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吴军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因事业有成而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得以多年来参与美国名牌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作者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顶级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及访问这些大学教师和校友的第一手资料,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独到感悟,精心写就《大学之路》。
在书中,作者阐述了英美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系统地介绍了英美名校的特色和差异,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并且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年轻人给出了自我发展的建议。作者与美国许多大学有着密切联系,还介绍了美国名牌大学在招生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并重点解析了其中一些潜规则的历史成因和申请者可能有必要采取的对策。作为一名事业有成者,作者详细阐述了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乃终身学...
作者吴军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因事业有成而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得以多年来参与美国名牌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作者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顶级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及访问这些大学教师和校友的第一手资料,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独到感悟,精心写就《大学之路》。
在书中,作者阐述了英美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系统地介绍了英美名校的特色和差异,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并且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年轻人给出了自我发展的建议。作者与美国许多大学有着密切联系,还介绍了美国名牌大学在招生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并重点解析了其中一些潜规则的历史成因和申请者可能有必要采取的对策。作为一名事业有成者,作者详细阐述了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乃终身学习,而并非以获得一个名牌大学学位为终结。
对大学教育这一严肃的话题,作者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娓娓道来,并以半游记的形式带着读者走访英美各名牌大学,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本书对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以及留学机构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大学之路 上册的创作者
· · · · · ·
-
吴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 投资人。他的著作《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和 《文明之光》广受读者欢迎,其中,《数学之美》 荣获第八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第五届中华优秀出 版物奖,《文明之光》被评为2014年中国好书, 《浪潮之巅》成为许多商学院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吴军博士是谷歌公司早期员工之一。在谷歌,他和 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 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全球架 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 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 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 目,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 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
2010年—2012年,他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 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同时...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 投资人。他的著作《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和 《文明之光》广受读者欢迎,其中,《数学之美》 荣获第八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第五届中华优秀出 版物奖,《文明之光》被评为2014年中国好书, 《浪潮之巅》成为许多商学院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吴军博士是谷歌公司早期员工之一。在谷歌,他和 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 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全球架 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 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 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 目,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 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
2010年—2012年,他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 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同时担任国家重大专项“新 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2012年 回到谷歌,负责开发了被认为是“下一代搜索”的 谷歌自动问答系统。同年,他作为创始合伙人创立 了丰元风险投资基金(ZPark Capital),并且投资 了80多家硅谷的初创公司。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曾获全国人 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Eurospeech 的最佳论文奖,还获得了十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
吴军博士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约翰·霍 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和校国际事务委员会 顾问,以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专家顾问。同时, 他也是数家投资基金、创业公司的董事和顾问。
目录 · · · · · ·
序一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Ⅰ
序二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Ⅶ
前言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Ⅺ
第一章 大学的概念/1
什么是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每个人都知道大学这个词,但是并非每个人都会去深究它的含义。在我看来,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和研究的中心,而且也应该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同时它还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第一节 大学的历史
第二节 精英教育
第三节 最好的大学
第四节 办学的理念
