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总结,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辨析与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礼仪植物及文学植物引进史均有涉及,可以说是作者近半个世纪研究成果的最为系统、最为集中的展现,可以满足读者对该主题的阅读需求。第二版借鉴、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订内容达一百余处,置换图片二十余幅。
你相不相信植物会解决文学史上的公案?它们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红楼梦》前80回平均每回出现植物11种,后40回每回3.8种。
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学的科学家,他业余时间乐于沉浸在诗文歌赋,在书房中遨游于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将古文中的植物与现代植物学体系中的植物相比对,追根...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总结,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辨析与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礼仪植物及文学植物引进史均有涉及,可以说是作者近半个世纪研究成果的最为系统、最为集中的展现,可以满足读者对该主题的阅读需求。第二版借鉴、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订内容达一百余处,置换图片二十余幅。
你相不相信植物会解决文学史上的公案?它们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红楼梦》前80回平均每回出现植物11种,后40回每回3.8种。
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学的科学家,他业余时间乐于沉浸在诗文歌赋,在书房中遨游于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将古文中的植物与现代植物学体系中的植物相比对,追根溯源,考订名目,分辨其中虚实,考评植物所在地的自然生态,还原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并找出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以科学印证文学,以文学丰富科学的维度。他左手文学,右手科学,在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摸索潜行,编枝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妙细致美好的中国古典场景。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面亲近古诗词,一面认识大千植物世界。
草木缘情的创作者
· · · · · ·
-
潘富俊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潘富俊,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博士,现任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讲授景观植物学、植物与文学、台湾的植物文化等课程。所学与植物相关,所爱与中国古典文学密不可分。田野工作与古典文学都是他的最爱。数年前,将台北植物园从研究用植物园成功转化为教学园及台北市民优质游憩点,让民众在林木花草中,悠哉吟咏古典诗文。著有《草木》、《诗经植物图鉴》、《楚辞植物图鉴》、《唐诗植物图鉴》、《成语植物图鉴》、《红楼梦植物图鉴》等。左手文学,右手科学,在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摸索潜行,编枝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为中国古典文学赏析增开了一扇视窗。
目录 · · · · · ·
有梦,什么都会发生!/黄生
[作者序]
恋恋文学与植物,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第一章 绪论
历代诗词歌赋、章回小说,所述内容都离不开植物,或透过植物描写来起兴、取喻,或直接吟诵
· · · · · · (更多)
有梦,什么都会发生!/黄生
[作者序]
恋恋文学与植物,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第一章 绪论
历代诗词歌赋、章回小说,所述内容都离不开植物,或透过植物描写来起兴、取喻,或直接吟诵
第二章 历代诗词歌赋的植物概况
从《诗经》、两汉乐府,到元曲以至清诗,植物的意涵与寓意组成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三章 诗经植物
《诗经》三○五首诗中,有一三五首出现植物,多数以植物来赋、比、兴
第四章 楚辞植物
白芷和泽兰在《楚辞》中出现次数最多,白芷全株具香味,泽兰为香草,君子才有资格佩兰
第五章 章回小说的植物
《红楼梦》前八十回描写植物丰富细腻,作者对植物熟悉度远胜于后四十回,此结论可作为支持前八十回的作者为曹雪芹、后四十回为他人所续的历史悬案吗?
第六章 中国成语典故与植物
人面桃花、桃之夭夭,桃是成语植物的常客,还有什么植物也在成语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第七章 国画中的植物
国画的植物种类历代不同,除单纯写景外,基本上都和表彰气节及表明心志有关,主要有松、柏、竹、菊、棘等植物
第八章 古典文学中的植物名称
“芙蓉”原指荷花,有时也指木芙蓉;“兰”指有香味的植物,唐代以前绝大多数的兰指的是香料植物的泽兰
第九章 易于混淆的植物名称
“鸡头”是芡、“鸭脚”是银杏古今植物名称殊异,研读古典诗文如不细究,无法得知作者所描述或暗喻的含意
第十章 植物特性与文学内容
柳与留音同,古人常于送别时折柳相赠,诗文中亦常以柳树暗示离别,如李白名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第十一章 古代礼仪的植物
自汉代起,重阳节就有登高望远的习俗,要佩戴茱萸、喝菊花酒,所谓“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第十二章 文学与植物色彩
小说诗文常不直接写出颜色,而以花、叶、果实的颜色来形容,使画面跃然纸上,更显生动,如荔色、枣红
第十三章 文学与野菜
中国农业起源甚早,但古人未完全摆脱采集野菜供食的习惯。直到宋代,野菜还是主要的植物食物来源
第十四章 古典文学中的蔬菜
魏晋南北朝的菜园里种着哪些菜蔬?瞧瞧梁沈约《行园诗》的描写:“寒瓜方卧垄,秋菰亦满陂
第十五章 文学中的瓜果
奇异果原产中国,《诗经》称“苌楚”,今名猕猴桃,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第十六章 谷类
五谷指的是什么?六谷、九谷又包含哪些谷类?很少人知道,茭白笋的种子是六谷之一,叫雕胡米
第十七章 药用植物
儒与医关系密切,古代文人多少会一些医学常识,常以本草药物名称、药性入诗,借物抒怀
第十八章 庭园观赏植物
在历代文学作品里独领风骚的观赏花木是哪种植物?传统的中国庭园里种了哪些花容或秀或艳的娇客?
