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个风轻云淡、暗流涌动的饭庄江湖
★一段氤氲饭菜香的时代悲欢
★一辈一去不返的老厨人
《收山》让我忆起老舍先生“上知绸缎,下知葱蒜”的古典叙事法则,京字京韵,细节风景深入骨髓。——茅盾文学奖得主 金宇澄
===============================================================
台湾第四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得主 常小琥最新长篇
《上海文学》《小说选刊》《 中篇小说选刊》《 北京文学选刊》甄选作品 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青年屠国柱刚刚拜师万唐居总厨杨越钧,就被派到烤鸭名师葛清处打杂帮手。杨师傅的目的是留下葛清的烤鸭绝学,而屠国柱以自己的诚心得到了曾遭徒弟背叛的葛清的信任,也从众师兄弟中脱颖而出当上了经理。
然而日新月异的餐饮行业颠覆着古老的餐饮传统,也侵蚀着师兄弟间相互扶持的情感,几代厨人的理...
★一个风轻云淡、暗流涌动的饭庄江湖
★一段氤氲饭菜香的时代悲欢
★一辈一去不返的老厨人
《收山》让我忆起老舍先生“上知绸缎,下知葱蒜”的古典叙事法则,京字京韵,细节风景深入骨髓。——茅盾文学奖得主 金宇澄
===============================================================
台湾第四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得主 常小琥最新长篇
《上海文学》《小说选刊》《 中篇小说选刊》《 北京文学选刊》甄选作品 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青年屠国柱刚刚拜师万唐居总厨杨越钧,就被派到烤鸭名师葛清处打杂帮手。杨师傅的目的是留下葛清的烤鸭绝学,而屠国柱以自己的诚心得到了曾遭徒弟背叛的葛清的信任,也从众师兄弟中脱颖而出当上了经理。
然而日新月异的餐饮行业颠覆着古老的餐饮传统,也侵蚀着师兄弟间相互扶持的情感,几代厨人的理想和传承在时代的浪潮里载浮载沉,最终几位师兄弟各奔歧路,渐行渐远…
细水长流的叙事
再现上世纪70 年代末到90 年代的北京饭庄勤行景观。
一些手艺到这里就断了,
一些师傅到这时候就老了,
一些味道再也找不回来了。
作者简介 · · · · · ·
常小琥,原名常凯,作家、媒体人。世代居京南城,爱老北京,代表作《琴腔》,获得第四届台湾“华文世界电影小说”首奖,也为骆以军、杨照、小野、蔡国荣等作家激赏,誉作者为文坛明日之星。
"收山"试读 · · · · · ·
六月底的傍晚,天空中的碎层云被夕阳染成一段一段的明橘色,枝流叶布的样子,像是磕了一枚焕丽而灵透的蛋花,朝檐口铺洒开来。羊肉胡同里,满是连缀成片的烧火楼,青砖旧瓦,矮矮实实,中间一道牙缝般窄细的核桃巷,算是个纳凉避静的歇脚处。白日里,女人最怕燥热,睡好觉,擦一把身子,七拼八凑地围在鹅卵形的核桃叶下,掰豆角,拿马尾罗筛棒子面。爱聊些烧菜小技,粗粮细做的,多是巧妇...
