪范与五行
第十五章 汤之革命及伊尹之任
第十六章 殷商之文化
第十七章 传疑之制度
第十八章 周室之勃兴
第十九章 周之礼制
第一节 国土之区画
第二节 官吏之职掌
第三节 乡遂之自治
第四节 授田之制(附兵制)
第五节 市肆门关之政
第六节 王朝之教育
第七节 城郭道路宫室之制
第八节 衣服饮食医药之制
第九节 礼俗
第十节 乐舞
第十一节 王朝与诸侯之关系
第十二节 结论
第二十章 文字与学术
第二十一章 共和与民权
第二十二章 周代之变迁
第二十三章 学术之分裂
第二十四章 老子与管子
第二十五章 孔子
第二十六章 孔门弟子
第二十七章 周末之变迁
第二十八章 诸子之学
第二十九章 秦之统一
第三十章 秦之文化
第三十一章 汉代内外之开辟
第三十二章 两汉之学术及文艺
第三十三章 建筑工艺之进步
第二编 中古文化史
第一章 中国文化中衰及印度文化东来之故
第二章 佛教入中国之初期
第三章 诸族并兴及其同化
第四章 南北之对峙
第五章 清谈与讲学
第六章 选举与世族
第七章 三国以降文物之进步
第八章 元魏之制度
第九章 佛教之盛兴
第十章 佛教之反动
第十一章 隋唐之统一及开拓
第十二章 隋唐之制度
第十三章 隋唐之学术文艺
第十四章 工商进步之特征
第十五章 隋唐之佛教
第十六章 唐宋间社会之变迁
第十七章 雕板印书之盛兴
第十八章 宋儒之学
第十九章 政党政治
第二十章 辽夏金之文化
第二十一章 蒙古之文化
第二十二章 宋元之学校及书院
第二十三章 宋元间之文物
第二十四章 河流漕运及水利
第二十五章 明儒之学
第二十六章 明之文物
第三编 近世文化史
第一章 元明时海上之交通
第二章 西教之东来
第三章 明季之腐败及满清之勃兴
第四章 西方学术之输入
第五章 清代之开拓
第六章 满清之制度
第七章 清初诸儒之思想
第八章 康乾诸帝之于文化
第九章 学校教育
第十章 考证学派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与鸦片之祸
第十二章 内治之腐败及白莲发捻之乱
第十三章 外患与变法
第十四章 译书与游学
第十五章 机械之兴
第十六章 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
第十七章 法制之变迁
第十八章 经济之变迁
第十九章 最近之文化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共34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佛教史》《中国小说史略》《史学方法导论》《人间词话》《中国绘画史》
等
。
喜欢读"中国文化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琐屑编 8.7
-
- 尚书引义 9.3
-
- 谭嗣同全集 9.2
-
- 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 9.1
-
- 凌霄一士随笔 9.6
-
-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 9.5
-
- 古典新义 9.4
-
- 周易外传 9.5
-
- 东周列国(全三十册) 9.3
中国文化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的出版说明和蔡尚思导读
出版说明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传统学术,呈现出了与前此大不同的局面。西学的渐次输入,兼之晚清以来学术自新的吁求,相激相荡,中国学术风气遂为之一开。不仅内容体系较前宏阔,其立意思理亦更有卓远处。我社“蓬菜阁”丛书的出版虽已着眼于此且颇受读者关注,但因丛书体例所...
(展开)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上海三联书店 (2007)8.8分 253人读过
-
岳麓书社 (2010)9.1分 39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8.0分 37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7.9分 2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 通识/通史:多学科的视野 (🦉的瓦涅密)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待购 (昵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63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文化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9-07-10 10:54:36
按需。《中国文化史(套装共3册)》是中国文化丛书之一。《中国文化史(套装共3册)》依据历史演进的顺序,讲述中国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的思潮、文化现象与文化制度的发生与发展,内容照顾到点与面,时间与地域,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勾勒出中国文化的全貌,培养读者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观念和认同感。
0 有用 三清喵 2021-05-19 08:20:09
柳老的代表作,可与乃徒陈登原的同名著互相参考。
5 有用 何子诚 2017-09-03 07:43:59
从“中国”“华夏”开始,讲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厚厚的两册,还是很长见识的,先生的代表作。不过书中很多观点难免感觉偏于主观,还须更多的证据来佐证。读的不是这个版本,不过很喜欢中华书局这套书,推荐。
0 有用 brant 2020-11-28 11:38:46
文以载道
0 有用 宋庄仁 2023-07-26 20:57:43 贵州
翻完。感觉不如钱穆的观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