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大名鼎鼎的潘金莲会梳怎样的发型?
李清照会穿什么样的“时装”?
张生送心上人的是什么礼物?
贴在酒窝、眉心、发髻上的花钿为什么世世代代惹人情思?
……
答案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对古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进行一番梳理考据。全书分“服饰”、“饮食”、“起居”、“鉴赏”四辑,作者对古代的名物、生活细节怀着深深温情,以清丽的文笔、幽微的心思,挖掘意趣、渲染喜悦、旁征博引,每每能以小见大。
全书读来很有李渔《闲情偶寄》的趣味,充分显示了古人休闲生活的情趣。书中另附有大量精美的彩图,使之更臻美好。
潘金莲的发型的创作者
· · · · · ·
-
孟晖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孟晖,曾就读于于央美美术史系,并至法国留学,回国后曾先后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三联出版社工作,现为作家。著有《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盂兰变》等。
原文摘录 · · · · · ·
-
乳酪既然是凝冻状的,在吃樱桃的时候,就可以把这样的乳酪像浇卤一样,浇沃到鲜红的樱桃上。以鲜乳酪的肥浓滋润相配初熟樱桃的鲜甜多汁,其口感之美,可想而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6页 -
不过,正是在辽代,女性服饰的样式又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已经被中原女性冷落了几个世纪的掩襟衣式出现了大的回潮。由于南北朝时代出现了女性露胸的风气,到了末,掩襟衣式就基本被中原女性抛弃了,此后的几个世纪,女性用各式各样的套头衫、对襟襦衫来作为上衣,目的无非是个一微露酥胸。但是,契丹族的女枹是采用掩襟衣式的(也许是学自中原地区),于是,在辽占据北方之后,一种新的汉族妇女衣式出现了,这就是上穿短掩襟祆,下穿长裙。中原女服转了大圈,又回到了最古老的样式上,因为这种相对于宋代女服来说是“新”的样式,在大的形式上其实与东汉和南朝女服相同由于外族的入侵,倒造成了中原女服无意中的一次“复古”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07 披风小识
喜欢读"潘金莲的发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潘金莲的发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香皂记与兰泽记 8.0
-
- 贵妃的红汗 8.0
-
- 撒马尔罕的金桃 8.8
-
- 花间十六声(第2版) 7.7
-
- 古画里的中国生活 7.5
-
- 古诗文名物新证(全二册) 9.2
-
- 宋案重审 9.2
-
- 从历史中醒来 9.2
-
- 古罗马的笑 8.3
-
- 唐朝穿越指南 7.7
潘金莲的发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潘安金莲樽前坐 陪君回望旧风尘
很多年前高中女同学在笔记本上写过一首诗,我二半夜发神经忽然想起就贴了出来: 暮春的繁花 / 散落缤纷的蕊泪 / 雨 / 在云中哭泣 / 我找不到那个叫做无忧的孩子 直接有同事在后面跟贴说:这孩子病的不轻啊。也对。这年头谁还写诗啊。浮燥的年头都在追绯闻追艳照追乔帮主为神...
(展开)

> 更多书评 3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2)7.8分 485人读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8.1分 1461人读过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7.4分 19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潘金莲的发型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一个四星狂魔 2018-11-30 10:58:29
因为是短篇集子所以内容有重复,作者后记也说了。更新了我不少认知,写楚辞那几篇不知道这么释意是否严谨,但很美,还有反青花真是好看,作者讲到韩嫣和汉武帝简直要冷静不下来了(噗。 “你曾经如此美丽。” 想起木心一句诗,「你是从诗三百篇中褰裳涉水而来/髡彼两髦,一身远古的芹香/越陌度阡到我身边躺下/到我身边躺下已是楚辞苍茫了。」
0 有用 织枝纸至 2018-01-21 23:37:07
花钿像落花一样,这个意象真美~
1 有用 black smoke 2016-12-26 23:00:29
好喜欢啊,附图么,kindle电子书是黑白照,但依然美得窒息。突然觉得我老家还好哦,博物馆灯光打的很美,复制品也真心好看。
0 有用 絵空事 2018-01-19 06:18:58
书里引用很多词句来讲中国传统文化,一些角度另辟蹊径,藏冰业的历史,敲冰的乐趣,熏香的发展,最感兴趣的一段就数当时的美食“酥”了。整体来说没有一气呵成的淋漓尽致,字数不多但断断续续分了好几次才读完。
0 有用 雪磨坊 2018-08-11 20:53:14
写山鬼与洛神赋以及“外四篇”的部分很美好,那些俏皮的“宋代冰淇淋”,原来是为了适应万象杂志的趣味,并非作者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