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增订版)的书评 (72)

沐恭朝夕 2021-08-04 22:43:41

羑里斋评史著(2)评《上学记》

一 笔者是不大看回忆性文字的,倒不是因为自大,一方面是由于回忆性文字对于回忆者和执笔者的能力要求太高,另一方面笔者自己记忆力本就谈不上多好,也就不太相信回忆性文字的真实性了。加之求学期间所见流水账式口述成果,实在难言有价值几多。但是一本《上学记》改变了我的固...  (展开)
尤里卡 2021-07-27 23:02:47

把名字写在水上

时光是一连串絮絮低语的音符,在生途中连绵不断,年轻人再怎么深情吟唱,终究只是一首“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歌,而有深厚阅历与通透智慧的老年人,一开口就是整部抑扬顿挫、婉转绵长的人生。《上学记》就是何兆武老先生的一首岁月之歌,是老人在历经沧桑之后,于耄耋之年对以往...  (展开)
格野 2023-08-30 19:49:17

那学,那时,那人,那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学本身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是历史学家所赋子的。人生本来也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是你所赋予的。这就是历史学家何兆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本书是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个人口述史。 口述史在现在的历史写作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虽然是由个人主观陈...  (展开)
青画林 2021-09-20 11:09:57

《上学记》:人生一世,不过把名字写在水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学记》真好读,生逢乱世,一位老人将那充满自由和苦难的岁月娓娓道来,有感念,有隐痛,有温情,有反思。对于历史、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而又有一种云淡风轻的疏离感。 在读这本书之前,从不知何兆武先生是谁,是否如他所自谦的那样:同学里,他属于“不成才”的一类?他见...  (展开)
kacy 2021-06-06 23:12:35

追问“幸福”

同一届的毕业生工作后出了一本写草木的书,导师参加了他的新书分享会。看着直播,我给导师发去了闲聊的信息,他说咖啡是冷的,甘当绿叶,“哈哈哈”。几个小时后,稍显郑重的语气,他说,“XX能从爱好出发做成一件事情,这就是值得学的”。 一秒切换反省模式。眼前的电视剧突然...  (展开)
吕迪亚 2023-12-22 19:58:34

何兆武先生说应该给冯友兰的检讨出个单行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何兆武先生的这本口述回忆录《上学记》可谓是真实到底,真实得另类。特别是打破了好多人对于西南联大的完美幻想。何兆武先生在这本书中引用了萨义德对“知识分子”的定义:“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是局外人、‘业余者’、搅扰现状的人。”这让我想到了最近读过的王朔的《知道分子...  (展开)
星尘 2023-10-30 21:02:42

何兆武:我所经历的20世纪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学记》是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一部回忆录。 何兆武在开篇序言就敬告读者,“回忆录不是学术著作,也不可以以学术著作视之。”比起学术著作所要求的对事实的严谨,回忆录更忠实于作者本人的记忆。 恰如书中所说,如果是写回忆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而且都应该忠实于自己的感受...  (展开)
Mr.胡石头 2019-06-02 21:58:17

一个学霸的回忆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很多民国粉羡慕民国时代,其实是羡慕那个大师云集的黄金年代,想穿越回去,见一见诸位大师们。就如同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一样,主人公回到“黄金时代”的巴黎,在塞纳河左岸咖啡馆,见到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 旧时光真的好吗?大师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遗憾的是旧时...  (展开)
陆沉 2017-05-01 21:46:10

不再是学生,也想唤一声:何先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羡慕文婧,她能聆听何兆武老先生讲述记忆,能把何老先生的口述编撰成文,出版一本《上学记》。那是个令人寻味的时代,漫长的封闭由外向内被残暴的打碎了,各种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在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碰撞融合,你觉得这个国家已经走过了五千年是个沧桑的老者了,一切都是定数...  (展开)
南国烟雨 2024-01-23 20:59:47

清华大学高龄教授坦言:这就是幸福

闭上眼睛,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觉得最幸福的时光是什么时候?”你的答案是什么? 如果问我,我会说每个阶段都有那么一些幸福的时光。那到底幸福该怎么去定义呢?它有条件么? 小时候,我觉得如果能够有书读,该多幸福呀。偏远的山村里,不知道世间有个叫做图书馆的东西。 所以...  (展开)
别逗 2023-12-30 15:31:56