喜欢读"收山"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收山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收山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4 条 )
> 更多书评 54篇
-
三周華不注 (仓鼠症、拖延癌晚期)
我会回想,我们最后一次对话的内容,反反复复的,我以为她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愿再联络的意思。 可能没有流露,也算是一种流露吧。 《西安市内公交车辆自燃火势不减夺走群众生命》。 我关掉灯,坐回到凳子上,重新回想,张晗最后一次联系我时说过的话。其实那些话就像电报机打出的一样,每天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我脑子里。我是想找到一个依据,说服自己她的消失与报纸上这篇报道,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我找不到,不论是有关...2019-06-12 20:36
-
三周華不注 (仓鼠症、拖延癌晚期)
自序 比如我想吃饭,家门口整条街里,山南海北的地方菜,我都能吃到,这叫什么?这叫繁荣。但是行内的老师傅对我说,恰恰相反,这叫败象,为什么?自己体会。 引子 饺子通常是先煮皮,后煮馅,老人们习惯敞着锅盖,让饺子在沸水里滚,受热均匀,不至于破皮。等差不多了,再盖严,这时水的热量刚好能透进馅儿里。汤色清,皮不粘,吃起来才合适。不懂的,只会一味用旺火,最后全成了片儿汤。 四 “这鸭炉里,为什么非烧果木,弄点...2019-06-12 20:36
自序
比如我想吃饭,家门口整条街里,山南海北的地方菜,我都能吃到,这叫什么?这叫繁荣。但是行内的老师傅对我说,恰恰相反,这叫败象,为什么?自己体会。 引自第1页 引子
饺子通常是先煮皮,后煮馅,老人们习惯敞着锅盖,让饺子在沸水里滚,受热均匀,不至于破皮。等差不多了,再盖严,这时水的热量刚好能透进馅儿里。汤色清,皮不粘,吃起来才合适。不懂的,只会一味用旺火,最后全成了片儿汤。 引自第1页 四
“这鸭炉里,为什么非烧果木,弄点儿别的木头块不是一样么,火够旺不就结了?”我歪着头看他。 “果木紧实,耐燃,点着后且不过去呢,这种木头烟都少。你看松木、柏木跟杉木,烟特别多,一燎就过去了。”他的嗓子淅沥呼噜的,像是一锅熬得很稠的米粥。“而且果木烧完后,木炭且不化粉呢,这样一来底火就冲,炉子的温度就能保住。另外你注意不到,果木一烧,香气扑鼻。不信你到鸭炉前闻,这火能透出一股果木特有的香味,自然会带到鸭子身上。” 引自第1页 五
“我总讲厨子要有孝心,是因为我觉着,一个老师傅能不能体面地收山,不是看他这辈子做了什么,而是看徒弟对他做了什么。我这样讲,希望你能听懂。”老人笑着让我走了。 引自第1页 六
一只鸭子,本该120天出栏,有人能缩到60天,甚至更短,那吃起来,就是肉鸡味。过去鸭坯要先吹气,脂肪像泡沫一样,才好皮肉分离。入炉一烤,油从毛眼往外冒,相当于自炸,那样肉才酥脆,这是几代人的经验。如今这些工序都捡不回来了,听说有的国营老号,正研究用喷火取代鸭炉,更有人敢拿卤鸭真空包装来卖。如果这种头也可以开,你们不如先碾死我这把老骨头,倒也清净。 她竟拎出一块方豆包布,铺在大腿上,再把肉一搁,逆肉丝纹理,如点箭轻敲鼓面般,速切细斩,硬是在腿面上片出一张一张,薄如蝉翼的肉片。 引自第1页 八
“你们位高权重,图的是管理方便,一支笔,一张纸,就把我几十年的规矩给败了。但你们哪一位能告诉我,一只鸭从饲养到出炉,要经多少道工序。您几位连好坏都分不出来,这眼光,如何放长远? 我是想告诉你们,管这行的人,不懂这行,可悲。 引自第1页 九
怎么回炉,好懂,可为什么要回炉,才是难的。” “那为什么?”我故意漫不经心地问他。 “是为把鸭坯的皮下脂肪减下去,让鸭皮更酥更脆。为了这个脆字,我琢磨了半辈子,你以后慢慢会懂的。 “以前吃火锅,一桌子人,互相不认识,锅里每人一小格,你吃百叶也好,散丹也好,只管涮自己的。你葛师傅刚进店时,我带他吃过一次,他只要一盘白菜帮子,涮着涮着,就看出小格下面是松的,他就把筷子伸到别人那边,涮进去的是菜,结果夹出来却是肉。直到抹嘴走了,也没被人逮着,你说他厉害不厉害。” 引自第1页 十
