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出版年: 2015-8
页数: 176
定价: 4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Lens系列MOOK
ISBN: 9787508652856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继《目客》之后,《视觉》系列主题书也是Lens杂志积蕴十年升级之作!与《目客》不同的是:
1.更加突出影像,注重视觉体验,将原来Lens杂志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发挥到极致;
2.内容架构延续Lens杂志成熟的内容架构,继续深度关注现实与人性,并升级阅读体验。
3.定位:人文影像读物 + 定义影像之美 + 传递人性温暖。
《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以一组关于孩子的故事开篇,摄影师们腼腆地躲在镜头后面,试图记录下自家小毛头成长轨迹上的所有琐碎小事,他们是父母此生最想达成的那件“正确的事”。
此外还将呈现陈丹青首次用照片讲述的生活故事、摄影大师泰伦·西蒙的三组精彩作品、中国“剩女”的故事、法国乡村少女生活、“裸体”摄影师以及《十二怒汉》的60年环球之旅。
这些故事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人的付出、失落、安慰,其中有宁静的情绪,也有好奇...
【内容简介】
继《目客》之后,《视觉》系列主题书也是Lens杂志积蕴十年升级之作!与《目客》不同的是:
1.更加突出影像,注重视觉体验,将原来Lens杂志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发挥到极致;
2.内容架构延续Lens杂志成熟的内容架构,继续深度关注现实与人性,并升级阅读体验。
3.定位:人文影像读物 + 定义影像之美 + 传递人性温暖。
《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以一组关于孩子的故事开篇,摄影师们腼腆地躲在镜头后面,试图记录下自家小毛头成长轨迹上的所有琐碎小事,他们是父母此生最想达成的那件“正确的事”。
此外还将呈现陈丹青首次用照片讲述的生活故事、摄影大师泰伦·西蒙的三组精彩作品、中国“剩女”的故事、法国乡村少女生活、“裸体”摄影师以及《十二怒汉》的60年环球之旅。
这些故事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人的付出、失落、安慰,其中有宁静的情绪,也有好奇的探索,在温和与冷静之间,伴你度过一个有故事的夏天。
--------------------------------------------------
【编辑推荐】
▶陈丹青摄影作品首次公开,长篇呈现陈丹青镜头下的生活与游历。
▶ 四色全彩印刷,高清图片,精良纸张和装帧工艺,每一册读可以作为精致收藏品。
▶ 每一段文字都有温度,每一张图片都有故事。《视觉》突出强烈的影像阅读调性,更突出图文的完美结合,通过设计强化视觉体验。
▶ 基于Lens杂志10年的品牌积累,固定用户群和口碑影响力。Lens好友来自文化、艺术、经济等领域,均为意见领袖和影响力的人群,如吴敬琏、陈丹青、蔡澜、刘树勇(老树画画)、阿来、崔卫平、田溯宁、黄怒波、梁冬、吴念真、阿克曼、周迅、陈坤、姚晨、沈星、老狼、许巍、蔡康永、曹景行、杨宗纬、袁泉、田原等。
▶ 读者:接受过良好教育、对世界有好奇心、对生活质量有高要求,在乎个人体验,追求精神与物质相合,有固定文化消费习惯的你,无论你是文艺青年、学者,还是高端白领、企业家,《视觉》都可以成为你的陪伴读物。
--------------------------------------------------
【媒体评论】
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本杂志。没有之一。
——陈丹青(画家、作家)
我自己花钱订这本杂志, 其他杂志都是别人送的。
——吴敬琏 (经济学家)
这是我唯一全本读完并收藏的杂志。
——刘树勇(老树画画;文化学者)
世界观改变世界。Lens是一本推动世界观变革的杂志。
——梁冬
我来大陆,有两个惊喜。一是看到一本报纸叫南方周末,另一个是遇见一本杂志叫 Lens。
——吴念真(导演、作家)
一本帮助高端人群发现更大世界的读物。
——张亮(知乎创始人)
我喜欢这本杂志,我是 Lens 的读者。
——周迅(演员)
作者简介 · · · · · ·
Lens,自2005年创刊至今,持续且稳定地刊登优质影像阅读内容,拥有超过30万核心受众群、超过33万微博粉丝、45万微信粉丝,包括政商学艺媒等多领域的精英和意见领袖。Lens品牌已被公认为中国最有品质和品位的影像阅读品牌。
Lens团队2015年推出两本MOOK主题读物:《目客》系列,更专注于人文艺术和生活美学的主题阅读;《视觉》系列,定义影像之美,以多元视角介绍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目客》和《视觉》从世界范围采集最有个性和丰满的内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续Lens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创造视觉、思维、想象力被充分调动的纸上阅读新体验。
