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剖析历代统一与分裂的经济根底
把握中国强盛与衰落的历史大格局
★ 认识中国经济史不容错过的里程碑之作,国内学者首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巨著。
★ 开创性提出“基本经济区”概念,大师级推演中国历史发展的经济逻辑。
★ 洞悉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根由,回答中华文明的形成机制。
★ 作者身为解放 战争时期中共的高级经济间谍,传奇一生铸就本书精神底色。
★ 李约瑟高度赞赏本书,并多次引用本书观点;周其仁在各种场合反复推荐大众阅读。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基本经济区”概念,指出无论是哪一集团控制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基本经济区”即可征服乃至统一全中国。以此概念出发,重新梳理中国经济史,描绘两千年来中国经济格局变迁的内在逻辑。
本书论点立足于经济、水利、历史地理等问题,笔锋所指却是历代中国统一与分裂的经济基础,更以此来推演中国的国家组织和形态。纵观世界历史,那些叱咤...
剖析历代统一与分裂的经济根底
把握中国强盛与衰落的历史大格局
★ 认识中国经济史不容错过的里程碑之作,国内学者首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巨著。
★ 开创性提出“基本经济区”概念,大师级推演中国历史发展的经济逻辑。
★ 洞悉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根由,回答中华文明的形成机制。
★ 作者身为解放 战争时期中共的高级经济间谍,传奇一生铸就本书精神底色。
★ 李约瑟高度赞赏本书,并多次引用本书观点;周其仁在各种场合反复推荐大众阅读。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基本经济区”概念,指出无论是哪一集团控制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基本经济区”即可征服乃至统一全中国。以此概念出发,重新梳理中国经济史,描绘两千年来中国经济格局变迁的内在逻辑。
本书论点立足于经济、水利、历史地理等问题,笔锋所指却是历代中国统一与分裂的经济基础,更以此来推演中国的国家组织和形态。纵观世界历史,那些叱咤一时的大国大多烟消云散,为何中国却总能大一统?为了对抗游牧民族,中国的组织机制隐藏着什么核心秘密?翻开本书,了解一段别开生面的经济史,理解我们自己所处的大国的形成机制。
中国每一个强盛的朝代都形成了新的经济区,经济区越来越往南走,后来逐渐分离。国家靠基本经济区生存,谁控制了基本经济区,就控制了天下。掌控现有基本经济区,开辟新的基本经济区,成为历代经济政策的根本方针。
——周其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这些见解我们容或可以闭目揣想出来,但经作者这样一证明,便使人特别确信了,用新的统计方法研究历史,得到这样好结果的恐怕还没有,作者谓其研究为前人所未试过,实在不算夸张。
——杨联陞 国际知名汉学大师、经济史家
迄今为止,所有西文书籍中有关中国历史发展方面最卓越的著作。
——李约瑟 中国科技史大师
作者简介 · · · · · ·
冀朝鼎,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国际上享有颇高声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赴美留学,后获取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41年被中共组织派到国民政府从事经济工作,先后任平准基金会秘书长、国民政府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等职,与孔祥熙、宋子文、翁文灏、胡适、蒋廷黻、陈光甫、贝祖贻、席德懋等人交往甚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48年在北平任“华北剿总”经济处处长,多次动员傅作义起义,后来傅就是在冀家在北平的老宅决定起义的。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主席兼中国人民银行副董事长、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创办并主持贸促会研究室工作,被誉为“中国最干练的经济学家”。1963年8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岳玉庆,四川大学外文系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现任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青岛翻译协会会员...
冀朝鼎,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国际上享有颇高声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赴美留学,后获取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41年被中共组织派到国民政府从事经济工作,先后任平准基金会秘书长、国民政府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等职,与孔祥熙、宋子文、翁文灏、胡适、蒋廷黻、陈光甫、贝祖贻、席德懋等人交往甚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48年在北平任“华北剿总”经济处处长,多次动员傅作义起义,后来傅就是在冀家在北平的老宅决定起义的。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主席兼中国人民银行副董事长、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创办并主持贸促会研究室工作,被誉为“中国最干练的经济学家”。1963年8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岳玉庆,四川大学外文系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现任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青岛翻译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已翻译出版《沉思录》《林肯传》《伽利略》《日本帝国的终结》《轻松小魔术》《人性的弱点》《剩余人:反抗》《在咖啡馆遇见玛丽莲•梦露》《在咖啡馆遇见莎士比亚》《流动的权力》等多部译作。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基本经济区的概念及其与水利事业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治水的地理基础和经济区划
第三章 历朝治水活动的地理分布统计
第四章 承担中国国家经济职能的治水的起源
第五章 作为基本经济区的黄土地区和黄河流域中部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基本经济区的概念及其与水利事业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治水的地理基础和经济区划
第三章 历朝治水活动的地理分布统计
第四章 承担中国国家经济职能的治水的起源
第五章 作为基本经济区的黄土地区和黄河流域中部
第六章 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过渡
第七章 长江流域的经济统治地位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换句话说,在唐朝曾经提供了大量漕粮的长江流域,相对于黄河流域来说,大体上已经确立了基本经济区的地位;但是五代时期的五十三年的历史表明,长江流域依然是由一些很松散的单位所组成,还没有成长为一个紧密结合的单一地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0页 -
发展水利或者修建水利工程,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便利交通,尤其是方便运输漕粮,这在古代中国实质上是国家的一项职能。修建的灌溉水渠、陂塘、排水与防洪工程以及人工水道,大部分都是公共工程,因此它们与政治都密不可分,成为历朝历代社会和政治斗争的重要政治杠杆和有力武器。这些公共工程的兴建和目的,主要不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而是取决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以及统治阶级的政治目的。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有些地区会比其他地区更受重视每一个受重视的地区,官方都会以牺牲其他地区的利益为代价,进行重点发展,目的是建立或者维持所谓的基本经济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基本经济区的概念及其与水利事业的关系
喜欢读"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冀朝鼎:为国民党出馊主意的中共经济学家

閒來翻書:冀朝鼎《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


【转】杨联陞:评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基本经济区和公共水利事业的发展
> 更多书评 2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商务印书馆 (2014)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8.9分 407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4)8.1分 239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后浪@2016」 (后浪)
- 「后浪 · 经管」 (后浪)
- 我评过的 (辄馨)
- 2015-2019书架 - 国内图书 (苇间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6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Travis1997 2016-11-08 02:23:05
非常後悔這麼遲才讀這部有啟發性的作品 orz
1 有用 红薯君 2020-10-21 17:13:34
一般
7 有用 秋水文章不染尘 2016-05-19 17:11:36
书评双休日奉上~
2 有用 唰唰 2020-11-18 19:49:35
卧底高手的毕业论文
2 有用 baibai 2019-02-25 13:20:51
以前从来没好好思考过水利工程对于中国古代的半封建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本书很好地梳理了这个问题,它告诉你水利是生产、是运输、是地区霸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地理枢纽。