“当年破‘四旧’,谁家祖上开过店,恨不能跟亲爹都断绝关系。现可好,一个老字号的帽子,都成金疙瘩了,请的那几块料,不是干木匠就是进工厂的,只因为沾亲带故,全继承下来,平起平坐了。” 引自第1页 十四
只见老人左手执起炒勺,用力从左向上一悠,荡出弧形,又转而急下。鳜鱼在空中,有如纵身龙门一般,借势翻身。而他的右手恰好拿着鱼盘等在一旁,稍用力,盘心按顺时针合向炒勺,两尾干烧鳜鱼,一齐当当正正地并排而卧。 引自第1页 二十二
店里新进来一拨年纪轻的孩子。真的是孩子,师傅们讲,一上班就惦记着下班,一到点抬腿就走,想教他们点什么,你得看人家有没有时间。 如今这帮孩子,都是烹饪学校培训出来的,你得哄着,求着说,趁着年轻,脑子好,学点吧。没人听你的,钱太少了,有勉强学到上手的,看哪家店给的多,第二天就不来了,连点人情味也不讲。” 当年同和居的鲁菜牛不牛,你再去吃,全市最地道的毛血旺,在他们家。你听了,不笑掉大牙?可挨着家门口,全国各地的风味菜都能吃着,让老百姓说,这才叫繁华,才叫兴盛。” 引自第1页 二十三
岂止是一份工作,很多夫妻过了这么多年以后,还不是发现也并没有多喜欢对方,弄不好还彼此嫌厌起来。 我会回想,我们最后一次对话的内容,反反复复的,我以为她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愿再联络的意思。 可能没有流露,也算是一种流露吧。 《西安市内公交车辆自燃火势不减夺走群众生命》。 我关掉灯,坐回到凳子上,重新回想,张晗最后一次联系我时说过的话。其实那些话就像电报机打出的一样,每天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我脑子里。我是想找到一个依据,说服自己她的消失与报纸上这篇报道,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我找不到,不论是有关系,还是没关系的依据,我都找不到。我甚至没有能力,去确认她的存在。 你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吗,‘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师父永远不会担心徒弟抢自己的饭碗,永远不会。师父担心的,是他的东西,被以后的人,改走了样。” 至于那些从烹饪学校走出来的孩子,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来打工,是来找机会的,下班后他们会一窝蜂地跑去网吧和台球厅。对于我,他们知道向来说不出什么好话,互相不要招惹,就算客气了。 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影子的轮廓,投射在路上,随着烟火的绽放和枯谢,时有时消。 引自第1页 回应 2019-06-12 20:36 -
麓夕 (麓夕)
六月底的傍晚,天空中的碎层云被夕阳染成一段一段的明橘色,枝流叶布的样子,像是磕了一枚焕丽而灵透的蛋花,朝檐口铺洒开来。 葱茏的橡树叶被滴出清透的音阶。 日头西沉,霞色挂肩时 枯叶落在泥淖里,像是打了一半的枣糕。 冰碴泻到街面,很快溶成了黑绿色的卤汁。 外面的天,像孩子刚哭过的脸,冷云冻雪的,嵌在亮蓝的空中,随时能化成一帘青雨。 院外温淡的天色,变成一件韭黄色的罩衫,朝这间冰清水冷的小房上一挂,仿若万...2017-07-11 16:09
六月底的傍晚,天空中的碎层云被夕阳染成一段一段的明橘色,枝流叶布的样子,像是磕了一枚焕丽而灵透的蛋花,朝檐口铺洒开来。
葱茏的橡树叶被滴出清透的音阶。
日头西沉,霞色挂肩时 枯叶落在泥淖里,像是打了一半的枣糕。
冰碴泻到街面,很快溶成了黑绿色的卤汁。
外面的天,像孩子刚哭过的脸,冷云冻雪的,嵌在亮蓝的空中,随时能化成一帘青雨。
院外温淡的天色,变成一件韭黄色的罩衫,朝这间冰清水冷的小房上一挂,仿若万籁俱沉。
顷刻间,酥香如蝶,满屋翩跹。
