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通货膨胀、经济萧条、贫富分化、泡沫越吹越大,全球断层线已经变得岌岌可危。全球思想家最信赖的经济学家将会告诉你:保护你的财富,首先要从修补断层线开始。拉詹警告世人:我们的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如果这些缺陷不能得到修补,那么一场潜在的更具毁灭性的危机正在等着我们!
作者同时认为,中国断层线如果不及时修复,中国经济将会面临重大挫折。修补断层线已经迫在眉睫!如果你想登临世界上最聪明人的“思想海拔”,首先应该从阅读《断层线(第二版)》开始!
断层线的创作者
· · · · · ·
-
拉古拉迈·拉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拉古拉迈·拉詹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2003年9月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并在2003年获得了美国金融协会颁发的费雪·布莱克奖,该奖只颁予40岁以下最优秀的金融经济学家。
目录 · · · · · ·
序言
第一章 “放心贷款吧,有人埋单”
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为什么美国会落后?
工资差距拉大不平等
如何对待不平等
政治应对措施
住房信贷的始末
房利美和房地美
经济适用房计划
“居者有其屋”战略
所有权社会
信贷也疯狂
有趣的美国特征
沉重的反思
第二章 中国的断层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增长的不确定性
增加资本有利于发展?
组织资本
先发国家如何建立组织资本
后发国家的战略
制高点
特权政策
外向型增长和管制资本主义
错过转型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富?
断层线:日本的案例
中国的断层线将会加深还是弥合?
出口增长型国家的难题如何解决?
第三章 外资的诱惑:全球资本是如何运转的?
储蓄与投资
生产导向型经济体中的金融部门
1994年墨西哥危机
企业投资与管制资本主义
1998年东亚危机
断层线正在加深
危机之后的改革
美国成了外资最引人注目的目标
第四章 危机之下薄弱的社保体系
经济刺激的意愿
薄弱的社保体系
失业型复苏
社保体系为什么薄弱
自主刺激的弊端
第五章 谁在制造泡沫
美联储的目标
利率及其作用
网络泡沫的破裂
美联储有错吗?
货币政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经济学家为什么容易犯错误
美国最大的失误之处
第六章 当货币成为一切的价值衡量
金钱能够衡量一切:银行家该不该受到指责
贷款经纪人出了什么错
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
这场危机并没结束
第七章 赌徒心理:银行在拿命运开玩笑
尾部风险:增加了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为什么银行家选择尾部风险
为什么风险管理者发挥不了作用
风险成了耳旁风:高层的冒险行为
股东:眼睛死死盯在收益上
有政府做后台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如果银行家闯了红灯……
第八章 金融改革:如何才能让金融灾难不再发生
如何规避风险:当人人都可以贷款的时候
金融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把尾部风险打压下去
“大而不能倒”应该扫进垃圾堆了
应对无法预知的意外事件
恺撒的妻子
这样的救助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第九章 任何人都应该公平地获得机会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保险和安全网
在逆境中重塑自我
第十章 说服中国:怎样才算最正确的做法
二十国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多边组织及其影响
获得全球影响力
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中国和世界
币值低估的代价
说服中国
现在就要行动起来
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放心贷款吧,有人埋单”
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为什么美国会落后?
工资差距拉大不平等
如何对待不平等
政治应对措施
住房信贷的始末
房利美和房地美
经济适用房计划
“居者有其屋”战略
所有权社会
信贷也疯狂
有趣的美国特征
沉重的反思
第二章 中国的断层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增长的不确定性
增加资本有利于发展?
组织资本
先发国家如何建立组织资本
后发国家的战略
制高点
特权政策
外向型增长和管制资本主义
错过转型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富?
断层线:日本的案例
中国的断层线将会加深还是弥合?
出口增长型国家的难题如何解决?
第三章 外资的诱惑:全球资本是如何运转的?
储蓄与投资
生产导向型经济体中的金融部门
1994年墨西哥危机
企业投资与管制资本主义
1998年东亚危机
断层线正在加深
危机之后的改革
美国成了外资最引人注目的目标
第四章 危机之下薄弱的社保体系
经济刺激的意愿
薄弱的社保体系
失业型复苏
社保体系为什么薄弱
自主刺激的弊端
第五章 谁在制造泡沫
美联储的目标
利率及其作用
网络泡沫的破裂
美联储有错吗?
