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愛米粒
原作名: LETTERA A UN BAMBINO MAI NATO
译者: 朱浩一
出版年: 2016-5-12
页数: 192
定价: NT2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9293426
内容简介 · · · · · ·
面對上帝也不妥協的女人!
*世界第一女記者、傳奇女性 法拉奇經典作品!台灣終於出版!
*身為女人,擔任母親是天職,還是有選擇的存在?
如果有一天你大喊:「為什麼要讓我出生,為什麼?」
我會回答:「億萬年以前的樹木就是這麼做的,它們現在也還這麼做,而我認為這是對的。」
出生於義大利的法拉奇,被稱為世界第一女記者,傳奇的一生,以及與全球六十多位國家政要的激烈交鋒,受到全世界矚目,也令強權畏懼。她的記者生涯被譽為「採訪藝術的輝煌典範」,曾兩次榮獲聖‧文森特新聞獎,及班卡瑞拉暢銷書作者獎,是二十世紀最「強悍」的女性之一。
這位勇敢、叛逆的女性,這位「即使面對上帝也從不妥協的女人」,也有柔情、為愛瘋狂的一面。《寫給未出生的孩子》是法拉奇意外懷孕後刻骨銘心的自剖,一本真實與虛構交錯的情感經歷。
法拉奇相信,身為女人,是否成為母親,應該是個人的抉擇,而非義務使然...
面對上帝也不妥協的女人!
*世界第一女記者、傳奇女性 法拉奇經典作品!台灣終於出版!
*身為女人,擔任母親是天職,還是有選擇的存在?
如果有一天你大喊:「為什麼要讓我出生,為什麼?」
我會回答:「億萬年以前的樹木就是這麼做的,它們現在也還這麼做,而我認為這是對的。」
出生於義大利的法拉奇,被稱為世界第一女記者,傳奇的一生,以及與全球六十多位國家政要的激烈交鋒,受到全世界矚目,也令強權畏懼。她的記者生涯被譽為「採訪藝術的輝煌典範」,曾兩次榮獲聖‧文森特新聞獎,及班卡瑞拉暢銷書作者獎,是二十世紀最「強悍」的女性之一。
這位勇敢、叛逆的女性,這位「即使面對上帝也從不妥協的女人」,也有柔情、為愛瘋狂的一面。《寫給未出生的孩子》是法拉奇意外懷孕後刻骨銘心的自剖,一本真實與虛構交錯的情感經歷。
法拉奇相信,身為女人,是否成為母親,應該是個人的抉擇,而非義務使然。透過與未出生孩子的對話,法拉奇不斷剖析內心深處的迷惘、掙扎,以及身為女性強韌的毅力與情感之間所發生的衝突。一個母親與腹中胎兒的曠世對話,是作者對生與死、愛與恨的深刻懷疑與思索。
出版至今,暢銷不墜,是法拉奇的經典之作,也是每一個世代無論女性或男性都必須面對的挑戰。這個問題從未被解答,也未於人們的內心深處消失。透過法拉奇的見證,或許會有另一番啟發與見解。
給未出生的孩子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奧里亞娜‧法拉奇 Oriana Fallaci
世界第一女記者、最傳奇的女性之一!
義大利女記者,作家。1950年任職《郵報》駐外記者,1967年開始擔任《歐洲週刊》記者,採訪重要新聞,包括越戰、印巴、中東和南非動亂。記者生涯採訪過無數領袖及名人,包括甘地、季辛吉、鄧小平、阿拉法特等。
法拉奇個頭嬌小但個性強悍,犀利的問題經常讓人無法招架,是20世紀傳奇女性之一。兩次獲頒聖‧文森特新聞獎,及班卡瑞拉暢銷書作者獎。出版過數本小說,代表作品包括《風雲人物采訪記》、《男子漢》、《印沙安拉》、《寫給未出生的孩子》等。被譽為「世界第一女記者」及最傳奇的女性之一!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洗别人衬裤的时候,我才认识到:我们不会有明天了,也许永远也不会有了。我们总是被无数的许诺所欺骗,这些许诺仿佛一座被虚幻的安慰所照亮的沮丧的玫瑰园,是一种诱使我们平静而可怜的生活成为一种悲惨的慰藉。我的明天会由于你的原因而来临吗?我怀疑。千百年以来,人们仍在把孩子带到这个寄希望于明天的世界上来,期望明天,他们的孩子会过上比他们自己更好的生活。然而这种生活最多又只能达到一种可怜的可以提供供暖系统的程度。供暖设备在你感到寒冷时,它的确是一种可取的东西,但它却不能给你带来幸福,或维护你的尊严。即使有供暖系统,你也得忍受傲慢、折磨、敲诈和那个依然是谎言的明天。 我一开始就告诉过你,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虚无更糟,悲伤不应该导致恐惧,甚至不应该导致对死亡的恐惧。因为如果一个人死了,至少意味着他诞生过一次。我告诉过你诞生总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必须在沉默与空无之中选择其一。但孩子,难道那是合理的吗?对你来说,出生或者死在子宫里,或者出于饥饿偷了那个多毛腿士兵的配给口粮而被枪杀,这是合理的吗?你愈是长大,我就愈是感到恐惧。我起初萌生的那种欢乐之情如今几乎荡然无存。我已经失去坚定的信心去寻找生活真理的光辉。我的生命日益被困惑所缠绕。这困惑像潮水一样起伏,它的浪峰一会儿淹没你存在的岸边,一会儿又迅速退去,仅把废屑和碎渣留存下来。 相信我,我并不是想让你失去信心,或者劝告你不要诞生。我仅仅想把我的责任和你区别开来,为你澄清你的责任。你依然有时间来考虑,或更确切地说有时间来反复考虑。就我本人而言,不管它是高峰还是低谷,我都欣然接受。但你呢,孩子?我已经问过你,是否你想看到一个女人被人推到一棵木兰树上?是否想看到那些巧克力像雨点一样被扔到那些并不需要它们的人身上?现在,我问你,是否你已经准备好了要去冒为别人洗内衣的危险?去冒发现明天实际上是昨天的危险?你,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0页 -