这个场面,会像旺火浇油一般,轰地点着记忆,令我想起葛清,想起计安春。
她的睫毛长而浓黛,凉风一吹,像稻穗一样,并排紧蹙。
冰澈的眸子,像初秋里盈满露水的荷塘。
她的笑像是腊月里的冻柿子,几乎结出霜来。
白润细滑的肤色,更是比苗家人做的鱼冻还透亮。
我回过头,忍不住上下一看,被惊得脸软心跳。
开过这么多年的会,也不比今天,心就像被水泡发的鱼肚一样,填在嗓子根。
他孤单地走上月台,像一张包糖用的糯米纸,仿佛沾上雨水,就会消失掉。
我对你怎么样?” “昨天葛清也这么问过我,凡这么问的人,心里都虚。”
他的大嘴像开了瓢,还在讲。
杨越钧讲话虽重,语速和音调,却不急不躁,像是一道月蓝的燃火,在煨一锅食材繁碎的羹汤。
肉片被他轻描淡写地划进锅里,转眼间,桂花开,像是挥抖水袖的奇女子,戏出白色绸绢。水袖变成鹅黄的照晚残云时,老人眼到手到,即刻捞出,让油走干。
老人很快和进蛋糊里,柔中带劲地反复抓捏。由指尖到掌根,肉片像一枚枚轻解罗裳的懒妇,顺从地卧在他手心,软媚牵缠。
趁我不备,老头旧话重提,声音像刀片似的,割了我一下。
他的嗓子淅沥呼噜的,像是一锅熬得很稠的米粥。
他绵弱的话音,渗出哀戚,像炉子里不断打晃的火苗。
金字招牌的宫保鸡丁,汁红肉亮,香气吐绽,一公分大的肉丁像量过似的。葱粒蒜片、腰果杏仁、去皮花生,料配得也全,浸在棕色浆汁上,如同焦金流石一般。
里页用蝇头小楷手写的菜名,如幽花美士般,个个出落得婉丽飘逸,骨秀神清。
葛清把烟拿在手里,乐了,棱角分明的脸,如茶褐色的鸡皮般,密密层层地裂开。
薄暮时分,大片愈来愈深的墨绿围拢在空中,像是奇怪的什么酒,淌在我们的头顶。
他迟缓的动作,像一颗黏滞中还未滴下的蜡油。
尤其是那种看谁都不顺眼的状态,一逗就毛,是挺招人烦的。所以身边的几位,知道连喘气儿都离我远着点。
师父永远不会担心徒弟抢自己的饭碗,永远不会。师父担心的,是他的东西,被以后的人,改走了样。
以前的每个人,基本上都过着听天由命的日子,自己能做主的,都是些针鼻儿大小的事。
但那日子过起来,真的有种美感。好像是路走累了,还能找个地方歇歇脚,再走。 可现在不成了,走这条路的人,太多了,慢一点,别人就会撵你。
真正刻在你心里,在你记忆婆娑的那一刻,映在眼前的,不过还是那一两个瞬间而逝的画面而已。它们曾经于某段时光,停留在你的生命里,就此扎根。我想,这样的画面,就是宿命,是任凭你穷尽一生,千辛万苦,都不会改变的。因为有它,你才所以为你。
回应 2017-07-11 16:09
-
赵浪浪 (微信公众号:wei-deep7)
也许很多人觉得活在这个世上,总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做,数不清的东西要抓在手里,这辈子他才赚到了。其实未必,真正刻在你心中,在你记忆婆娑的那一刻,映在眼前的,不过还是那一两个瞬间而逝的画面而已。它们曾经于某段时光,停留在你的生命里,就此扎根。我想,这样的画面,就是宿命,是任凭你穷尽一生,千辛万苦,都不会改变的。因为有它,你才所以为你。2016-01-10 15:06
-
也许很多人都和我那些同学一样,觉得活在这个世上,总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做,数不清的东西要抓在手里,这辈子他才赚了。其实未必,真正刻在你心里,在你记忆婆娑的那一刻,映在眼前的,不过还是那一两个瞬间而是的画面而已。它们曾经于某段时光,停留在你的生命里,就此扎根。我想,这样的画面,就是宿命,是任凭你穷尽一生,千辛万苦,都不会改变的。因为有它,你才所以为你。
2016-05-18 13:16
-
麓夕 (麓夕)
六月底的傍晚,天空中的碎层云被夕阳染成一段一段的明橘色,枝流叶布的样子,像是磕了一枚焕丽而灵透的蛋花,朝檐口铺洒开来。 葱茏的橡树叶被滴出清透的音阶。 日头西沉,霞色挂肩时 枯叶落在泥淖里,像是打了一半的枣糕。 冰碴泻到街面,很快溶成了黑绿色的卤汁。 外面的天,像孩子刚哭过的脸,冷云冻雪的,嵌在亮蓝的空中,随时能化成一帘青雨。 院外温淡的天色,变成一件韭黄色的罩衫,朝这间冰清水冷的小房上一挂,仿若万...2017-07-11 16:09
六月底的傍晚,天空中的碎层云被夕阳染成一段一段的明橘色,枝流叶布的样子,像是磕了一枚焕丽而灵透的蛋花,朝檐口铺洒开来。
