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公元前49 年,一条河,一场政变……
恺撒、庞培、克拉苏、西塞罗……
罗马历史上最耀眼的群星
演绎罗马共和国走向衰亡的最后历程
“越过此河,将是悲惨的人间世界;但若不越过,吾将毁灭”——恺撒
荣获赫塞尔—蒂尔特曼奖 / 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奖
《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讯报》年度最佳图书
◎内容简介
公元前 49年,恺撒率领高卢军团跨越卢比孔河,返回罗马境内,将建城已有 460 年之久的罗马共和国,推向内战的深渊。
卢比孔河是一条分界河。根据罗马共和国的法律,任何将领不得率军越过卢比孔河,否则就会被视为叛变。公元前 1 世纪,正是在这条小河面前,恺撒做出了叛变的抉择。身处权力顶峰的恺撒为什么这么做?当他在卢比孔河岸边犹豫时,又是什么使他下定决心,将共和国的荣耀抛诸脑后?恺撒麾下的罗马将走向何方?罗马以外的世界又将发生怎样的转变?
本书正是透过恺撒跨越...
公元前49 年,一条河,一场政变……
恺撒、庞培、克拉苏、西塞罗……
罗马历史上最耀眼的群星
演绎罗马共和国走向衰亡的最后历程
“越过此河,将是悲惨的人间世界;但若不越过,吾将毁灭”——恺撒
荣获赫塞尔—蒂尔特曼奖 / 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奖
《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讯报》年度最佳图书
◎内容简介
公元前 49年,恺撒率领高卢军团跨越卢比孔河,返回罗马境内,将建城已有 460 年之久的罗马共和国,推向内战的深渊。
卢比孔河是一条分界河。根据罗马共和国的法律,任何将领不得率军越过卢比孔河,否则就会被视为叛变。公元前 1 世纪,正是在这条小河面前,恺撒做出了叛变的抉择。身处权力顶峰的恺撒为什么这么做?当他在卢比孔河岸边犹豫时,又是什么使他下定决心,将共和国的荣耀抛诸脑后?恺撒麾下的罗马将走向何方?罗马以外的世界又将发生怎样的转变?
本书正是透过恺撒跨越卢比孔河这一事件,向我们讲述了罗马共和国走向衰亡的最后历程。罗马自公元前 509 年建立共和国以来,经过数次征战,急剧扩张。到公元前 1 世纪,它已经从一个小城邦变成一个世界帝国。共和政体难以为继,罗马将迎来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书中生动刻画了变革来临前,共和国内阶级对立、矛盾重重的社会状况,罗马历史上最耀眼的群星也在这一时期纷纷登场。争夺独裁特权的罗马三巨头,坚守共和国理念的西塞罗、加图,发动奴隶起义的斯巴达克斯……他们共同演绎了罗马共和国走向衰亡的血腥历程,勾勒出一幅充满牺牲、背叛、灾难、权谋与无限野心的共和国末期景象。
◎媒体及专家评语:
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变化……《卢比孔河》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透过作者描绘的这段历史,我们能看到当今世界的影子。
——《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最佳图书
《卢比孔河》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那些改写罗马历史的伟大形象——恺撒、庞培、克拉苏、加图、西塞罗……书中还将告诉我们,建城已有数百年之久的罗马共和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每日邮报》年度最佳图书
《卢比孔河》是我读过最好的一部史诗……这本书中讲述了(罗马共和国末期)血腥复杂的权谋斗争、精彩纷呈的雄辩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残酷征战。汤姆·霍兰将这段遥远的历史描绘得清晰明朗、跌宕起伏。虽然他没有肤浅地将它与我们这个时代作对比,但是读者可以透过他的讲述,见证权力与和平之间漫长而又艰难的博弈。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英国国宝级作家