--------------------------------------------------
【本期部分作者:】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
Lens,自2005年创刊至今,持续且稳定地刊登优质影像阅读内容,拥有超过30万核心受众群、超过33万微博粉丝、45万微信粉丝,包括政商学艺媒等多领域的精英和意见领袖。Lens品牌已被公认为中国最有品质和品位的影像阅读品牌。
Lens团队2015年推出两本MOOK主题读物:《目客》系列,更专注于人文艺术和生活美学的主题阅读;《视觉》系列,定义影像之美,以多元视角介绍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目客》和《视觉》从世界范围采集最有个性和丰满的内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续Lens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创造视觉、思维、想象力被充分调动的纸上阅读新体验。
--------------------------------------------------
【本期部分作者:】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荒废集》《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以及笔录木心《文学回忆录》。
▶泰伦·西蒙(Taryn Simon),1975年出生于纽约。西蒙的创作均由三个元素构成:摄影、文字和图形设计,她始终用作品探讨和验证“绝对理解”的不可能性。其重要作品包括《无罪者》《美国之隐匿和陌生物索引》《违禁品》及《一个被宣告死亡的活人及其他章节一至十八》,作品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泰特现代美术馆、惠特尼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及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永久收藏,是当代首屈一指的艺术家。西蒙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目前为古根海姆基金学者。
▶马特·艾希(Matt Eich),1986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艾希在大学一年级时即获得了全美新闻摄影基金会奖学金,后又获得包括艾伦·西斯金德奖学金、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奖金在内的众多国内外重要奖项。他的作品曾刊载于《纽约客》《国家地理杂志》《时代》等重要媒体,并已被多家博物馆及画廊收藏。艾希善于从平淡的主题中捕捉具有戏剧性的画面,风格清新而又极具张力。本期《视觉》将呈现他拍摄家人的作品“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玛尔塔·吉亚康尼(Marta Giaconne),1988年生于意大利米兰。玛尔塔的创作主题关注于青年文化及家庭生活,尤其善于展现女性的经历、情感和视角。本期视觉带来了她的作品“少女妈妈”。
▶杰克·拉德克利夫(Jack Radcliffe),现居住于美国巴的摩尔。拉德克利夫用几十年时间记录拍摄了朋友、家人和熟人的肖像,他的照片敏感而充满洞察力,深刻记录下了普通人的脆弱与无辜。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莉森》——对女儿艾莉森连续38年的记录。
目录 · · · · · ·
一对被意外到来的孩子打破蜜月计划的年轻父母,从懵懵懂懂到将他们的人生轨迹合并在一起……“你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不得不跳下去。其实心里也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想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好丈夫、好父亲……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
2. 少女妈妈: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一群未成年少女,被甜言蜜语搞得晕头转向,认为那就是爱的全部意义。然后,孩子的出生把她们带入了困境,也给了她们告别过去的机会……“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
· · · · · · (更多)
一对被意外到来的孩子打破蜜月计划的年轻父母,从懵懵懂懂到将他们的人生轨迹合并在一起……“你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不得不跳下去。其实心里也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想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好丈夫、好父亲……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