葱茏的橡树叶被滴出清透的音阶。
日头西沉,霞色挂肩时 枯叶落在泥淖里,像是打了一半的枣糕。
冰碴泻到街面,很快溶成了黑绿色的卤汁。
外面的天,像孩子刚哭过的脸,冷云冻雪的,嵌在亮蓝的空中,随时能化成一帘青雨。
院外温淡的天色,变成一件韭黄色的罩衫,朝这间冰清水冷的小房上一挂,仿若万籁俱沉。
顷刻间,酥香如蝶,满屋翩跹。
这个场面,会像旺火浇油一般,轰地点着记忆,令我想起葛清,想起计安春。
她的睫毛长而浓黛,凉风一吹,像稻穗一样,并排紧蹙。
冰澈的眸子,像初秋里盈满露水的荷塘。
她的笑像是腊月里的冻柿子,几乎结出霜来。
白润细滑的肤色,更是比苗家人做的鱼冻还透亮。
我回过头,忍不住上下一看,被惊得脸软心跳。
开过这么多年的会,也不比今天,心就像被水泡发的鱼肚一样,填在嗓子根。
他孤单地走上月台,像一张包糖用的糯米纸,仿佛沾上雨水,就会消失掉。
我对你怎么样?” “昨天葛清也这么问过我,凡这么问的人,心里都虚。”
他的大嘴像开了瓢,还在讲。
杨越钧讲话虽重,语速和音调,却不急不躁,像是一道月蓝的燃火,在煨一锅食材繁碎的羹汤。
肉片被他轻描淡写地划进锅里,转眼间,桂花开,像是挥抖水袖的奇女子,戏出白色绸绢。水袖变成鹅黄的照晚残云时,老人眼到手到,即刻捞出,让油走干。
老人很快和进蛋糊里,柔中带劲地反复抓捏。由指尖到掌根,肉片像一枚枚轻解罗裳的懒妇,顺从地卧在他手心,软媚牵缠。
趁我不备,老头旧话重提,声音像刀片似的,割了我一下。
他的嗓子淅沥呼噜的,像是一锅熬得很稠的米粥。
他绵弱的话音,渗出哀戚,像炉子里不断打晃的火苗。
金字招牌的宫保鸡丁,汁红肉亮,香气吐绽,一公分大的肉丁像量过似的。葱粒蒜片、腰果杏仁、去皮花生,料配得也全,浸在棕色浆汁上,如同焦金流石一般。
里页用蝇头小楷手写的菜名,如幽花美士般,个个出落得婉丽飘逸,骨秀神清。
葛清把烟拿在手里,乐了,棱角分明的脸,如茶褐色的鸡皮般,密密层层地裂开。
薄暮时分,大片愈来愈深的墨绿围拢在空中,像是奇怪的什么酒,淌在我们的头顶。
他迟缓的动作,像一颗黏滞中还未滴下的蜡油。
尤其是那种看谁都不顺眼的状态,一逗就毛,是挺招人烦的。所以身边的几位,知道连喘气儿都离我远着点。
师父永远不会担心徒弟抢自己的饭碗,永远不会。师父担心的,是他的东西,被以后的人,改走了样。
以前的每个人,基本上都过着听天由命的日子,自己能做主的,都是些针鼻儿大小的事。
但那日子过起来,真的有种美感。好像是路走累了,还能找个地方歇歇脚,再走。 可现在不成了,走这条路的人,太多了,慢一点,别人就会撵你。
真正刻在你心里,在你记忆婆娑的那一刻,映在眼前的,不过还是那一两个瞬间而逝的画面而已。它们曾经于某段时光,停留在你的生命里,就此扎根。我想,这样的画面,就是宿命,是任凭你穷尽一生,千辛万苦,都不会改变的。因为有它,你才所以为你。
回应 2017-07-11 16:09
-
三周華不注 (仓鼠症、拖延癌晚期)
我会回想,我们最后一次对话的内容,反反复复的,我以为她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愿再联络的意思。 可能没有流露,也算是一种流露吧。 《西安市内公交车辆自燃火势不减夺走群众生命》。 我关掉灯,坐回到凳子上,重新回想,张晗最后一次联系我时说过的话。其实那些话就像电报机打出的一样,每天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我脑子里。我是想找到一个依据,说服自己她的消失与报纸上这篇报道,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我找不到,不论是有关...2019-06-12 20:36
-
三周華不注 (仓鼠症、拖延癌晚期)
自序 比如我想吃饭,家门口整条街里,山南海北的地方菜,我都能吃到,这叫什么?这叫繁荣。但是行内的老师傅对我说,恰恰相反,这叫败象,为什么?自己体会。 引子 饺子通常是先煮皮,后煮馅,老人们习惯敞着锅盖,让饺子在沸水里滚,受热均匀,不至于破皮。等差不多了,再盖严,这时水的热量刚好能透进馅儿里。汤色清,皮不粘,吃起来才合适。不懂的,只会一味用旺火,最后全成了片儿汤。 四 “这鸭炉里,为什么非烧果木,弄点...2019-06-12 20:36
