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的5星书评 (466)

和菜头 2005-11-13 22:57:43 东方出版社2005版

纪念张纯如专题

张纯如简历 1968年3月28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1968-1989年,在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城校区随研究物理和微生物学的父母亲成长。 1989年,获得伊利诺斯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 1990年,担任《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撰写重要新闻稿。订婚。 1991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  (展开)
一尘 2008-05-14 23:55:49 东方出版社2007版

生命书写的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谨将此文献给张先生。还有,灾难中的中国。 初翻这本书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为她写点什么,好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这本书!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多么的希望自己不曾听说过她,一切,过于难以承受,难以。 她,叫《南京浩劫》!《The Rape of Nanking》! 叫“浩劫”她其实...  (展开)
Sweet M 2007-12-13 15:16:24 东方出版社2007版

好在“强奸”(rape)二字

The Rape of Nanking ,张纯如女士的这本书虽然存在瑕疵(张纯如不懂得中文和日语,所以她得到的材料既有限又有很多瑕疵。该书中有一百多处比如人名地名时间之类史料上的错误。藤原章等日本左派学者向她提出这些错误,日本右翼也因此攻击她。日本出版商“柏书房”让她修改这些...  (展开)
临素光 2018-01-31 16:23:32

南京大屠杀80周年:遗忘就是背叛

刚刚过去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 二十年前,一个出生在美国的华人女性张纯如,她的外祖父母亲历南京大屠杀前的恐怖逃亡,从小她便对这场浩劫耳濡目染。等到她想要自己查阅更多的资料时,才惊异于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无知。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  (展开)
PEPE'S KILLER 2018-12-31 15:14:54 中信出版社2013版

2018_12_31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很多年前就想读这本书,当时看了纪录片了解到张纯如是一个伟大而又坚强的女性。就这样过了几年,下定决心,把这本书读了。这本书给我的冲击力是很大的。本书以中国人,日本人,外国人三个角度(相对来说是以一种客观的角度)描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和结果。这本书相当是一个...  (展开)
风吹裤裆毛飞扬 2007-10-31 19:41:06 天下遠見1997版

为了忘却的纪念

根据美籍华人张纯如女士花了好几年的功夫收集材料和访谈记录所整理编辑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拍摄而成的电影《南京梦魇》在美国几个大洲的试映出现场爆满的局面。据说甚至是走廊和窗外都站满了人,当看到屠刀下的中国平民的尸体堆积成山,被强奸后的中国妇...  (展开)
碎雨红颜 2014-05-17 12:37:29 中信出版社2013版

别让历史湮灭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连张纯如是谁都不知道,那还是有一次在卓越购书时不知哪里弹出来的推荐,我开始注意这个名字,同时注意这本书。其实在这本书之前,我从未真正阅读一本关于日军侵华的著作,包括小说。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充满了血腥和暴力,残酷的杀戮,泯灭的人性,麻木...  (展开)
大甜甜~~ 2009-04-25 03:29:51 东方出版社2005版

写在《南京!南京!》之前

和朋友约好明天走进电影院见证一部被期待了很久的影片《南京!南京!》。我不是个太热衷于影院的人,也拿不出那么多闲钱消遣。选择走进影院,只是为了向这位能拍出《可可西里》的导演致以单纯的敬意,当然我也对他报有充分的信任。 同时,我在深夜中重新翻出了这本很早前...  (展开)
余思 2008-04-29 00:13:58 东方出版社2007版

无法理解有人会给差评。

看过她的履历,教授之家,早婚,丈夫很爱她。 我想张纯如一定是个纯真的女性,真正天真的人应该是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依旧保持内心纯真的那种人,而不是那些什么都没经历过的那种单纯无知的人。 正因为这样的纯真,她舍弃了自己,替中国人做了本应该中国人做的事...  (展开)
半梦半醒 2011-11-09 22:35:44 东方出版社2007版

被遗忘的不仅仅是历史

之前看过一本好像叫做《血痛》之类的书,读了几页就实在不敢再读下去了,整页整页充满了日军屠杀、虐待、强奸南京妇女(慰安妇)的细节,细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所以这回又读到张纯如写这些非人场面的时候,还是会脚趾头绞在一起摩挲,但起码不会觉得要昏厥过去了。 《南京浩劫...  (展开)
沉默的海浪 2013-12-28 22:05:02 中信出版社2013版

做个又有爱又勇敢的人!