2. 少女妈妈: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一群未成年少女,被甜言蜜语搞得晕头转向,认为那就是爱的全部意义。然后,孩子的出生把她们带入了困境,也给了她们告别过去的机会……“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
3. 从期待到离别:来易来,去难去
Lens深入10个中国家庭,从待产到空巢,这份亲情来易来,去难去。“孩子离开家的前两个月,我每天就坐在她的房间里……”期待和失落之间,就是父母的一生。
---------------------------
4. 艾莉森睡午觉的那个下午……
她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她嘟着嘴撒娇,她剃光了头发眼神忧郁的走在夏天的街道上……摄影师杰克·拉德克利夫拍摄了女儿38年。2001年,女儿结婚后离开了家,如今,75岁的他独自一人生活——“当我想念艾莉森时,我就会看看她在科德角睡觉的那张照片;当艾莉森慢慢长大并且急于独立的时候,我会想起1990年她刚开始学骑车时的样子……”
---------------------------
5. 本能地观看,“自然地开始”
陈丹青首次用自己的照片讲述他的生活,40页深度呈现这位画家、作家、文学评论家的“观看”之道:看生活点滴,看艺术细节,看三十年前与木心那场“文学远征”,看旅行,看家人,看生死,最终看向自己和这个时代的病与思。人生,终要学会的是“本能地观看,自然地开始”。
---------------------------
6. 中国“剩女”
挪威“90后”摄影师克劳迪·莱赫用相机记录下了中国“剩女”的失落、挣扎和在社会压力下保持自我的勇气——她们是最普通的中国女性,却也在用个人悲喜塑造着这个国家衡量“自我价值”的新标准。这组作品将首次在中国曝光。
---------------------------
7. “我寻找那些让人搞不懂的事情”
当代艺术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类学摄影家”泰伦·西蒙,首次授权中国出版物刊载她的“美国被隐藏的秘密”“违禁品”等系列。这位光彩四溢的女摄影师拍摄过三K党、山达基教会、冤刑犯人、劫持飞机的女人、萨达姆儿子的替身……泰伦·西蒙用档案的方式冷静地呈现出一个个巨大而神秘的世界,它们共同追问:到底什么是“真相”?人类的“相互理解”是否可能?
---------------------------
8. 混着和脆弱、纯真和柔软
生活在法国乡村的摄影师安托瓦·伊诺拍摄了一群和他亲密无间的女孩,她们沉浸在似乎无穷无尽的夏日和青春中,而这样柔软的日子正在一天天逼近结尾……
---------------------------
9. 当他光着身子去拍照
模特没脱,摄影师脱了。拍摄过程几度失控:狂笑、紧张、愤怒,甚至危险……手拿相机的人脱掉的不仅是自己的衣服,还是人们身上的伪装。
---------------------------
10. 十二怒汉在世界——60年偏见文化之旅
60年,不同文化中的几十个版本,但“十二怒汉”的故事仍旧像一面镜子,毫无保留地映射出人们复杂而迥异的心灵及想法,并封存下我们一路走过的偏见与不公。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Lens·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Lens·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Lens·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摄影是爱人和孩子,是社会与众生,摄影是一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0个章节故事,除却最后一个对于十二怒汉的追踪溯源,其余9个故事皆以摄影为主题。下面具体来说每个章节带给我的感受。 故事一以影像记录了孩子的到来给父母带来的冲击以及新生活,平庸的朴实之作。 故事二佩服少女妈妈们的勇气,但与此同时,疑惑更多,是什么支撑着她们在孤... (展开)

《Lens视觉002》:无论镜头内外,都在拼命过活

结构:美好阅读体验的重要构成
> 更多书评 16篇
-
橙子的味道 (oranja, el color de la puesta)
这期的封面是否看起来就有一种夏去秋来、小清新般的清凉感呢?不要被蒙蔽!内容其实极具重量! “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一对被意外到来的孩子打破蜜月计划的年轻父母,从懵懵懂懂到将他们的人生轨迹合并在一起……“你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不得不跳下去。其实心里也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想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好丈夫、好父亲……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少女妈妈: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一群未成...2015-08-26 14:22:57 3人喜欢
这期的封面是否看起来就有一种夏去秋来、小清新般的清凉感呢?不要被蒙蔽!内容其实极具重量!