那代人的“上学记”已成绝响

“历史学本身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是历史学家所赋予的。人生本来也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是你所赋予的。” 说历史学没有意义的是历史学家何兆武,他还精通中西方思想文化史。如果你去了解他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的话,应该会更觉得神奇,因为他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四系...  (展开)
浪否 2023-11-21 18:56:23

飞扬的灵魂见过自由的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陈寅恪先生的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今为人人传诵,它成了我们捍卫理想的口号和旗帜,甚至是坚定的信念,我们以它为基础,构建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乌托邦——其实,所谓独立,所谓自由,它曾真切存在,尽管它所处的时代与环境让人质疑它的“真实性”,但那一代的学人们...  (展开)
书虫子 2023-10-11 08:41:18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他是能思想的苇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现在想想我上学时的经历,也是蛮有意思的。 我读小学时还是五年制,那时学习不合格的学生老师会令其留级,记得我们班有一位年龄大的学生,据说一直留级。读初中后,我开始有些不适应,主要是对外语没有感觉,听课就像听天书一样。读高中后又因为转学,教材不一样,弄得自己亚历...  (展开)
小跑 2023-02-19 20:42:40

“人生一世,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

一部上学记,几乎在近代中国的最火热最黑暗的战争中度过。一个人,一直用“慢慢走,欣赏啊”的态度度过这段无尽艰难的岁月。 我们这代人,对西南联大的印象就是一群大牛逼货强强集聚的最强点,津津乐道其校友、老师们的故事。可是常常忽略这波天才在那样的岁月中如何生长,以及...  (展开)
生产队的驴 2022-11-01 19:36:21

不算书评,算是有感触的摘录

1.新三民主义时期的国民党是模仿苏联,一党专政,党指挥军,跟西方不一样,西方政党没有军队。孙中山也有个人崇拜思想。 2.二十年代的学潮很多,冲突闹得最严重的是三一八,死了人。军阀对意识形态不重视,学运有空间发展起来。 3.对学人的评价分两种,一是学术研究方面,看他...  (展开)
溪云 2022-05-14 00:05:27

追求内心满足而读书

《上学记》作者何兆武作为西南联大学子的回忆和讲述很真实,很多有趣的细节。我对以下几点感触尤深,首先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信仰与责任。他们执着地追求国家富强、相信普遍真理,把民族的崛起看作个人幸福的基础。他们学习西方的自由、民主和科学,想要拯救落后的祖国。第...  (展开)
匆匆 2022-04-29 16:04:48

《上学记》:把名字写在水上的老人

在读《上学记》之前,我对口述史著作是无感的。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大多数的口述史都会沦为平铺直述的作者的自我表白、自我回忆,与他人、与社会、与历史无涉,无太大的可读性和思想性。但直到读完何先生的《上学记》,我这一观点发生了改变。 就我个人感受,《上学记》可...  (展开)
豆小瓣 2022-04-04 12:21:57

何兆武眼中的西南联大

本书是一本回忆录,也可以说是一部口述史。口述的人是何兆武,何老。而执笔人是文靖,文靖先后用了两年时间访问何老,与何老慢聊,聊出此书。 对何老来说,“上学记”这段时间指的是初二到高一这三年和在西南联大上学的七年。这两段美好时光是何老觉得最值得怀念的,其在西南联...  (展开)
小卡 2021-06-27 16:19:25

书摘——人生一世,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P28 你们中文一定要学好,即便将来出国回不来了、你做了外国人,可是你的优势就在于你有中国文化的基础。假如把自己的优势给放弃了,挺可惜的。 P29 梁启超自己说:“未能成佛,便先度人。”自己还没成佛,就先救别人。在当时,大家如饥似渴地需要这些东西,他知道一点马上就告...  (展开)
风雪夜归人 2019-10-12 06:10:04

独特的年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年刚好也看过纪录片 《西南联大》 ,对大师云集、人才辈出的西南联大心向往之。 抗战年代是中国最坏的年代,也是思想最自由的年代,像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纷,民不聊生,但是思想控制不严格,大师辈出。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盛世时思想压抑,人杰平庸,乱世思想自由,大师豪杰...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72条)

订阅上学记(增订版)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