第二章 两类大学,两种高等教育/38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办大学和管理大学上喜欢认死理,他们一般坚持一种理念,而且一坚持就是上百年。因此英美名牌大学都是非常具有个性的,而不是按照某一些指标和公式排出来的。那些总想面面俱到,全面赶超的大学,反而会因为长期找不到一个清晰的办学理念,而难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第一节 纽曼式的大学
第二节 洪堡体系
第三节 美国近代大学的兴起
第三章 我的大学经历/61
我的大学历程特别长,所读的专业换来换去,而且求学的过程并不顺利,中间不断地被打断不说,还经常遇到坏运气。但所幸的是,虽然我没有很多人跑得快,但是我能还坚持走得比较长远,当大部分人不再花主要精力读书时,我还在不断地充实自己。或许真是因为有着这么复杂而漫长的读书经历,才是我终于受到了纽曼所推崇的通才教育和素质教育,也得到了洪堡式精深的专才教育。
第一节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四章 剑桥和牛津/93
以剑桥和牛津所代表的传统英国式高等教育之精髓在于它们的学院制,美国的耶鲁和普林斯顿等名牌大学也借鉴了它们的经验。学院制强调学生们相互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生活在一起成为了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不过由于资源的限制,在英国的大学里选择和更改专业并不像美国大学那么自由。
第一节 剑桥大学
第二节 牛津大学
第三节 英美大学的差异
第五章 美国私立大学的管理/123
在美国,一流大学大多是私立大学。美国的私立大学从招生、教学,到科研和建设教授队伍等,诸多方面皆不受政府影响,而是按照自己的办校理念行事,这与中国的大学完全不同。在私立大学的管理上,教授群体、校长和院长们,以及董事会,各司其职而又相互配合,这是美国能够产生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原因之一。
第一节 教授治校的传统
第二节 私立大学管理的变迁
第三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结构
第四节 美国私立大学的财务管理
第五节 董事会
第六章 美国私立名校的申请和录取——并不公平的竞争/163
美国私立名校的申请过程相当复杂,但是,对学生的学业、全面发展以及特长的要求,则是私立名校的共性。不要单指望功课好就能被这些大学录取,要针对它们的特点,从高中阶段甚至更早便要开始积极做准备。
第一节 对不公正现象的剖析
第二节 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第三节 大学录取的基本要求和过程
第四节 申请过程
第五节 亚裔学生和家长所能做的努力
第七章 田园乡村里的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208
普林斯顿和耶鲁被看成是亚里士多德式的本科教育的典范,实行的是通才教育,非常强调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并且给予学生在学业上充分的选择自由。它们也被认为是培养预科生最好的学校。
第一节 普林斯顿大学
第二节 耶鲁大学
索引/258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遗憾的是,人生是场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学的设金毕业证书,不过是在马拉松赛跑中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站位而已,人生一这所真正的大学一路途才刚刚开始。看过马拉松比赛的人都知道,在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很拥挤的,但是当1/4赛程过去之后,选手们彼此的距离就拉开了,在起跑时占得的那一点便宜到这时早就荡然无存了。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竟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每当别人问起我父母培养我和弟弟的经验时,他们给出的答案其实让求教者们颜为失望,因为那些都是所有中国父母都知道,而且已经做了的事情,比如“要教育孩子读书的重要性”,等等,并不是什么别人不知道的秘诀。我的父母教育子女应该算是成功的,但是他们自己却一直没有意识到他们教育子女的真正秘诀。我和弟弟很多年后回过头来看,才明白秘诀其实在父母自己身上。我的父亲没有机会上一个全日制正式的大学,不过他学习了一辈子。他利用在大学工作之便,去补习了一门又ー门大学课程,做科研也非常努力,得了很多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最后居然能在一个极为看重文凭的犬学里被提升为教授级研究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晚上上从不参加应,甚至不看什么电视剧,总是非常有规律地学习。我的母亲现在快80岁了,依然每天坚持学习。父母们并不知道,他们们在对我们兄弟的教育上最成功之处,是以他们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让我们渐渐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未完待续 -
所好的大学应该扮演好四个角色。首先,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第二,它是一个研究的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并且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三,它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四,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未完待续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大学之路 上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大学之路 上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态度 8.2
-
- 细读美国大学(第三版) 9.1
-
- 孩子:挑战 9.1
-
- 魔鬼老大,天使老二 8.3
-
- 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 8.9
-
-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7.6
-
-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9.2
-
-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7.9
-
-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8.5
-
-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8.8
大学之路 上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小学生妈妈的阅读体验

如果你很爱学习,一定要看的书

大学之路-美国私立大学(2)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高等教育是美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世界一流大学大部分在美国。美国的大学办得好,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其独特的管理模式。 教授治校 美国大学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几位校长倡导下,特别是在美国教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的努力... (展开)>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7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大学之路 上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于微时 2017-07-20 14:21:13
非常好呀,前面讲理念和感受,后面介绍学校特点。
0 有用 null 2018-07-29 23:31:03
写得挺认真的,但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新的东西。
10 有用 MaY°玫 2017-01-02 15:39:04
信息量有点大,读前半程的时候觉得美国的私立大学各种好啊,通才教育,不限制专业,各种校友扶持,自由的学术氛围,看到后半截录取才发现原来美国社会也就那样,各种不公平。这么想来果然 还是天朝的高考比较公平,毕竟完全靠成绩说话,穷孩子也能翻身,在美国连进好大学的权力都没有。。。。
9 有用 Zen 2017-05-24 15:16:03
真挚,诚恳,逻辑清晰。对大学的理念,传统,历史,英美顶级大学的对比娓娓道来,讲述亚裔学生在申请本科时遇到的歧视不偏颇,不愤青,分析缘由,而且小道消息十足,偶尔的八卦让人会心一笑。作者吴军是个全才,他也是传统大学通才教育的典范。延续浪潮之巅的写作风格,可读性和实用性依然上乘。
1 有用 湖绿鬼兮 2017-12-15 09:01:37
emmm,感谢要离职的同事帮我从学校里借了这本书,只看了上册他就要走了……祝他好运。这本书系统介绍了欧美高等教育历史的同时,还更正了一个盘踞多年观念:原来藤校的研究生没那么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