“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一对被意外到来的孩子打破蜜月计划的年轻父母,从懵懵懂懂到将他们的人生轨迹合并在一起……“你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不得不跳下去。其实心里也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想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好丈夫、好父亲……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少女妈妈: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一群未成年少女,被甜言蜜语搞得晕头转向,认为那就是爱的全部意义。然后,孩子的出生把她们带入了困境,也给了她们告别过去的机会……“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从期待到离别:来易来,去难去 Lens深入10个中国家庭,从待产到空巢,这份亲情来易来,去难去。“孩子离开家的前两个月,我每天就坐在她的房间里……”期待和失落之间,就是父母的一生。
艾莉森睡午觉的那个下午…… 她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她嘟着嘴撒娇,她剃光了头发眼神忧郁的走在夏天的街道上……摄影师杰克·拉德克利夫拍摄了女儿38年。2001年,女儿结婚后离开了家,如今,75岁的他独自一人生活——“当我想念艾莉森时,我就会看看她在科德角睡觉的那张照片;当艾莉森慢慢长大并且急于独立的时候,我会想起1990年她刚开始学骑车时的样子……”
本能地观看,“自然地开始” 陈丹青首次用自己的照片讲述他的生活,40页深度呈现这位画家、作家、文学评论家的“观看”之道:看生活点滴,看艺术细节,看三十年前与木心那场“文学远征”,看旅行,看家人,看生死,最终看向自己和这个时代的病与思。人生,终要学会的是“本能地观看,自然地开始”。
中国“剩女” 挪威“90后”摄影师克劳迪·莱赫用相机记录下了中国“剩女”的失落、挣扎和在社会压力下保持自我的勇气——她们是最普通的中国女性,却也在用个人悲喜塑造着这个国家衡量“自我价值”的新标准。这组作品将首次在中国曝光。
“我寻找那些让人搞不懂的事情” 当代艺术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类学摄影家”泰伦·西蒙,首次授权中国出版物刊载她的“美国被隐藏的秘密”“违禁品”等系列。这位光彩四溢的女摄影师拍摄过三K党、山达基教会、冤刑犯人、劫持飞机的女人、萨达姆儿子的替身……泰伦·西蒙用档案的方式冷静地呈现出一个个巨大而神秘的世界,它们共同追问:到底什么是“真相”?人类的“相互理解”是否可能?
混着和脆弱、纯真和柔软 生活在法国乡村的摄影师安托瓦·伊诺拍摄了一群和他亲密无间的女孩,她们沉浸在似乎无穷无尽的夏日和青春中,而这样柔软的日子正在一天天逼近结尾……
十二怒汉在世界——60年偏见文化之旅 60年,不同文化中的几十个版本,但“十二怒汉”的故事仍旧像一面镜子,毫无保留地映射出人们复杂而迥异的心灵及想法,并封存下我们一路走过的偏见与不公。 ---Lens 即使是一道最微弱的光,我们也要将它洒向需要温暖的生活---
回应 2015-08-26 14:22:57 -
lens:我采访过一些摄影师,经常听到一种批评的声音,说内地的摄影师想得太少,不太动脑子。但是旁听国内的摄影师跟国外的一些偶像级摄影师对话时,反倒是国内摄影师比较理论化,对方的反应往往是“没有想那么多”,您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陈丹青:想,理论,动脑子是三回事。三回事都用功,都有天分,还是不等于摄影,更不等于好摄影-人还长着眼睛。眼睛,和“想”“”理论“”动脑子“,有什么关系呢?柯特兹的目光,桑德的凝...