《卢比孔河》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是一本在古罗马政治传统已经消逝的年代,仍然值得去读的书。那些想要了解罗马共和国历史的入门读者,如果厌倦了听别人讲罗马人为我们留下了什么,而想知道罗马人为他们自己做了什么(以及如何做的),那么本书将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皮特·斯托瑟德(Peter Stothard),古典学者,《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主编
汤姆•霍兰写的有关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著作,是学术研究和绝佳文笔的典范。大多数畅销作家缺乏学术深度,而很多有天赋的学术见解又无法吸引普通读者,很少有人能像汤姆·霍兰一样把两者结合得如此完美。
——维克托•戴维斯•汉森(Victor Davis Hanson),美国军事史学家、《杀戮与文化》作者
《卢比孔河》是古典历史通俗读物的绝佳典范,它讲述了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自罗纳德·塞姆《罗马革命》以来,在所有关于罗马共和国末期历史的著作中,它是最具可读性的一部。如果有人提出读点儿罗马历史,那么我肯定首先推荐他们去读一读这本书。
——理查德·迈尔斯(Richard Miles),英国古典学者、《迦太基必须灭亡》作者
卢比孔河的创作者
· · · · · ·
-
汤姆·霍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汤姆·霍兰(Tom Holland)英国畅销历史作家,尤其擅长古典历史文学写作。他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取得了英语、拉丁语两科一等荣誉学位。
汤姆·霍兰著有多部畅销历史作品,他的代表作《卢比孔河》与《波斯战火》出版后,被《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卫报》《观察家报》等多家媒体评选为年度最佳图书,《卢比孔河》被授予赫塞尔—蒂尔特曼历史学奖,并被提名塞缪尔·约翰逊奖,《波斯战火》被授予“朗西曼奖”。
汤姆·霍兰为英国广播公司第4频道改编过《荷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维吉尔》等历史节目,为“企鹅古典系列”翻译过希罗多德《历史》。他曾担任英国作家协会主席,目前是英国古典协会委员。
目录 · · · · · ·
1 自相矛盾的共和国 / 001
2 西比尔的诅咒 / 027
3 幸运来自女性 / 051
4 主人归来 / 071
5 渴求名誉 / 093
6 腐尸宴 / 129
7 享乐的代价 / 155
8 三人执政 / 185
9 伊卡洛斯的翅膀 / 217
10 世界战争 / 255
11 共和国之死 / 289
大事年表 / 324
注释 / 330
· · · · · · (收起)
"卢比孔河"试读 · · · · · ·
拥有公民权(civitas)意味着人的文明化(civilised),直到今天,英语仍是这样表达的。罗马人认为,城市是自由的地方,只有在城市里,人才活得最像人。一个独立的城市为生命提供了基本的保证,没有它们,生活毫无意义。公民(citizen)与公民之间是伙伴关系,他们分享共同的欢乐和悲伤,希望和恐惧,共有一些节日、选举制度及军事纪律。正如神龛因神的存在而有了价值一样,共同体的生..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公元前64年秋,庞培盯上了新的财源,从安条克南下。第一个目标是发起反抗的犹太王国(kingdom of Judaea)。耶路撒冷陷落了。在殊死抵抗后,圣殿(Temple)也被攻占了。有关犹太人独特的神的说法令他很感兴趣。庞培推开愤怒的祭司们的拦阻,进了圣殿的至圣所。里面是空的,他很是迷惑不解。跟犹太人的神耶和华(Jehovah)相遇,究竟谁更荣耀?庞培觉得不会有什么疑问。他不想进一步激怒犹太人,没有动圣殿的珍宝,还给犹太留下一个由驯服的高级祭司领导的政权。庞培继续向南,准备穿越沙漠,进攻那座红色的城市佩特拉(Petra)。他没能到达那里。中途,他听到一个重大消息,米特拉达特斯死了。老国王从未放弃抵抗,但他的儿子后来也起来反对他,把他困在王宫里。罗马的头号敌人被逼进了死角。他企图服毒自尽,但没有成功。他锻炼过身体对毒药的抵抗力。这世上的东西,有几样他没有抵抗力呢?最终,他让一个忠诚的卫兵用匕首刺死了自己。这个消息让罗马人大肆庆祝了10天。庞培向他兴奋不已的军团宣布了米特拉达特斯的死讯,匆匆赶往本都。米特拉达特斯的儿子把父亲的尸体带到了那里。庞培对检验尸体毫不在意,急于搜寻死者的财物。他发现了一件红色的斗篷,那曾经属于亚历山大。庞培想象着罗马的凯旋式,急忙披在身上试试大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腐尸宴 -