自序
比如我想吃饭,家门口整条街里,山南海北的地方菜,我都能吃到,这叫什么?这叫繁荣。但是行内的老师傅对我说,恰恰相反,这叫败象,为什么?自己体会。 引自第1页 引子
饺子通常是先煮皮,后煮馅,老人们习惯敞着锅盖,让饺子在沸水里滚,受热均匀,不至于破皮。等差不多了,再盖严,这时水的热量刚好能透进馅儿里。汤色清,皮不粘,吃起来才合适。不懂的,只会一味用旺火,最后全成了片儿汤。 引自第1页 四
“这鸭炉里,为什么非烧果木,弄点儿别的木头块不是一样么,火够旺不就结了?”我歪着头看他。 “果木紧实,耐燃,点着后且不过去呢,这种木头烟都少。你看松木、柏木跟杉木,烟特别多,一燎就过去了。”他的嗓子淅沥呼噜的,像是一锅熬得很稠的米粥。“而且果木烧完后,木炭且不化粉呢,这样一来底火就冲,炉子的温度就能保住。另外你注意不到,果木一烧,香气扑鼻。不信你到鸭炉前闻,这火能透出一股果木特有的香味,自然会带到鸭子身上。” 引自第1页 五
“我总讲厨子要有孝心,是因为我觉着,一个老师傅能不能体面地收山,不是看他这辈子做了什么,而是看徒弟对他做了什么。我这样讲,希望你能听懂。”老人笑着让我走了。 引自第1页 六
一只鸭子,本该120天出栏,有人能缩到60天,甚至更短,那吃起来,就是肉鸡味。过去鸭坯要先吹气,脂肪像泡沫一样,才好皮肉分离。入炉一烤,油从毛眼往外冒,相当于自炸,那样肉才酥脆,这是几代人的经验。如今这些工序都捡不回来了,听说有的国营老号,正研究用喷火取代鸭炉,更有人敢拿卤鸭真空包装来卖。如果这种头也可以开,你们不如先碾死我这把老骨头,倒也清净。 她竟拎出一块方豆包布,铺在大腿上,再把肉一搁,逆肉丝纹理,如点箭轻敲鼓面般,速切细斩,硬是在腿面上片出一张一张,薄如蝉翼的肉片。 引自第1页 八
“你们位高权重,图的是管理方便,一支笔,一张纸,就把我几十年的规矩给败了。但你们哪一位能告诉我,一只鸭从饲养到出炉,要经多少道工序。您几位连好坏都分不出来,这眼光,如何放长远? 我是想告诉你们,管这行的人,不懂这行,可悲。 引自第1页 九
怎么回炉,好懂,可为什么要回炉,才是难的。” “那为什么?”我故意漫不经心地问他。 “是为把鸭坯的皮下脂肪减下去,让鸭皮更酥更脆。为了这个脆字,我琢磨了半辈子,你以后慢慢会懂的。 “以前吃火锅,一桌子人,互相不认识,锅里每人一小格,你吃百叶也好,散丹也好,只管涮自己的。你葛师傅刚进店时,我带他吃过一次,他只要一盘白菜帮子,涮着涮着,就看出小格下面是松的,他就把筷子伸到别人那边,涮进去的是菜,结果夹出来却是肉。直到抹嘴走了,也没被人逮着,你说他厉害不厉害。” 引自第1页 十
“当年破‘四旧’,谁家祖上开过店,恨不能跟亲爹都断绝关系。现可好,一个老字号的帽子,都成金疙瘩了,请的那几块料,不是干木匠就是进工厂的,只因为沾亲带故,全继承下来,平起平坐了。” 引自第1页 十四
只见老人左手执起炒勺,用力从左向上一悠,荡出弧形,又转而急下。鳜鱼在空中,有如纵身龙门一般,借势翻身。而他的右手恰好拿着鱼盘等在一旁,稍用力,盘心按顺时针合向炒勺,两尾干烧鳜鱼,一齐当当正正地并排而卧。 引自第1页 二十二
店里新进来一拨年纪轻的孩子。真的是孩子,师傅们讲,一上班就惦记着下班,一到点抬腿就走,想教他们点什么,你得看人家有没有时间。 如今这帮孩子,都是烹饪学校培训出来的,你得哄着,求着说,趁着年轻,脑子好,学点吧。没人听你的,钱太少了,有勉强学到上手的,看哪家店给的多,第二天就不来了,连点人情味也不讲。” 当年同和居的鲁菜牛不牛,你再去吃,全市最地道的毛血旺,在他们家。你听了,不笑掉大牙?可挨着家门口,全国各地的风味菜都能吃着,让老百姓说,这才叫繁华,才叫兴盛。” 引自第1页 二十三