2016-11-29 10:58:29 1人喜欢
lens:我采访过一些摄影师,经常听到一种批评的声音,说内地的摄影师想得太少,不太动脑子。但是旁听国内的摄影师跟国外的一些偶像级摄影师对话时,反倒是国内摄影师比较理论化,对方的反应往往是“没有想那么多”,您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陈丹青:想,理论,动脑子是三回事。三回事都用功,都有天分,还是不等于摄影,更不等于好摄影-人还长着眼睛。眼睛,和“想”“”理论“”动脑子“,有什么关系呢?柯特兹的目光,桑德的凝视,方大曾的热眼,荒木经惟的一憋......出于什么理论,动了什么脑筋? 你如果在拍照,同时憋着一肚子“理论”,拼命“想”,根本没有用啊。 lens: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未来的,您对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您是否相信宿命呢? 陈丹青: 我们存活的现在,是无数古人的未来。单说杀人这件事吧,关云长挥刀出阵时,绝想不到未来有人发明枪和子弹;发明枪弹的家伙,万万想不到未来有核武器;核武器第一代专家,又岂能想到今天的电子系统? 两种人酷爱叨念“未来”,一是早先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是年轻人。您一定是80后。木心说:“年轻,就是时间银行里还有许多存款的意思。”您大概操心这一大笔存款怎么用吧。 那一瞬间如性高潮,无法描述,但我不记得那副画了。画很难详确记忆,除非再去,目不转睛,盯着看。看画,是指你站在画前的时刻,每次离开一副令我失神的画,总像是诀别。 这就是人们总要在美术馆拼命拍照的缘故吗? 我拍过无数经典,冲印后,很少,甚至从不再看。那是虚拟的占有,一堆舍不得扔掉的废纸。 我喜欢看到好相貌的穷人,我也喜欢看到会打扮的富人。前者是天意,他(她)不知;后者是人事,他(她)懂得很呢。
回应 2016-11-29 10:58:29 -
-
橙子的味道 (oranja, el color de la puesta)
这期的封面是否看起来就有一种夏去秋来、小清新般的清凉感呢?不要被蒙蔽!内容其实极具重量! “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一对被意外到来的孩子打破蜜月计划的年轻父母,从懵懵懂懂到将他们的人生轨迹合并在一起……“你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不得不跳下去。其实心里也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想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好丈夫、好父亲……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少女妈妈: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一群未成...2015-08-26 14:22:57 3人喜欢
这期的封面是否看起来就有一种夏去秋来、小清新般的清凉感呢?不要被蒙蔽!内容其实极具重量!
“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一对被意外到来的孩子打破蜜月计划的年轻父母,从懵懵懂懂到将他们的人生轨迹合并在一起……“你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不得不跳下去。其实心里也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想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好丈夫、好父亲……没有不经过挣扎就来的美好生活。”
少女妈妈: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一群未成年少女,被甜言蜜语搞得晕头转向,认为那就是爱的全部意义。然后,孩子的出生把她们带入了困境,也给了她们告别过去的机会……“她们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
从期待到离别:来易来,去难去 Lens深入10个中国家庭,从待产到空巢,这份亲情来易来,去难去。“孩子离开家的前两个月,我每天就坐在她的房间里……”期待和失落之间,就是父母的一生。
艾莉森睡午觉的那个下午…… 她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她嘟着嘴撒娇,她剃光了头发眼神忧郁的走在夏天的街道上……摄影师杰克·拉德克利夫拍摄了女儿38年。2001年,女儿结婚后离开了家,如今,75岁的他独自一人生活——“当我想念艾莉森时,我就会看看她在科德角睡觉的那张照片;当艾莉森慢慢长大并且急于独立的时候,我会想起1990年她刚开始学骑车时的样子……”
本能地观看,“自然地开始” 陈丹青首次用自己的照片讲述他的生活,40页深度呈现这位画家、作家、文学评论家的“观看”之道:看生活点滴,看艺术细节,看三十年前与木心那场“文学远征”,看旅行,看家人,看生死,最终看向自己和这个时代的病与思。人生,终要学会的是“本能地观看,自然地开始”。
中国“剩女” 挪威“90后”摄影师克劳迪·莱赫用相机记录下了中国“剩女”的失落、挣扎和在社会压力下保持自我的勇气——她们是最普通的中国女性,却也在用个人悲喜塑造着这个国家衡量“自我价值”的新标准。这组作品将首次在中国曝光。
“我寻找那些让人搞不懂的事情” 当代艺术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类学摄影家”泰伦·西蒙,首次授权中国出版物刊载她的“美国被隐藏的秘密”“违禁品”等系列。这位光彩四溢的女摄影师拍摄过三K党、山达基教会、冤刑犯人、劫持飞机的女人、萨达姆儿子的替身……泰伦·西蒙用档案的方式冷静地呈现出一个个巨大而神秘的世界,它们共同追问:到底什么是“真相”?人类的“相互理解”是否可能?