货币政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经济学家为什么容易犯错误
美国最大的失误之处
第六章 当货币成为一切的价值衡量
金钱能够衡量一切:银行家该不该受到指责
贷款经纪人出了什么错
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
这场危机并没结束
第七章 赌徒心理:银行在拿命运开玩笑
尾部风险:增加了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为什么银行家选择尾部风险
为什么风险管理者发挥不了作用
风险成了耳旁风:高层的冒险行为
股东:眼睛死死盯在收益上
有政府做后台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如果银行家闯了红灯……
第八章 金融改革:如何才能让金融灾难不再发生
如何规避风险:当人人都可以贷款的时候
金融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把尾部风险打压下去
“大而不能倒”应该扫进垃圾堆了
应对无法预知的意外事件
恺撒的妻子
这样的救助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第九章 任何人都应该公平地获得机会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保险和安全网
在逆境中重塑自我
第十章 说服中国:怎样才算最正确的做法
二十国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多边组织及其影响
获得全球影响力
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中国和世界
币值低估的代价
说服中国
现在就要行动起来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经济评论家们常被人们戏谑地称为卡珊德拉或“永远的悲观论者”,因为他们总是预言经济下滑,所以不管怎样他们的预测最终都是对的,这就好像一座停了的钟,一天中也总有两次所指的时间是对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言 -
在过去的10年中,银行所承担的风险逐步加大了。这着实令人吃惊,如果银行通过出售债券将高风险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出去的话,银行的安全性应该提高才对。最终我才想通,原来我犯了经济学家们最大的一个通病,我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也就是说我假设除我所要研究的证券化这一现象以外的其他条件都是不变的。而通常来讲,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更重要的是,放宽管制以及证券化的发展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从而使银行家们开始追逐更加复杂的风险形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言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断层线"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断层线"的人也喜欢 · · · · · ·
断层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 条 )


对不平等的深层次分析
也许没有一本书,从最底层用最让人听得懂的语言,分析不平等的原因。而《断层线》很好的给出了一种答案。 是什么导致了经济起起落落,贫富的差距?明天的经济,是否会更好?世界会沿着现在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么?《断层线》给出了问题的答案(至少是大部分问题)。...
(展开)
> 更多书评 3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中信出版社 (2011)8.3分 1229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8.8分 133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高寶 (2011)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不确定性与风险管理数字化1----数字化目标Ⅱ (小毛叔)
- 书单|藏书馆 (jrmg)
- 书单|经济学 (jrmg)
- crisis (new)
- 金融相关/所谓口水书/ (挥毫落纸如云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断层线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孑秩 2023-03-25 10:21:17 山东
2023回看,08危机的断层今天仍是断层,不要相信能从对社会进行根本性变革中找到对付不良环境或不道德行为的全能药方。最后几章的建议部分很像当年国内公知口吻
0 有用 左旋螺 2020-03-24 20:08:16
有些金融、经济术语还是不太明白,不过在美联储大放水的当下,这本书具有借鉴意义。至于作者提到的金融改革,我觉得无解,人性是贪婪的,规避不了,就像尾部风险一样,除非一个轮回后,从头再来。ps作者应该是印度人吧,怎么不说说印度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光得着中国不放,呵呵。收回一部分话,是除了印度没diss以外,diss了所有的有影响力的大国。
2 有用 Kevin Lee 2020-09-02 23:37:59
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各种分析原因的书出了很多,但是这本书更能够合理地解释其成因,并揭示为什么在未来危机会再次发生。作者总结了三条“断层线”(地震的原因是地壳中的断层线,而且会沿着断层线发生。)分别是:断层线一、国内政治因素。特别是美国由于教育不平等导致经济不平等会迫使政治家采用宽松信贷的方式安抚民众;断层线二,国际贸易失衡。二战之后,日本、德国、中国、中东产油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借钱给美国进行... 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各种分析原因的书出了很多,但是这本书更能够合理地解释其成因,并揭示为什么在未来危机会再次发生。作者总结了三条“断层线”(地震的原因是地壳中的断层线,而且会沿着断层线发生。)分别是:断层线一、国内政治因素。特别是美国由于教育不平等导致经济不平等会迫使政治家采用宽松信贷的方式安抚民众;断层线二,国际贸易失衡。二战之后,日本、德国、中国、中东产油国等出口导向型经济,借钱给美国进行消费,进一步助推资产泡沫;断层线三,发达欧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之间的差异,在相互协作的时候产生失衡。这三条断层线影响了金融部门的行为,能够很好解释危机的成因。现在读来,本书很好地解释了最近疫情之下的美国国内政治(选举、种族冲突),还有中美关系(贸易战、未来走向)。中文版翻译一般。 (展开)
0 有用 悬浮的麦田 2019-01-29 11:54:33
主要写的次贷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角度非常多,有阶级教育这种长期的影响因素,还有政府调控,总统为了政绩而强行让房地美泡沫式地扩大购入房屋抵押证券,导致银行不需要审核就能把次级贷款的组合证券给卖出去;发展中国家分析的更好,还随口提到了中国的计划生育老龄化必然发生,10年人家都已经看到危机了,我们居然这两年才后知后觉~越到后面作者的立场越来越像一个局外人,不会对自己的国家有很什么美化,很客观全面的一本... 主要写的次贷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角度非常多,有阶级教育这种长期的影响因素,还有政府调控,总统为了政绩而强行让房地美泡沫式地扩大购入房屋抵押证券,导致银行不需要审核就能把次级贷款的组合证券给卖出去;发展中国家分析的更好,还随口提到了中国的计划生育老龄化必然发生,10年人家都已经看到危机了,我们居然这两年才后知后觉~越到后面作者的立场越来越像一个局外人,不会对自己的国家有很什么美化,很客观全面的一本书,小缺点就是,经常写完一个经济学事件之后,过了一大段再去补充解释其中的基本词汇,可能没想到会有我这种这么金融小白的读者去读。。。 (展开)
0 有用 路边小石杜辉 2023-05-05 08:05:36 北京
前面各种对问题的分析还是很细致和受启发的,最后几章所谓的解决问题方法和建议就太理想化和不切实际了。作者还是偏左,有些问题确实存在,根源也有道理,但还有很多途径可以解决的。整体是让人受启发收益的经济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