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美國大學歷史系學生必備!
用「帝國」而非「民族國家」研究全球史,
探索「帝國是什麼」及「帝國如何運作」的經典之作!
為什麼直至二十一世紀,我們依舊活在帝國的世界裡?
跳脫「民族國家與歐洲中心」史觀,
以權力運作、差異政治與互動交流為分析核心,
直探兩千年來帝國的權力政治!
★2011年世界史協會(WHA)書籍獎
★2010年《擇萃》(Choice)傑出學術研究獎
◎羅馬帝國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什麼?為何成為後世帝國的永恆典範?
◎中華帝國歷經多次分合,為何總能一再復興?它和蒙元、滿清帝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穆斯林如何將虔誠的宗教社群步步擴張為橫跨歐亞非的伊斯蘭帝國,伊斯蘭勢力至今又如何影響全球政治面貌?
◎蒙古帝國如何處理「差異政治」,促進各區域政權的互動交流,並深深影響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和中華帝國?
◎葡萄牙、荷蘭、不列顛如何橫跨兩大...
美國大學歷史系學生必備!
用「帝國」而非「民族國家」研究全球史,
探索「帝國是什麼」及「帝國如何運作」的經典之作!
為什麼直至二十一世紀,我們依舊活在帝國的世界裡?
跳脫「民族國家與歐洲中心」史觀,
以權力運作、差異政治與互動交流為分析核心,
直探兩千年來帝國的權力政治!
★2011年世界史協會(WHA)書籍獎
★2010年《擇萃》(Choice)傑出學術研究獎
◎羅馬帝國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什麼?為何成為後世帝國的永恆典範?
◎中華帝國歷經多次分合,為何總能一再復興?它和蒙元、滿清帝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穆斯林如何將虔誠的宗教社群步步擴張為橫跨歐亞非的伊斯蘭帝國,伊斯蘭勢力至今又如何影響全球政治面貌?
◎蒙古帝國如何處理「差異政治」,促進各區域政權的互動交流,並深深影響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和中華帝國?
◎葡萄牙、荷蘭、不列顛如何橫跨兩大洋,以「貿易飛地」或設置「公司」的多元權力形式,建立全球殖民帝國?又如何崩解?
◎美國的建國終極目標其實以民主自由為名,行帝國擴張之實?
◎帝國時代是否已然終結?當前中國、美國、歐洲與俄羅斯四強鼎立,均以民族國家為政權形式的外衣,和古代帝國的同異又是什麼?
近百年來,帝國霸業似乎讓路給了主權平等的民族國家,人們甚至一度將民族與主權視為人類歷史發展的歸趨。然而,於《世界帝國二千年》一書中,歷史學者珍.波本克與弗雷德里克.庫伯除了直指民族國家的弊病,並點出「帝國必然會分裂、發展成為民族國家」此觀點有何謬誤之外,更強調相對於排外、對內追求一致且有明確領土邊界的民族國家,帝國是種更值得我們探究的政體。
我們對於帝國的傳統印象為何?是侵略,是殖民,是殺伐。不過,波本克與庫伯卻告訴我們,自西元前三世紀的羅馬與中國,再到十三世紀的蒙古汗國,以至近代殖民帝國,對於歐洲、亞洲、非洲、美洲與大洋洲等全球勢力範圍,帝國從不只是侵略佔領。無論是「中間人」的派任與監督(如奧斯曼帝國的奴隸官員),還是形成中央官僚(中華帝國)、建立「貿易飛地」(葡萄牙帝國)或設置「東印度公司」(荷蘭與不列顛帝國),領土的控制都仰賴於帝國多元的權力形式。帝國也不只是殖民剝削,帝國必須協調治下各民族的宗教與文化「差異」,而有效運作「差異政治」,如羅馬帝國朝「同化」發展或如蒙古汗國傾向善用「差異」,均有助於維持秩序、集中稅收與招募兵員。帝國更不只是殺戮征伐,帝國間的互動也帶來了統治手法的模仿與創新,不僅對不同民族與國家造成影響(如俄羅斯帝國承繼了拜占庭與蒙古汗國的統治套路),也轉變了思想(啟蒙思想)與意識形態(民族革命)。可以說,帝國在世界史上長期扮演著關鍵角色,不僅自覺地維持其征服的各民族的多樣性,更在全球範圍內創造了環境,讓人們在移民、殖民、奴隸及貿易網絡中,透過民族或宗教社群相互交流。
儘管在歷經二千年的發展後,於「打倒帝國,建立國家」的口號與抗爭下,帝國時代已逐漸終結,但關於「誰屬於這個國家」之爭議所引發的種族滅絕行徑,以及因各國實力不平等所引發的強國支配弱國之現象,卻又讓人對於民族政體有所質疑。而時至二十一世紀,我們也看到了復興的中國與俄羅斯、整合的歐洲,以及自許「世界警察」的美國——當前世局似乎仍是由昔日帝國所構成。或許,無論多麼想把民族放在政治想像的中心,經久不衰的帝國政治及其遺緒仍不斷在形塑我們的世界。