混着和脆弱、纯真和柔软 生活在法国乡村的摄影师安托瓦·伊诺拍摄了一群和他亲密无间的女孩,她们沉浸在似乎无穷无尽的夏日和青春中,而这样柔软的日子正在一天天逼近结尾……
十二怒汉在世界——60年偏见文化之旅 60年,不同文化中的几十个版本,但“十二怒汉”的故事仍旧像一面镜子,毫无保留地映射出人们复杂而迥异的心灵及想法,并封存下我们一路走过的偏见与不公。 ---Lens 即使是一道最微弱的光,我们也要将它洒向需要温暖的生活---
回应 2015-08-26 14:22:57 -
1. “那段时间,她反复让我确认那些我已经重复过无数次的承诺,她很胆怯,需要我给她力量和安全感。可是我心里其实也是个无底洞,不知道在哪儿能着陆......幸好我们都那么年轻,有足够的力量一起承受。” 2.马特开始更频繁地东奔西跑,照顾家庭的责任全落到了梅丽莎身上,曾经那个不知所错的小姑娘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母亲和妻子,甚至连说话都和电视剧里的主妇如出一撤:”我不得不独自送孩子们去上学,准备晚餐,哄孩子睡觉......
2016-11-29 10:30:20
-
-
lens:我采访过一些摄影师,经常听到一种批评的声音,说内地的摄影师想得太少,不太动脑子。但是旁听国内的摄影师跟国外的一些偶像级摄影师对话时,反倒是国内摄影师比较理论化,对方的反应往往是“没有想那么多”,您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陈丹青:想,理论,动脑子是三回事。三回事都用功,都有天分,还是不等于摄影,更不等于好摄影-人还长着眼睛。眼睛,和“想”“”理论“”动脑子“,有什么关系呢?柯特兹的目光,桑德的凝...
2016-11-29 10:58:29 1人喜欢
lens:我采访过一些摄影师,经常听到一种批评的声音,说内地的摄影师想得太少,不太动脑子。但是旁听国内的摄影师跟国外的一些偶像级摄影师对话时,反倒是国内摄影师比较理论化,对方的反应往往是“没有想那么多”,您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陈丹青:想,理论,动脑子是三回事。三回事都用功,都有天分,还是不等于摄影,更不等于好摄影-人还长着眼睛。眼睛,和“想”“”理论“”动脑子“,有什么关系呢?柯特兹的目光,桑德的凝视,方大曾的热眼,荒木经惟的一憋......出于什么理论,动了什么脑筋? 你如果在拍照,同时憋着一肚子“理论”,拼命“想”,根本没有用啊。 lens: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未来的,您对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您是否相信宿命呢? 陈丹青: 我们存活的现在,是无数古人的未来。单说杀人这件事吧,关云长挥刀出阵时,绝想不到未来有人发明枪和子弹;发明枪弹的家伙,万万想不到未来有核武器;核武器第一代专家,又岂能想到今天的电子系统? 两种人酷爱叨念“未来”,一是早先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是年轻人。您一定是80后。木心说:“年轻,就是时间银行里还有许多存款的意思。”您大概操心这一大笔存款怎么用吧。 那一瞬间如性高潮,无法描述,但我不记得那副画了。画很难详确记忆,除非再去,目不转睛,盯着看。看画,是指你站在画前的时刻,每次离开一副令我失神的画,总像是诀别。 这就是人们总要在美术馆拼命拍照的缘故吗? 我拍过无数经典,冲印后,很少,甚至从不再看。那是虚拟的占有,一堆舍不得扔掉的废纸。 我喜欢看到好相貌的穷人,我也喜欢看到会打扮的富人。前者是天意,他(她)不知;后者是人事,他(她)懂得很呢。
回应 2016-11-29 10:58:29 -
1. “那段时间,她反复让我确认那些我已经重复过无数次的承诺,她很胆怯,需要我给她力量和安全感。可是我心里其实也是个无底洞,不知道在哪儿能着陆......幸好我们都那么年轻,有足够的力量一起承受。” 2.马特开始更频繁地东奔西跑,照顾家庭的责任全落到了梅丽莎身上,曾经那个不知所错的小姑娘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母亲和妻子,甚至连说话都和电视剧里的主妇如出一撤:”我不得不独自送孩子们去上学,准备晚餐,哄孩子睡觉......