罗马人把自由和平等主义分得很清楚。只有带着镣铐的奴隶才是真正平等的。对普通公民来说,生活的意义在于竞争,财富和选票是公认的成功标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卢比孔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卢比孔河"的人也喜欢 · · · · · ·
卢比孔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8 条 )


《卢比孔河》:凯撒渡过卢比孔河的那一刻,也就是罗马共和国衰亡的开始


不知那条小河如今是否还在流淌


> 更多书评 38篇
论坛 · · · · · ·
关于封面 | 来自Gaiseric | 2018-07-30 15:00:33 | |
有没有平装计划? | 来自南北东西江湖骗子 | 1 回应 | 2017-12-29 00:18:09 |
翻译到底好不好?看过的给个实在话! | 来自小李 | 2 回应 | 2017-10-08 17:50:50 |
作者笔下没有伟人只有阴谋家和小人…… | 来自拔刀诀 | 2017-05-22 00:26:5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Anchor (2005)8.2分 30人读过
-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8.6分 413人读过
-
中信出版集团 (2021)8.0分 224人读过
-
Abacus (2004)暂无评分 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History,Geography,Map,etc (sinol)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历史 传记 紫金 (微不足道)
- 新思新书 (新思文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卢比孔河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 2018-09-03 09:58:11
唯一谈得上善终的居然是苏拉。
0 有用 头就这么疼星人 2017-01-30 22:22:58
还不错,入门的通俗读本。
4 有用 春花 2020-02-08 21:31:34
论史不如孟德斯鸠精辟,但贵在流畅,到凯撒部分尤为精彩。共和制度确立起始,尽管弊端频现,但依靠罗马法的纠错能力可以不断的修正其缺陷,到公元前二世纪后期,罗马贫富差距悬殊,为维护平民利益(同时得到平民支撑,获取政治权力)提比略·格拉古借用护民官身份频频向元老院施压,由此开启了近百年的罗马混乱史,也由此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关系。权力的天平一旦出现倾斜,欲望就会变成砝码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天平的两端,赌注越来越大... 论史不如孟德斯鸠精辟,但贵在流畅,到凯撒部分尤为精彩。共和制度确立起始,尽管弊端频现,但依靠罗马法的纠错能力可以不断的修正其缺陷,到公元前二世纪后期,罗马贫富差距悬殊,为维护平民利益(同时得到平民支撑,获取政治权力)提比略·格拉古借用护民官身份频频向元老院施压,由此开启了近百年的罗马混乱史,也由此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关系。权力的天平一旦出现倾斜,欲望就会变成砝码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天平的两端,赌注越来越大,直至最后一方获胜为止。 (展开)
3 有用 李二库塞 2016-05-23 14:09:15
把罗马史写得像小说一样好看,汤姆·霍兰做到了。很想再看看霍兰其他作品。
2 有用 李别跑Damin 2020-01-17 11:52:41
罗马的共和国民主制真的是史无空前的先进,即使放在现在,也难掩制度的光芒。而生活在罗马城邦的公民,既傲慢,也自由,虽分享共同体情感,但对于非罗马人却相当排外。荣誉是罗马人一生不懈的追求,只有出类拔萃才有资格被人敬重和获得荣誉,所以,罗马才能出了西塞罗、卡鲁斯等一批杰出的哲学家吧。虽书略微枯燥,可还是不错的罗马历史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