岂止是一份工作,很多夫妻过了这么多年以后,还不是发现也并没有多喜欢对方,弄不好还彼此嫌厌起来。 我会回想,我们最后一次对话的内容,反反复复的,我以为她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愿再联络的意思。 可能没有流露,也算是一种流露吧。 《西安市内公交车辆自燃火势不减夺走群众生命》。 我关掉灯,坐回到凳子上,重新回想,张晗最后一次联系我时说过的话。其实那些话就像电报机打出的一样,每天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我脑子里。我是想找到一个依据,说服自己她的消失与报纸上这篇报道,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我找不到,不论是有关系,还是没关系的依据,我都找不到。我甚至没有能力,去确认她的存在。 你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吗,‘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师父永远不会担心徒弟抢自己的饭碗,永远不会。师父担心的,是他的东西,被以后的人,改走了样。” 至于那些从烹饪学校走出来的孩子,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来打工,是来找机会的,下班后他们会一窝蜂地跑去网吧和台球厅。对于我,他们知道向来说不出什么好话,互相不要招惹,就算客气了。 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影子的轮廓,投射在路上,随着烟火的绽放和枯谢,时有时消。 引自第1页 回应 2019-06-12 20:36 -
麓夕 (麓夕)
六月底的傍晚,天空中的碎层云被夕阳染成一段一段的明橘色,枝流叶布的样子,像是磕了一枚焕丽而灵透的蛋花,朝檐口铺洒开来。 葱茏的橡树叶被滴出清透的音阶。 日头西沉,霞色挂肩时 枯叶落在泥淖里,像是打了一半的枣糕。 冰碴泻到街面,很快溶成了黑绿色的卤汁。 外面的天,像孩子刚哭过的脸,冷云冻雪的,嵌在亮蓝的空中,随时能化成一帘青雨。 院外温淡的天色,变成一件韭黄色的罩衫,朝这间冰清水冷的小房上一挂,仿若万...2017-07-11 16:09
六月底的傍晚,天空中的碎层云被夕阳染成一段一段的明橘色,枝流叶布的样子,像是磕了一枚焕丽而灵透的蛋花,朝檐口铺洒开来。
葱茏的橡树叶被滴出清透的音阶。
日头西沉,霞色挂肩时 枯叶落在泥淖里,像是打了一半的枣糕。
冰碴泻到街面,很快溶成了黑绿色的卤汁。
外面的天,像孩子刚哭过的脸,冷云冻雪的,嵌在亮蓝的空中,随时能化成一帘青雨。
院外温淡的天色,变成一件韭黄色的罩衫,朝这间冰清水冷的小房上一挂,仿若万籁俱沉。
顷刻间,酥香如蝶,满屋翩跹。
这个场面,会像旺火浇油一般,轰地点着记忆,令我想起葛清,想起计安春。
她的睫毛长而浓黛,凉风一吹,像稻穗一样,并排紧蹙。
冰澈的眸子,像初秋里盈满露水的荷塘。
她的笑像是腊月里的冻柿子,几乎结出霜来。
白润细滑的肤色,更是比苗家人做的鱼冻还透亮。
我回过头,忍不住上下一看,被惊得脸软心跳。
开过这么多年的会,也不比今天,心就像被水泡发的鱼肚一样,填在嗓子根。
他孤单地走上月台,像一张包糖用的糯米纸,仿佛沾上雨水,就会消失掉。
我对你怎么样?” “昨天葛清也这么问过我,凡这么问的人,心里都虚。”
他的大嘴像开了瓢,还在讲。
杨越钧讲话虽重,语速和音调,却不急不躁,像是一道月蓝的燃火,在煨一锅食材繁碎的羹汤。
肉片被他轻描淡写地划进锅里,转眼间,桂花开,像是挥抖水袖的奇女子,戏出白色绸绢。水袖变成鹅黄的照晚残云时,老人眼到手到,即刻捞出,让油走干。
老人很快和进蛋糊里,柔中带劲地反复抓捏。由指尖到掌根,肉片像一枚枚轻解罗裳的懒妇,顺从地卧在他手心,软媚牵缠。
趁我不备,老头旧话重提,声音像刀片似的,割了我一下。
他的嗓子淅沥呼噜的,像是一锅熬得很稠的米粥。
他绵弱的话音,渗出哀戚,像炉子里不断打晃的火苗。
金字招牌的宫保鸡丁,汁红肉亮,香气吐绽,一公分大的肉丁像量过似的。葱粒蒜片、腰果杏仁、去皮花生,料配得也全,浸在棕色浆汁上,如同焦金流石一般。
里页用蝇头小楷手写的菜名,如幽花美士般,个个出落得婉丽飘逸,骨秀神清。
葛清把烟拿在手里,乐了,棱角分明的脸,如茶褐色的鸡皮般,密密层层地裂开。
薄暮时分,大片愈来愈深的墨绿围拢在空中,像是奇怪的什么酒,淌在我们的头顶。
他迟缓的动作,像一颗黏滞中还未滴下的蜡油。
尤其是那种看谁都不顺眼的状态,一逗就毛,是挺招人烦的。所以身边的几位,知道连喘气儿都离我远着点。