我们正在为那唯一无人知晓的法则付出代价: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遇,彼此喜欢,彼此渴望,也许彼此相爱,此后不久,他们不再彼此相爱,不再彼此渴望,不再彼此喜欢,也许甚至希望永不再见。我已经找到了我一直都在寻找的东西,孩子——在男人和女人之间,人们称之为爱情的那种东西,实际上是一种季节。在它的盛期,这季节仿佛是一个枝壮叶茂的节日,但在它的淡季,它又是一派枯枝残叶的萧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給未出生的孩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給未出生的孩子"的人也喜欢 · · · · · ·
給未出生的孩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4 条 )


身为女性,是一场值得称颂的冒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按:新版增加了一篇访谈,翻译改进。 “献给那些勇于质疑的人/献给那些不惜以磨折和死亡为代价,孜孜不倦追问为什么的人/献给那些将自己置身于给予生命/还是拒绝生命的两难境地的人/这是一本由一个女人献给世界上所有女人的书”,在《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这本书开头,法拉奇... (展开)



【雨枫书馆】勇气与力量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上海三联书店 (2010)8.3分 6281人读过
-
Doubleday (1978)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20)8.8分 4607人读过
-
海南出版社 (2002)8.6分 82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BYM悦读书单-2018 (H)
- La novela femenina contemporánea (Yolandita)
- 给青年们的信 (那颗晴空)
- 杂 (animalqyb)
- 慎独 (Henjues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給未出生的孩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蘌萸於魚鷸 2018-08-20 11:19:57
一位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前與失去成為母親之後的綿長思辨。他用記者對議題的敏銳,對事物辯駁所需的聰明犀利,如同在戰場上橫掃千軍萬馬的將軍,以筆桿戳破那一個個粉飾太平的真相。這本書讀來像是孕婦的瘋狂心路日記,卻又飽含對世界、社會、性別乃至於生活週遭事物,或宗教或婚姻的控訴和愛。我想正因為他毫無保留的去愛,所以才痛到需要用文字來理解自己的痛苦。那戳刺在心的傷口,人大多巴不得趕快好了傷口忘了疼,但法拉奇則是不... 一位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前與失去成為母親之後的綿長思辨。他用記者對議題的敏銳,對事物辯駁所需的聰明犀利,如同在戰場上橫掃千軍萬馬的將軍,以筆桿戳破那一個個粉飾太平的真相。這本書讀來像是孕婦的瘋狂心路日記,卻又飽含對世界、社會、性別乃至於生活週遭事物,或宗教或婚姻的控訴和愛。我想正因為他毫無保留的去愛,所以才痛到需要用文字來理解自己的痛苦。那戳刺在心的傷口,人大多巴不得趕快好了傷口忘了疼,但法拉奇則是不。她把傷口肢解,細細擰開所能逃避的模糊地帶,縱使裡面有殘酷有軟弱有醜惡有心碎,他都不逃避。人們都說生命是個祝福,卻未曾想見詛咒那面,有時還忽略世界付諸「母親」這角色過多的期待和責任,看見了絕望,但周遭卻硬要你生出希望,這才是最最殘酷的事。 (展开)
0 有用 gray格蕾 2018-07-22 03:05:33
如果不是双重身份可能不会有这么深的感悟,既期待这个即将来临的小生命,又担心这个世界的黑暗、不公、肮脏。
0 有用 欢子 2017-09-12 11:35:33
“世界变是变了,但却仍然保持原状。”书中的最后一句话,失望裹挟着希望,对于未出世的孩子,法拉奇喜中掺忧,害怕世界的贫富的不公、未知的危险、虚无的明天会磨损一个人的信心和期望,言语之中对世事的认知和洞察,反思和批判决定这封信不仅仅是写给一个未出世的孩子!
0 有用 Coraline 2016-10-28 10:50:48
额 没什么感受说实在的 花了一个小时就翻完了 对于自己还没有怀过的人来说 这件事情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但是以后我想还是应该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 这总归是没错的 另外我希望自己以后不要遇到那样的父亲
0 有用 糟糕甜甜圈 2017-01-18 22:01:09
我既是一个孩子,也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一个母亲。不管怎样,母亲对孩子的爱有多伟大,很难用词句去形容,只有在那一天到来时,用心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