《世界帝國二千年》為全球帝國政治史的經典之作,不僅顛覆了「民族國家合乎自然且不可或缺」的迷思,更以「權力、差異與互動」為論述核心,闡明了世界史上各帝國對於權力的爭奪、運作與鞏固,如何塑造社會與國家,激發野心與想像力,開啟或終結政治的可能性,影響力持續至今。
本書特色
一、經典性:美國大學歷史系學生必備!探索「帝國是什麼」及「帝國如何運作」的必讀之作!用「帝國」而非「民族國家」研究全球史的經典鉅著。
二、顛覆性:跳脫以「民族國家與歐洲中心」解釋世界史,而以全球視角,具體描述和分析二千年來各帝國的統治策略,以及帝國之間的交流互動如何推動世界史的發展。
三、議題性:透過往昔帝國運作,審視當今中美歐俄四強鼎立的「新帝國世界」,並反思在帝國與民族政體之外,還有哪些政體能夠促成世人對政治歸屬、機會平等與相互尊重的期盼。
名人推薦
「以探討帝國與國家關係的書來說,我腦海裡最好的就是這一本。」──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作者
「本書對許多研究帝國的論著提出了重大修正,也因此注定成為經典之作。書中處理的主題龐大又切合當代需要,筆調流暢,從羅馬與漢代中國一路寫到今天,包羅萬象、不偏不倚。了不起的成就。」──傑瑞米.阿德爾曼(Jeremy Adelman),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面世的時間恰到好處,內容也很重要,強調帝國自古以來的經久不衰,跨越各個歷史時期來到今日。兩位作者力陳非西方帝國經驗的重要程度,藉此模糊了前近代、近代,以及去歐洲化的歷史之間的界線。」──羅伯特.提格諾(Robert Tignor),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本傑出的作品重新界定了帝國與殖民研究的領域。作者小心翼翼,沒有為了死板狹隘的定義問題削足適履,減損帝國經驗的複雜與多樣性,而是另闢新徑重述帝國的故事,點明帝國如何千秋萬世,帝國如何造就,以及帝國如何崩潰。無人能出其右。」──羅納德.格里戈.薩尼(Ronald Grigor Suny),密西根大學歷史學教授
「這部鉅著探討的主題相當龐大。要是有誰以為帝國史只跟不列顛,以及十九世紀時一些模仿不列顛的歐洲國家有關,那本書可是會讓他大吃一驚。在波本克與庫伯眼裡,帝國史就是世界史。兩位作者也指出,不同的人群因為海納百川的理想所組成的邦聯,也能算是帝國;有些學者對國界的概念非常反感,因為國界讓窮人進不了富國,作者的論點在這些學者間也大為流行。他們如是說,『主權可以分享、可以分層,也可以徹頭徹尾地轉變』。」──《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
「兩位作者以『帝國如何處理差異』的問題為宗旨,分析最為多樣的帝國支配布局,靠著對既有文獻的浩瀚知識,就世界史來了一回全面探討。」──《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帝國與民族國家、國民與公民,包容與排擠間的關係,有時既不穩又複雜,若想用文字呈現出這樣的關係,《世界帝國二千年》可說是提供了相當有效的表達方式。」──《世界史通訊》(World History Bulletin)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簡介
珍.波本克(Jane Burbank)
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專研俄羅斯史,現為紐約大學歷史系教授。波本克曾在哈佛大學、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以及密西根大學任教,並於密西根大學擔任俄羅斯與東歐研究中心主任。波本克也曾在巴黎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卡桑高等師範學院以及柏林洪堡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著有《知識階層與革命:布爾什維克主義的俄羅斯觀點,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二年》、《俄國農夫上法院:一九〇五年至一九一七年間鄉間地區的法律文化》、《俄羅斯帝國:空間、人民、權力,一七〇〇年至一九三〇年》等專書。
弗雷德里克.庫伯(Frederick Cooper)
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專研十九、二十世紀東非奴隸與勞工問題,現為紐約大學歷史系教授。庫伯曾在行為科學深入研究中心、威爾遜中心、洛克斐勒貝拉吉奧研究中心、南特卓越研究院以及柏林高等研究院擔任研究員。同時他也在...