师父永远不会担心徒弟抢自己的饭碗,永远不会。师父担心的,是他的东西,被以后的人,改走了样。
以前的每个人,基本上都过着听天由命的日子,自己能做主的,都是些针鼻儿大小的事。
但那日子过起来,真的有种美感。好像是路走累了,还能找个地方歇歇脚,再走。 可现在不成了,走这条路的人,太多了,慢一点,别人就会撵你。
真正刻在你心里,在你记忆婆娑的那一刻,映在眼前的,不过还是那一两个瞬间而逝的画面而已。它们曾经于某段时光,停留在你的生命里,就此扎根。我想,这样的画面,就是宿命,是任凭你穷尽一生,千辛万苦,都不会改变的。因为有它,你才所以为你。
回应 2017-07-11 16:09 -
“小子,你是个想在这行干出名堂的人。可惜这行最得意,最体面,跟金子一样闪着光的好年份,那是靠一批老师傅养出来的,早过去了,连我也只赶了个尾巴。以后会不会有不好说,但肯定不会在你这一辈。” “勤行里你这样的苗子,不多,但单凭你一人,撑不起的。任你钻的再深,学出精来,也不过是保出这一行的香火,别断下去。有朝一日,能给后人当一块垫脚石,便是你功德一件。”
2016-10-12 02:23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HHKNT3(满200-30)ZVYBKQ(满300-60)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收山的评论:
feed: rss 2.0
15 有用 Shirleysays 2016-01-23
这就是我想看的中国小说,超越了讲故事。
2 有用 kivo 2016-03-17
小琥的文字,真是精准又老练,每次都能读得痛快淋漓!
25 有用 大鱼 2015-12-03
信息化、工业化的时代,老行当难免逐渐消亡,但匠人精神应当永存。《收山》中的传承不仅是对老一辈手艺的复刻,对精湛技艺的追求,更饱含对过往的尊重。
4 有用 帕尼尼 2016-01-29
原本以为就是简简单单地写手艺和失传,做好了掉眼泪的准备,没想到迎来的句句人情里都是政治。昨晚读到半夜想起阿城的《树王》,顿时觉得这样的作品都是很重要的。一篇可能不觉,但慢慢多了,就像拼拼图一样,发现字里行间都是密码,一点一点在解答自己心中生长多时的困惑:变化缘何发生?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状态里的?读的过程里,我想起了王府井的东来顺总店,后海的烤肉季和南门涮肉,牛街的聚宝源,还有人大旁边的... 原本以为就是简简单单地写手艺和失传,做好了掉眼泪的准备,没想到迎来的句句人情里都是政治。昨晚读到半夜想起阿城的《树王》,顿时觉得这样的作品都是很重要的。一篇可能不觉,但慢慢多了,就像拼拼图一样,发现字里行间都是密码,一点一点在解答自己心中生长多时的困惑:变化缘何发生?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状态里的?读的过程里,我想起了王府井的东来顺总店,后海的烤肉季和南门涮肉,牛街的聚宝源,还有人大旁边的国营副食店。我没有一次不在想象它们从前的样子。原来北海都不是海啊,可是我想我能理解,这种老北京的文化优越感和自尊。 (展开)
105 有用 大石落地 2015-11-25
看完和作者说,如果不是认识你本人,我会非常非常尊敬这本书的作者的……
0 有用 冷场小胖子 2021-03-29
内容可读性强
0 有用 呼呼 2021-03-14
写得挺有味道。 和书里的手艺似的,现在像这样式的小说也不多了。
0 有用 我是爱月光的人 2021-02-28
忍过了前半部分文笔晦涩和阅读不通畅,后面就渐入佳境了
0 有用 小盛 2021-02-19
一个烤鸭引发的血案
1 有用 韩不懂²º²¹ 2021-01-25
好久没有看过一本这么令我心潮澎湃的作品了,因为从前有过厨师的从业经历,所以特别感慨,每每读来仿佛自己身在其中无法自拔,写的真好,把厨师的一生都写在了回忆里,能有几多愁,收的是传承的山,而守护的则是古老传承一代又一代力量,好书,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