2016-11-29 10:30:20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你看你这个名儿起的 多古怪有趣 又多绵柔美好】 (米姐起飞)
- 37°暖书单(二) (37°暖)
- 终余一生,也不能读完的书籍(精华) (Deffrro-ZI)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书╗我的阅读详细 (与影牵手)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Lens·视觉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确的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上好佳 2015-09-10 16:52:18
Lens改版后追的第三本,三本里最喜欢的一本。感觉Lens好 是好在它不持有态度 或者说偏见 只是告诉我一件事 让我们自己去判断 去思考 这期中的“来易来 去难去”是一个泪点 也是我们都会面对的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思考 作为孩子我们该如何思考 作为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夫妻我们该如何思考 “剩女”这篇也很棒 客观描述现状 两代人的想法冲突 这又和“来易来 去难去”很好的呼应 如果我是家长 我会怎么处... Lens改版后追的第三本,三本里最喜欢的一本。感觉Lens好 是好在它不持有态度 或者说偏见 只是告诉我一件事 让我们自己去判断 去思考 这期中的“来易来 去难去”是一个泪点 也是我们都会面对的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思考 作为孩子我们该如何思考 作为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夫妻我们该如何思考 “剩女”这篇也很棒 客观描述现状 两代人的想法冲突 这又和“来易来 去难去”很好的呼应 如果我是家长 我会怎么处理子女这个问题 就是我曾经负能量问过的家长希望我们早日成婚是期望孩子真的幸福有人爱,还是期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生活的好要面子,或是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不能不一样? 有些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陈丹青和十二怒汉也很棒 (展开)
0 有用 沈书枝 2015-10-23 14:47:38
陈丹青的访谈令人不舒服。
0 有用 与影牵手 2015-11-11 19:55:14
★★★★
4 有用 xxx 2015-08-01 22:26:24
视觉001里的家庭故事没讲过瘾,这一期又来了四篇,父母和孩子的。角度各不相同,却都耐人寻味。陈丹青那篇,所有图说是老先生自己写的。
0 有用 24格 2016-01-14 23:55:17
推荐《从期待到离别:来易来,去难去》《 艾莉森睡午觉的那个下午》《 中国“剩女”》
0 有用 芒可猫 2022-06-14 16:10:54
@2017-08-29 13:23:47
0 有用 404404 2022-04-14 23:10:44
陈丹青的访谈
0 有用 一半姑娘 2022-04-11 22:26:49
内容很好,就是看完多少有点压抑
0 有用 扎西阿旺 2022-03-29 11:17:08
吼吼~泰伦·西蒙“人类学摄影家”
0 有用 白 2022-03-28 17:13:33
“很自然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