作者簡介
珍.波本克(Jane Burbank)
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專研俄羅斯史,現為紐約大學歷史系教授。波本克曾在哈佛大學、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以及密西根大學任教,並於密西根大學擔任俄羅斯與東歐研究中心主任。波本克也曾在巴黎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卡桑高等師範學院以及柏林洪堡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著有《知識階層與革命:布爾什維克主義的俄羅斯觀點,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二年》、《俄國農夫上法院:一九〇五年至一九一七年間鄉間地區的法律文化》、《俄羅斯帝國:空間、人民、權力,一七〇〇年至一九三〇年》等專書。
弗雷德里克.庫伯(Frederick Cooper)
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專研十九、二十世紀東非奴隸與勞工問題,現為紐約大學歷史系教授。庫伯曾在行為科學深入研究中心、威爾遜中心、洛克斐勒貝拉吉奧研究中心、南特卓越研究院以及柏林高等研究院擔任研究員。同時他也在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高等師範學院以及巴黎第七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二〇〇一年,庫伯獲選為美國人文與科學學會院士。著有《備受質疑的殖民主義》、《從奴隸到流民》等專書。
譯者簡介
馮奕達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組碩士。專職譯者。
譯有《消失在索穆河的士兵》與論文若干。
目录 · · · · · ·
序言
第 一 章 帝國的發展軌跡
第 二 章 羅馬與中國的帝國統治
第 三 章 羅馬之後:拜占庭、基督教與伊斯蘭
第 四 章 貫通歐亞:蒙古諸帝國
第 五 章 跨出地中海:奧斯曼帝國與西班牙帝國
第 六 章 大洋經濟與殖民社會:歐洲、亞洲與美洲
第 七 章 跨出草原:俄羅斯與中國的帝國創建
第 八 章 革命年代中的帝國、民族與公民權
第 九 章 跨洲帝國:美國與俄羅斯
第 十 章 帝國的統治套路與近代殖民主義迷思
第十一章 主權與帝國:十九世紀的歐洲及其近鄰
第十二章 帝國世界中的戰爭與革命:一九一四年至一九四五年
第十三章 帝國末日?
第十四章 帝國、國家與政治想像
延伸閱讀與註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Sustaining and expanding control depended not just on violence but on the ongoing linkage of human and economic resources to central power. Roman'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novations drew old and new elites into government and army. The source of the magistrates' authority was election by Rome's soldier-citizens. By creating a body of citizens whose decisions were the source of law, Romans took sovereignty out of royal or celestial hands and located it in themselves.This radical move from kingship to republic was accompanied by measures designed to prevent a return to one-man rule. Throughout the republic in practice adn in principle during later Roman history, the source of law was the Roman people....the approval of assemblies of citizens was essential to making a magistrate's proposal i...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页
喜欢读"世界帝國二千年"的人也喜欢 · · · · · ·
世界帝國二千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陈志强 | 帝国历史的横向剖析

【转】张杨评《世界帝国史》︱帝国的死与生

【转】林斌丨评简·伯班克、弗雷德里克·库珀《世界历史中的帝国:权力和差异的政治》

伯班克&库柏:《世界历史中的帝国》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序言 作者指出,本书探究不同帝国运转的多种方式,并观察它们历经时间和置身多种境况中所作的无数努力的程度与局限性。【2】(We explore instead the multiplicity of ways that different empires worked, and look at both the extent and limits of their efforts across t...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商务印书馆 (2017)7.2分 110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8.0分 40人读过
-
八旗文化 (2020)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 頁2 (the Wor(l)d)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中西方大历史 (皇甫杰)
- 2018 List (阿钝)
- 要买的书 (北小河学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世界帝國二千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原应叹息 2016-08-19 00:02:09
和我讀過的八旗文化出版的其他歷史題材的書都是大眾讀物不同,這本書不但厚達六百多頁,學術性也比較強,讀完也只能算是一知半解。但還是很有收穫的。
1 有用 Olivia Zengye 2018-06-10 23:57:28
只来得及看完蒙古、清朝、准噶尔和俄罗斯部分,未来再补
0 有用 山南 2024-08-19 18:15:58 江苏
涉及中国的部分仍是新清史一脉
0 有用 Liiionaaa 2025-02-21 23:07:59 北京
《帝國何以成為帝國:一部關於權力、差異、與互動的全球政治史》 ◎本書初版《世界帝國二千年:一部關於權力政治的全球史》(八旗文化) 為什麼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民族國家裡,卻對帝國大唱讚歌? 帝國難道不是殖民、侵略、種族歧視、宗教壓迫、不平等條約的化身嗎? 不!—— 本書以權力運作、差異政治與互動交流為分析核心, 直探兩千年來各大帝國的權力政治,徹底顛覆你對帝國的負面認知。 ★2010年《擇萃》(Choi... 《帝國何以成為帝國:一部關於權力、差異、與互動的全球政治史》 ◎本書初版《世界帝國二千年:一部關於權力政治的全球史》(八旗文化) 為什麼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民族國家裡,卻對帝國大唱讚歌? 帝國難道不是殖民、侵略、種族歧視、宗教壓迫、不平等條約的化身嗎? 不!—— 本書以權力運作、差異政治與互動交流為分析核心, 直探兩千年來各大帝國的權力政治,徹底顛覆你對帝國的負面認知。 ★2010年《擇萃》(Choice)傑出學術研究獎 ★2011年世界史協會(WHA)書籍獎 美國大學歷史系通識課程必備! 探索「帝國是什麼」及「帝國如何運作」的經典之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