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珍藏版)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骇客辉 2022-02-12 16:08:49

    重要的是企业文化,而非简单的模仿。

  • 1 米化 2022-05-24 07:47:36

    脑残馒头&傻大个😌

  • 0 凱達格蘭大道 2022-10-07 16:25:23 上海

    很好的精益入门书

  • 0 阿柴 2024-01-15 22:20:02 安徽

    0115:没看完,但不打算继续读下去了。转向去看b站的课程,对不了解生产制造的人来说,文字过于抽象,还是要看结合具体实践经验的、多形式媒体传递信息的更能帮助理解。然后也发现一本书讲精益的——《金矿》。 0113:制造生产流程的部分学习到了很多。但前面对企业文化和历史的叙述有点过于单一因果论了,因为好的结果,就赞扬所有的行为和理念。商业决策在变化的市场与组织环境中,不是简单用逻辑去概括的。

  • 0 六月雪 2024-03-19 15:29:21 上海

    第一,精益生产方式是通过创建单件流作业,最大限度地消除生产流程中不能创造价值的浪费环节,缩短作业周期。第二,要实现精益生产,必须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第三,构建学习型组织需要三个关键管理理念:一是超越短期利益,着眼于企业的长期愿景;二是致力于提升员工和合作伙伴的能力;三是保证继任领导人能延续公司的文化基因。

  • 1 双叶 2022-05-22 20:00:16

    精益不仅是一种流程和工具,更是一种文化。

  • 2 等候 2022-05-05 09:23:27

    关于持续改善的观点令我深刻,我在很多书中见过对丰田模式的推崇,有几本畅销书像《精益创业》《敏捷管理》都是从丰田模式获得启发而发展出的理论

  • 0 罗不明白 2022-08-30 22:02:43 浙江

    丰田的精益生产是制造业的标杆,丰田就是卷王本王了。工作细化到可怖的地步,了不起啊。

  • 0 工湖马扁子 2022-09-03 11:18:40

    读起来挺枯燥的一本书,倒是留下一些丰田生产方式(精益制造)的概念如拉动式生产(单件流)、着重创造价值的流程(减少浪费)、现地现物问5个为什么、持续改善、根回、反省、学习型组织在脑中。

  • 0 屁屁虹 2023-07-16 12:16:23 北京

    哲学深度是实现生产力突破的先行者。🦭💕

  • 0 holdback 2023-04-20 23:16:32 上海

    经典!

  • 0 Ben笨熊 2023-06-07 17:11:07 北京

    书写得不错,将丰田的精益制造都讲明白了;书中提到的都是丰田的优点,但当下丰田在纯电汽车市场上的落后及保守,算是精益管理的成功还是失败呢?

  • 0 Shirley Zhang 2023-06-24 18:43:07 上海

    长期理念、正确的流程、对员工和生意伙伴的培养、企业文化的价值

  • 0 不公正的法官 2023-07-26 10:27:08 北京

    有点讽刺,今天正好看到丰田的裁员消息…在盛世都是好方法,然而,有几个能经历完整的市场周期呢!

  • 2 有耳可听 2020-01-06 17:04:05

    #每天听本书#day102 如果把自己当做一家公司,我该如何管理自我呢?日本的匠人精神和传承精神,的确不得不服。 Copy书友的听书总结于下: 第一,精益生产方式是通过创建单件流作业,最大限度地消除生产流程中不能创造价值的浪费环节,缩短作业周期。单件流作业没有库存作为缓冲,这就倒逼员工要在问题发生时马上解决,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第二,要实现精益生产,必须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精益生产要求一线员工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这就必须对员工提供充分支持,鼓励他们改善工作流程,通过“五个为什么”和“现地现物”等思考工具来持续学习。第三,构建学习型组织需要三个关键管理理念:一是超越短期利益,着眼于企业的长期愿景;二是致力于提升员工和合作伙伴的能力;三是保证继任领导人能延续公司的文化基因。

  • 0 Quentin 2017-11-05 18:26:02

    丰田产品供不应求,有资格来要求供应商按照自己的路子来搞!不过丰田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重视产品质量,西方企业更关注财务报表!

  • 0 Zonda Plus 2020-07-05 10:07:24

    美国密歇根州不仅有美国汽车的三大,还有丰田北美技术中心以及众多汽车零配件企业,作者杰弗瑞是密歇根大学教授,可以近距离接触、对比丰田和其对手的优劣,有几点触动很大:1. 丰田的成功靠的是持续改进,实现持续改进的背后又是靠的什么?简单一句:首先把员工当作人,激发员工的智慧 2. 消除浪费(Muda)是精益生产的核心但还需要识别Muri-负荷过重和Mura-不均衡 3. 七种浪费最为人熟知,这里还强调了第八种-没有发挥员工能力

  • 0 black 2019-01-18 08:35:29

    可能因为不在制造部门,体会不深。大部分内容以前都看到过了

  • 0 涤沦 2019-10-22 15:44:44

    读了一半放弃,注水太多,实际就是几篇干货文章的内容,有些浮于表面,而且不够客观,一通吹捧。不过读着对一些生产逻辑有点思考,单件流,拉动式,以产品本身而不是流水线生产为核心。其实道理很简单,让员工接受理念并执行才是难点。

  • 0 果芒果芒果大芒 2018-07-26 13:42:02

    读的管理的第一本书,好不好真是不太好说,生产管理目前了解有限,多读几本好与产线对应对应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