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的书评 (639)

海棠书语 2023-12-13 20:15:16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南京大屠杀] 总是想着时机未到,而一直没有打开过《南京大 屠 杀》这本书,甚至从不敢去触碰它。可是,何时才是时机已到呢?86年时间长河,还不够我们做好直面真相的准备吗? 对于“南京大 屠 杀”这段历史,是在越来越长大的岁月里才更加重视起来。我自小成长在祖国大陆 最 ...  (展开)
胡子读书 2023-12-13 18:14:39

每个中国人都要看的一本书:《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的作者张纯如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更是让美国等西方国家了解到“二战”亚洲战场上日本侵华历史的真相。 本书先是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  (展开)
𓆡𓆝𓆟𓆜𓆞 2023-09-09 00:14:21

从2023年日本核污水排海看当年南京大屠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新网8月24日电 综合报道,北京时间8月24日12时左右(当地时间24日下午1时许),不顾日本国内外多方强烈反对,日方正式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至太平洋。 从日本核污水排海之后,中国这边开始严禁日本水产品进入中国,日本对中国这一禁令表示震惊。日本的脑回路似乎...  (展开)
小怪 2022-11-27 21:19:35

自我反省:为什么我不敢直面民族的苦难!!!

南京大屠杀,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必学内容。 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阅读! 我为自己因为觉得太残酷而避免与大屠杀有关的话题而感到羞愧!历史上,我们曾经是弱者,但这并不是我们要承受侵略侮辱的理由,有错的是侵略方,是犯了错却拒不承认甚至妄图扭曲历史的小日本!正视历史,才不...  (展开)
茼蒿 2022-08-16 23:04:37 Penguin Books1998版

为什么南京大屠杀被世界遗忘?为什么日军拒绝承认罪行?

Why does the holocaust in Nanking, China get forgotten? (1) the western world disagrees with the political ideology (communism) in China, thus suppress support towards China. (2) the atomic bombs onto Japan makes it another victim in WWII in certain sense. ...  (展开)
静水深流 2022-08-01 15:57:58 中信出版社2013版

《南京大屠杀》书评

年初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了张纯如所著的《南京大屠杀》并写了读后感。作者张纯如从日本人、中国人、外国人不同的视角,通过三条脉络著作了这本书。读完后对于这段令人痛心的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产生了自己的思考。 一 日本人的视角。在这个视角里,张纯如对日本的历史做了概况...  (展开)
无理数的读书pa 2022-07-29 14:57:53

南京大屠杀 | 这是一群灭绝人性、穷凶极恶的野蛮罪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最大的想法是: “我觉得我以后如果能有机会出国,我一定最想看的就是他们(各国)的历史教科书。我很想知道有些阶段的历史,他们是如何写的,他们是如何能够一带而过,又是如何把它编的那么让人相信。” 《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是美国人(美国华裔女作家)写...  (展开)
海边的绿月亮 2022-07-25 23:01:49

The Rape Of Nanking

我想,在开始阅读之前,最值得注意的细节在于这本书的英文原名为“The Rape Of Nanking”。为什么作者要选用如此直白刺眼的词汇作为书名,答案就藏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军队的暴行之中。比起世人皆知的纳粹集中营,南京大屠杀几乎不被西方人了解,但它的凶残程度远远超过人类的...  (展开)
俺太强了 2022-07-23 15:35:26

我要永远愤怒着

记得那是17年的3月还是4月,读高三的我们被学校拉去了南京,那次似乎是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旅行。 那几日的南京可以用阴冷来形容,成日成日的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一群人每次拍的合照都是穿着厚重的校服在雨中仓促完成的,雨打不透衣服,但是不断的雨声让人烦躁极了。 南京大...  (展开)
mob 2021-09-30 13:27:02

《南京大屠杀》短评

数十万人的生命被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惨遭泯灭人性的亵渎和杀害。拯救南京数十万生命的人自己却没有被拯救,罗伯特.威尔逊患上了癫痫;明妮.魏特琳终生没能走出创伤,在离开南京一年后自杀;数位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心灵创伤和生命的削减。而讽刺的是,裕...  (展开)
Maggie 2021-04-19 09:19:11 中信出版社2013版