第十九章 历代植物专书与辞典
古今植物名称有时差异悬殊,庆幸的是,历代都有可供参佐的古籍,提供后学研究植物的线索
第二十章 文学植物与植物引进史
甘蔗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楚辞》已提及,显示史前就引入中国;扬雄《蜀都赋》出现椰子;唐人皮日休的诗里出现茉莉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出现最多的植物,依次为兰、荷、柳、松、竹(表2—2)。兰是古代的香草,用以佩带驱邪及沐浴,和古人生活息息相关。后代诗篇使用很多的梅树,全书只出现九十五首,在诗中首数尚非前十位,仅属第十四位。当时栽植梅树当果树用,而非如宋代以后专以赏花为主,如鲍照的《代挽歌》句:“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和《代东门行》句:“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两首诗所言之梅,均为梅实。梅实为当时极重要的食物调味品,功用有如今日之醋。 唐代是诗的极盛时代。《全唐诗》原收录48,900多首诗,作者2,200多人。后来根据《全唐诗逸》、《补全唐诗》、《敦煌唐人诗集残卷》、《全唐诗补逸》等书,完成了目前53,000首的《全唐诗》。比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诗》的植物多了142种,共398种。柳树是《全唐诗》引述最多的植物,一共出现3,463首(表2—2)。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即其一例,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竹、松代表气节,在唐诗中也占重要地位,《全唐诗》引竹和松的诗篇各有三千余首,分居二、三位。菊和苔开始进入最多的前十种植物,梅的地位也开始攀升(表2—2)。 宋代以后,各朝代的诗均属于文学的主流地位,诗作很多。《全宋诗》收录有24万首诗,为《全唐诗》的四倍多。连北方的辽金等非汉人为主的地区和政权,也产生不少诗篇,《全辽金诗》就收有11,662首诗。唯北方的植物相较单纯,诗人所吟咏或引述的植物种类都较同期的宋诗、元诗为少。宋代,特别是南宋时代,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文人的见识和引用的植物种类不但较前期北宋多,也比同期的北方文人多,共有632种。《宋诗钞》选录11,289首诗,植物出现361种,以竹、柳最多,梅则跃升到第三位(表2—2)。 元诗据估计有十三万余首,以目前搜罗到的元时诗人别集,合计诗作70,987首中,引用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80页 -
推薦序 有夢,什麼都會發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黃生 賞詩的人不一定是詩人,愛花的也不一定是植物學家。 西周有個南國,南國有個美女,美女自然有君子追求,他思念她已到了輾轉難眠的境地,看見順著水流搖曳的荇菜,就想見她的款擺腰肢……。 《詩經》裡盡是草木蟲魚之名:荇菜、蒹葭、蟋蟀、黃鳥……。詩經說草木蟲魚用寫實的手法,寫它的體態美;另一方面,說人間事便寫它的意態美,人物只見君主、淑女、之子、靜女等「代名詞」。說到情切處,就只用一個「子」字、「女」字,引出幽思悄然、情不可遏的深愛。這是人文,是人類的文化,表現的是多麼自由的思想,在那個時代。 一本《紅樓夢》,盡是才子佳人情事,寶玉、黛玉、寶釵、湘雲,人名不再以代名詞呈現,個個有愛相隨。大觀園裡花木扶疏,算算七八十種,種種都有借喻相伴,誰是松?誰是竹?誰是芍藥?誰是玫瑰?有沒有玫瑰?在那個時代,是多麼開放的意態情懷啊! 《詩經》也好,《紅樓夢》也好,書裡畫裡都是人間有愛、草木有情的現象世界和實體世界的組合,其實這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們在現象世界這一邊待久了,就會想到實體世界裡去看看,仔細看看荇菜的實體、芍藥的實體。要真想兩個世界都倘佯一番,就得跨越一座現象與實體之間的橋,橋在哪裡? 搭這座橋需要三個基礎,人文、科學和藝術。人文就是人類的文化,是詩書禮樂,化成天下;科學是有系統的知識,窮理致知,創造人類的福祉;藝術是涵養心靈,追求美麗與尊嚴的境界,追求理想和夢的世界。這三個基礎中,尤以藝術最是關 鍵,正如美國詩人桑柏格(Carl Sandburg)說的:「除非先有夢,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我相信潘富俊博士是個熱愛古典文學的科學家,或許我們之中有不少和潘富俊博士一樣的人,只是他比我們多了一個夢,想把我們幾千年來文學(現象世界)裡的植物(實體世界)弄清楚,...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草木缘情"的人也喜欢 · · · · · ·
草木缘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整体不错,但有较多知识性的错误

居家旅行必备,生活好朋友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商务印书馆 (2015)7.2分 452人读过
-
貓頭鷹出版社 (2011)8.8分 70人读过
-
貓頭鷹出版社 (2012)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貓頭鷹(城邦)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港台引进★ (皮特4)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自然文学 (消逝风中的墓地)
- 人丑就该多读书(Ⅳ) (湖山雨谷)
- 我偶然看到…… (明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草木缘情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agic Beans 2017-08-24 16:57:27
看这本书感叹自己古文水平太浅,不知道有那么多美好的文字!本书内容很好,把古诗文小说中的植物翻了个遍,涨知识,但作者是按学术论文写的,措辞严谨逻辑严密,一堆数字图表,缺乏科普的乐趣,跟“”草木缘情“”这文艺名字更是差的十万八千里。作者爱古文但不够爱植物。
0 有用 江涵影 2021-12-23 14:56:12
一本不错的工具书吧,关于植物之文学只是简单的提及和罗列,适于想进一步研究该论题的人作为参考和索引。
0 有用 初八 2017-08-27 12:14:46
很精致的书
1 有用 童心answer 2017-12-01 22:18:57
对我来说,此书的价值已可以和字典一样重要,作为书桌上随手翻的工具书了。赞美中国古代文学里的植物传统,悠久和丰富,下次再看诗经和古诗,会更亲切的。
0 有用 Shirleysays 2024-02-23 19:23:29 北京
#🍋说书# 潘老师的确学识渊博,植物与古典文学的知识、典故信手拈来,就是趣味性差了点,都是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