1个弹孔,5个字,一面铁锈墙。 “南京大屠杀”汉字上的每一撇都像把鲜血淋漓的尖刀、直插人心 布满铁锈的灰色似乎是伤横累累的南京城墙又或是坦克的铁皮 墙上的弹孔做了立体突出效果—— 透过黑色弹孔似乎能够看见人类这段历史的暗黑时刻! 材质考究,装订齐整,背胶平滑,装帧...  (展开)
小爱grace 2023-04-04 17:42:47

人类文明脆弱如纸

去年读了一半,中途因为疫情搁置了,这个月因为死亡主题的共读再次捡起来,又重头读了一遍,超级丝滑,一口气读完。 张纯如真的非常厉害,在本书看不到的地方,她潜心研究,东奔西走想尽办法收集资料,将那个时候的南京复现在我眼前,过程中被带动一会恨,一会哭,一会焦急,一...  (展开)
沉默的公牛 2009-05-19 22:10:22 东方出版社2007版

南京,不能慢慢淡化的情感——读《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人有一种躲避痛苦的本能,对于那些容易勾起内心痛楚的事情,人们总会小心的回避,我也如此。我一向回避中国近代的两段历史:火烧圆明园和南京大屠杀。 最近看到了大量对于陆川《南京,南京!》的评价,在一些很严肃的评论中,我感到字里行间蕴藏着一种愤怒,一种对伪...  (展开)
Qi.林 2008-04-22 10:44:23 东方出版社2007版

不忘历史,更不能忘记那段耻辱的历史-南京浩劫

“忘记过去的人必将重蹈覆辙”-乔治.桑塔耶纳 张纯如先生,请允许我降这个女性称为先生。而女性被称为先生是对一个有卓越贡献女性的尊称。如宋庆龄先生,邓颖超先生,杨绛先生等等。我认为“南京浩劫”这部书应该使得这个女性尊称为先生。 张纯如先生在书中认真介绍了1937~1938...  (展开)
曹豫生 2006-12-04 12:54:47 东方出版社2005版

一本我永远无法读完的书

这部书从网上下载下来,读了其中的一部分,就不再读下去了。这部书我永远不会从我的硬盘里删掉,但也不会再打开读了。因为读的过程中太痛苦了,对于这场大屠杀,中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知道的也就是烧杀抢掠,强奸妇女这些词。当读这部书的过程中,烧杀抢掠,强...  (展开)
绿雀 2021-10-21 15:20:56

南京大屠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仅对日本在南京的野蛮暴行进行最基本的概述,因为我的目的并不在于以数字证明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邪恶的行径之一,而是要洞悉事件本身,从而吸取教训,以警世人。然而,不同的残暴程度通常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反应,因此我必须列举一些统计数字,从而使读者对1937年发...  (展开)
树荫下 2019-12-04 10:54:28 中信出版社2013版

从日本民族性格看大屠杀

一口气看完却久久不能释怀,这本书于我们最大的意义,不是去延续仇恨而是铭记历史、总结教训。在这里,我想从日本人民族特性这个角度整理:为何日军会做出这样的残暴行径,以及日本有无复发可能? 1.日本人的民族特性:菊与刀 读过另外一本研究日本的著作【菊与刀】,这本书有...  (展开)
一度的微苏 2008-12-04 23:02:00 东方出版社2007版

用鲜血和强奸的巨大字母所书写

为了下周去看<Iris Chang--The Rape of Nanking>而做功课,把这本书和纯如母亲在序言里提到的Ted Leonsis的纪录片《南京》翻出来看完,在此记下几件小事。 四月在北京一家青年旅社,阳光很好的房间里住着几个男孩子,靠窗的是个据说常住此地的老外,行为颇有些不同寻常。我蹲在...  (展开)
黄冈展昭 2022-09-13 06:54:20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每看到这些文字,这些照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日本人这帮畜牲,居然做出这等丧尽天良、泯灭人性之事,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还拒不承认,歪曲史实,真是猪狗不如!最令我痛心的是日本人强暴中国妇女,女学生,女童,甚至连老太太都不放过,就冲这个我这辈子都不会原...  (展开)
De Crayencour 2021-07-10 09:04:10 中信出版社2013版

唯一的历史真相

在高三的紧张复习中,我每天晚上都会阅读闲书,《南京大屠杀》的阅读始于那时,我总是不忍卒读,断断续续,每次心脏都经受不住那可怖的历史真相,难以置信人性的恶竟会如此,尽管我不断告诫自己不能继续阅读,但是在一种不知名的情感催促下,我还是继续读了下去。高考结束后直...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3 24 后页> (共466条)

订阅南京大屠杀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