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读《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的作品,说实话,我读之前并不知道,张纯如这样一个美国出生的孩子,为什么要耗费这么大的力气,写这么一部作品,甚至因为这场追问,付出生命的代价。 当我读到第十章的时候,我才有点明白。不仅是全世界,甚至中国人自己,也在某一程度上遗忘了南京大屠杀。 我姑娘也读...  (展开)
自恋的小艺 2021-03-25 12:10:21 中信出版社2013版

勿忘国耻

日本人某种程度上有着变态的疯狂和扭曲。中国人永远不要忘记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到目前为止,正义没有得到充分伸张,受害人没有得到任何赔偿。如果受害一方不发声或少发声,其他人更加不会记得这段历史。 当时日军施暴究竟出于什么心态,残暴行为背后的动力是怎样的。书...  (展开)
霓裳 2019-09-21 10:44:19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早在中学时期就已听闻张先生的大名,只是一直没时间看此书,前段时间看书时偶然看见,索性一并买了。花了两天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看完,从引言到结语,我早知道本书是无比沉重的,那段历史,即使是八十二年后的今天去看依旧让人觉得不适,我想将之说为人类史上最耻辱的一段历史都...  (展开)
星陈 2019-02-02 21:58:11 中信出版社2013版

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章 通往南京之路 日本人征服中国的原因 日本人普遍认可“武士道”,在12世纪逐渐成为所有年轻男子尊崇的行为典范。 日本地理的孤立和自身选择的闭关锁国塑造了日本人特殊品行——日本在这之后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辱而开启“明治维新”的军事主义自强之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展开)
better girl 2018-05-07 10:57:55 中信出版社2013版

只有理解了过去,才能更好地驾驭未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总要读第二遍,才能好好整理下。 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印象特别深,灰底褶印,透露着历史的沧桑,“南京大屠杀”几个大红字,字体特殊,格外醒目,红字斑驳中竟透露着杀气,中间一个子弹孔,铁皮卷起,让人有种这书是块铁皮被打烂的错觉,很有冲击力。这子弹不知从何处来,却...  (展开)
宁微照 2016-10-20 18:57:33 中信出版社2013版

不可忘也不可乱

对于日本社会打开的一点心结又被关上了的感觉。我曾经想,有罪的不是民族而是思想。想把所有罪过推给军国主义,以此为大和民族正名。但是我完全忽略了民族同民族思想密不可分。 对日本的感情很复杂,又钦佩又痛恨。但是要谈谈作者和书本身的话,我对于南京大屠杀历史没有考据,...  (展开)
北极夏至第二天 2016-10-01 22:06:58 中信出版社2013版

漠视历史的人终将深受其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到这本书是一个巧合 刷知乎看到一个话题“南京大屠杀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对呀,战争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我们又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战争好像跟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呢…… 其中的一个回答提到了美国华裔张纯如,一个传奇的女人。她是第一个用英文写南京大屠杀成书的人...  (展开)
榜爷 2016-06-01 13:20:22 中信出版社2013版

榜爷书评之[0031] 张纯如 – 南京大屠杀

读起来最让人心痛的书,没有之一。 一个华裔美国人以英文写就的纪实文学,是张纯如仅有的三部作品之一。不确定是不是因为她美国人的身份,这本书在国内并不是那么备受推崇。书的原名是《The Rape of Nan King》,翻译起来让人心酸,或许张纯如觉得,一个城市所受的劫难,Rape...  (展开)
生菜鲜生 2015-12-13 23:25:03 中信出版社2013版

歪果仁的中国情

“忘却历史的人将重蹈覆辙” 相信大多数看过本书的人都会对这句精炼简短却有力的话印象深刻。作者引用这句话是在提醒日本人必须承认错误并道歉。但我觉得这句话对于我们同样适用,或者说,更为适用。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发生的种种,虽然我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已经得到...  (展开)
高阳酒徒 2013-04-11 17:03:30 中信出版社2013版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我不知道该如何写这篇读书笔记,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张纯如,看上去柔软、舒雅的名字,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做着常人不能企及的事情,经历了伟大却又痛苦的一生; 这是纪实文学,每一个名字,每一段文字都有出处。 我一直尝试去了解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历...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31 32 后页> (共639条)

订阅南京大屠杀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